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传播语境下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策略探析

2023-09-22申兰午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语言表达主持人

申兰午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多维传播语境下,传统媒体面临诸多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大量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新闻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不断丰富。跨屏传播和多屏互动的传播新样态,催生受众形成“碎片化”的阅读与视听习惯[1]。作为新闻节目传播主体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急需打破受众长久以来对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形象的刻板印象,更好地融入多维语境背景下的媒介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节目的传播主体效力,在与受众的传受互动过程中创造更多价值,继而有效缓解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生存发展压力。

1 多维传播语境下新闻节目主持环境的变化

1.1 传播媒介的变化

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的接收终端从“大屏”走向“小屏”,传播手段由单一线性走向丰富多元。多维传播语境下,以往大众传播使用的传播媒介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向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客户端、微信、微博、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延伸,并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与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受众获取新闻的形式更加多样,不再局限于固定时间播放的传统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多的受众更倾向通过“小屏”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新闻节目的创新提供了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手段,新的互联网传播渠道也拓宽了新闻节目的传播范围。

1.2 新闻生产过程的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多以二级意见领袖的姿态立足,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即使吸纳了大众的看法,最终的新闻选题、内容架构、报道形式的话语权也往往集中在以记者、主持人、编导为主的专业新闻工作者手中,使得新闻生产和新闻传播过程呈现出“中心化”的特征。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单向线性的传播模式导致节目传播什么,他们便收看什么的传播窘境。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传播语境愈发突出“多维互动性”特征,受众的角色定位逐渐从被动接收走向主动分享,传播机制实现了传受中心的重点迁移,普通大众的智慧或前置于意见起点,成为媒介意见的来源地。如今,普通受众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关注舆论焦点、发表自身意见、转发新闻事件,新闻节目也会优先报道受众关注的热点事件,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受众成为新闻生产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受者中心”也逐渐成为主流。

1.3 受众对信息需求的变化

在融媒体背景下,各大信息平台之间互联互通,信息的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的时空界限,受众的主体意识迅速成长,他们不再仅满足于新闻的获取,更渴望参与新闻话题讨论,并期望在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但随着信息获取渠道日趋多元,海量信息能够瞬间占据屏幕,当面对一些热点新闻事件时,部分主播在未了解新闻事件真相的情况下便通过自媒体“侃侃而谈”,粗制滥造的信息充斥受众的视野,由此导致受众对媒体的公信力、认可度下降。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内容输出始终是王道,虽然新闻的时效性和表现形式能够吸引受众驻足,但是新闻的内容和质量是达成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才能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促进深层次认知的形成。受众在经历了信息爆炸的迷茫之后,更希望看到言简意赅、逻辑线索真实清晰,有客观深度的多视角报道和理性分析。

2 多维传播语境下新闻节目主持人面临的困境

2.1 主体角色定位偏差

随着5G 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节目主持人人格符号的中介化特征正逐渐消弭。在多维传播语境下,主持人角色定位逐渐从传播中介演变成为关系中心。但是,当下仍有部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传播过程中仅充当人格化的符号中介,传播内容脱离群众、主持风格缺乏个性、语言形式一成不变,“居庙堂之高”的话语姿态较明显,缺乏对于新闻内容的深度剖析和思考,拘泥于以往的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式表达,使受众产生极强的距离感与边界感。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应逐步实现从“告知者”向“服务者”的转变,通过“分众化服务”提升不同垂直领域下受众的获得感与认可度。多维传播语境下,受众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新闻节目主持人若想延续话语权,就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提升服务意识,服务受众。因此,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在服务理念的指引下,传播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内容,传播目标受众所需要的内容。

2.2 语言表达方式单一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加深,新闻节目得以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进行传播,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新闻服务,受众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然而,面对多维传播语境的变化,仍有部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没有充分考虑传媒市场、传播媒介、受众需求的改变,依旧采取以往刻板单一的语言表达方式传递新闻内容,导致个人主持特色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多维传播语境下受众信息接收习惯变化后所提出的要求。如今,受众的信息需求与审美水平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严肃庄重”已经无法继续作为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唯一标准。新闻节目主持人若不能快速调整、更新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则会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下错失大批量活跃在各大新媒体平台背后的不同年龄层的受众群体。

2.3 社交互动功能不足

大众传播初期,新闻节目多以录播形式传播,新闻节目主持人在镜头前的表现普遍基于“预设式”反应,因而传统新闻节目主持人与垂直领域下的受众群体进行“一对一”互动交流的意识较弱,话语样态、语势语流、副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程式化”痕迹较明显,传播内容也缺少针对性和具体化。同时,过于严肃理性的播报模式成为限制传播主体延伸社交互动功能的枷锁,新闻节目主持人与受众之间场域边界较明显,渴望与主持人互动以实现自身价值的受众只能与主持人远距离相望。然而,社交是人的天性,“人”是故事讲述的核心因素,而基于“人”的关系传播是大众传播的本质所在。“宣布通知”式的播音主持模式,或许在以往信息闭塞的传播环境中尚可生存发展,但在多维传播语境中,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愈发多样化,融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或传播者,受众也因此对新闻节目的交互性和新鲜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新闻节目主持人而言,新闻的机械性播报并不能完全满足受众需求。

