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23-09-20方晶晶
方晶晶
【摘 要】高校通过合唱艺术对学生开展美育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运用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合唱艺术的运用要点、面临的困境以及具体的解决策略等几个问题。其中,运用要点部分指出,高校在开展以合唱艺术为载体的美育教育时,要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中心。但是一些高校成立非专业合唱团,会面临学生专业零基础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开展美育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高校要不断完善校内设置,推进校内非专业合唱团实现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合唱艺术 高校 美育教育 运用策略
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美育需强化普及艺术教育,着重提升专业艺术教育。文件中还指出高校可以深入开展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传承的力量”等品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艺术活动。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等实践活动。对此,教育部为促进高校贯彻落实好新时代美育教育工作,基于“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品牌,积极举办全国性的艺术活动,通过评奖赛事让高校和大学生重视美育教育,助推大学生不断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审美素养。合唱艺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艺术感染力强、艺术表现力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合唱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发挥合唱艺术的价值与功能促进高校美育教育顺利开展进行探讨。
一、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合唱艺术活动作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美育教育手段,在高校的育人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高校不断深入挖掘合唱艺术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以此革新美育教育工作设置。
(一)提高学生道德情操与人文素养
合唱艺术本身带有一定的文学性,高校面向大学生开展合唱艺术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而且基于合唱艺术作品对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还能助推大学生智慧的增加。何况合唱艺术在我国已经取得不少优秀成果,一些作品更是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成为民族情感寄托的代表性作品。例如大家所熟知的《黄河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都是经久不衰的优秀合唱曲目。高校还可以借助合唱艺术活动,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提高个人道德情操。同时,高校还可以借此引导大学生培养蓬勃向上、积极正面的追求。例如,教师基于合唱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名人事迹,教导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运用科学辩证的思想去分析事物、问题。另外,合唱艺术具有普及性强、受众群体广泛等优势,高校依托合唱艺术丰富美育教育的形式与内容,能够让大学生乐于接受美育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美育教育的积极主动性。之后,高校再通过合唱交流传播,来继续推进大学生美育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二)促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高校通过合唱艺术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还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因为高校主导推进合唱艺术活动的工作,可以在大学生中传播美育教育、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并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个人传统观念,纠正一些偏颇行为。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在合唱艺术活动场地张贴美育教育宣传标语,“艺术源于生活,美在心里诞生”“艺术可以表现文化,艺术可以辅翼道德”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可以指导大学生深入理解标语内容,促进大学生对日常中的一些思想、行为进行深思,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比如“盲目追求他人口中的时尚美”。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合唱艺术的美育功能,以培养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审美能力、艺术思维,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助推大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素质素養,塑造健全人格。尤其是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学生合唱艺术节”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开展合唱艺术的活动空间。高校可以通过带领大学生合唱团参加各种赛事,巩固大学生美育教育工作。并且,高校可以利用赛事平台拓宽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大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抗压能力,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的精神、心灵,也可以在多样化的合唱艺术活动中得到浸润、净化。因此,基于合唱艺术活动开展美育教育,可以有效保障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三)锻炼学生审美综合能力
