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仪式记忆、多维互动
——解析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三重魅力
2023-09-22任彤彤
任彤彤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人生第一次》是央视网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拍摄的12 集系列人文纪录片。该纪录片通过对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节点的“第一次”的影像书写,跨越多重时空,在真实记录中折射中国人当下的生存哲学。《人生第一次》通过多维的讲述视角和诗意化的叙事手段,展现当下中国人最平凡、朴实以及最具震撼力的人生历程。自开播以来,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豆瓣评分为9.2,哔哩哔哩(bilibili,简称B 站)评分为9.8。从故事的讲述到人文情怀的开拓,从仪式的建构到情感共鸣的激发,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展现了不一样的“人生”魅力。
1 在微宏叙事中体现人文关怀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采用微宏叙事的叙事策略,将宏大的人生主题转化为一个个细小的人生第一次的故事,在讲述每一个故事的过程中完成对于宏大人生的演绎。
1.1 横向叙事中的“微观”人生
《人生第一次》共分为12 集,在12 集的内容中,囊括“出生、上学、长大、当兵、上班、结婚、进城、买房、相守、退休、养老、告别”这12 个人生重大节点,每一集都独立成章,并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特色的主题,每一个主题又容纳多个故事和人物,在新的故事和人物中又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现象,以点带面,在微观叙事中,实现对社会和时代热点的真实映射。比如,第一集《出生》通过三个故事来表达“出生”这一主题,分别是吴丽辉二胎生产的艰难、高龄产妇生产时的艰难抉择、心脏病妈妈的心脏手术与剖宫产手术同时进行的惊险,三个故事构成了“出生”主题的全部内容。30 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三个有关“出生”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她们的经历,观众能够体会到“出生”的伟大、艰难与温暖。再如,《退休》篇中同样是三类主人公,分别是晚年追逐儿时梦想的杨敏,双目失明与老伴相互扶持的爷爷奶奶,热爱生活、晚年愉悦的李永东夫妻。这三类人物在退休后进入老年大学,共同演绎着退休后的另一种人生。“追梦”“相扶”“享受人生”,这三种退休状态共同铺就成晚年的乐章。纪录片利用微观叙事,能够让观众横向感知人生的厚度。
1.2 纵向叙事中的“宏大”人生
《人生第一次》通过12 个篇章,达成了对宏大“人生”的完整刻画。纪录片采用线性的结构,将重要的人生节点串联起来,出生上学、成家立业、生老病死,这些正是一个个普通人正在经历的客观过程。创作者利用蹲守拍摄,观察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节点的“第一次”,众多的“第一次”连接成了整个“人生”。同时,《人生第一次》的宏观叙事还体现在对社会热点和时代议题的多元阐释中。例如,《出生》关注的是女性生育问题,《长大》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精神建设问题,《买房》体现的是年轻人购房现状,《养老》聚焦社会养老问题,12 集的内容涵盖现代社会最为关注的时代话题。《人生第一次》在人物群像的塑造与展现中,呼唤观众对时代议题的深刻思考,让观众从宏观叙事中纵向体会人生的深度。
1.3 诗性叙事中的人文情怀
面对“人生”这样的宏大主题,创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加快叙事的节奏,或者着重强调时间的紧张,而是用充满诗意的镜头,缓缓地讲述人生的重要命题。《人生第一次》通过诗意的镜头和诗化的解说,着重表现人生第一次带来的温暖与柔和,通过表意的影像符号,将琐碎的生活日常和抽象的情感转化、融合,构成恬静诗意的生活影像,从而传递出对平凡人生的人文关怀。例如,第三集《长大》聚焦留守儿童的成长话题,这样较为沉重的主题却将诗歌作为表意的载体,充满诗意的镜头与孩子们的诗歌碰撞在一起,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恬静的山村也在这诗意影像中放慢了步调,在时间的流动中,孩子们在不知不觉间长大,在这里诗歌成为解锁每个孩子的情感密码。和《成长》篇一样,《退休》篇也是用诗歌来舒缓沉重的话题。退休之后的老年人突然放下生活的重担,在老年大学中,他们找回了曾经的执着与热爱。72 岁的童奶奶虽然双目失明,但是她用诗歌开启了另一种“人生第一次”。镜头以客观的第三视角记录下了爷爷对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的真实画面。《相守》篇聚焦癌症,沉重的癌症话题通过一个个含蓄内敛的诗意镜头,展现了当今社会中相守的力量。诗化镜头展现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诗性的表述让纪录片在情感表达上含蓄又内敛,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找到了恰好的平衡。《人生第一次》在镜头中回溯古典诗歌理念中的和谐与美感,在诗化的镜头与缓慢的节奏中完成对宏大人生的诗性书写,体现出了人文纪录片深沉有力的人文关怀。
