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舞蹈道具扇子在山东秧歌中的情感表达
2023-09-22田芷菁
田芷菁
【摘要】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在一个作品当中至关重要,巧妙的情感表达不仅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仿佛置身其中,而且还能使整个作品得到升华。从创作者在舞蹈编创中情感的传达、融合及舞蹈动作语汇展现等方面,分析如何运用道具扇子在山东秧歌群舞《溟溟生息》中塑造空间意境和意象表达虚拟时空,并深入探索如何运用道具扇子在作品塑造中进行意境渲染和精神抒发,促进作品结构情节的递进生发,展现舞蹈中情感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道具扇子;山东秧歌;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5-0057-05
一、引言
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舞蹈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既能通过肢体动作语汇、眉目表情传达深层次的情感,又能借助道具的加入辅助情感传达,凸显舞蹈作品的主题。当今舞蹈艺术的发展多种多样,舞蹈创作也更加追求差异性,出现更多运用道具的优秀舞蹈艺术作品。在舞蹈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本文将通过舞蹈道具扇子在山东秧歌中的灵活运用,对舞蹈作品如何呈现深层次的情感价值进行剖析。
二、《溟溟生息》作品分析
作品《溟溟生息》由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编排,风格特征主要以山东秧歌为主,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贯穿作品情感主线,运用“时空转化”的编创手法,通过母亲对孩子的爱意象化表达,映射出海洋与人类的情感联结,表达了海洋孕育、包容万物,生命依赖海洋生长并感恩自然的动人情怀,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睦景象,以此作品呼吁人类保护海洋环境,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
(一)舞蹈的风格特征
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海洋孕育生命的伟大精神,以山东胶州秧歌舞蹈风格为表现载体,在传统舞蹈风格元素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融合当代舞创作构思,利用飘扇和舞者身体语言的结合,具象化展现海洋和人类生命之间的情感联结,通过扇子的空间层次,展现了海浪静谧却又变化莫测的形态,达到化虚为实,以景传情的审美意境。作品中,通过不同扇花的形态和不同空间队形的调度,感受到神秘而宽广的海洋带给人类生命的力量,万物孕育于海,归向大海,如母爱般坚定永恒。
作品在以往山东秧歌中传统的扇女形象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传统扇女的道具扇子拟化成滔滔不绝的浪花,来达到情感上的铺垫与升华。在道具运用中结合了意象性拟物,将道具扇子结合空间的塑造改变了传统山东秧歌训练肢体的运动路线,身体语态在不脱离山东秧歌的审美界定下,进行肢体动作上更多突破性的创新和艺术性的表达。
作品中用比拟借喻的修辞手法来意象性地描绘大海对人类的孕育之情,更加突出了人对海的敬畏之情。作品的典型人物为俏皮可爱的小女孩和柔美朴实的母亲,这两个独立生动的形象贯穿了整个作品,同时通过借物拟人,用大海来映射出母亲宽广的胸怀,海水荡漾的涟漪粼粼好似母亲对女儿滔滔不绝的爱意,女儿的天真烂漫也映射了海边质朴单纯的劳动人民的形象。
(二)舞蹈的人物形象和动作元素
作品《溟溟生息》的动作元素主要以海阳秧歌和胶州秧歌为主,将山东秧歌的稳、沉、抻、韧四个基本特征贯穿整个舞蹈。“稳”体现在脚下步伐的干净利落;“沉”是沉稳的舞蹈动作气口使下肢根基牢固,让动作看起来更有女性力量,更富有感染力;“抻”和“韧”在肢体动作中占主导,上身的舒展与脚下的寸劲相互配合,用缠绵的动作语汇使肢体与情感交织相融,更加深刻地诠释了人物对海的敬畏与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之情。
1.小嫚形象動作元素的运用
