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葫芦画艺术拓展课教学实践研究

2023-09-24郭向阳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双减传统文化

郭向阳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利用校本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让更多传统文化走进美术课堂?可尝试以葫芦为载体,以儿童画、装饰画、国画、书法为表现形式,依托“葫芦画”及其主题活动进行研习与探究,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让美术课堂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陣地。

【关键词】传统文化;葫芦画;儿童美术;拓展型课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意葫芦画”教学实践作为学校拓展课程的一项研究内容,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的精华,不断发扬我国民族优秀的艺术传统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背景概要

葫芦作为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素有“宝葫芦”的美誉。它的名字发音近似“福禄”,象征着福气和富贵。在古代,以葫芦为题材的民间故事很多。据说葫芦命大,可以在洪水中救人。还有以葫芦为题材的动画片,如《葫芦兄弟》。因而,人们对葫芦这种植物赋予了美好的希望和情感。

葫芦除了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之外,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葫芦画源于宋代,它承传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精华,人们喜欢在葫芦上赋诗作画,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已很兴盛。葫芦画不仅表现了大众的审美爱好,也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特征。葫芦画是我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因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到群众的喜爱。

鉴于以上各种因素,笔者把葫芦画教学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设定

本次研究尝试以葫芦为载体,以学生喜爱的校园生活为题材,将葫芦引入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这种方式不但让葫芦画得以发展与创新,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是中华民间艺术与现代创意艺术相结合的一次尝试,也是本次教学研究的总目标。

本研究尝试达成的目标:通过葫芦画美术教学与主题活动的结合实践,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识读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之美,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审美心态,树立一定的文化价值观。

通过葫芦画教学实践,强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的理念,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培养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和创意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实践与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梳理获得校本化特色教学的实施内容、实施途径、实施策略等,并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分析问题与研究问题的能力,以此切实提高教师特色教学以及教育科研水平。

三、教学实施过程

葫芦画有着独特的艺术美感和吉祥寓意。对于小学生来说,葫芦画创作既能把玩带有自己创作痕迹的“葫芦艺术品”,趣味十足,又能在动脑动手过程中培养艺术能力,提高整体素质,颇具吸引力。因此,以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利用每周2课时的美术拓展型课程,笔者开始尝试葫芦画教学实践,努力担起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责任。

1.搜材料,“识”葫芦

为了更好地实施葫芦画教学,首先要了解葫芦的来源。教学实施的前期阶段,通过网络搜集了一些形态各异的葫芦。笔者提供了大量的葫芦画美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利用葫芦独特造型来制作的艺术品颇有美感。这种独特的材料让学生兴趣倍增。

之后的阶段,笔者又联系了自然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校园一角种葫芦、观葫芦、收葫芦、识葫芦,时间缓缓更迭,葫芦慢慢生长,小小的葫芦更成为孩子们牵肠挂肚的宝贝。

2.巧创意,“画”葫芦

传统的葫芦画以精美、奇巧著称,小学生不可能像传统手艺人那般技艺高超,因此笔者就把儿童葫芦画的教学重心落在创意性和趣味化方向。

一般完成一件葫芦画作品需要先设计,再画线,后涂色,那么设计就是重中之重。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欣赏造型各异的葫芦的同时,笔者经常启发他们对葫芦进行联想。

比如短柄葫芦,可以把它想象成什么?有的说像“小丑”的长鼻子,有的说像“大象”的鼻子,有的说像“小天鹅”;又如另一种勒扎葫芦,有的说像“老寿星”,有的说像“蜻蜓的身子”。实践证明,葫芦的自然形状与绘画艺术巧妙结合,创作出来的作品既保留了民间纯朴天真的自然品味,又吸收了中国人文文化的气韵,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3.跨学科,“品”葫芦

在葫芦画主题活动中,教师不断发掘“葫芦文化”的可行性,并尝试让“葫芦文化”延伸到其他学科的课程中,延展教育宽度,且形成校园“葫芦”教育系列,即:种葫芦、做葫芦、画葫芦、讲葫芦、写葫芦,真正使民间艺术焕发无穷的魅力,也使跨学科学习成为可能,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

比如,结合自然学科方面,可以通过对葫芦的种植与栽培,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历程,引导学生爱护植物、关爱自然;结合劳技学科方面,可以通过工艺葫芦制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形成简单的操作技能,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创新意识与自信意识;结合语文学科则将葫芦文化与民族文化尤其是经典古诗文诵读结合,引导学生赏葫芦、诵诗歌,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音乐学科还可以与以葫芦丝为主的民间乐器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各种器乐的演奏过程中,接受艺术熏陶,感受艺术魅力,享受艺术快乐。

4.丰形式,“秀”葫芦

在欣赏葫芦形态、品读葫芦文化、创意葫芦绘画之后,学校尽力打造各种展示平台,让学生的各种创意葫芦作品在不同层面得以展示与推广。

(1)聚焦课内教学展评环节。通过学生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来评述学生的葫芦画作品,侧重美术元素和技法的运用,让学生对葫芦画绘制技能进一步理解,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2)丰富课外成果展示形式。如筹建学校葫芦画艺术陈列室,充分利用校园橱窗展示创意葫芦画校级精品;利用班级艺术角展示优秀葫芦画作品;此外,增设特殊时机进行专项展览,如家长开放日举办葫芦画作品展,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分享学生葫芦画作品等。

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让学生的作品走向社会,在校内外被广泛了解,孩子们直接体验到葫芦画的学习成就感和分享創意的乐趣,进而激发葫芦画创作的更大热情。

四、教学实践意义

1.传承又创新,葫芦画中涵养文化

在葫芦画欣赏教学中,利用绘制葫芦画相关内容,根据不同节日活动、民间故事,制作相对应的葫芦画作品,可以促进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从而更热爱葫芦画文化。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从文字书法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与发扬民族优秀文化。

2.动手又动脑,葫芦画里渐增才干

葫芦画需要在画纸上先设计好自己喜欢的图画,然后再画到葫芦上。笔者让学生先用铅笔在葫芦上打稿,再用黑色记号笔勾线,最后上色。因为葫芦是立体的,周身全画才显漂亮,作画时如何让葫芦“听话”不随意摆动是操作难点。

学生最初的作品所能达到的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出现困难或小小的失败时,孩子们不断尝试寻找方法,相互交流发现窍门。在葫芦画的学习尝试中,孩子们通过观察与讨论,大胆展示交流,锻炼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实践加梳理,拓展教学初显特色

在遵循课程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有特色的拓展型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教学课程。

学校把创意葫芦画作为素质教育实验课题“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发展自我教育”的重点项目。教师的阶段成果还曾被《新民晚报》《东方城乡报》《当代教育》《浦东美术家》等媒体报道。葫芦画艺术教学把其作为拓展型课程有利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的精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创意葫芦画”教学实践作为学校拓展课程的一项研究内容,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特色初显,如何系统性地通过教学实践研究确立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原则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度研究。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庆芳.葫芦的奥秘[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双减传统文化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