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3-09-24邱宇欢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新理念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邱宇欢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在实践教学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对新课标的领悟,结合实际,敢于创新,构建高品质音乐课堂。具体可以从打造音乐平台,鼓励音乐创编;挖掘音乐内涵,丰富情感体验;落实欣赏教学,培养审美能力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趣味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新理念;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推进,加强教育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小学音乐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启蒙性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维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加强对新课标的领悟,树立新观念,开辟小学音乐教学新思路,探索小学音乐教学新模式,为音乐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从多维度、多层面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新课标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小学音乐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当前,推动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是相关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1.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是实施新课标的核心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程的性质使它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给予学生智慧、思维的启迪,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能够终身受益。当前,小学音乐教师基于新课标的引领,实现改革创新,应该着眼于育人这一核心任务,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艺术气息,着眼于培养开拓型、创造型的优质人才。

2.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是实施新课标的基础

新课标与原本的课程大纲相比,有了新的突破,确立了音乐课程的全新教育理念,这为教师的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也让小学音乐教学更具有指向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立足点,面向全体学生,围绕着学生这一中心全面推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落实到实践环节是达成新课标要求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渠道。

3.转变教师角色是实施新课标的关键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深远、深刻,往往更注重传递知识、技能而忽视育人本质,导致教学认知有所偏差,教学侧重点有失偏颇。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渗透,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新课标背景之下,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启发者、引导者,应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度的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逐渐走进更广阔的音乐空间。教师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能够让小学音乐教学呈现新面貌、迸发新生机、构建新格局、形成新生态。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路径

1.打造音乐平台,鼓励音乐创编

音乐新课标明确指出,创编是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发散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实践而形成的重要成果。一定程度而言,创编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手段。在新时代格局下,创造能力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新课标的引领,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强调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的关注与解读,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打造广阔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中可以自主创编,积极实践,将自身的解读、认知、思维、理念、情感投入到创编中,由此能够于无形之中促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全面发展。

(1)链接生活,激活学生的创编意识。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积极引进生活元素,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排斥、抗拒情绪,同时良好的生活情境创建能够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受,运用不同的音乐元素,创造不同的声音。以《空山鸟语》为例,很多学生都有过爬山等走进大自然的经历。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给学生展示大自然的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回归到自然领域中,继而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比如雨水滴滴嗒嗒的声音、鸟儿鸣叫的声音、山谷的回音等,师生一起参与到音乐创编中。

(2)组织音乐表演,挖掘学生创新潜力。学生的表演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持续性培养形成的。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教师注重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的音乐兴趣大打折扣。当前,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积极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以音乐表演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良好的音乐环境、惬意的音乐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创编。以“丰富多彩的舞蹈节奏”为例,学生跟随着音乐节奏、音乐旋律,借助手、脚等肢体语言展开律动,完成生动、有趣的音乐表演。学生在表演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在聆听中自由地舒展身体,完成各种舞蹈动作的创编,由此使学生的创编意识、创建能力得到新发展、新提升。

2.挖掘音乐内涵,丰富情感体验

音乐源于生活,人们在生活、发展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思维、意识、理念投射在音乐作品中。音乐不仅仅有节奏和旋律,其背后还承载着独特的情感、传递着丰富的哲理、渗透着别样情愫、蕴藏着厚重的内涵。然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学生的音乐学习过于浅显化,难以实现深刻的解读。基于此,教师應该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这一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加强情感教育,引领学生挖掘音乐背后所蕴藏的激情和力量,领悟其隐含的意蕴和情感,由此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无形之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从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无穷的力量,深度挖掘音乐学习的奥秘,找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循序渐进地实现知识、情感、技能、意识的自主构建。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阶段,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介绍国歌的创作者、创作背景等,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演唱国歌。学生用最自然、最坚定的声音唱国歌,用歌声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崇拜、敬仰,用恰当的力度展现歌曲的雄壮、激昂情绪。教师通过国歌教学,达成情感教育的目标,激活学生内心深处最真挚、最纯粹、最饱满的爱国情怀。

3.落实欣赏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之下乐理传授—歌—曲的简单模仿,着力于学生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欣赏教学。一定程度而言,音乐教学是引导学生欣赏美、感知美、发现美、探究美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相关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点切入,展开多维欣赏、探究,让学生切实感受音乐的美好、神奇,无形之中提升审美情趣。

以《赛马》为例,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蒙古大草原的图片,让学生探讨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继而顺利地导入新课教学—《赛马》。然后教师通过播放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赛马》这一首歌的情感基调,体会乐曲中热烈的情绪。继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乐曲片段,结合声势律动拍打乐曲节奏。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展开分组表演。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以情境创设为出发点,让学生通过欣赏曲调、练习节奏、演绎舞蹈动作等,多维感知音乐旋律,领悟音乐中的情感,由此强化学生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总而言之,教学改革的春风吹向神州大地,也吹进小学音乐课堂,加强音乐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新课标为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方向,开辟了新路径。教师在教学实践阶段,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音乐教学走向高潮,引导学生在创编、领悟、品析、鉴赏等过程中,感知音乐魅力,领悟学习樂趣,循序渐进地提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肖小珍.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3(01).

[2]刘虹.基于审美感知培养的节奏创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04).

[3]崔守兰.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创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04).

[4]高勤琴.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2021(46).

猜你喜欢

新理念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新理念下再启航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