APP下载

高尔基体蛋白73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3-09-25陈腾千姜丽华张生君蒋义贵胡永敏尤丽财

黑龙江医药 2023年17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中重度空腹

陈腾千,姜丽华,张生君,蒋义贵,罗 佳,胡永敏,尤丽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三明 3650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无明确肝损害因素,以肝脂肪变性且可纤维化进展的代谢应激性肝病。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饮食结构及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NAFLD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被认为是可以逆转的,但目前研究发现,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炎等NAFLD早期可逆性病变可随诊疾病逐渐纤维化进展至肝硬化直至原发性肝癌[1]。目前,国内外常用超声、CT 及肝脏穿刺活检等诊断NAFLD。但超声或CT 对早期的NAFLD诊断率较低,且受检查者的水平影响较大,而肝脏穿刺活检存在穿刺相关并发症,患者较难接受,这种诊断方法存在局限性,当前着重于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是一种跨膜蛋白。近年来有研究[2-3]发现,GP73 在多种肝脏慢性疾病中出现明显升高,且与损伤程度存在关联,目前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脏疾病的应用价值得到广泛的认可,但GP73 在NAFLD 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资料较少。本研究通过检测NAFLD 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GP73,观察GP73是否与NAFLD存在关联,为GP73在NAFLD中的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8 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NAFLD 诊断标准及排除条件评估后入选的43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280例(无脂肪肝患者),研究组150 例(NAFLD 患者)。研究组依据彩超脂肪程度分为中重度组(28例)和轻度组(122例)。对照组:男137例,女143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50.2±11.8)岁。研究组:男76 例,女74 例;年龄20~69 岁,平均年龄(50.4±11.2)岁。纳入标准:根据《非酒精例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6]的NAFLD 诊断标准。(1)无明确脂肪肝病因。(2)无过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男性少于30 g/d,女性少于20 g/d)。(3)存在易患因素如女性及代谢相关性疾病(2 型糖尿病、体重超标等)。(4)可有转氨酶升高,且升高以谷丙转氨酶为主,可伴尿酸、r-谷氨酰转移酶和铁蛋白等升高。(5)影像学检查符合NAFLD 表现。排除标准:(1)存在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年龄>70周岁或<18周岁。(3)有肝恶性肿瘤及全身其他恶性肿瘤、巨大肝囊肿或肝血管瘤等良性病变、肝叶手术切除。(4)有胆道梗阻或感染、全身其他严重感染。(5)哺乳或妊娠期。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项目: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及轻度组和中重度组的BMI 和血清GP73、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及各组合并2 型糖尿病例数的差异。标本采集:采用真空白管收集研究对象静脉血,1 h 内运用离心机离心出血清,当天完成检测。检测方法:采用ROCHE P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试剂测定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GP73水平。上海佰晔生物科技中心提供GP73 试剂盒,根据步骤检测GP7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BMI、血清GP73、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情况

研究组患者BMI、血清GP73、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BMI、血清GP73、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情况(±s)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BMI、血清GP73、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情况(±s)

组别对照组(n=280)研究组(n=150)t值P值BMI(kg/m2)21.94±2.56 25.58±2.83 13.506<0.05血清GP73(ng/mL)35.91±23.22 69.17±41.66 9.053<0.05甘油三酯(mmol/L)1.30±0.76 2.03±1.42 5.860<0.05胆固醇(mmol/L)4.48±0.95 4.76±1.00 2.872<0.05空腹血糖(mmol/L)5.12±1.44 5.78±1.83 3.839<0.05

2.2 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的BMI、血清GP73、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情况

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比较,中重度组的患者血清GP73 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的BMI、血清GP73、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情况(±s)

表2 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的BMI、血清GP73、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情况(±s)

组别轻度组(n=122)中重度组(n=28)t值P值BMI(kg/m2)25.59±2.79 25.53±3.05 0.106>0.05血清GP73(ng/mL)57.30±30.15 120.89±45.76 9.046<0.05甘油三酯(mmol/L)1.93±1.34 2.46±1.65 1.789>0.05胆固醇(mmol/L)4.73±1.01 4.92±0.94 0.919>0.05空腹血糖(mmol/L)5.65±1.49 6.32±2.85 1.196>0.05

2.3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2型糖尿病病例数情况

研究组合并2 型糖尿病病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2型糖尿病病例数情况 例(%)

2.4 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2型糖尿病病例数情况

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合并2 型糖尿病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2型糖尿病病例数情况 例(%)

3 讨论

NAFLD是无明显肝损害病因(包括酒精、病毒、药物等),肝细胞脂肪变性超过5%的一类疾病。近年来,NAFLD的发病率在全球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尤其在我国,已经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一大慢性肝病[7]。近期研究发现,NAFLD 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肾病、甲状腺功能障碍、2 型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症、脂肪代谢紊乱等代谢相关性疾病[8-9],故2020 年国际专家组建议改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随着研究的深入,当前有许多证据发现NAFLD 的肝外并发症的危害远超肝脏本身疾病,其中NAFLD 患者死亡的第一病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其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促凝血因素、炎性细胞因子等危险因素[10-12];另一个重要病因是2 型糖尿病[13],因胰岛素抵抗可以加剧肝细胞脂肪变性[14],促进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持续进展,并可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刺激细胞增殖使肝细胞癌变风险增加。

NAFLD可随着肝纤维化进展由早期可逆性病变(脂肪肝、脂肪性肝炎)逐渐进展至晚期不可逆的状态(肝硬化、肝癌)。因此,对于NAFLD 早期诊断评估对于疾病的预后进展,避免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NAFLD 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或CT、肝脏穿刺活检等检查,但各自都存在局限性。超声和CT 是临床最常应用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可以明确脂肪浸润的程度,但无法准确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尤其是早期纤维化容易漏诊,且诊为肝恶性肿瘤的误诊率升高[15]。肝脏穿刺活检虽然目前在肝脏疾病诊断中普及,为NAFLD 诊断提供最有利的病理诊断依据,但属于有创的检查,存在检查相关并发症,且可能因标本量少需多次穿刺活检,较多患者不愿接受,依从性差[16]。因此,当前许多脂肪肝领域专家均致力寻找一种血清标志物作为肝纤维化的有效诊断方法。

GP73 是在2000 年由美国学者Kladney 等[17]在对急性成人巨细胞肝炎患者研究中在第9 号人染色体发现的一个具有401个氨基酸的跨膜糖蛋白。早期研究发现,GP73在人体的多种组织细胞中存在表达,但高表达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且各组织差异巨大。有研究[18-20]发现,GP73 在正常肝组织肝细胞内不表达,当肝组织发生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等肝脏疾病时,GP73 水平出现明显升高。有研究[21-23]发现,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GP73 在肝组织中表达增强,血清GP73 水平亦升高,故GP73 可以用于评估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程度及进展。同时,丰江岳等[22]最新研究发现,GP73 高表现可引起细胞代谢活动有关的信号通路紊乱,可能诱发NAFLD、糖尿病等疾病。本研究结果发现,与正常人群比较,GP73 水平在NAFLD 患者明显升高,且中重度NAFLD患者较轻度NAFLD 患者升高明显。同时研究还发现,NAFLD患者BMI和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及合并2 型糖尿病例数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进一步证实了2型糖尿病、体重超标、高血脂是NAFLD发病的高危因素。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体重超标、高血脂是NAFLD发病的高危因素。GP73 在NAFLD 患者中明显高于无脂肪肝正常人群,且与脂肪肝严重程度有关,对NAFLD 的诊断及评估病情进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中重度空腹
高甘油三酯血症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空腹喝水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