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视角,把握“留心观察”

2023-09-24公维莹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儿童视角

公维莹

【摘要】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与实践性,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学习,要基于儿童视角,解读文本情境,把握文章逻辑。教师要根据学情实际,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学习任务设计要围绕“观察”方法,指向单元习作,引导学生把握“留心观察”。

【关键词】儿童视角;留心观察;学习任务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与实践性。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基于儿童视角,创设丰富又真实的学习情境,链接生活与学习,关注儿童的真实体验,把握“留心观察”,有效促進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基于儿童视角,明确教学情境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教材第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留心观察”,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多种感官、抓住事物的变化进行细致地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材料。《搭船的鸟》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了解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学习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的方法,体会观察的细致和留心观察的好处,进而为本单元的习作描写打好基础。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儿童视角,让观察变得有趣。本课中,小作者在雨天乘船去外公家,因为下雨,这只翠鸟的出现变得意义非凡,它成为了“我”在这段旅程中的风景,更是“我”在这段旅程的伙伴。站在儿童视角,明确这一情境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说说“你是怎么去外祖父家里的?”“如果你坐船去外祖父家路上你会干什么?”“下雨了,只能躲在船舱里,如果是你,你会觉得如何?”这三个问题,将学生拉入文本情境,明确了文中作者的心境和观察的位置、角度,让学生感同身受,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明确学情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课前,教师布置了“通读课文”“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等非指示性作业,之后根据预习反馈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学生在预习时大多比较关注课文对翠鸟外形的描写,认为翠鸟外形十分美丽。少数学生也关注到了课文对翠鸟的动作描写,认为翠鸟十分灵巧、敏捷。学生的反馈集中于对课文内容的阅读感受,未关注到课文的写法,更未关注作者观察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体现出来的实际学情,综合学段要求,笔者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认识“父、鹰”等4个生字,会写“搭、父”等16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观察;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学习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并尝试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描写身边的一种动物或植物。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突出留心观察

1.任务设计聚焦“留心观察”

在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本课核心学习任务“了解作者对翠鸟外形的观察,学习观察的方法,体会观察的细致和留心观察的好处。”设计四个主要学习任务,形成“学习任务链”如下:

四个学习任务围绕“留心观察”呈现出“了解观察的方面—学习观察的方法—尝试自主观察”的学习梯度设计,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梳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学习,落实“留心观察”。

2.链接资源助力“留心观察”

本课第二课时的核心学习任务为“了解作者对翠鸟动作的观察,感受观察的细致,初步留心观察的好处”。重点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教学设计如下:

(1)说说课文中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哪些词语体现了翠鸟的动作敏捷?

(2)聚焦动词,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翠鸟捕鱼的情形。

(3)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说说自己的感受?

(4)出示翠鸟水下捕鱼的慢动作视频,说说你观察到哪些动作,连起来说说翠鸟在水下如何捕鱼的。

其中,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翠鸟捕鱼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进而体会作者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观察的细致。接着,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观看翠鸟水下捕鱼的慢动作视频,抓住动作细致观察,学生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总结出“扎、叼、收缩、展开、浮出”等动作,并能够连贯地说出“翠鸟一头扎进水中,叼起一条小鱼,收缩身体,展开翅膀,浮出了水面”。

两个视频为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和尝试自主观察创造了情境和支架,将“留心观察”落到实处。

3.作业设计落实“留心观察”

“留心观察”要调动学生的眼、口、鼻、耳、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从不同方面“察”。不同的情境中,侧重点也不同。作业设计过程中,要创设真实而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有效观察。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为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外形”,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国庆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一进门我就看到了鹦鹉(出示微视频),小组合作说说观察到的鹦鹉是什么样的?

第二课时的课后作业设计观察实践活动,请学生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填写观察记录单。观察记录单中明确观察的时间、地点,并尝试为自己的观察对象画一幅画,或者拍一张照片,再从多种角度观察填写所得。这次实践活动的观察对象为画一幅画,或者拍一张照片,就明确了学生的观察情境,帮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有重点、有方法地进行描写,为本单元的习作打好基础。

四、教学评价反馈,指向“观察”习作

新课标强调“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学生表现及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尤为关注习作单元的特点,在评价中落实语文要素,习得观察方法,为习作打下基础。

1.表现性评价指向观察方法

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回答和小组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和落实观察方法。如学生在回答作者抓住翠鸟的外貌和动作进行描写时及时反馈“可以抓住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观察”,并根据教学需要呈现在板书设计中。在小组合作学习汇报“观察到的鹦鹉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他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观察鹦鹉的?”“你还有什么观察建议”进行讨论,进而在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中落实学到的观察方法。

2.作业评价观察标准前置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将评价指标前置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作业。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明确评价的标准,也是为后面的习作打好基础。本课的作业设计“我的观察记录”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同时制定的评价标准如下:

明确的评价标准能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运用感官观察事物,并能根据自己的观察产生联想,形成一次小习作练笔,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习得观察方法,在评价中巩固学习,在作业中迁移应用,步步指向单元习作,真正将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基于儿童视角,解读文本情境,把握文章的逻辑,让学习入境变得有趣。根据学情实际,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让学习过程有结构。学习任务设计围绕“观察”方法,作业设计基于儿童体验迁移运用,教学评价反馈,指向单元习作,让学习成果有层次,引导学生真正把握“留心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儿童视角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孩子像石头一样孩子像石头一样
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从儿童出发,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