2 在仪式建构中强化集体记忆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James W. Carey)曾提出传播的仪式观,主张将传播看作一个文化仪式的共享,而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它的符号性。当人们浸润在符号所代表的寓意和内涵时,便能感受到传播带给他们的精神力量和集体信仰[1]。纪录片《人生第一次》正是通过仪式的建构,唤起了观众的集体记忆。
2.1 主题本身具有仪式性
将人生节点作为创作的主题,展现人生仪式,是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在仪式建构中的突出特点。影片展现的12 个第一次,选取的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最具仪式感的人生节点,这实际上构成了人生仪式的全部内容。《人生第一次》恰好选择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所以在选题上就容易唤起观众的集体记忆点。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进城务工、第一次离家从军,每一个第一次都是个体身份转化的节点。在重要的人生节点,仪式成为个体身份转化的象征,这又形成了个体人生历程中的过渡仪式。《人生第一次》将人生的所有仪式以时间点为顺序串联起来,时间成为整个仪式过程的引线。时间节点的存在使仪式过程实现共时与历时、关系与变化的统一。主题本身的仪式性构成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仪式建构的第一步。
2.2 多视角叙事增强仪式参与性
传播的仪式观,强调仪式的参与,这种参与不仅是身体的“在场”,更是心理层面的“在场”。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运用多视角的叙事手法,实现观众对仪式的沉浸式参与。
首先,影片以“故事讲述人”引入分集内容,11位演员既是故事讲述者又是故事的参与者。每一集开始他们都作为旁观者观看分集内容,并对内容作出相应的情感反应。故事讲述人的出现,开启了仪式的序幕,他们的解说强化了观众对纪录片内容的感知,也增强了观众对仪式的参与感。
其次,创作者以参与式的观察视角,真实参与仪式构建过程。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导演以旁观者的视角一边观察,一边体验,一边采访。全片采用蹲拍的纪录手法,真实地展现人一生中的“第一次”,使观众在观看该纪录片时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是纪录片中的主人公,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与参与感。在《买房》篇中,摄制人员在与买房主人公的沟通交流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摄像师由拍摄者转为被拍摄对象,由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形成了纪录片的参与式观察视角。在《当兵》篇中,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未能找到合适的讲述人,于是导演自己成为讲述人,亲自参与纪录片的解说。导演既是退伍军人,又是本篇的讲述者,三重身份的加持下使纪录片情感的表达更加深沉强烈,让观众能够自然而然地沉浸其中。这种沉浸式体验使观众自觉成为“人生”仪式建构中的一部分。
多维叙事视角使得创作者和观众都能够参与到仪式建构的过程中,甚至本身成为仪式的一部分。在沉浸式的参与体验中,观众能够与影像内容碰撞交流,从而唤起自身的集体记忆。例如,在观看《出生》篇时,观众能够感觉到生育子女时的艰辛与幸福;在观看《进城》篇时,观众能够唤起第一次进入城市的记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通过仪式化建构催生个体与集体记忆、现实与时代记忆、当下与历史记忆的“共识性”建构[2],通过多维视角实现观众对集体记忆的召唤。
2.3 声音符号强化仪式感知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传播并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而是把传播看作是通过对社会共享的符号意义进行理解、修改和转变,从而创造和分享社会符号的过程,正如文化符号在仪式模式下转换成了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3]。因此,声音符号成为仪式建构过程的重要支撑。在《人生第一次》中,多元的声音符号强化了观众对“人生”仪式的感知。例如,在《出生》篇中婴儿的啼哭声,在《上学》篇中儿童的嬉笑声,这些是每一个人生节点中最有代表性的声音,这些声音符号成为仪式建构的一部分。此外,音乐作为文本符号参与仪式建构。《人生第一次》选取杨乃文演唱的歌曲《推开世界的门》作为片尾曲,《推开世界的门》从歌名到歌词都照应着每一个“人生第一次”。每一集都以《推开世界的门》配合分集画面结束,音乐延伸了听觉的感知。在《上学》篇中,歌曲《童年》的出现不但契合上学的主题,而且在音乐符号中唤起了观众对童年的回忆。音乐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主题情感的表达,更是直接参与到影片仪式建构的过程中,音乐符号成为仪式表征。在各种声音的加持下,观众能够在回味与思考中强化对仪式的情感感知。
