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优化作业设计

2023-09-21姚阳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3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姚阳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与落实,傳统作业形式需要有相应的改进与优化,首先需要从作业体量与时长上进行全面减轻,再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和要求优化内容、创新方法,从趣味性、高效性出发提升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进一步体现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和协调。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 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  创新实践

作业设计以质胜而不以量取胜,根据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知识方法相结合,保证作业精简化。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简要地谈谈自己在作业设计中的想法。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与实践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双减”原则

对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来说,始终遵循着延伸课堂、夯实知识基础的原则。在作业设计中也应牢牢坚持“双减”原则,从作业的形式、内容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与延展,保障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学生在作业中发掘自我潜能,体验语文学习的魅力,提升语文学习素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和做作业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中,教师也要尤其注意与重视这一点,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与特点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从夯实与巩固知识基础出发,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具有吸引力的元素,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形成并保持内在的、自觉的学习动机,使其愿意利用作业这一契机与平台进行创新性的活动与延展。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与其程式化地呈现语言教学内容,还不如直接深入文化中,创造相关的文化环境,让学生直接地触碰与深入地理解。

(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知识更多地偏向于感性方面,是对文化与文明的阐述和介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对其中的各种英雄故事、传统风俗、古诗文化、地理奇观等产生深厚的兴趣与好奇心。课后作业作为补充与扩展的环节和流程,语文教师进行设计与布置的首要工作就是为学生提供资源、丰富内容、开阔视野,从兴趣出发为作业内容增添素材、打稳基础,让学生在全面、良好的环境中完成相关的学习。小学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在大量资源与思想指导的基础上,教师务必要重视其听、说、读、写基本习惯的养成,通过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养成爱听、爱说、爱读、爱写的良好习惯,为其更深入的语文学习与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课后作业形式,凸显作业多样性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在着手布置与设计作业时可以充分地考虑形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尽可能地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分析与斟酌,从听、说、读、写四个基本点进行创新与延展,以内容与形式的新颖化、先进化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以一种闯关的模式与心理去完成课后作业带来的种种挑战,并对其付诸大量的思考,切实地获得语文学习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与进步。

1.从听入手,“听”到自然声音

关于“听”的作业,其内容与形式无非是让学生通过音频获取知识与信息,完成既定的作业题目设置,注重对学生的听话能力、反应能力与理解能力的训练。这种形式的构建与安排是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减轻传统作业长篇大论抄写的压力,使其在“听”的过程中提升语言理解的能力。比如,在三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可自行地剪辑与制作一段文章中出现的声音,以相应的顺序、铺陈的关键在“听”的过程中总结课文的脉络,再次感受与熟悉大自然的声音。学生们提交的作业内容可以采用思维结构图的形式展示,总结通过美妙的声音、爱上多姿多彩大自然的思想 感情 。

2.从说深入,“说”出自然故事

“听”的过程是对语文课文的基本梳理与熟悉,而“说”则是对理解的表达与输出,是循序渐进嵌套式的过程。在《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后作业的设计中,“说”也相应地被放在了第二关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向家长进行讲述,以故事拓展的形式提升自我表达与组织的能力。相应地,教师可以在家长交流平台上发送情境设定的规则与图片,让学生在脑海中搭建故事演讲的舞台,完成自我理解的输出与表达。

3.以读入心,“读”出心之所感

“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熟读课文,在“听”与“说”的基础上熟悉课文脉络,查漏补缺,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改正缺点与不足,从而夯实与巩固知识基础;二是课外阅读,以本节课文内容为主题继续有效扩展与延伸,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内外文章,有效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语文学习素材,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雪的声音》是本节课外阅读主推的书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寻与《大自然的声音》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描写大自然的声音,不仅可以用拟声词来表达耳之所听,还可以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来表达心之所感。

4.以写为本,“写”出自然观察

“写”是四道关卡中最为注重实践性的过程,是对前三个部分的总结、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作业的设计还是紧紧围绕着《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文的内容,进行扩写、缩写等的练习,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进行语文知识的输出,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鉴于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小随笔”练习的形式进行布置与安排,让学生描写自己在大自然听到的声音。体裁和题材不受限制,主要在于锻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与细心程度。教师也可以在布置作业期间进行提醒与引导,不仅大自然里有鸟语花香、勃勃生机,而且生活环境中充满着烟火气。

