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溧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研究

2023-09-22仲兆林张鼎城张孟丹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9期
关键词:溧阳市供水量用水量

张 喜,仲兆林,潘 杰,张鼎城,汪 姗,张孟丹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常州分局,江苏 常州 213002)

1 区域概况

溧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苏、浙、皖3省交界处,东邻宜兴市,南部地处天目山余脉,与安徽省广德县、郎溪县交界,西与南京市溧水区和高淳区接壤,北与句容市和常州市金坛区毗连[1]。东西宽45.14km,南北最大直线距离59.1km,土地总面积1535.87km2。

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

2.1 供水调查及供水量分析

2.1.1供水工程与供水水源

(1)地表水源供水工程

地表水供水工程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

溧阳市蓄水工程主要包括水库和塘坝。溧阳市共有大小水库64座,总库容为29588万m3,兴利库容为15075万m3。其中,大型水库2座,总库容为22140万m3,兴利库容为11111万m3;中型水库2座,总库容为2598万m3,兴利库容为1239万m3;小(1)型水库12座,小(2)型水库48座,总库容为4850万m3,兴利库容为2725万m3;溧阳市蓄水量在5万m3以上塘坝总数达165座,总库容0.15亿m3。

引水工程主要包括丹金溧漕河、胥河和梅渚河等3条入境河道,平水年供水能力为9.24亿m3,偏枯年供水能力为6.32亿m3,特枯年供水能力为5.60亿m3。

提水工程主要包括灌溉站(含灌排结合站)、翻水站、自来水厂及企事业自备地表水水源供水工程。溧阳市共有灌溉站和灌排结合站共828座,总流量329.96m3/s,总提水能力达25.66亿m3。其中,灌溉站561座,总流量141.15m3/s,提水能力达10.98亿m3;灌排结合站267座,总流量188.81m3/s,提水能力达14.68亿m3;溧阳市现状共有8座自来水厂,合计供水总量为28.9万m3/d。2020年,溧阳市工业自备水源工程34家,年供水能力1617.92万m3。

(2)地下水源供水工程

2020年,溧阳市共有地下水自备水源工程8家,年供水能力44.91万m3。其中,工业用水2家,年供水能力11万m3;服务业用水5家,年供水能力31.75万m3;生态和环境用水1家,年供水能力2.16万m3。

(3)其他水源工程

其他水源工程主要包括再生水利用及雨水利用。2020年,溧阳市再生水利用量为1095万m3,雨水利用量为47.8万m3。

2.1.2供水量分析

根据2010—2020年《常州市水资源公报》,溧阳市多年平均供水总量为3.73亿m3。其中,蓄水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为1.15亿m3,占总平均供水量的31.0%;引水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为0.14亿m3,占总平均供水量的3.7%;提水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为2.31亿m3,占总平均供水量的62.0%;地下水多年平均供水量为0.0025亿m3,占总平均供水量0.1%;其他水源多年平均供水量为0.12亿m3,占总平均供水量的3.3%。

2010—2020年间,溧阳市供水总量基本呈上升态势,从2010年的2.28亿m3升至2020年的4.19亿m3,年均上升率为8.4%。供水总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地表水源工程供水量,范围在2.28~4.18亿m3之间;地下水供水量逐年下降,年均下降率为3.7%;其他水源供水量从2013年开始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3年的0.0030亿m3上升至2020年的0.0671亿m3。

图1 溧阳市历年供水量变化趋势图

2.2 用水调查及用水量分析

2.2.1现状用水量及构成

2020年,溧阳市总用水量为4.19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2.20亿m3,占总用水量的52.5%;林牧渔业用水量为0.9337亿m3,占总用水量的22.3%;工业用水量为0.33亿m3,占总用水量的7.9%;城镇生活用水量为0.48亿m3,占总用水量的11.5%;农村生活用水量为0.15亿m3,占总用水量的3.6%;城镇环境用水总量为0.095亿m3,占总用水量的2.3%。

2.2.2用水变化趋势

(1)用水结构变化趋势

根据《常州市水资源公报》,2010—2020年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溧阳市用水总量逐年增加,农田灌溉、林牧渔业、工业、生活和城镇环境用水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由2010年的69.7%、8.5%、4.3%、17.6%、0%变化至2020年的52.5%、22.3%、7.9%、15.0%、2.3%。农田灌溉多年平均用水量为2.6649亿m3,占多年平均用水量的70.8%;林牧渔业多年平均用水量为0.3513亿m3,占多年平均用水量的9.3%;工业多年平均用水量为0.2462亿m3,占多年平均用水量的6.5%;生活多年平均用水量为0.4418亿m3,占多年平均用水量的11.7%;城镇环境多年平均用水量为0.0580亿m3,占多年平均用水量的1.5%。

表1 溧阳市2010年以来用水构成所占比重表 单位:%

(2)用水水平变化趋势

①农业用水

2012—2020年,由于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山丘区作物结构调整以及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等因素,溧阳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的0.61上升至2020年的0.690,比全国平均水平(0.565)高22.1%,比全省平均水平(0.616)高10.7%,但比东南区先进水平(0.736)低6.3%。

②工业用水

近几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节水意识的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5年的8.85m3/万元下降到2020年的7.18m3/万元,较2015年下降18.9%。

