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赋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对策

2023-09-21周斌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3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周斌

摘要: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我国教育事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对教师的执教能力、教学素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顺应教学改革趋势,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语文教学,为学生打造灵动、趣味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以期为学生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将触角延伸到各行各业,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语文课堂,可丰富教学资源,拓宽知识呈现路径,优化教学方法,赋予教学活动以趣味性与灵动性。然而,从目前教学实际来看,部分教师一味追求教学的信息化,过多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了课堂教学负担;部分教师信息化素养有待提升,不能全面挖掘信息技术育人价值,影响了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结合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育信息化与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

(一)教育信息化概述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领域的核心,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师需挖掘信息技术优势,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科技化、教学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需求灵活选用计算机、多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积极助推教育改革,以此提高教学质效。

(二)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价值

一是有利于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可动态化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有序调整教学方案,契合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助力语文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普遍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开发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路径,使得整个教育过程优化,继而高效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促使语文教育逐步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是有利于顺应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灵活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去优化课堂教学。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板书教学、说教式等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亦可为学生营造趣味化、直观化、富有吸引力的课堂环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换言之,学习语文不仅仅是要掌握书本上的字词句篇,更要学会利用语文来表达情感,传播文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传统课堂讲授模式下,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传输学科知识上,并没有太多时间构建生活化教学情景,割裂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而引入信息化技术后,教师可结合教学需求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场景,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眼界,推动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新课改不断推进,增加了语文课时量,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场域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此时,依托信息技術,可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实现“课堂+课下”教学,减少教师工作量,满足语文教学发展需求。

三是有利于为学生营造活泼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信息化教学模式更多地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会从课堂教学氛围入手,努力为学生打造灵动课堂。比如,信息技术与语文知识相融后,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元素,将教学内容以图文、视频、音频等多元化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了教学直观性与趣味性,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从教学现状来看,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存在以下普遍性问题。

一是教学课件容量过大,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在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中,部分教师一刀切,过多应用多媒体课件,将作者介绍和文章的主题、结构、特点等以PPT形式播放。面对大量的课程内容,学生课堂上忙忙碌碌,学习压力增大。

二是过于依赖视听教学,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以直观化形式呈现给学生。然而,部分语文教师将教育信息化简单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间的融合,即在制作教学课件时穿插几张图片或者录制视频等。若过多地采用此种教学模式,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甚至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是不能全面把握学情,降低了信息化教学效果。将信息技术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教育信息化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只有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情制订出的有针对性的融合方案,方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在教学设计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环境等把握得不全面,导致制作的信息化教学课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不能服务于课堂教学,影响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作用的发挥。

四是师生间互动机会变少。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奔赴。师生互动可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盲点,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与鼓励,促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点,紧跟教师教学步伐,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然而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将较多的课堂时间分配到操作多媒体课件上,压缩了师生间的互动时间,不利于教师动态化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或者知识理解情况。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路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趣味化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从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古文篇幅增多,现代文理解难度增大,学生极易产生挫败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合理借助现代化技术,用图像、音视频等多元形式生动、立体地展示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我30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动态化的微视频,为学生创设立体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将1949年30万解放军渡长江的历史纪录片制作成微课视频,并播放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的朗诵音频,为学生勾勒出鲜活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巧借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解部分重难点知识时会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不仅拖慢了教学进程,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成效。若教师不能整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学生会感到疲惫,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后,教师可化繁为简,从抽象变具象,通过灵活的教学场景引领学生学习重难点知识。学生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即便面对同一问题或同一文章,学习的重难点各有侧重,掌握的知识或整体的学习效果亦会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降低了整体教学效率。若运用信息技术来整合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则有利于教师及时归纳、总结问题,并结合问题类别,引领学生直观地了解基础知识,理解重难点。

比如《活板》一课为文言文,此时初中学生接触古文的时间并不长,在翻译字词、语句或者理解内容时会显得吃力。若教师单纯地挑一些字词或语句进行讲解,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此种情况下,教师可引入PPT,将文章投射到教学屏幕上,标注清楚重难点的字词解释,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节约课堂时间。此外,因学生并未经历过活板制作过程,若教师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解,学生并不能理解文章内容。为此,教师可将制作活板的动画播放给学生看,辅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活板制作过程,继而突破重难点知识,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对初中语文教学质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下,语文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语文素养。因教材内容有限,教师只有立足教材,努力延伸课堂教学,方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畅游于语文知识海洋,继而洗涤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素养。比如学习《我爱这土地》时,教师可运用常规式课堂讲解、分析文章等教学手段,将作者创作文章时的背景、人生经历以微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师还可截取日本侵华战争时百姓流离失所的视频画面供学生观看,引领学生了解作者创作文章时的社会背景,进一步感知国家危亡时刻作者对家国的热爱,以及对侵略者的愤恨,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情感感知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营造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需从过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空间,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为真正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手段,为学生布置合适的自主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在布置学习任务时,教师需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等因素设置自主学习档案,促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养成自主探究问题的好习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若遇到困难或者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在整合学生的反馈后,有效调整课堂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设计,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辅助学生突破不懂的知识点。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从网络上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制作微课,将课件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观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因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其遇到的困难不一。此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及时整合学生的反馈,则可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方案,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讲授学生不懂、难掌握的知识点。

(五)信息技术与课后复习相融,提升课后复习质效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为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往往为学生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但因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理解力等参差不齐,课堂练习时间有限,这些千篇一律的练习题不能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整体的练习效果得不到保障。因此,教师需合理运用课后复习时间,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课后复习题。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将设计好的分层作业分享至班级群,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层次自主选择课后复习题,提高课后复习的针对性,巩固教学成果。此外,借助类似“作业帮”的学习App,语文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课后题目推送给学生,学生登录端口后自主练习。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课后练习,找出易错知识点,继而调整后续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查漏补缺,补齐学习中的 短板 。

(六)优化评价体系,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及时评估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可为其教学反思与教学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在过往教学环境下,课堂评价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不全面等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出课堂评价体系的诊断与调节功能,极易导致课堂评价流于形式。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应结合信息化教学,构建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体系,动态化了解学生各学段的学习情况,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模式。在学生评价环节,教师可借助智慧教育平台上传课堂评价表,引领学生对课堂氛围、课堂进度、知识掌握情况、上课活跃度等方面展开评价,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为改进课堂教学建言献策。在教师评价环节,教师可将课上观察记录、学生表现、线上学习学情报告等融入评价体系中,突出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引领学生认真看待自身取得的成绩与不足,继而查漏补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为强化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效,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结合学情、教学内容等多种因素,丰富教学资源,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教学评价等多环节。

参考文献:

[1]沈复柱.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語文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教育,2022(12):40.

[2]张旺盛.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32):73[CD*2]75.

[3]鲍广红.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2(27):87[CD*2]89.

[4]李玉萍.初中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J].教育艺术,2022(2):79.

[5]王伟.将信息技术引进初中语文教学的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7):128.

[6]蔡夕飞.探析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运用与实践方法[J].课外语文,2020(36):93[CD*2]94.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