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传播中的元话语价值与战略方法

2023-09-25陈先红

对外传播 2023年9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

【内容提要】中国节日有着元话语性质的中华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之“魂”,可以为国际传播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元叙事情景构架。中国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在跨文化交流、社会资本积累、可持续经济发展和快乐政治动员四个维度具有国际传播价值,针对中国节日国际传播的“MIBI-VI”系统不健全、不完善现状,要从时间哲学的高度、历史传统的长度、仪式化生活的温度、IP活化的精度等四个维度构建战略传播方法体系。

【关键词】中国节日 国际传播 元话语价值 战略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国节日作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之一,是较具有元叙事性质的跨文化题材,能够发挥“元话语”和“开场白”功能。中国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积淀和文化记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想文化和情感能量,是有着元话语性质的中华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华文明“经天纬地,照临四方”独特魅力的具体体现。中国节日作为一种最基础的、独立存在的文化单位,是一种“时间之外的时间”,即文化时间。中国节日作为中国人的文化时间和仪式生活,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语篇和完整的实体分析系统,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元叙事情景构架。在这个情景框架中的国际传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一、中国节日的国际传播元话语价值

元话语是关于“话语的话语”,是超越话语之上的一种本源思考,是讲故事实践中用来引导作者、影响读者、实现作者与读者互动的一种叙事框架,是故事讲述者用来标示故事内容,设计对外话语体系的文化取向,可以为故事叙事提供一种“文化标示手段”。①节日作为元话语在当代世界全球化传播中的重要性被广泛讨论和高度重视,无论是作为文化仪式、表演、奇观和公共记忆的文化实践,还是作为文化旅游、节日商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抑或作为快乐政治的动员平台,又或是作为阈限空间的社会参与,节日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政治意义,也具有彻底的实践特征。中国节日是开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宝贵资源,为国际传播提供多元文化色彩,为世界提供具有中国时间观、生活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为国际传播提供一个元叙事框架和创意主题,因而具有天然的跨文化传播属性和独特的国际传播元话语价值。

1、中国节日具有跨文化交流价值

与西方文化的傲慢与偏见相比,中华文明是谦逊与温良的。中华文明最核心的魅力就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之力和消化之功,②如果说中华文明属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物,那么中国节日则是其中一个巨大的通信系统和文化表征,反应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交往模式、时间空间、生产生活、风俗习惯、节令食物、庆典仪式、音乐歌舞、游戏娱乐等。中国节日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中一个可观察要素和可使用的工具,为展示和体验中华民族身份提供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种系统开展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首先,中国节日是一种制度性的显性文化。不同于西方节日的宗教时间,中国传统节日是一种时令性的农业时间。一般而言,时间可分为自然时间(如春夏秋冬、白天黑夜等自然时间)和文化时间(如哲学时间、艺术时间和生活时间等),而中国人的时间则分为由二十四节气构成的太阳时间(阳历)、由农业生产和祭祀活动构成的月亮时间(阴历)和以动植物、昆虫和季节变化为标志的物候时间,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动物时间、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植物时间、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时间、“晨钟暮鼓、十二时辰”的生活时间,以及择吉而行、庆祝民俗、民族纪念等的黄道时间,等等。③所以,中国节日文化清晰度高、情感度高、意识程度高、可沟通性高。

其次,中国节日是一种仪式化的文化展演。它包括鲜明的节日文化元素,系统的节日文化集合和独特的节日文化模式。每个节日都努力制定自己的特色仪式行为集合,每个节日都包括复杂的符号学表演事件,这些节日提供传承与创新的交际情境,反映了共同的群体经验,在文化背景下庆祝中华民族认同表达,推动中华文明国际传播。

再次,中国节日是一种审美性的文化奇观,每一个节日的开幕式、闭幕式、节日晚会都呈现出一种高度艺术化、场景化、智能化的审美表达。中国节日奇观作为文化表演是集体创作的“文本”,它展示的宏伟图像和在场体验弥漫着惊奇感和敬畏感,既可以规范传统角色统治人们的平凡生活,又可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从国际传播价值来看,中国节日也是最具国际接受度、交流度、参与度的中国元话语,是国际社会愿意听、听得懂、乐分享的中国好故事。中国节日在打造中国叙事巧实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经济硬实力、传递中国社会暖实力、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国际传播元价值和战略示范意义。

