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利千秋
——鲍家屯
2023-09-23孙晋楠吴中权
文/孙晋楠 吴中权
鲍家拳——鲍家屯传承的非遗武术。吴忠贤/摄
这是我第二次来鲍家屯了。这一次车走了与上回不同的路进村,让我以为村里大变样了。绕着村子走了一圈发现,鲍家屯还是那个鲍家屯。不仅依然维持着屯堡独有的石头建筑和传统习俗,还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了。
来到村史博物馆,82 岁的老人鲍中权神采奕奕地向我介绍鲍家屯:“明朝万历皇帝十六年(1589年),我族七世祖云南姚安府知府鲍文弼、七世祖太傅鲍国臣,告老还乡后,两人创修了《鲍氏家谱》记载——始迁祖福宝公,素裕堪舆,四处观风(看风水),问俗(问当地水文气象情况),于黔中寻得一邑,询其名曰杨柳湾帚箕凹,其所由来旧也。览其形,地极壮丽,脉甚丰饶,狮(山)象(山)把门,螺星塞水(塞海),文峰玉案,森然排列,人杰地灵,于是卜居杨柳湾帚箕凹。”
家谱上还记载福宝公的预言——“螺蛳塞海口,辈辈出诸侯”。老人指着狮山象山对我说:“狮象把门财水封,人丁兴旺出富翁”。鲍家屯的历史就在老人的讲述中如画卷般展开。清朝康熙四年(1666年)鲍氏续修第一次家谱记载,清世祖顺治改卫设具,置屯安堡,杨柳湾帚箕凹,取名“永安屯”,因宗族子姓,群相聚集,瓜蒂绵绵,外村人喊鲍家屯,又更名为鲍家屯。
鲍家屯最有名的是村口的水利工程,被誉为小都江堰。鲍中权说,当年福宝公率族人在此定居后,最大的困难就是粮食,如何保证吃饭问题,解决旱涝不定天灾是摆在鲍家屯先祖面前最大的难关。思来想去,福宝公决定效仿使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由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的“都江堰”,使用都江堰主体“鱼嘴分流”的建设技术。根据杨柳湾帚箕凹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情况,建了“旱能灌,洪能排”的明代乡村水利工程体系。
老人说,水利局来实测过,受古水利工程实际受益面积的良田达2300 亩。惠及鲍家屯、带子街、小果园、西陇、黄坡黄家庄等地域。
古水利枢纽工程,建在邢江河上游支流进入鲍家屯片区西侧,“鱼嘴分流”把自然形成的河流(村民称为老河)一分为二,一条是老河经村辖区流入下游的外村,一条是人工开挖开凿的新河,全长1320米。蜿蜒进入下游的各个大田坝。始祖鲍公福宝破解了工程性缺水难题。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鲍家屯夏日田园风光。王飞/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老河的比降是3.2%,主要功能是泄洪更快,这3.2%的比降是天然的,新河(人工河)的比降1.8%,主要功能是农灌。未修水利工程前,雨季连续一天的暴雨倾盆,洪水暴涨,淹没大田大坝,水稻颗粒无收,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兴修水利工程后,1.8%的比降(俗话叫坡度)让含泥沙的洪水流得快、流得急,这样,洪水中的泥沙就随着水流冲走,而泥沙不会沉下去留在河床上,这叫“以水攻泥沙”,行之有效,六百多年来不用清淤淘河。
此外,每修一道拦河坝,配套修一条引水沟,灌溉一片田。每一道拦河坝朝天方向,开几个高龙口,对下游用水进行分配,所以又叫“分水坝”,“分水坝”既满足了本道坝受益面积用水,又兼顾下一道坝的农灌。每道拦河坝的高度,因地制宜,建设巧妙,最高的2 米。余下有1.7 米、1.5 米、1.4 米、1.2 米,洪水来时,给它让路。平时提高水位,使不同高程的农田得到充分的自流灌溉。古水利共有八道拦河坝。福宝公的妙策——防治水灾水患方法,是刻意延长拦河坝的长度,分别有110 米、93 米、87 米、62 米,旨在提高泄洪单宽流量,这是防患于未然的第三种建设技术。三种建设技术使2300 亩良田永远摆脱了洪涝灾害,保证了农业稳产与增产。
老人讲解完,我已肃然起敬,不光为600 年前鲍家屯先祖的智慧,也为吴中权老人精湛的知识和对家乡的热爱。要知道老人并非什么水利专家,一辈子只是耕耘鲍家屯的田地,但是因为想要人们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这份热情让他刻苦学习水利知识,研究鲍家屯族谱和历史记载,并自愿成为公益讲解员。为每一位来到鲍家屯,愿意了解鲍家屯的人们讲解自己的家乡。
走出村口,来到水利工程的“鱼嘴”处,岸边杨柳羞答答地垂入水中,如镜面般的清水倒映悠悠走过的屯堡人身影。我开始期待起第三次来鲍家屯。
村寨信息:
区域: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
特色:鲍家屯乡村水利修复工程获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村寨完整保留了明代格局,保留有鲍家拳非遗武术以及抬汪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