“小嫚”是指年幼的小女孩形象,性格以青春活泼、有朝气为特点。由于山东当地鲁文化的渗透,乡间姑娘“小嫚”的形象受儒家礼教影响,在动作表达中体现出俏皮可爱略带有害羞的特点。“小嫚”脚下步伐以轻快小碎步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山东胶州女性角色的脚下步伐很有讲究,在清代时期山东胶州地区有缠足风俗,在这种社会环境的映射下,胶州秧歌所展现的女性角色在脚下步伐展现中都会表现出小脚女子走路的特点。比如:身体重心会放在脚跟,走起路来虽然看上去很儒雅轻盈,实际上是因为脚小只能以碎步减轻痛苦,所以传统胶州女性角色的步伐和肢体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缠足的痛苦会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淡化,因此缠足带来的脚下局限性在年龄幼小的“小嫚”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更加体现了“抻、扭、拧”的胶州元素在“小嫚”角色上的展现。
在作品中通过小女孩的形象塑造把“小嫚”俏皮可爱的性格展现出来,其动作多以欢快、扭捏为主,运用“缠头扇”“绕扇”和“抖扇”把上身肢体动作的频率加快,脚下步伐碎而密,重心移动迅速,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出小女孩的青春活力。作品开头部分展现小女孩一人在海边嬉戏的场景,其中运用了抛扇的技巧,在脚下“拧”的基础上将扇子展开以立圆的状态向空中抛出,然后迅速转身捏住扇头做出“缠头扇”。这一串扇花丰富了人物动作的空间层次,使观赏者能迅速感觉到小女孩这一人物活泼好动、开朗热情的性格特点。
作品中母女相依的双人舞段,其中小女孩以“小嫚”为原型,创新性地将山东秧歌扇花技巧融入俏丽含蓄的动作元素里。在双人互动舞段中,小女孩的扇花始终没有静止状态,以“缠头扇、绕扇、推扇”为主,并结合“抻、拧、扭”的动律将动作幅度增大,加强“小嫚”形象的树立。比如:小女孩与母亲在海边嬉戏玩耍的情境下,小女孩快速招扇然后小碎步贴着母亲腰间,这时两人的“拧”体现母亲对女儿的舐犊情深,接着母亲运用扇花“绕扇”给小女孩一个小托举,让小女孩轻快地从母亲身侧向上跃起“招扇”,展现小女孩活泼可爱的形象。
2.扇女形象动作元素的运用
“扇女”是指充满青春气息的女人形象,其动作特点以细腻多姿,温柔俏丽为主,动作元素上,主要运用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正丁字拧步、提拧步、倒丁字碾步”,展现成熟女性特点。
作品中其他演员的舞蹈动作大部分都运用了“扇女”形象的动作元素,最典型的是大三角队形下的群舞部分,细腻的脚下动作加上缠头扇、招扇、推扇的意象性结合,扇花从细腻含蓄到大开大合的舞动路线,身体动势是向前扑朔的感觉,使观众感受到扇子空间层次的运用和节奏轻重缓急的融合。随着主题情感的递增,肢体动作与扇花配合也变得更加具有节奏紧凑性。扇花与身体交错配合形成更具层次的空间表达,凸显了作品丰富且富有内涵的情感意境。高潮部分将脚下重心移动加快,突破动作本身的原始模式,需要表演者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尽量使肢体伸展幅度达到最大值,这种大幅度的动作配合,给人的情感与心灵造成了极大震撼。如此将典型的山东秧歌舞蹈元素融入作品当中,更能突显地域特征。
三、《溟溟生息》中道具扇子的情感性体现
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不仅需要具备清晰的主体框架和完美的舞段情节,还需要塑造出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所以,为突显人物形象特点,道具的加入是舞蹈创作表达特色的重要载体,可以清楚地把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形象,更好地烘托舞蹈主题,增强舞蹈感染力,让舞蹈的情感更加丰富与观众产生共情,使舞蹈达到艺术化升华。
(一)舞蹈道具的使用
作品中用的是蓝飘头的扇子,道具的颜色与海的意境相呼应。通过巧妙运用扇子的比拟再现,更好地表达舞蹈的“意”与“情”。
1.表现意境美——人扇合一
童庆炳曾在《文学理论教程》中说“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1]。“意境”讲究的是一种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意味却又难以言喻的一种精神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也是“有”“无”的协调,生于“意”之外,韵于“象”之内。作品中的意境通过道具扇子呈现情景相融、虚实结合的诗意境界,运用扇花作为情感艺术的外化符号。扇子在作品中不仅提升了审美层次,而且通过艺术表现形式,突破了道具本身的生活形态获得了更高艺术价值的升华,达到“借物抒情”的氛围渲染与“宣情尽意”的艺术效果。
2.情感的表达——宣情尽意