根据目前国内高校开展合唱艺术活动的成果与特点,发现高校美育教育在合唱艺术活动中的落实与高校建设校园合唱团的进度存在密切关系。不少高校对合唱艺术比较重视,积极寻求道路发展专业的校园合唱团,并在校内定期举办面向全体大学生的高雅合唱艺术活动,深入推进持续性、连贯性、普及性的美育教育。而有一些高校还没有摸索到合唱艺术活动的发展规律,对大学生开展的美育教育尚且停留在浅层建设层面。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通过合唱艺术活动平台开展美育教育,确实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只不过面向不同大学生群体,合唱艺术发挥美育功能和教育价值所取得的成效有一定差异。例如,参加合唱团训练的大学生群体,有教师的专业指导,在系统化培训过程中可以提升个人综合审美能力,包括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合唱团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辅助下,针对自身弱势开展针对性练习,以提高个人整体素养水平。而在校园合唱艺术活动中扮演“观众”的大学生群体,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些大学生所接受的美育教育内容虽然直观、震撼、丰富,可以提高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但是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尚未得到专业、系统的锻炼。如果有教师能够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大学生要提高个人的综合审美能力会相对轻松一点,也更容易事半功倍。
二、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运用的要点分析
高校利用合唱艺术活动对大学生开展美育教育,并非“单刀直入”就能实现良好效果,而是需要高校准确把握美育教育的目标,结合相关文件的指导与育人工作要求,合理设计合唱艺术活动,才能切实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取得理想的美育教育效果。
(一)夯实学生审美基础
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运用,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以及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合唱艺术活动与其他形式的艺术活动不同,要求合唱团成员必须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完美演绎,确保每一个人都对合唱作品有深入的理解,能够从文学内涵层面对合唱作品进行深刻解读。而要保证学生能够对合唱作品进行独立赏析、理解其中的文学内涵,就需要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功底”。对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夯实个人审美基础。教师在高校美育教育中运用合唱艺术指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文学内涵,正式练习之前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将合唱作品的导读部分作为正式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围读,让大学生系统化地认识合唱作品的创作背景、中心思想、情感基调、情绪变化、核心精神,并且要联系歌词进行讲解,让大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指导大学生对应歌词部分掌握表演状态。帮助大学生夯实审美基础,重点在于指导大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发现“美”,认识“美”的不同表现形式,增强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与审美能力。
(二)提升学生审美修养
教师利用合唱艺术落实大学生美育教育工作,要根据政策文件的指导,把握美育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再去完善教学设计。根据相关文件内容指示,高校要保证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教师设计美育教育相关活动,不能只着眼于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还要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素质品格培养。如果教师只是围绕学生能力培养、技能培养等开展合唱艺术活动,就不能将合唱艺术的美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也无法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因此,教师要在合唱艺术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让大学生多接触不同的合唱作品,并让他们针对合唱作品进行自主解读。教师再组织大学生进行专业化探讨,从音乐脉络、音准节奏、声乐高低音处理等方面,让大学生完全掌握合唱作品的重点与难点。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控的是“如何从情感升华点出作品中的思想内容”过渡到“基于大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指导其对‘美进行联想并作出阐述”。这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基于合唱艺术形成意境,深化对“美”的认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
(三)提高学生审美水准
合唱艺术虽然在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能够发挥出较大作用,但是教师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准,光靠常规的教学、练习活动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从巩固美育教育成果的层面入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对合唱艺术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即大学生能够从团队合作成果、责任意识、友爱精神、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等,认识到“内在的美”与“美的内在”的关系。从外化表现来看,就是让学生既能够欣赏“下里巴人”的艺术,又有能力对“阳春白雪”的艺术进行鉴赏。例如,随着“音乐党史”品牌活动的开展,不少高校将合唱艺术同党史教育、国史教育联系起来,以“勿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主题进行选材与合唱教学,将美育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大学生在此类活动中,通过合唱艺术教学强化个人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深入学习经典合唱作品,去感悟革命先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高雅的审美取向,提升个人审美水准。
三、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运用的困境
当前,高校开展合唱艺术活动,虽然不缺乏活动平台与交流空间,但是并非所有高校都有足够的资源条件支撑合唱艺术的校内发展。一些高校的合唱艺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以至于美育教育的工作落实遇到一些阻碍。
(一)零基础学生培养难度高
