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科护士指导下的多学科康复护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09-23陈丽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5期
关键词:专科胫骨康复训练

陈丽芳

(南平市第一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在临床上,胫骨平台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以股骨下端、胫骨为多见的接触面损害,多由于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1]。患者在发生胫骨平台骨折后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导致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增加很大的负担[2]。当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使骨折部位的关节恢复平整,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的康复。但是由于手术是一项具有创伤性的操作,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知识以及术后康复知识了解甚少,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节疼痛,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较差,有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在手术后有必要对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以提高手术效果和预后。专科护士是指在护理领域中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在推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专科护士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专科护士指导下多学科康复护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学科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配合,为患者提供多样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内容,改善患者的预后,推动患者尽早康复[5]。为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为调研样本,着重探究专科护士指导下多学科康复护理所带来的成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导致骨折的原因有跌倒、重物砸伤、暴力损伤、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以公平性开展为前提进行分组调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5~60岁,平均(40.12±2.33)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6~61岁,平均(41.46±2.46)岁。两组患者入院登记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经过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②对手术的耐受性良好。③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检查。④能够自我表达内心感受。⑤临床资料完整,可随时接受随访。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认知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②因语言表达能力差、听力障碍等因素而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③存在严重的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疾病。④中途转院者或遵医行为较差。⑤既往有膝关节功能损伤病史。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良好的住院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及时更换床上用品。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工作,简单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叮嘱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安抚患者及其家属情绪,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鼓励其利用业余时间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关爱与支持。在手术完成后,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体温、血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鼓励患者坚持进行运动锻炼,提醒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手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将患肢抬高。

观察组的护理方案为专科护士指导下的多学科康复护理。①成立康复护理小组。由临床经验的康复师、专科护士、护士长组成康复护理小组对患者展开临床护理服务,明确岗位职责,专科护士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宣教,康复师主要负责患者的康复训练指导,护士长主要对专科护士与康复师进行工作安排。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培训,提高小组成员整体护理水平,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康复愿望,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②健康教育指导。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胫骨平台骨折的知识、手术的流程、手术效果、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以及日常康复训练的方法,为了使患者更好地理解,可采取播放视频、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细致耐心为其解答,并列举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疼痛护理。术后要耐心评论患者的疼痛感受,并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与患者交谈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根据医师的指示,给予患者使用物理镇痛方式,给予患者使用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感。在进行锻炼之前使用热毛巾在膝关节处进行湿热敷,时间控制在30 min,在锻炼完毕后,可在膝关节周围使用冰袋进行间断的冷敷,时间控制在15 min内。④康复训练。在手术后1~2 d内,主要对患者进行膝关节被动主动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运动,缓慢抬起患肢,尽量保持一定时间,并逐步增加练习次数。术后的3 d~1周内,以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为依据,对其使用持续被动运动机的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合理调整度数,但不可超过90°。手术后第2周,协助患者完成坐位、立位、膝关节的屈伸等锻炼,早期在运动期间由家属或护理人员进行陪同,之后由患者独立进行训练。每日训练时间控制在15 min。手术后1~3个月,要对患者进行负重和抗阻力的训练。在术后4个月之后患者可以运行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动,以不感觉疲劳为度,鼓励患者积极参加运动锻炼。⑤在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制订合理健康的饮食方案,增加肉类、奶制品、新鲜果蔬等食物的摄入量。专科护士应为患者建立病友群和微信群,将术后康复锻炼相关内容推送到微信群,并由专科护士在线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虑,督促患者每日坚持康复训练。在微信群,病友们可以进行交流,互相鼓励。按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患者改正,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膝关节的功能更好地恢复。

1.3 评价标准 ①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定,疼痛的程度用0~10的数字来进行表示,分值越低则表明患者疼痛感越轻微;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主要以患者的行走能力、上下楼梯、屈曲能力、肿胀方面等进行记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②对两组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有关胫骨平台骨折疾病和康复知识的调查问卷,以了解患者对疾病康复知识的掌握,内容主要包括日常护理(满分100分)、健康饮食(满分100分),运动锻炼(满分100分),疾病防治措施(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疾病康复知识的掌握度越高。③根据患者的社会功能(满分100分)、心理功能(满分100分)、生理功能(满分100分)以及认知功能(满分100分)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④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愈合不良、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VAS评分比对照组低,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比对照组的2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术,可对胫骨平台骨折部位进行有效的治疗。但胫骨作为膝关节最重要的承重结构,常对关节的功能和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从对其活动能力以及稳定性产生影响[6]。所以,在手术后要采取正确有效的康复训练,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膝关节的恢复。常规护理模式固定,内容单一,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护理人员只是根据医师的指示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护理,常规护理模式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7-8]。

本次临床调研中,观察组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的掌握评分更高,说明在专科护士指导下的多学科康复护理可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提高患者被康复训练知识的掌握[9]。究其缘由,由专科护士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宣讲,采取多种方式讲解疾病康复训练知识,并定期在微信群里推送疾病康复训练的视频等内容,以便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10-11]。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有了明显的下降,膝关节恢复有了显著提高,说明实施专科护士指导下的多学科康复护理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与不适感,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12]。在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免剧烈的疼痛降低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使用冷热敷,或者遵照医嘱给予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可使关节的水肿充血得到缓解,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与不适感,使患者能够积极的参加康复训练,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康复[13-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专科护士指导下的多学科康复护理能够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愈合不良、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的发生率[15]。术后患者因长期的卧床休养,术后身体虚弱,体质较差,因此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愈合不良等并发症。专科护士指导下的多学科康复护理中鼓励患者术后尽早地进行康复训练,明确了患者在手术后的每一阶段内适合的运动方式,在手术后的早期,主要提倡患者进行被动地训练,手术后的1~2 d鼓励患者尽早地进行被动训练,主要对患者进行膝关节被动主动的训练,可以对膝关节邻近的血管有刺激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并且可以减轻血肿现象,减轻患者的疼痛感[16-17]。在手术后期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够有效改善关节部位的血液流动,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恢复,同时可加速胫骨处的生长和修复,有效降低创伤性关节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18]。

在多学科护理指导下,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了显著提高。通过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讲,帮助患者认识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并由康复师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康复指导以及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9]。在多学科护理指导下,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更好地认识疾病的治疗方案,也有助于提升依从性,对于预防并发症有很不错的效果。多学科的康复指导能够为患者的整体改善提供支持,实现快速应当、综合诊疗的目的,也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的需求,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生理状态,降低手术风险。结合专科护士的指导,集众多专护优势,提高管理质量,有助于达成良好预后[20]。

综上,运用专科护士指导下多学科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了解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加快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专科胫骨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