道具的运用不仅是对形象塑造的补充,在把握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具扇子在作品中进行了合理地运用与呈现,比如随着人物情感的收放、扇子的开与合来更加准确地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提到,“主观情感蕴含在主体自身内,客观情感包含在非人格的事物中”[2]。在艺术表现中正是这种“主观情感”的外化,将情感融入能直观看到的事物中,让人能理解和感受。在本作品中,道具扇子的运用从始至终贯穿整个舞蹈作品,情感由向往,到回忆,再到时光流逝的挣扎,最后到释怀和对未来的期盼,将作品情感运用道具传递,扇子已是表达亲情延续的一种象征同时是也是彰显情感艺术的外化符号,扇子在作品中不仅提升了审美层次,而且通过艺术表现形式,突破了道具本身的生活形态获得了更高艺术价值的升华,达到“借物抒情”的氛围渲染与“宣情尽意”的艺术效果。
(二)空间意境的塑造
作品中用道具扇子的运用表达作品“意景结合,虚实相生”的空间艺术效果。运用扇花与身体不同的交织与配合,将形似层层海浪的舞蹈动作进行美化与生动情感进行情景交融,结合多种艺术手法使观众产生舞蹈意境的联想。
1.以虚拟实
作品主要围绕的物象为“海”,自然中的物象为“形”“意”,结合“形”的表现形式来传达“意”便能很好地将舞蹈中所表达的虚幻意境让观众在脑海中形成虚拟的存在,从而使人有种身临其中的意境感。如笪重光所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3]所谓的“虚实相生”就是“意象”与“意境”的完美结合,就好比扇花技巧展现虚幻的“海”的意境与舞者真实流露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既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又是编创者创造的艺术境界,也是作品中情感的艺术载体。意境塑造的虚实相生通过作品中视觉和听觉所感受到大自然下“溟”的生生不息,这种感受产生后会在脑海中形成虚拟存在,从而使人达到虚拟的“意”与真实的“象”相结合的境界。“以虚拟实”的意境渲染由演员在舞台上呈现的扇子与肢体融合与伴随音乐中的轻轻浪语结合所带来的舞台效果,给观众所带来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下,激发出观众无限遐想如同置身于大海怀抱的一种虚拟抽象化艺术。作品不仅从视觉上给观众带来无限遐想,在演员的肢体动作以及舞蹈设计上也做出了许多新颖的尝试,增添更多大海的意境美。
比如在作品中有多段表现海浪不同形态的段落。舞蹈结合山东秧歌中比较经典的波扇、抖扇、八字绕扇等多种扇花技巧,融合虚拟的比喻象征将动作幅度增大改变传统的运动路线并细致化,来对海浪进行虚拟性舞台展现。舞蹈编创者通过对扇子飘头的灵活运用,将柔美飘零的扇经过动作修饰拟成浪花的虚拟形态,伴随音乐中层层海浪的辅音,给观众带来一种仿佛茫茫大海之中感受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就在耳边絮絮传来。这种用视觉与听觉冲击来拟造一种虚拟意境美的技巧,使整个舞蹈的空间意境塑造得更加完整,给观众带来更加美轮美奂的享受。
2.情景相融
“情”与“景”的交融是观众产生舞蹈共鸣和联想意境的关键。“情”主要是舞者在表演时融入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并通过自身肢体展现出来,推动“情”所营造的意境美。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都与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情感有关。情感就像是虚幻的力,但与动作肢体结合就会变成拉班所说的“有情感、有思想的动作”。在舞蹈呈现的过程中,如果舞者没有动之以情,那么这个作品将无法让观众共情,而失去其真情流露的灵魂。那么情从何而来?作品中扇花的意象性呈现,突出母女情深,让情感与动作的结合更巧妙。在舞蹈中将情感与道具结合以物寄情,塑造出渔人们在大海的孕育下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真挚而深厚的传承情感。利用舞台空间的调度改变扇花的舞动方式,展现大海碧波荡漾的唯美特点,同时在不改变传统秧歌风格特征的基础上达到动作与扇子配合上多种形式运用的创新,扇花形象地展现海浪的各种形态,使大海静谧的空间意境成为情感输出的奠基石。
四、道具扇子在民间舞表演中的作用
“缘物寄情、一物多义”,道具扇子在民间舞蹈作品中的作用非常广泛,意义也非常重要。道具扇子在舞蹈中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在汉族民间舞蹈山东秧歌中。扇子有很多种类,比如团扇、折扇、桨叶扇。在舞台表演展现中还会根据舞蹈类型和要求运用合适大小的扇子,根据主题和舞台效果的展现对飘头的长短也有一定的要求。扇子作为舞蹈道具为舞蹈作品作修饰和点缀与动作和情感相融合,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一)增强舞蹈艺术性
