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世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

2023-09-23韩笑李媛媛

科学导报 2023年54期
关键词:Z世代培育大学生

韩笑 李媛媛

关键词:“Z世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

“近年来,Z世代作为独特的一代,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Z世代,亦即Ceneration Z,指的是出生于1995年到2009年的年轻人。”“Z世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十年建设我国的中坚力量,对其奋斗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当前,“Z世代”大学生处于思想教育的关键期。分析“Z世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是培育该群体奋斗精神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追求个性自由

“Z世代”大学生这个群体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追求个性自由。一方面,大部分“Z世代”大学生出生在小康家庭,不为温饱问题发愁,更多地注重自身精神层面的发展。如该群体多数成员热爱小众的圈层文化、追求与众不同的爱好、注重自我话语权的建设等。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接受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这些特点有助于“Z世代”大学生更好地追求个性自由。

(二)青睐多元体验

社会物质条件渐丰裕,越来越多创业者的目光投向“Z世代”大学生的精神领域。近几年,出现了与此相关的热门词:“说走就走的旅行”“剧本杀”“跨界体验”等。从这些热门词汇中,可以看出“Z世代”大学生青睐新鲜多元体验,敢于跨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不仅助于“Z世代”大学生获取到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助于其拓宽眼界、丰富情感及多元发展。

(三)喜爱网络平台

“Z世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成长的一代,该群体中多数成员长期活跃于微信、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网络对“Z世代”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与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Z世代”大学生日常能够轻松地利用互联网,快速处理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繁杂的事物。如遇到困难,善于使用互联网搜索功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探寻“Z世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所面临的挑战,有助于增强培育“Z世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针对性。

(一)真“焦虑”,假“躺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呈现出来,必然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冲击。近期,躺平青年一词频繁出现在网络上。据悉多数“Z世代”大学生只是间歇性躺平,但不同程度存在着真“焦虑”,假“躺平”的现状。大部分“Z世代”大学生过于追求自由与多元体验。如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自由,不分析自身所处的情况开启gap year,结果打乱了奋斗的节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随波逐流,不再深度精耕一个领域,呈现出多而不精的情况。“Z世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大体上还未稳定,思想即时多变。该群体大部分成员会因为某件事情、某个人的某句话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思想与心境。如书里一段醍醐灌顶的文字、名师讲座、教师的一句赞扬或是一场灾难,都可以引起大学生情绪波动、思维转变,甚至影响其后半生职业的选择。

(二)高“知识”,低“行动”

当前,我国高校很重视思政课,并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思政育人体系,这在培育“Z世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但是,培育“Z世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挑战。第一,大部分“Z世代”大学生拥有积极的奋斗观。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Z世代”大学生受不良思潮影响,导致其出现知行不一的行为:心中有“吃苦耐劳”“努力拼搏”的奋斗观,但其现实中的行为“安逸享乐”“功利庸俗”。第二,大部分“Z世代”大学生拥有正确的奋斗观。但个别大学生现实行动中缺乏奋斗的大局观,尽管其拥有为他人、为社会而奋斗的认知,如个别学生的奋斗只是为了个人前途发展,并未考虑到社会层面。

(三)赖“虚拟”,逃“现实”

“Z世代”大学生善于使用网络平台,如在微信、QQ、微博、哔哩哔哩等社交平台汲取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享受足不出户就能享有海量资源的便利。另一方面而言这也导致了“Z世代”大学生出现了依赖“虚拟”,逃避“现实”的现状。第一,依赖“虚拟世界”。“Z世代”大学生三观尚未牢固,易受不良言论干扰,致使其认知混乱。“Z世代”大学生群体喜欢关注微博超话的“舆论大战”,喜爱在网络中积极搜集素材,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等。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Z世代”大学生处于从思维不成熟向思维成熟转变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到言论影响。第二,逃避“现实世界”。部分“Z世代”大学生耗费大量时间用于网络游戏、线上购物、刷短视频等,占据了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交流时间和锻炼时间,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亦逐渐下降。