③生活用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全市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用水量逐年增加,城镇生活综合用水量由2012年的162L/(人·d)提高到2020年的265L/(人·d),农村生活综合用水量由2012年的65L/(人·d)提高到2020年的142L/(人·d),人均综合用水量由2012年的432m3/a提高到2020年的533m3/a,高于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

④生态环境用水

2020年,溧阳市城镇环境用水总量为0.095亿m3。从近年变化走势来看,城镇环境用水变化呈波动变化,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干旱年份供需矛盾仍存在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在2000~3000m3范围内属于轻度缺水,低于2000m3属于中度缺水[2],溧阳市2020年人均水资源量为1629m3(按常住人口计算),属于中度缺水。建国以后,溧阳市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尤其通过建设水库、塘坝来调节年际降水径流,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但受现有水利工程、自然条件及水质的限制,在遭遇中等干旱年以上年份时,本地地表水资源量不能满足用水需求;加之近几年来,随着溧阳市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需水总量亦稳步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必须依靠过境水资源补给,才能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需水要求。

3.2 水资源刚性约束凸显

2017—2020年,溧阳市地表水用水总量分别为4.10亿、4.23亿、4.26亿、4.19亿m3,与“十三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定的红线4.15亿、4.36亿、4.28亿、4.30亿m3相比,余量在0.02~0.13亿m3,接近或触及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值。

2020年浅层地下水已批复取水许可量为44.91万m3,与《江苏省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方案》中确定的溧阳市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45万m3相比,已触及地下水红线,地下水已无新增供水能力。

综上表明,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溧阳市地表水、地下水用量均接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定的用水红线,水资源刚性约束凸显。

3.3 用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溧阳市综合节水指标人均用水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年均上升幅度为1.4%,万元GDP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节水指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于东南区先进水平,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田亩均用水量低于常州市现状水平;工业节水指标重复利用率低于东南区市级先进水平;生活节水指标供水管网综合漏损率和东南区市级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综上,溧阳市用水效率总体不高,与国内节水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节水潜力。

3.4 非常规水源利用有待加强

目前,溧阳市供水主要依赖于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和提水工程,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规模小。近年来,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溧阳市在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开始起步。2020年溧阳市非常规水源利用率为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与《常州市非常规水源利用规划》确定的利用量相比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3.5 供水保障能力亟待提升

溧阳市连续多年用水总量临近常州市政府下达考核指标,全市存在农业用水占比较大、部分乡镇供水管网综合漏损率较高等问题,水资源配置面临极大挑战,而其中包括饮用水源在内的水源保障能力隐患尤为突出。为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溧阳市必须推进供水水源的保障,坚持节水优先,统筹利用区域水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市域供水系统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3-4]。

4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策略

通过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可以促进溧阳市高质量发展,满足溧阳市用水保障和解决供需矛盾[5-6]。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现行的水资源管理要求和任务,本文提出了水资源配置工程、水资源集约节约工程、水资源管理三大工程[7]。

4.1 水资源配置工程

水资源配置工程主要包括水网工程、供水工程、水库补水工程、水源置换工程、水库塘坝扩容清淤工程、翻水站建设工程等。比如:实施中河、丹金溧漕河、后周河、上兴河、上沛河、濑溪河等6条骨干水网整治;新建天目湖水厂,扩建中心水厂供水规模;新建沙河水库、塘马水库和前宋水库补水入库工程;通过引水河道整治,新建泵站及输水管路,实现沙河水库中干渠和西干渠水源置换工程;实施大中型水库生态清淤扩容以及塘坝除险加固及生态清淤工程;实施上兴、竹箦翻水站及翻水线路更新改造工程等。

4.2 水资源集约节约工程

水资源集约节约工程主要包括农业节水工程、工业节水减排工程、生活节水降损工程、非常规水利用工程、高标准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比如:实施大溪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高标准农田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渔业和畜禽节水养殖等农业节水工程;开展企业节水减排技术改造,鼓励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建设等工业节水减排工程;开展城乡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等生活节水降损工程;再生水厂建设、雨水集蓄工程建设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工程;全面推进节水载体建设等。

表6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

4.3 水资源管理工程

水资源管理工程主要包括管理制度、规划预案编制、信息化工程等。比如:推进取水工程规范化管理。按照“三规范、二精准、一清晰”要求,进行取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全覆盖;按年度编制水量分配到河道、湖泊的水量调度计划;加强顶层设计,编制《溧阳市水安全保障规划》、《溧阳市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溧阳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等涉水规划。在保障溧阳市抗旱方面,编制《溧阳市防旱应急预案》;实施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程、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系统、智慧水务及智慧排水建设。

5 结语

虽然溧阳市水资源量较为充沛,但由于不科学的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亟需解决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溧阳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水资源集约节约工程、水资源管理三大工程,不仅对溧阳市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其他资源型缺水城市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比如本文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数据采用2010—2020年数据,数据存在一定时效性问题。再者,水资源管理涉及范围较广,本文未能全面考虑,今后应不断完善对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溧阳市供水量用水量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兰溪市供水需求侧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溧阳市四方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溧阳市永和小学简介
全省供水工程供水量(按工程类型分)
溧阳市海赋农机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