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模式及发展方向初探
2023-09-20周智圣吴小武
周智圣,吴小武
(新余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江西新余 338000)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为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我国每年投入巨大的经费用于食品安全相关监督抽检。资料显示,2021 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计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 954 438 批次,其中不合格样品187 368 批次,抽检食品不合格率为2.69%[1]。地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是辅助地方政府进行食品监管的重要力量,其具有公正、独立、客观的特点,近年来配合地方政府有效打击了不合格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有力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但是,地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往往由于其所处基层,或囿于其所处县市经济实力,导致其用于食品检验检测的经费常常难以得到保障,或未能对仪器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使其处于一种发展困境[3]。本文对部分地方国家事业单位型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模式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地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1 地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
1.1 机构情况
地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主要为县、市两级政府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型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卫健、市场监管、农业、粮油等系统中,呈现出系统多而杂、工作范围存在交叉等特点。以江西省为例,资料表明,在2018 年(机构改革前),全省各地共有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241 个,这些机构中具有有效食品检验资质的有58 个,其中卫生系统40 个,农业部门10 个,质监部门6 个,食品药品监管部门1个,粮食部门1个[4]。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稳步推进,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相继组建,各地市的食品检测也逐渐从卫健、农业等系统剥离,逐步发展形成了当下专业性较高的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1.2 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情况
食品检验具有检验程序繁杂而流程相对固定、检验项目较多而人员相对单一的特点,因而要求食品检验人员除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领悟性与行动力。但是,基层的食品检测机构人员相对较少,县级机构常常只有3 ~5 人,且检验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能真正动手进行上机检测的人数更少。且基层由于其机构规模、检测经费与专业技术职称数等因素的限制,常常难以吸引到年轻的食品专业相关人才[3]。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检验检测经费保障不足和检测能力不足是基层食品检测机构所面临的一大困境。
1.3 检验检测经费来源状况
地方基层食品检验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可分为4 部分:①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经费;②承接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检测经费是机构运行最主要的经费来源;③部分专项仪器维修经费,这部分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及市场监管部门的仪器维护保养预算,经费多少视地方经济发展而定;④社会委托样检测收费,这部分经费主要来自当地一些食品企业产品送检、个人送检及部分企业车间洁净度检测等。
1.4 实验室建设情况
反映食品检测机构能力的权威指标是其已获得资质的食品检验参数的数量及质量。目前,在市级及以下政府基层食品检测机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吸纳不到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导致实验室人员结构出现缺陷,实验室传承面临断代风险。②基层食品检测机构的专业技术职称数有限,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上升空间有限,不少技术人员难以沉下心来钻研技术,实验室仪器闲置严重,导致检测能力下降。③由于经费紧张,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导致已有的检验参数无法再满足新国标的要求,进而无法继续承接政府食品监督抽检样品检测。④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模式行政化,不少实验人员被上级机构借调或承担了一定行政工作,导致本就不多的专业技术人员更加难以为继。⑤不注重实验检测能力建设,实验室参加省级以上盲样考核、实验室结果比对较少,或盲样考核通过率低,参加资质扩项不积极。⑥相关科研课题匮乏,许多基层食品检测机构忙于应对每年的政府监督抽检样的检测,没有精力去思考、探索、申报食品相关课题,长此以往,将导致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科研能力的缺失与科研经费的匮乏[5]。
2 地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方向
2.1 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力度
面对地方基层食品检测机构所面临的困境,应着重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问题。①应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最大化争取到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名额与相关经费保障。以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的“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为例,规划显示到2025 年底,将力争使市场监管相关事业单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比例达70%以上,围绕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努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可见其支持力度之大[6]。②对新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养,采取半年以上岗位培训,对其专业知识、检测常识、管理规范等进行全面梳理。③不定期安排对外交流和集中培训,加强与其他相关机构及上级机构的交流沟通,加强人员及信息往来。同时,每年制定相关的激励及考核计划,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向更“高、精、尖”的方向发展,让专业技术人员“引得来、待得下、留得住”。
2.2 加强检测经费保障
目前,大部分地方基层食品检测机构是作为政府全额拨款的一类事业单位。这些机构每年的监督抽检任务与政府的年度规划息息相关。目前,绝大部分地方都在向实现每千人次每年4 份,甚至每千人次每年5 份的食品抽检量发展,给基层食品检测机构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检品。然而,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食品检测涉及的检测参数日渐丰富,仪器设备也越来越多,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质谱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精密仪器基本成为实验室的标配,这些精密仪器在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实验室在维护保养上的困难,因为这些精密仪器每年均需较高的维修保养经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食品检测机构的经济负担。因此,主管部门可增加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经费,让检测机构免去“用不起、修不起”仪器的后顾之忧。
2.3 加强检测能力建设
加强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建设是检测机构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应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制定规章。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分类管理,设置辅助岗及检测岗,采取双线并行模式。辅助岗承担实验室样品接收、标准品出入库管理、试剂耗材采购及管理、仪器设备报修、报告结果录入以及经费管理等行政性事务。检测岗承担样品制备、实验前处理、上机检验、报告出具、仪器维护与保养等专业性事务。②制定计划。根据实验室发展需要,制定好一年的盲样考核、比对样校验、仪器培训、集中学习计划。③合理分配。在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将实验室检验员分成若干个检验小组,如设置食品添加剂检测组、农药残留检测组、兽药残留检测组、重金属检测组与常规理化检测组等,实行组长负责制,每年进行差异化考核,考核量化标准依据检测量和实验难度而定,从而保证检验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检验员实施每一至两年定期轮换制,以确保检验员检测知识的全面性。④积极扩项。在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应组织实验室专业技术骨干人员进行新项目扩项准备,同时淘汰一些落后检验项目,使实验室的检验参数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4 增强科研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食品相关科研攻关有利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锻炼。①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职称评定时需要相关科研项目课题经验及发表专业论文,同时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出自己独立进行实验设计、验证与结题的能力,这可与日常的模板化检测形成互补,培养人员的发散性思维。②申请相关课题可以争取到上级机关的科研经费及科研奖励,这部分经费可充实实验室经费,用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探索实验。
3 展望
在国家持续推进深化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地事业单位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许多地方已经完成了检验检测机构的优化整合。以笔者所在的江西省新余市为例,该地食品检验所整合了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食品检测力量,后面又与市粮食局的粮油检验所和市农业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合并,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食品检验所。这些合并后的检测机构在人员规模、仪器设备资产、实验室面积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对于机构发展来说是一种机遇,有利于整合本地区同类检测资源,优化人员结构,助力经济发展。
近些年,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发展迅速,在机构数量、规模上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也承接了大量的政府监督抽检样的检测,给地方基层食品检测机构造成了一定的压力[7]。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由于采用企业化管理,具有集约化、高效化、灵活化及融资途径多元化的特点,所以每年能承担大量的政府监管样的检测。但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现过不少恶意竞争、数据造假、公正性缺乏以及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等不良事件[8]。与此相反,地方基层食品检测机构因具有政府属性,故而能较少的掺杂企业利益而进行更加公正的检验。因此,地方基层食品检测机构不应在检测数量上同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比拼,而应充分利用事业单位政府拨款的公益属性,打造以市级食品检测机构为骨干力量的检测体系,在检测质量上树立标杆,真正为人们的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4 结语
基层食品检测机构是守护国民食品安全的战斗堡垒,为我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作出了贡献。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饮食需要,地方政府可从人员培养、经费保障及机构整合方面充分支持基层食品检测机构的发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技术精湛、热爱钻研”的食品安全检测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