扇子作為山东秧歌艺术作品的元素之一,不仅能让人物形象和动作语汇更加丰富,而且还能使舞蹈的情境更具张力,增加舞蹈调度的画面和舞蹈艺术性。在舞蹈《孤月杳然》中,舞蹈表演就是一直围绕着“圆”这一动作元素,巧妙地运用扇子与身体的关系将“平圆、立圆、八字圆”与扇技相结合,通过大幅度的力度动作来抒发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通过“划圆”动律展现的路线和动作轨迹提升动作的流畅度增强空间流动性,最终实现作品与观众产生共情,让整个舞蹈动作语汇艺术性得到提升。这种巧妙顺畅的扇花运用,体现了山东秧歌的女性柔美,还有形象性和艺术化动作的交织,以及舞蹈家们运用道具而产生的肢体语汇所表现的艺术美,无不反映了道具在民间舞蹈创作中的艺术性。
(二)体现舞蹈创新性
在意象塑造比较强的胶州秧歌《咏荷》中,舞蹈编创者以多种创新性扇花运用技巧来营造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氛围。该作品中的独特设计是一把360°的双面大扇,渐变青绿的扇骨加上荷花紫白的飘头作为点缀,一面青绿另一面紫红的巧妙道具设计也给动作展现多了几分拟物的创新意向性传达。扇面完全展开举在空中,就会让人意想到池塘里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阳光下生机盎然。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宋朝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4]的美丽莲景。这种创造性的舞蹈意境创作,重点就是形象化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写,将观众带入一个想象空间,进而得到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道具上的创新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且能更好展现舞蹈意蕴无穷、炉火纯青的艺术效果。
(三)道具的隐喻象征
“喻”相当于一种比拟,把象征意义上的“道具”虚拟化,用来表达舞蹈作品中隐晦的感受和想法。利用道具的象征含义在艺术作品中转化为一种形式,并通过道具带来的视觉体验使观众形成自身的思维和想象力,体验到内心深处和作品一样的思维与感觉,最终达到共鸣。舞蹈作品《一条大河》凭借着道具扇子饱含着创作者对大山大河的情感寓意和精神希冀,将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气息呈现在舞台上,满足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5]。作品中道具的设计为渐变蓝绿的扇子,与衣服是相互呼应的,仿佛大河奔腾的壮观景象近在眼前,这种隐喻性,使人象征性地感受到“大河向东流”的浩荡和壮观,映射每一段河流都有自己的意志,都在努力生生不息,这成功地展现出人民群众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爱国情怀。
五、结语
道具扇子在民间舞蹈作品中的巧妙运用,在结合情感的表达中,突出了动作上的突破性的创新和艺术性的表达,体现了独特的民族审美特性。扇子在舞蹈《溟溟生息》中就像物化的语言诉说人们的眉语情丝,在舞蹈动作结构层次上,打破了原来的传统扇花技巧,借助不同扇花的形态和不同队形调度的舞台空间运用,展现了传统山东秧歌道具的创新运用,在情感传递中无限生发。实践中通过对作品不断的揣摩和技术打磨,使观者更加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日月更迭、潮汐潮落,这不仅是母女间爱与永恒的传递,同样也是生命依赖海洋生长感恩自然的伟大情怀,通过滔滔不绝的滔滔海浪向世间诉说着最伟大、最无私的爱。作品中情感流露与扇子技巧的结合体现了“人扇合一”的技术性,展现出“情景相融,宣情尽意”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4.
[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3.
[3]尚秉和.周易·尚氏學[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陈洪,乔以钢.中华好诗词900句[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
[5]尹晶漪.安徽花鼓灯舞蹈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探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