3 多维互动中引发情感共鸣
共情指的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感受,从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能力不仅包括自我与他者形成共情的能力,也包括唤醒他者潜在共情的能力,这种唤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交流过程中互动的感染力[4]。《人生第一次》在多维互动中,增强了观众的共情能力,从而引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与认同。
3.1 解说留白,预设互动空间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首先通过解说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在《人生第一次》中,创作者会有意识地留白,预设与观众互动的空间,在解说中设置合理的话题和情境留白,以此来提高观众的活跃度,将观众的多重回应纳入影片叙事之中,满足观众对影片的自我参与期望。例如,在《长大》篇中,当“这次走进大山有一点不一样”这句解说结束之后,画面继续,解说暂停,留下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观众去交流和感知。在“留白”的这段时间,观众在弹幕上发出了不同的回应,如“教育问题”“精神上的富足”“反思与体会”等弹幕,是观众针对该篇内容展开的多维思考。在解说中设置开放性的话题,能够加强观众与影片内容的互动,在交流与碰撞中,个体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更加能够强化观众对故事内涵的情感感知。
3.2 弹幕评论加持,强化情感感知
《人生第一次》作为网生纪录片,天然带有互动属性。互联网时代,受众由简单的旁观者转向互动的参与者,受众身份的改变要求纪录片在表达上重视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弹幕作为一种深度参与的机制,在视频文本之上构建了全新的传播语境,实现了传者和受者都参与其中的全新互动[5]。《人生第一次》选取腾讯视频、B 站等网络媒体平台播放,充分利用了新媒体平台的弹幕功能,实现了传者与受者的双向交流。
第一集《出生》篇播出时,B 站弹幕数量达到2.6万条。在弹幕中,观众能够分享个人的经历、体会和感悟,表达对纪录片内容的看法,交换各自的情感体验。在《出生》篇中,第三对夫妻在心脏手术和双胞胎之间艰难挣扎,“春和景明一定会平安,妈妈也会一直棒棒的”“平安”“加油”的弹幕反复出现,观众通过弹幕传达出对这位母亲的鼓励与祝福。在《成长》篇中,观众通过弹幕分享关于“十年以后的畅想”。在这里弹幕成为联结纪录片与观众情感的桥梁,观众通过发弹幕实现与纪录片的情感共鸣。
同时,创作者会在评论中分享拍摄时的小故事和自己的人生感想,这样不仅拓展了纪录片的叙事内容,更加强了与观众的双向情感交流。在最后一集《告别》篇中,导演讲述了自己在拍摄过程中与巢老师的故事,在镜头外对主人公形象进行了另一维度的刻画,使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纪录片幕后的故事,加深了观众对故事人物的理解。另外,制作者还能够在评论互动中了解观众的需求,回答观众对纪录片的疑问点。比如,在12 集播完之后又推出了《人生第一次》特别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
3.3 多维平台,拓展互动空间
《人生第一次》制作团队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与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针对不同分集内容,开设了不同微博话题,如“当你打开妈妈的手机”“父母的最后一次唠叨”等,一系列的深度互动交流能够使观众产生与纪录片中人物交流的错觉,在集体记忆的召唤与屏幕内外的互动中引发情感共鸣。由此可以看出,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在影像屏幕内完成了与观众情感共鸣的初步建构,在弹幕互动中提高了与观众情感共振的频率,在影像屏幕外拓展了观众对纪录片情感内涵的感知深度。
4 结语
人文纪录片既要立足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更要传递出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在“微宏叙事”中,深入挖掘隐藏在个体生命背后的情感温度,在仪式建构中唤醒观众的共时性记忆,在多维互动中完成纪录片情感内涵的深层次表达。《人生第一次》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塑造出当代中国人鲜明的个体生命形象,为观众提供了解读当下中国的多元化视角,展现出了纪录片作为纪实艺术的多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