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形式美的艺术融合教学探索

2023-09-23田春娣

科学导报 2023年54期
关键词:重复形式美对比

田春娣

关键词:艺术融合;形式美;节奏;重复;对比

“节奏”是形式美规律之一,音乐中“节奏”比较容易理解,但美术学科中的“节奏”理解起来就比较抽象,而且是美术学习的难点问题,首先,画面没有声音;其次,构成画面的每个元素本身没有节奏,那么,人们通常所说的画面的节奏感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画面的节奏感是i虱过画面中元素间大小、明暗、粗细、疏密、主从等组合关系的对比体现出来,这种丰富的组合关系使画面产生了如音乐—般的节奏感。

下面以一节五年级的音美融合《牛斗虎》为例具体进行说明:如何借助音乐的“节奏”引导学生理解画面的“节奏”并表现出来。《牛斗虎》是一首山西绛州鼓乐,该曲为大鼓二重奏,乐手击打鼓的不同位置表现出丰富的节奏变化,展现了牛和虎相斗的激烈场面,堪称鼓乐经典。教师引导学生在了解了该曲的节奏特点后,就可以开展艺术融合教学环节,通过设计三个跨学科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视觉联想,问题一:鼓手敲击鼓的声音让你联想到什么形状?问题二:图形怎样改变能够表现鼓手敲击力度的强和弱?问题三:“怎么排列代表鼓声的形状才能表现出节奏的快慢?”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结论一:乐曲中力度强、弱与美术中色彩的深、浅和大、小关系密切,深的色彩、大的形状可以表现强音,浅的色彩小的形状可以来表现弱音。结论二:乐曲中节奏的快慢与美术作品中的疏密十分相似,形状间的距离密集可以表现快的节奏,形状间的距离排列得远些可表现慢的节奏。由此可见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赏析这首鼓乐经典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丰富的节奏变化,能有效启发学生用绘画语言表达出自己对这道鼓乐的感受,并在作品表现出丰富和强烈的节奏感。

“重复”在美术学科当中最为直观,比如:一条花边从左往右图案是反复重复的,一个中心对称图案,四周的图案也都是重复的。相比美术中的“重复”音乐和舞蹈中的“重复”是以节奏、旋律和动作呈现的,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舞蹈的动作只有经过重复的过程才能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建议以大概念来统领学科知识,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重复”是形式美的其中之一,是艺术美的共性规律,反映这艺术本质,具有大概念特征,对于学科融合起着统领作用。

下面是一个基于“重复”这一学科大概念的艺术融合课堂片段,目的是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理解“重复”是不同艺术的共性之美。首先从音乐教学开篇,引导学生从“重复”的角度对乐曲进行欣赏,让学生明白重复中出现的变化是为了丰富听觉效果,让旋律更加生动。

当学生理解了音乐当中的重复后进入本课的融合部分,本课仍然采用了与美术融合的方法,教师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视觉想象。不同的色彩代表旋律每次重复的变化,旋律在重复的过程中有音色的变化,这些音色的变化与乐器种类相关,也于独奏和合奏相关,不同的音色带给人们的听觉感受不同,转化成对色彩的联想就会有不同的差别,比如大管音色低沉,很多孩子都联想到深色,双簧管相比大管音色明亮;合奏的旋律相對于独奏的旋律音色更宏大,因此合奏的旋律线就更粗,画面中的点代表节奏,点的色彩或形态也呈现出重复的视角效果。

“对比”是所有艺术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对比使对立双方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在小学的美术教材中以“对比”为教学重点的学习内容相对于其他艺术学科更多些,因此,笔者认为学习“对比”可以以美术学科为主导,渗透到其他艺术学科,引导学生发现、感知、理解艺术的本质内涵。

比如在探究艺术作品中的对比中,美术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探究任务是:找出不同视觉艺术中的对比并思考其作用和意义,教师在学习资料中,为学生提供了国画、油画、摄影、雕塑、建筑等不同的视觉艺术图片,请学生找找在这些不同的视觉艺术中都发现了哪些对比。

总之,艺术融合教学探索最成功之处在于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学生发现并理解了艺术之间的相关性,本文聚焦于艺术形式美的艺术融合教学实践也进一步证明学生只有深入理解了艺术的本质内涵后,才能在今后的艺术品鉴活动和艺术表现活动中自觉运用形式美,从而促进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重复形式美对比
装饰性绘画的美学原则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创伤书写之“重复”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包装设计中字体的形式美研究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浅议工程建设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