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语文教材寓言故事教学浅探

2023-09-24陈丽君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8期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教学策略

陈丽君

[摘 要]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性。在寓言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機械灌输寓言寓意的教学方式,要从关注寓言的教学价值、寓言的语言特点以及寓言的故事讲述等方面,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寓言的寓意,提升寓言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寓言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2-0063-03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具有趣味性强、故事性强等特点,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寓言故事。在教学这些寓言故事时,部分教师侧重于寓意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的寓意,但往往存在“点到即止”的现象,忽视了对寓言教学价值的发挥,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体会寓言中蕴含的寓意,又要注重对寓言教学价值的发挥,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寓言特色,提升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关注寓言的教学价值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其教学价值的发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寓言的乐趣,进一步提升寓言故事的教学质量。

(一)寓言的表达之美

寓言中不乏幽默、生动、精彩的故事,让学生的阅读充满了趣味。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文本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寓言的表达智慧。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换词比较”的形式进行思考,说一说“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这句话中的“巴望”一词能不能换成“希望”或“盼望”。学生对这三个词的意思进行对比,在比较阅读之后,认为“巴望”一词更能表现出种田人迫切希望禾苗快快长大的心情,其他词语则没有这种效果。又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时,教师围绕文中“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这两处描写,引导学生先读一读,再说说其描写美在哪里。在品读中,学生发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使故事更加形象生动。除此之外,文本中还有一些语言十分优美,如“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等。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感受寓言的表达之美。寓言故事在表达上有其精彩之处,教师要引领学生在独特表达处驻足、品读,充分发挥寓言文本在表达方面的教学价值。

(二)寓言促思维发展

寓言多以浅显的文字表达意味深长的道理。但蕴含其中的道理并非显而易见,而是需要细思慢品方能感悟到。这就体现出寓言具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价值。在寓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恰当的问题来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感悟寓言中的道理,充分发挥寓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价值。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时,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句话的理解。经过联系实际、讨论交流,学生明白了“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有用,难看的东西不一定没用”“对美的理解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它的真正内涵与价值,不管是什么东西,它们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要正确看待事物的长处和短处”等道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中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有的学生认为美丽的鹿角和实用的鹿腿同样重要,外在美和内在的能力同样重要……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三)寓言的育人价值

寓言故事中蕴含着真、善、美、假、恶、丑等。学习寓言故事,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学会做人。教师要善于以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来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告诉人们,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身边的人,同时思考如果遇到像铁罐那样的人,该如何对其进行劝说,怎样才能使其不再骄傲自满,做一个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又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讲一个卖矛的人和一个卖盾的人分别盲目地夸赞自己的矛和盾,而他们两人的话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个寓言告诫人们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自相矛盾。教学这篇寓言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谈谈实事求是的好处,以及如果不实事求是,会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让学生深入体会寓言故事的道理,从而学会做人。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寓言故事的育人价值,结合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鼓励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展开阅读和思考,以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和个人素养的提升。

二、关注寓言的语言特色

寓言有着别样的语言魅力。在教学时,教师要围绕寓言故事,引领学生品味其中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以凝练语言蕴藏深刻道理

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是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中体会寓言故事的道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表达。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论干什么都要付出努力,想侥幸获得成功是行不通的。这些道理并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蕴藏在短小精悍的文言文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才能进一步体会蕴含在凝练语言中的深刻道理。又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讲述了蔡桓侯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比较隐晦,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刻道理。

(二)以生动语言塑造角色形象

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形象特点分明,尤其是故事中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更是有着活灵活現、入木三分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寓言在塑造角色形象方面的语言特点,以帮助学生学习表达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习作中塑造人物形象。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词句进行品读感悟,如“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通过表演来体会角色的形象特点。这样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寓言故事中角色形象描写的生动、传神、充满趣味等特点,让寓言故事的学习过程更加精彩。又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一文中,故事的主人公是陶罐和铁罐,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聚焦文章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进行品读感悟,说说陶罐和铁罐分别代表什么形象。学生抓住故事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品析,分角色朗读寓言故事,感受到了铁罐是一个傲慢、蛮横无理的人;陶罐是一个谦虚、友善、宽容的人。教学寓言故事时,教师要关注文本语言,从品析角色形象入手,引领学生感受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以加深学生对寓言语言特色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提高寓言学习效率。