3 多维传播语境下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策略

3.1 树立人格化传播思维

所谓人格化传播,是指节目主持人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所赋予的文化品位、思想感情、语言修养及独特的个性魅力去塑造形象、传达信息、沟通情感,使节目更具亲切感和人情味[2]。在多维传播语境下,由于受众权利意识的加强,主持人所具备的人格化传播效力进一步得到巩固。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在多维传播语境中被进一步放大,亲民、自然的视听体验逐渐成为受众与新闻节目主持人产生共情、增强传播效力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善于营造人际传播的“拟态”氛围,将人际传播的优势嫁接到大众传播之上,取人际传播之长,补大众传播之短,营造出一个充满亲近感和人情味的“拟态”传播环境[3]。同时,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应以媒体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性应对不同新闻语境变化的影响,适时切换合适的词汇语句、表达语气、互动方式、肢体语言,以更好地提升自身语言艺术的特色与魅力,增强情绪感染力,助力传受双方在信息获取之上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共识与情感共鸣。例如,在《主播说联播》节目中,主播们不乏使用“友尽”“比个心”“二师兄”“一起康康”等网络热门词汇,通过这些极具“网感”的时髦表达,一改往日严肃的新闻播报风格,消解了受众心目中高高在上的主持人形象,营造出轻松的新闻传播氛围,践行了人格化的传播思维,极大地拉近了与受众间的距离,在充分展现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格化形象塑造的同时,提升受众的视听体验,极大限度上改善了以前受众只能与主持人“远距离相望”的传播痛点。基于此,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似乎已然不再囿于服务节目,而是通过人格化的特质服务受众,和他们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4],提升新闻节目与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的认可度。

3.2 拓展语言表达方式

多维传播语境下,基于不同接受偏好特征的传统广播电视受众得以“分流”,相应的传播手段、传播形式、传播理念应运而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想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就要采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丰富内容呈现形式,坚持创新理念,不断求新求变。同时,个性化的表达特征不仅要求主持人对稿件内容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见解,还要有别具一格的观察视角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指引,做到电视节目与主持人个体的统一、新闻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统一。因此,新闻节目主持人须借助媒介融合、场域拓展的优势,重视受众需求,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分众多元化传播理念,实时改善自身语言表达方式。例如,2022 年1 月3 日播出的《共同关注》综合新闻资讯栏目中,主持人朱广权结合恰逢元旦假期结束的时机,用“2022 年,我们还有360 多天的余额可以温柔相伴,也祝愿你新的一年,全糖去冰,星河长明;三餐四季,喜乐安宁;笑容坦荡,皱纹全平;干吃不胖,袅袅婷婷;考试都过,拼搏全赢……”一系列妙语连珠祝福观众。如此机智打趣的语言表达方式既贴合受众的生活,又收获了观众的口碑与认可,同时也昭示着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多维传播语境下话语表达样态的新突破,用风趣幽默的播报内容、轻松活泼的语言表达方式打破受众对于传统新闻传播的刻板印象,让原本枯燥的新闻时事点评成为年轻受众的快乐源泉。

多维传播语境下,以往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受众对新闻节目的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正面临传播范式变革下的严峻挑战。对于新闻节目主持人而言,如果能够主动探索新闻节目主持的多元语言表达方式,从受众的视角去剖析新闻内容、分析新闻价值内核,并以极具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与节目内容传播融为一体,则可以极大限度地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对于受众而言,电视新闻节目不再是以往严肃、单一的风格,增添了许多亲切感与趣味性。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方式的改变,不仅代表着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多维传播语境下的创新思考,更标志着整个新闻媒体行业的变革。

3.3 创新交互式传播路径

多维传播语境使得人人都有机会参与信息的传播过程,受众从被动走向主动,逐渐形成了“接受者”与“创作者”合二为一的传播范式。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主持传播与受众的信息反馈过程几乎可以共时进行:受众一方在观看或收听新闻节目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或者新媒体平台实时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主持人一方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强化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多维传播语境的驱动下,新闻节目主持人可以通过新闻节目的场景媒介与大众话语达到深度融合,进而构建起一个和谐的传播场域[5]。因此,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借助媒介融合的传播优势,强化新媒体思维,深刻认识新媒体平台在多维传播语境中的重要性,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练就能够满足受众参与感的互动式话语表达,提升受众对新闻节目的认可度,进而快速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例如,大型融媒体新闻评论互动节目《中国舆论场》就极其注重与受众的互动,节目播出过程中,大数据资料会出现在演播室的大荧幕上,实时更新当前评论内容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数据、点赞热度等流量变化,面对每期节目不同的“舆情热点”,主持人也能够做到实时回复网友提问、解答网友疑惑,实现新闻评论类节目在传播范式和话题互动上的新突破。

4 结语

多维传播语境下,新闻节目主持人面临着传播媒介、新闻生产过程、受众信息接收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伴随着全媒体传播格局与传播理念的不断革新,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边界逐渐弱化,传播泛化是大势所趋。对此,新闻节目主持人应树立人格化传播思维、丰富语言表达方式、创新交互式传播路径,兼顾受众接收习惯,逐步实现从“告知者”向“服务者”角色定位的转变,从专业的角度为大众剖析新闻内涵,综合提升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在多维传播语境中主动寻求革新,积极拥抱新业态下的无限机遇。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语言表达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