2、中国节日文化具有阈限性社会资本价值

节日文化研究的理论视角主要来自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家范·吉纳普认为,节日是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社会、道德或本体论状态到另一个社会、道德或本体论状态的过渡仪式,具有阈限性特征。节日是阈限性与表演性的聚合。作为一个神圣的阈限空间,节日通常创建了一个物理和情感双庇护的“第三空间”。④这个节日空间提供了批判性参与、颠覆规范存在方式的机会,以及在公共空间中倡导非主导价值观和文化体系的机会。节日参与者离开他们日常生活的空间,进入一个地理上或象征性改变的“第三空间”领域,这使他们能够与以前的身份分离,从凝视他者的文化世界转移到活生生的情感世界和具身体验中,并使节日成为管理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节日叙事不仅提供了一个抽象的象征框架来理解一个人的存在,而且能够成为社会生活的戏剧支柱和节奏本身,以及作为节日身体动员的最集中形式。

当代节日不仅是庆祝、加强或保护当地文化和历史的工具,还可促进社会资本的发展。学者们认为,经济资本在人们的银行账户中,人力资本在他们的头脑中,而社会资本在他们的关系结构中。要拥有社会资本,就涉及到公民参与、协会会员资格和社交网络的发展。有学者提出社会资本是所有资本中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建立公民社会的基础。社会资本与人类社会的语言一样重要。当我们的社会关系失败时,我们就很容易陷入社会破产。节日本质上是公共的,它們不仅鼓励公民参与创造和维护活动,而且作为社区共同生活的一部分,还促进了社会资本的发展。比如,在中国节日活动期间,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与海外社区居民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互动,给组织者和参与者提供一个脱离日常生活的机会,一个了解中国文化和节日习俗的机会。尤其是一年一度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欢迎任何社区居民都能参与到一个产生善意、形成社区感或社区精神的场合中来。中国节日庆祝活动有一个更大的长期好处:既不断发挥“通过节日加强社区公共联系和团结人民的潜力”,不断促进中国文化认同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中国节日活动而发展起来的社区网络,有可能在节日之前、期间和之后继续得到维持。欢乐有趣的社区网络因为一个节日活动而保持高水平的社会连接,这可以弥补中国海外媒体渠道和平台的不足,促进社区庆祝活动循环不断,社区福祉不断提高,促进社区合作和协商。中国节日活动作为发展国际社会资本的纽带和桥梁,可能不仅是振兴现有伙伴关系的催化剂,也是发展新伙伴关系的催化剂。因此,可以通过在海外民众社区、孔子学院、大学校园或者“出海”企业所在地组织和举办中国节日庆祝活动,通过中国文化符号的表演、娱乐主题打造、公共场所经营以及社区参与等四个方面来发展国际社会资本。

3、中国节日具有可持续发展经济价值

节日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活动,可以形成一种非理性的消费力量,影响到人们行为链的长度,成为一种打开情景性、语境性、神经性、制度性以及文化性的非理性消费力量。目前,节日经济正在全球兴起,成为旅游和休闲行业中一个不断发展和充满活力的组成部分,节日经济对目的地地区和主办方都会产生重大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影响。节日作为旅游景点,是增长最快的休闲活动形式之一 ,它们促进国际和国内旅行,可以对其所在的社区产生显著的经济利益,并可向节日观众传递共享价值观。节日带来的经济刺激可以对社区的餐饮业、酒店业及其总体经济福祉产生积极影响。节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经济潜力,每年可产生数百万的收入,也吸引了数百万人参与。长期以来,节日一直是商业和文化的融合体,目前的趋势表明,节日日益成为扩大经济利益的现实载体。商业实体作为赞助商积极进入各种节日领域,如电影节、音乐节、文化艺术节、旅游节等等,越来越多的城市和组织开始将这些活动视为城市更新和发展文化旅游的经济机会和催化剂。一些国家和城市通过“发明”节日扩大淡季旅游和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以中国节日的商业化运作和可持续实践为抓手,则可另辟蹊径,突破西方社会的经贸封锁和文化霸权,在国际节日社区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形象,为中国节日组织者、参与者、主办社区和国际社会带来长期利益。我们应该率先开发扩大中国节日活动经济影响的技术,联合“一带一路”国家和相关友好合作国家,通过节日商业化和市场化手段让中国传统节日、现代流行节日等走进西方社会和居民社区。通过打造品牌性的节日文旅融合项目,让节日文旅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最有效的载体和手段。

此外,中国节日可以和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上的任何一环相结合,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节日和图书出版产业结合,可以出版节日类图书;节日和文学、音乐、艺术、游戏产业结合,可以制作发行以中国节日为语境的文化产品;节日和电影电视产业结合,可以制作发行中国节日贺岁片、电视连续剧等;节日和城市传播、旅游产业结合,可以开展以“西安年·最中国”“淄博烧烤节”等为代表的文旅项目和城市传播品牌。

4、中华节日具有快乐政治动员价值

有学者认为,西方节日意味着有趣和欢乐,中国节日意味着庆祝和团圆。事实上,中国节日从春节回家到中秋赏月,从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奇妙游”,到北京冬奥会二十四节气形象宣传片,都向世界传播了中国节日所蕴含着的欢乐的、庆祝的、团结的、合作的、成就卓越的文化特征;中华节日参与者所享受的轻松和欢乐气氛是中国节日活动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的特质,将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脱离出来。