不少高校为了进一步推广合唱艺术,丰富大学生的美育教育内容,专门成立了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非专业合唱团。相较于专业合唱团,非专业合唱团的生源沒办法保障,学生之间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这增加了高校通过合唱艺术开展美育教育工作的难度。合唱团招收零基础学生也是有一定条件的,对于音准问题较大且难以纠正的学生,教师会建议学生参加其他形式的美育活动。即便是这样,零基础学生的培训工作也并不简单。教师要从基础合唱训练、合唱中的团队意识培养、各声部的默契养成、声乐基础练习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且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针对性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紧跟教学节奏,这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教师开展基础性教学工作还需要结合视唱练耳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在教学手段上也会面对一定的挑战。但是如果不做好基础教学工作,不仅会影响到美育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还会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所以高校合唱艺术活动的开展,首先要解决零基础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问题。
(二)合唱团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合唱艺术能够促进学生系统化学习音乐作品,从而让学生理解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且基于团队合作关系还能促进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让大学生感受到源于生活中的感动美,比如美好的品德、品质、品行等。但是,一些高校基于合唱艺术开展美育教育的工程中,尚未建立健全团队管理制度,而是以教师安排教学计划,在QQ群对学生进行传达,或者由学生代表代为传达,再组织学生去教室、钢琴房等地区开展教学工作。也有一些高校针对合唱艺术安排了专门的课程,用常规的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合唱艺术的教学工作,但是缺乏相应的奖惩措施。例如,一些学生存在迟到、早退现象,教师也只是让学生课后花时间进行练习,把落后的部分跟上;高校教务处也并没有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参与合唱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对合唱教学不再严肃对待,这不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体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非专业合唱团发展道路较窄
一些高校基于美育教育成立非专业合唱团,并没有考虑到如何进一步发挥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只是想以此丰富美育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合唱作品主要是围绕校歌、红歌来选择,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其他合唱作品比較有限,美育教育内容有待拓展、革新。还有一些高校只是为了能够参加教育部组织举办的大型合唱比赛,所以临时组建了一支非专业合唱团。这种“突击式”的合唱艺术活动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色彩,对于美育教育工作而言意义不大。如此情况,高校也未必对非专业合唱团的建设有长远规划。部分高校组建非专业合唱团参加大型赛事之后,会选择解散合唱团。非专业合唱团的发展道路较窄,是目前合唱艺术在高校进一步拓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非专业合唱团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展,对于高校贯彻落实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非专业合唱团可以提供师生紧密交流平台,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关系融洽,保证美育教育的有效性;非专业合唱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所以,高校要重视非专业合唱团的发展规划。
四、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高校要想促进合唱艺术在校园内的稳定发展,进一步拓宽美育教育的活动平台,以保证落实好大学生美育教育工作,以及促进大学生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审美素养,就需要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因此,高校要不断完善校内建设,为合唱艺术和美育教育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以助推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优化合唱教学设计
针对零基础学生培养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要优化合唱艺术教学活动设计,保证美育教育的循序渐进。结合零基础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按照“声音训练—理论修养—作品赏析能力培养”的思路逐步完善教学计划。其中,关于声音训练部分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师要保证以学生的美的体验、感受为引导,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发声练习、音准把握、节奏分析、立体听觉、合唱的层次与平衡等方面开展教学时,通过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其间还可以运用对比手法,以此增强学生的感受,方便教师为接下来系统化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做好铺垫。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修养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制定系统化的视唱练耳教学,同时教师要在乐理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培养音乐逻辑思维,引导学生不断提高个人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乐理知识讲学过程中穿插名人事迹,从专业知识的角度阐述“美”,再递进到人格魅力、文学内涵、情感寄托等层面,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视唱练耳的长期训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深化专业理论认识,引导学生掌握练习方法,促进学生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后,教师安排多样化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找出作品中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运用了哪些视唱练耳方法,判断主题情感等。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把握音准、节奏、发声技巧与作品情感,从而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健全合唱团管理制度
