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2023-09-22陈雨

生活文摘 2023年4期
关键词:红色有效性政治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出一批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这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在要求。本文从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系出发,分析了红色文化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高校以及社会机制出发,全面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措施,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最大价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一、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开发利用红色文化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发展,研究本文的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红色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以及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为后续问题的开展打好铺垫。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一种资源,红色文化資源不仅是将红色、文化、资源这三个词汇组合起来,更是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张泰城把红色文化资源视为“红色、文化、资源”三个概念的有机结合,它主要指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活动及其结果。渠长根和闻洁璐从红色、文化、资源三个方面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人民在革命时期的一系列革命运动中所产生的物质、信息和精神形态的历史资源。可以看出,红色文化资源既有三种特征,又是相互吸收借鉴整合而形成的。

总之,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与复兴的过程中,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科学合理地保存在革命时代、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形态共存的文化资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1.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前人对其科学内涵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致意见。大部分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预期目标的实现。沈壮海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指其在实现主体需求时所具有的价值属性[1];苗丽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是其实践的结果[2]。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效益”“效益”和“效率”相结合的观点。上述从哲学和操作性两个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阐述。

2.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关键是要对其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一般关系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标准的研究也成为思政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关键环节。针对这一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尤其是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出发,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评估标准应该包含认知、情感、道德、意志、信仰和行为六个层面。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既要遵循“三个基本准则”,又要遵循“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这两个基本准则。另一些学者则从新时期的新形势、新的要求、新的目标层次入手,提出了提高“三个认同”“三个自信”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

(三)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关系

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必须把红色文化作为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烈士的故事,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使红色江山永远不会褪色[3]。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所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和革命传统,要注重弘扬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把“红色文化”引入到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使其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打造有内涵有思想有温度的思想政治课,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二、红色文化资源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

红色文化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免会出现红色文化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所弱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对红色文化关注和认识不够深刻;客观方面是高校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创新发展不到位和应用保障机制不健全。

(一)大学生缺乏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及其价值的深刻认识

部分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精致利己主义者不在少数,对红色文化的淡漠,觉得它对他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很多大学生认为红色文化已经过时,没必要在和平时期学习过去的红色精神,对于他们眼前的就业问题,没有任何帮助,老师的讲解也就成了空洞的说教。

(二)高校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创新发展不足

高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成效不彰,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不够。一些高校积极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学理论课相结合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但是往往在教育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在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配合不当,导致很多活动都成为走马观花的游玩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它直接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多采用理论灌输法,学生没有参与感代入感,导致学生更加没有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排斥。目前各高校对红色文化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对学校的“红色广播”、主题讲座等方面的报道也不多。

(三)应用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保证体系。当前,我国红色文化资源利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多种形态,在使用上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而资金则是其物质基础。当前,由于缺乏经费,红色文化资源应用形式单一、实效不强,很难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红色文化体验。二是教师资源缺乏保障。在相同的教学资源下,教师的使用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

三、红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目前红色文化资源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大学生、高校、机制三个方面施行必要的措施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利用红色文化包含的价值意蕴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文化自信。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全国人民的思想根基更加牢固。但是现在的“00代”大学生,从小就处于良好的生存环境中,缺少艰苦历练,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够透彻。同时,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采用说教、灌输的方式,缺少生动的实例,很难在学生的思想上产生共鸣。因此必须把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新时期要增强民族自信心,必须继承红色文化中革命英雄精神。我们可以通过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举行红歌传唱比赛、观看红色题材的影视剧等形式,让大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思想上得到升华,激励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从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但是,在宣传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英雄人物神化,更不能夸大和歪曲历史,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虚构,不造假,保证绝对的可信度,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积极发展创新教学模式

第一,发挥红色文化在思政课中的作用,创新课堂和实践教学。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时,要注重时代性,要与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自觉地把重点放在国家发展战略部署上,突出红色文化资源的导向作用。要把红色歌曲影视经典文献等作为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把第一课堂作为主渠道,并借助红色文化基地,加强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功能。在实践教学上,在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志愿讲解、资料收集、与游客交流等活动中去。要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特点的资源,有针对性发挥其作用,同时推动专题式、案例式、访谈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改革。

第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网络新媒介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首先是平台的建设,构建以红色歌曲、红色影视、红色人物、红色精神为主的教育资源网络;建立相关的链接,将国内有关红色专业网站的相关链接连接起来。其次是强调内容,要把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地与大学“新课堂”相结合,重视内容,不断推出具有历史厚度、思想高度、情感温度的红色文化精品;最后,学校可以与科技公司联合,为老师们提供智能课堂辅助App、微视频制作、智慧课堂等,并指导学生搜集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自主制作相关微视频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三)健全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保障机制

一是要加强财政的支持。创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辅助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例如,利用红色文化的资源,特别是开展红色文化的活动,要有会议室、工作室、校园剧场等。在缺乏安全保障的条件下,申请使用这些场所花费的时间和烦琐的手续,会削弱对红色文化的热情。为此,必须健全相应的制度,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装备,以保障其顺利、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二是要强化教师的培养。一位好的教师在课堂上既是一位出色的导师,又是一位有效的组织者。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积极主动,保持热情,勇于创新。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不仅高素质的师资数量较少,而且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教师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不能集中在创新上。在充实教师师资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提高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掌握与传承。

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资源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活力。当然,针对红色文化资源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过程中存在的学生、高校、机制等问题,各主体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去解决问题,更好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鼓励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将弘扬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做到对自身产生价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注释: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2]苗丽芬.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参考文献:

[1]刘晔,张盼盼.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1(08):83-85.

[2]张钟艺.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01):19-27.

[3]姜瑞.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理论教学融合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1):13-15.

[4]田苗,宋土顺,黄晓丽,王燕敏,田壮.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1):71-77.

[5]曹俊萍.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1):25-28.

[6]闫婧.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时代报告,2021(12):116-117.

[7]郭巍巍.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5):67-69.

[8]陈蕊,陈松.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品位·经典,2022(06):118-120+147.

[9]韩雷.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的溯因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學报,2021,30(06):67-70.DOI:10.13887/j.cnki.jccee.2021(6).15.

[10]赵昕.立德树人视角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路径探析[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3):82-85.

[11]王雪.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及其评价标准[C]//.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296-297.DOI:10.26914/c.cnkihy.2020.049086.

[12]刘晓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路径探析——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03):142.

[13]王茜,苏文伟.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2):89-91.

[14]康喜彬.红色文化如何科学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N].中国文化报,2022-04-01(003).

[15]周文彰,史蕊.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弘扬伟大建党精神[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11-25(008).DOI:10.28423/n.cnki.njjjc.2021.005509.

作者简介:

陈雨(2000.3—),安徽省五河县人,汉族,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猜你喜欢

红色有效性政治
红色是什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红色在哪里?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