然而,在国际传播场域,节日内涵远远超出“主题性的、公共性的庆祝活动”的狭隘语义理解而发挥着“社会变革调解人”的角色。节日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节日作为一个聚会和玩耍的空间,为文化创造力和快乐生活提供空间;另一方面允许在仪式上挑战霸权,遏制主流文化,务实地发起变革或革命,致力于社会生活和宇宙秩序的政治再生产。这两种明显对立力量之间的紧张关系,被称之为“快乐政治动员”。⑤

长期以来,西方节日一直与抵抗和社会抗议联系在一起。正如学者维克多·特纳(1982)所言,节日是“反结构”的领域,节日为群体提供一种控制文化空间、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并将特定问题转移到中心的方式。更广泛地说,参加节日的行为也被解释为对主流价值观的一种抗议形式。除了作为抵抗和异议的空间外,节日还与有组织的社会变革运动联系在一起。它们为节日成员提供了建立网络和庆祝团结的机会。

人类学者迈克尔·赫兹菲尔德(1982)认为,构成一个人社会生活的三种生活危机:出生、成年和死亡。例如,新生儿作为一个人类社区的“入侵者”,需要对他们进行社会化遏制或同化他们,节日习俗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新生儿被人类世界和特定的社会群体或家庭同化。同样,与外国人的社会融合也需要仪式化的节日融合。例如在中国,婚礼仪式的西方化代表着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在提高。而西方一些婚礼仪式也在中国化,尤其是在中西交融家庭的婚姻背景下,该成员会改变状态并成为群体内的一部分。列维-斯特劳斯(1994)认为,陌生人的节日融合具有神奇和治疗作用,将不安的陌生感转化为令人欣慰的熟悉感。当人们变老,并最终“去世”时,也会出现类似的生活危机时刻。因此,在每一种情况下,我们都要精心组织,系统策划、精准输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仪式、婚丧仪式、祭祀仪式等节日活动以配合这些过渡时刻。

另一种社会生活的危机时刻是社会生态生产的周期性变化。比如,在大多数农业和游牧社会中,人类社会生活是由季节和各自生产周期之间的定期过渡构成的。中国传统节日就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以自然季节变化而形成的节日时间和仪式生活。中国人通过传统节日时刻来调节农业生产周期,使原本独立的个人和生产生活领域之间产生关联,同时强调对精神世界的祈求和重生,比如请求运气、寻求保护和生育生存能力。

总之,无论是生活危机背景下的现代节日,还是社会生态周期性变化背景下的传统节日,节日都是框架叙事和强权力量相遇的“游乐场”。中国节日国际传播的快乐政治动员,可以针对现当代年轻人对父母文化的反叛和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圍绕其诉求,开展生活危机背景下的现代节日动员和社会生态生产周期性变化背景下的传统节日动员。

二、中国节日文化的国际传播现状

当前,中国节日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从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宣传片“出圈”,到河南卫视推出的一系列“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火爆海内外;从中国春节被越来越多国家定为公共节日,到中国端午节纳入世界非遗;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全球瞩目,到“双十一”天猫购物狂欢节走向世界等等,越来越多的中国节日故事“破圈出海”,在国际社会赢得广泛关注和传播,这都说明,中国节日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最好的切入点。新时代以来,中国节日海外传播呈现出年轻化、生活化、创意化、数智化、媒介融合化等新特点,运用数字化手段让节日文化活起来,以贴近现实生活的方式讲述出来,让读者进入古代生活场景等等。用游戏、文学、动漫、影视、戏剧、融媒体等文化创意类型,普及推广中国节日文化资源,培养了更多热爱中国文化的年轻人。

比如,中国春节是表达文化根源和亚洲文化圈的特定时空场所。春节正在从“区域性节日”向“世界性节日”迈进。从过春节的人数、国家、地区数量等硬指标上看,中国春节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性节日,但是从文化信仰、文化价值观、行为方式等软指标上看,中国春节要想真正成为世界性节日还任重道远。节日作为阈限区域提供了挑战西方话语霸权、颠倒社会规范的空间,但我们并没有真正抓住这个机会,并没有很好地通过商业化运作、娱乐化政治动员、桥接型社会资本积累等等,有效巩固中国节日文化的概念框架,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当下中国节日国际传播的不足有三:第一,中国节日国际传播的理念识别(MI)系统不健全,缺乏系统性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尚未整合所有中国节日资源,为国际传播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节日中国信息结构和修辞框架,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中国节日故事世界;第二,中国节日国际传播视觉识别(VI)系统不完善,缺乏像“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帽”“圣诞屋”那样,具有文化地标性的视觉识别符号系统,在国内,节日渐趋“空心化”,尚未形成中国节日文化IP的活化模式,很多海外民众虽然也在过中国春节,但由于缺乏中国节日符号道具,可能会造成对“中国符号”歪用和滥用,有损中国形象,效果适得其反;第三,中国节日国际传播行为识别(BI)庆祝活动系统不完善,尚未形成制度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国际著名节日品牌,中国节日文化的創造性发展和创新性传承,尚未最大程度地成为中国文旅融合发展“催化剂”、中华文化传承“保鲜剂”、中华民族共同体“黏合剂”。