“Z世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呈现出个性鲜明的特点,这给高校思政育人带来了新的难题、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政教师应根据“z世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创新奋斗精神育人的路径,增强培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与时代性,从而助力“Z世代”大学生明确前进目标、增强实践本领、实现人生理想。

(一)奋斗方向:明确前进目标

“Z世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日常接触海量的信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仅向学生传授四本公共政治书的内容是不够的,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日常关心的热点内容,解决大学生奋斗追梦途中的困惑,帮助大学生明确前进目标。其一,思政课教师要把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讲给大学生听,让大学生充分、全面了解世情、国情,这对于“Z世代”大学生奋斗目标的正确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教师为学生分析俄、乌局势及其背后的实质,讲述我国二十大及取得的成就等。其二,思政教师除了课本内容的讲解之外,要及时关注“Z世代”大学生思想的需求点。如教授学生认识自己的方法、确立奋斗目标的方法等。教师要积极了解“Z世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并提供有力的關怀和科学支撑,助力“Z世代”大学生明确前进目标。而且,教师要复盘学生存在的共性、典型问题。分析该群体最为关注的问题,并开展行之有效的辅导。

(二)奋斗基础:增强实践能力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针对当前“Z世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的现状,思政教师应从多方面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

第一,高校思政课堂上要多增加实践内容,培育“Z世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Z世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且生活在物质与精神较为丰裕的时代,与上个世纪的人相比较为缺乏实践能力。思政教师应根据“Z世代”大学生的特点,适当增加实践课程,以期达到帮助“Z世代”大学生练就真本领的目标。第二,高校思政评价要增强实践考察,助力“Z世代”大学生知行合一。针对大学生知行不一的问题,究其原因之一是课程测评较为局限。如部分教师仅考查学生知识层面,认为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考试分数即可。有的教师把实践课流于形式,甚至取消了实践课程,用小论文的形式代替实践测评等。

(三)奋斗动力:实现人生理想

“Z世代”大学生当前处于人生重要的“拨穗期”,亟需高校思政教师进行科学的“拨穗”与精细的“滴灌”,运用多种形式激励“Z世代”大学生胸怀理想,努力奋斗。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拨穗”,靶向定位学生的理想。思政教师应考虑到部分内向的学生和其他顾虑因素,可以利用互联网发放问卷了解学生的理想,帮助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要为大学生讲述红色故事、新时代中国的理想为学生讲述好新时代中国的理想与每个人的关系,讲清楚新时代对于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意蕴:如高校思政教师为大学生讲述青年奋斗者的理想。高校思政教师首先应积极挖掘先进青年奋斗者的理想故事,在课堂上运用榜样教育效应,激发学生奋斗的动力。思政教师要讲述一百多年前志士们的故事,志士们为争取民族独立面对“枪林弹雨”毫不退缩,为了守护人民的安宁“血染江山”前仆后继的红色故事;讲述一百年后,一群“Z世代”大学生为了阻击疫情,“舍小我,为大家”坚持奋战一线等。一代代青年的奋斗让教育条件得以改善、网络技术越来越好、职业的选择更加多元,社会保障更加全面等。“Z世代”大学生拥有较前几代人更为广阔的成长与奋斗环境,更应接力奋斗。

其次,思政教师要精细的“滴灌”,助力学生实现理想。所谓“滴灌”,即因材施教。一方面,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教师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特殊性,是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牵牛要牵牛鼻子”,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其成长难点,制定系列培育计划。如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答思想方面的困惑,助其解决学业、生活、择业等切身问题。另一方面,精选的“滴灌”还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思想动态。要考虑到大学生当前处于思想大变动的时期,所以教师应运用动态观察的科学方法,记录学生的发展情况。如多次发放问卷,利用数据可视化分析,分析学生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教师要积极化身为“Z世代”大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盡力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激励学生奋斗,助力其实现理想。

猜你喜欢

Z世代培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中国“Z世代”:花得多担忧少
截留“Z世代”
快手收购A站听老铁讲述“Z世代”的故事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什么是“Z世代”(答读者问)
大学生之歌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