高校要充分发挥出合唱艺术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深入推进美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必须重视合唱团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此,高校首先要对教师和学生声明,合唱艺术教学活动不是单纯为了娱乐学生学习生活,而是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人文知识,在合唱艺术活动中实现身心放松,同时提升个人综合素养。随后,高校再次点明合唱团管理制度落实的必要性,根据人员管理与合唱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意识与习惯,提高个人修养,充分认识“德艺双馨”内涵。在制定合唱团管理制度上,高校首先要针对已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条例,并健全配套的奖惩机制。例如,针对迟到、早退的现象,高校可以用其他课程的标准要求学生重视制度、遵守规定,对于多次迟到、早退的学生予以退出处理,情节严重者对其扣除第二课堂学分。针对学习懒散、课后不练习等现象,高校可以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安排“作业打卡”,让学生每天将个人合唱练习视频上传至智慧教育平台,由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作出评价、指导。对于不守规定的学生,通过智慧教育平台予以通报批评。另外,高校要对教师强调,利用合唱团管理制度提高日常教学管理水平,在保证师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一定的威严。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能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提高个人审美水准和道德修养。
(三)以赛促学壮大非专业合唱团建设队伍
要助推非专业合唱团持续发展,高校可以基于“以赛促学”把控非专业合唱团建设规划。根据教育部近年来印发的相关文件,高校可以面向不同品牌活动,壮大非专业合唱团建设队伍。例如,高校可以采用“固定人员队伍培养+兴趣班”并行的模式,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合唱艺术活动中来,扩大生源范围。固定人员培养,即将非专业合唱团按照专业合唱团的规模、设置打造。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的固定班底人员,高校还可以引导相关人员协助教师开展新一批非专业合唱团学生的教学、练习指导,保证高校非专业合唱团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兴趣班培养模式,即针对不同品牌活动创建以兴趣为主导的学生合唱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否加入其中一个合唱教学班,参加的学生需要听从高校指示积极参与一些合唱艺术比赛。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先创建面向“大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两个品牌的兴趣班,基于学生的兴趣开展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两种合唱团都可以代表高校参赛。除了双方的发展方向存在一些差异,两种合唱团在教育教学上是同等地位,包括教育资源分配与课程建设。对此,地方教育部门可以在现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定期开展省内高校的合唱比赛活动,促进高校积极推进合唱艺术在校内开展,保证美育教育的多样性与有效性。高校还可以借助发展非专业合唱团拓展美育教育工作的活动范围,教师也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合唱比赛,挖掘更多美育教育素材,革新美育教育的内容。
五、结语
综上所述,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运用,能够丰富高校美育教育的内容与活动形式,使得美育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合唱艺术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和道德修养,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艺术思维、抗压能力,具有较高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适合在高校美育教育工作中运用。对此,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内设置,为合唱艺术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高校要对教师强调合唱艺术教学工作优化的必要性,让教师根据学生学情与学生审美教育需要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高校还需要从专业化角度健全合唱团的管理制度与配套的奖惩机制,促进合唱团的规范化发展,将合唱艺术的美育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最后,高校还要重视非专业合唱团的长远发展建设,从挖掘合唱艺术教育价值的角度规划非专业合唱团的发展,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合唱艺术活动中来,全面落实好美育教育工作。
參考文献:
[1]王可迪,陈欣然,周俊滨.美育背景下高校“朋辈合唱”教育模式的实践思考及推广路径探索[J].大众文艺,2023(03):138-140.
[2]马啸.和合大美——合唱艺术在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美育教育中的教学实践探索[J].大众文艺,2023(01):139-141.
[3]丁毅.普通高校合唱团教学探索——以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学员队为例[J].艺术评鉴,2021(02):74-76.
[4]徐朦.合唱在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以原创合唱作品《易海青年》为例[J].艺术评鉴,2022(19):109-112.
[5]李阳,吴媛姣.贵州高校合唱课程改革与美育路径创新设计[J].大观(论坛),2022(09):150-152.
[6]王成程.合唱艺术在普通高校素质教学中的美育价值探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2(09):128-130.
[7]吕雪婷.美育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合唱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艺术评鉴,2022(10):96-99.
[8]张泽.音乐美育融入高校学生工作的途径研究——以高校非专业合唱团为例[J].时代报告(奔流),2021(12):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