三、中华节日文化的国际传播战略方法

中国节日是中华文化之窗,中国政治之眼。我们要秉持高度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弘扬中国节日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中国节日国际传播的战略方法,要从时间哲学的高度、历史传统的长度,仪式化生活的温度、IP活化的精度等多个维度让中国节日充满仪式感,让中国时间充满文化感,让中国人生活充满自豪感。

1、用中国节日传播“中国时间”哲学观,增强中华文化的全球哲思

中国节日是携带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样法、情感能量、政治安排的“中国时间”。随着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不仅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日益成为国际性公共节日,一些大型纪念活动、流行节日活动也被当作中国节日看待,更加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中国已迎来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中国节日作为“中国时间”正在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命题。以中国节日表征的“中国时间”作为研究议题和核心叙事,展开中西哲学思辨和学术交流,更容易突破西方话语联盟和舆论封锁,激发全球社会对中国的时间性和社会想象,塑造“时间上的共和国”中国印象。

2、用中国节日时间传播中国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文化的全球共享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很早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时间体系、时间观念和时间策略。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将天象、物候、人事统一组织到一个井然严密的时间秩序之中,并成为国家的施政纲领。如前文所述的节气时间与物候时间、植物时间与动物时间、五行时间与黄道时间、生活时间与工作时间等。这些中国节日时间是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产物,也是处理这四种关系的重要方法,蕴藏着中国人对待自然、他者与自身的根本态度、处理原则和理想诉求。中国节日时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节日中所包蕴的顺天应时、感恩思报,以人为本、刚健有为的文化内涵及其丰富生动的生活实践,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3、构建一个“中国节日”的叙事框架,加强中华文化的全球动员

中国节日框架包括历史背景、文化叙事、戏剧性展演、公共流通和游戏娱乐五个不同的节日元素,这五个相互关联的元素本身“构建”了中国节日框架,将“中国节日”理解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生产和政治动员的“概念结构”,可以向国际社会描述一种中国社会建构的话语“配方”,以此来组织海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和参与。比如国庆等现代政治节日要有意识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能见度;而春节、清明、中秋等系列传统节日要努力激活传统文化要素的时尚度、现代感。这些节日文化表演可以作为一个隐喻的政治舞台,去辩论、捍卫或重新调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叙事。在全球性节日的文化奇观中,中国节日的公开表演为中华民族提供一种新叙事,并以象征性的连续性叙事阐明中华民族复杂的社会现实。因此,我们要把中国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打造成为一个可持续传播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文化影视作品品牌或者文化创意产业、文旅融合产业链品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一个核心叙事框架,加强中华文化的全球动员力。

4、构建中国节日“仪式化生活”元宇宙,增强中华文化的全球共情

如果说日常时间是按照时钟均匀流淌运转的一种物理时间,那么节日时间则是按照广大受众的心理体验被分割与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心理时间和仪式化生活时间,节日最能够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按钮,让人们在“沉浸中迷失”,让“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因此,我们要聚焦仪式时间、仪式生活、仪式节庆、仪式旅游等方面,探索中国节日文化IP的活化模式,积极打造“中国节日仪式化生活”的IP世界和元宇宙,让中国节日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和全球人的向往。全球化背景下对这些中国时间的仪式化回归和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节日走出去的重要标志。当更多的中国节日在中国和世界之间“归去来兮”,就会带动起中国文化在民族性和人类性、本土性和世界性之间的“归去来兮”,从而真正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 。

本文系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课题“讲好中国传统节日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编号:2020ZLXJ00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项目编号:17JZD038)的研究成果。

陈先红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

「注释」

①陈先红:《中华文化的格局与气度——讲好中国故事的元话语体系建构》,《人民论坛》2021年11月,第31-35页。

②许倬云:《万古江河》,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③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遗产》,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4-21页。

④Jon Hawkins, C. and J. Ryan, L.-A. (2013), "Festival spaces as third places", Journal of Plac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Vol.6 No.3,pp.192-202.

⑤Erin K. Sharpe (2008): Festivals and Social Change: Intersections of Pleasure and Politics at a Community Music Festival, Leisure Science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30:3, 217-234.

责编:霍瑶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与西媒“错位竞争”,合力发出影响国际舆论“最强音”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