(三)借比喻修辞体现深层寓意

寓言故事主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关注寓言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语言含蓄的特点。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池子与河流》一课主要以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来告诉人们:做人应该像河流那样勤快,不怕艰辛;而不应像池子那样贪图享乐。文章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修辞手法入手,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池子”与“河流”分别比喻哪些人。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学生明白了“池子”代表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人;“河流”则代表不断向前、在拼搏中追求幸福的人。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想一想寓言故事为什么不直接点明这些人指的是谁,为何要以物喻人。如此教学,学生对修辞手法的使用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三、关注寓言的故事讲述

让学生由读懂寓言故事,到会讲寓言故事,可以更好地落实寓言的趣味性和教育性特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寓言的乐趣,获得更加深刻的教育。要想让学生讲好寓言故事,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搭建必要的讲故事的支架,以降低学生讲述故事的难度,让学生在讲述中感受到寓言的生动有趣,体悟到寓言故事的内涵。

(一)理清故事各要素,把故事讲清楚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从理清故事各要素入手,帮助学生把握寓言故事的情节要点以及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可以让学生把寓言故事讲得更加清楚、更有条理,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故事寓意,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理清这个寓言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据此讲述故事。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明确这则寓言故事的起因是养羊的人丢了一只羊,他毫不在意,也不听街坊的劝告;故事的经过是他的羊又丢了,他方才后悔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并决定立即把羊圈修好;故事的结果是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搭建讲故事的支架,让学生能够顺畅、流利地讲述寓言故事,从而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寓言的寓意。

又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一课时,以前述教学方法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寓言故事的情节,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生进行学法迁移,梳理出这个寓言故事的起因是农夫嫌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慢;故事的经过是他想到了把禾苗往高处拔,就能让禾苗更高的办法,他便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故事的结果是禾苗都枯死了。学生在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之后,在讲述故事时就能够胸有成竹,实现了把故事讲清楚的学习目标,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了所学寓言的寓意。

(二)关注寓言提示语,把故事讲生动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一些寓言故事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这些对话中存在一些提示语。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提示语,可以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加形象生动。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中存在许多提示语,把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神态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自读课文,一边画出陶罐和铁罐对话中的提示语,如“铁罐傲慢地问”“陶罐谦虚地回答”“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等。有了这些提示语的引领,学生在讲述故事时就能够更加生动、细腻。寓言教学中,教师关注寓言中的对话,并以此为学生搭建讲述支架,让学生借助提示语来讲述寓言故事,可以把寓言故事讲得更加生动、形象、精彩。

(三)创设适合的情境,把故事讲精彩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是营造教学氛围的一种方式。在寓言教学中,教师依据寓言故事的特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加精彩。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告诉人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要懂得有错就改。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故事生动形象地讲述出来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寓言故事的讲述创设情境。具体来说,教师把葫芦“长叶→开花→花谢→结果”的过程制作成动画,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边看边讲述故事,教师则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动画内容,如葫芦叶上有了蚜虫、小葫芦慢慢变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这样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讲述寓言故事的兴趣,降低学生的讲述难度;而且借助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对“叶子上长了蚜虫”与“葫芦都落了”之间存在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可见,在寓言教学中,教师依据寓言故事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讲述故事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把故事讲述得更加精彩。

综上所述,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非直接呈现的,而是需要读者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经过提取、加工、内化等方式理解的。从故事到道理,从寓言到语言,从阅读到讲述,从表面到内核,从浅层到深层,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对寓言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要注重对寓言教学价值的挖掘与发挥,在教学中凸显寓言的语言特色,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寓言内涵,提升寓言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综合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晶.学习寓言故事 发展思维品质: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解读[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4):7-9.

[2] 许巧萍.统编语文教材寓言故事教学浅谈[J].小学教学参考,2021(22):27-28.

[3] 罗良建.寓言故事的教材编排解读及教学建议[J].小学教学(语文版),2020(10):4-7.

(责编 韦於坊 韦 雄)

猜你喜欢

统编语文教材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要素·活动”式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实施的一种路径
生涯启蒙与学科整合之旅
统编语文教材之新闻体裁作品编写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