(二)体现因材施教特点,凸显作业层次性

分层次作业是指教师应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通过课堂上对于学生课程预习、回答问题等情况的洞悉,完全立足于学生理解与学习水平的差异化与层次化,设计一题多解的作业布置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于作业的实际需求与要求。其中,选择的空间要由学生完全掌握,教师只是根据作业的类型与体量制定最基本的标准和底线。只有这样,学生自己能最大限度地夯实与完善知识基础,并且就目前的水平进行拔高与提升。

比如,《读不完的大书》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其在理解与记忆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着手布置与设计作业时应从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综合性作业三个层面入手。基础性作业以知识巩固的目的为主,按照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设计一定的层次性,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按照作业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与增强,夯实知识基础,为更高阶的学习内容做充足的准备与铺垫。为了保证学生基础性知识的良好吸收,基础性作业设计多以情境题来促使学生完成性。提升性作业在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增加难度,让知识难度呈梯度上升。综合性作业考察得尤为全面,以全面突破传统的作业设计。

作业一:课后按照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结合教师讲课内容,熟练掌握一类和二类生字的写法和意义,并且能够在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完成组词。

说明:本节课的字词都是相对较难的,而且在体量上稍微较大,很多学生在课上表现出吃力的情况。所以作业设计需要学生熟悉字词,并找到字词在课文中的位置,才能更进一步地为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打好基础。

作业二: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简单的练习与延伸。本节课主要出现以下特征的字词,希望同学们能够找到原位置进行理解与记忆,并且做好积累与活学活用。

说明:优美的词语是本节课的亮点和重点,在课后作业中需要依照学生的掌握情况特意地强调联系,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

作业三: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与树立文章脉络,按照教师给出的基本框架图,找出每一个基本点在文章中所对应的描写,以及它们的连接之处,课下练习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的串联和整合,再次熟悉与理解文章。

说明:串联文章脉络,是熟悉字词之后的更高阶学习,将此放在本节分层次作业的最后环节,也是希望学生能够有基本的认识与熟练,为下节课更深层次的讲解与听课做好充足的准备。

分层次作业不需要学生一次性全部完成,但需要简单地阅读与涉及。处于第一层次的学生要做知识基础的作业,需要其花费时间进行大量的练习与记忆,从而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后两部分的作业内容只需要完成基本的阅读与了解要求即可。以此类推,处于每一个层级的学生都需要按照作业的内容完成知识夯实与能力的提升。

(三)紧密联系生活内容,体现作业创新性

迁移创新类学习活动主要包括观察理解、推理论证、想象创造等超越课程内容的学习活动,匹配的作业类型主要包括表演、设计、写作等。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并不仅仅是对固定知识的灌输与传授,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与途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组织和应用知识。教师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活动的知识库,而是要教会其如何在生活中利用语言的魅力表达感情,利用语言的思维去处理问题。迁移创新性作业完全遵循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点与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利用固定知识结构中的内容活学活用完成作业 内容 。

基于具体的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口语交际”中的主题进行有效的扩展与延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恰当地结合主题搜索资料,创作散文、诗歌或者电子报、手抄报等语言表现形式,保证让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独特理解和发散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表达,从而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到更为丰富和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理解形式,促进其全面性、综合性的发展与进步。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为例,教师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于主题的创新性理解与延展,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场景与素材,选择自己擅长与喜欢的表达方式予以完成,但是需要遵循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根本性目标与原则,践行与利用本单元所学到的基本知识。

在模块的作业要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们明确以下三个要求:

1.能够清晰明了地讲出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且表明自己的看法与立场。

2.联系整体的社会现象,发出自己的倡导和 号召 。

3.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三、结束语

从具体的措施与策略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大部分的作业完成形式都是可操作的,既需要学生利用思维的联结能力进行知识点的整合与记忆,也要发挥其各项才能与技术高效化地完成教師的要求和标准。在双重形式的约束与限制下,学生们一方面在积极性与主动性上有所提升和进步,整体对于知识的掌握、分析、表达、应用能力也在逐渐地增强;另一方面在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拓展类、衍生类的问题和思考,这无疑是对学习能力的一种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岩梅.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新课程(小学),2012(5):39 41.

[2]姜自凤,吕学超.以作业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J].当代教育科学,2011(22):23 24.

[3]钟诗莲.师范生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高师院校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思考之四[J].才智,2010(12):109 110.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