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艺术歌曲《月满西楼》的文化背景与演唱分析

2023-09-19赵欣赖英

艺术大观 2023年24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艺术歌曲文化背景

赵欣 赖英

摘 要: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的底蕴,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延留了优秀文化的精髓的基础上,又添加了现代优秀的作曲技法,它既保留了原有的美学和文学价值,也具有时代的特色。古诗词艺术歌曲《月满西楼》,歌词选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曲家苏越用高超的作曲技巧表达了这首词的深度,完美地诠释了这首古诗词的艺术歌曲。本文从《月满西楼》的文化背景介绍与演唱技巧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演唱者更好地诠释作品。

关键词:艺术歌曲;月满西楼;文化背景;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4-00-03

一、《月满西楼》的文化背景

古诗词歌曲是中国作曲家以古诗词为蓝本,依照古诗词的韵律以及表达的思想情感,将诗词意蕴与优美的旋律结合起来的音乐体裁。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这样的体裁,经过各个朝代的继承发展,古诗词歌曲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直到现在为止,中国作曲家还在不断地融入各种音乐元素,在保持诗词传统美的同时,将中国现代音乐融入其中,创作了许多传唱度极高的歌曲,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月满西楼》就是其中一首。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宋词婉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被人称为“千古第一才女”。词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的家学熏陶为词人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清照的作品与几经沉浮的身世分割不开,也是因为坎坷的身世,才有了如此多优秀的作品。根据词人不同时期作品表达的情感,她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李清照出嫁前年少成名时,《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浣溪沙》等作品使词人在当时的文坛界初露锋芒,这些作品也体现了李清照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树一帜的词风。第二个阶段,李清照出嫁后为人妻时,与赵明诚志趣相投,两人都喜欢金石书画、古玩文物,并共同写下了《金石录》。夫妻和睦的婚后生活让李清照写出了《一剪梅》《醉花阴》等经典流传的词作,也让李清照在宋代文坛大放异彩。第三个阶段,李清照靖康之变后晚年寡居时,晚年的李清照面临着破碎的家国,经历了婚姻的不幸,在复杂的背景环境下,她并没有只顾着自怨自艾,反而从自身痛苦中脱离开来,立足于家国大义,并写下了《声声慢》《永遇乐》等体现爱国主义的词作[1]。

李清照在结婚后不久就写下了这篇《一剪梅·红藕相残玉簟秋》。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相反的是,这首词作写的是与赵明诚婚后生活的美满快乐以及赵明诚去上任后她对赵明诚的那种相思之情和对家国天下的担忧之情。李清照刚刚嫁给赵明诚时,她和赵明诚的感情非常甜蜜,两人婚后生活幸福,可是好景不长,几年后赵明诚出任外地,两人便聚少离多。不堪离别的忧伤在李清照的心头翻来覆去,于是便写下了这首缠绵而不媚俗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词人在与丈夫分开后数日,难忍相思之苦便写下了这首词作。词上阕的首句用“藕” “玉簟”来描写秋天的凄凉,人走席凉的凄惨,也衬托了词人孤独忧愁的心思,开篇就点出“愁”的主题。第二句是换了衣裳,独自登上小船,重点强调“独”字,突出了词人一个人的孤独感。最后看着天空,想着大雁会不会带回谁的家书呢?想着想着,不知不觉月光便洒满了西楼。词的下阕借景抒情,“花自飘零水自流”,连接词上阕的悲凉景象,将秋天的悲凉描述到底。“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词,因为词人以自身的感受为基点,将相思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2]。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呈现了这样的画卷:秋天来了,池塘只剩几片残叶,荷花花瓣凋谢,只剩几许香味,淡到闻不见。之前用的凉席也沾染了秋天的凉意,不适合再用。渐感凉意于是我便去换了衣裳,换好衣服出门一个人踏上了我们平常游玩的小船。在小船上,思及过往,暗自伤神。抬头凝望天空的一角,望着天空中一团团聚集在一起的白云,想着在远方的他是否能寄回一封家书?思念成疾,望着望着就走神了。不知过了多久,一群飞回来的大雁使我醒过神来,发现这时候在西边的阁楼已经被月光照亮了。此时此景不禁让我感叹道时光悄然已逝,秋天的花朵不会因为个人喜爱就不凋零,流水也不会因个人意愿而停下。我已经思念成疾,我也知道你在遥远的地方一定也如此地思念我,这种思念总是缠绕在我的心头,久久挥散不去。刚刚才松下蹙起的眉头,但思念又缠绕心头。

二、《月满西楼》的曲式结构

这首《月满西楼》曲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古曲的创作手法,而是加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这首作品既保留了原有的文学价值,同时又有了时代的特征。《月满西楼》为中国传统的七声雅乐羽调式,是一个简单的单二部曲式,完整的AB两段,并在开头和结尾加上了引子和尾声。整首歌的旋律色彩忧郁、暗淡,完美地贴合了李清照整首词的意境。

“同头异尾”是词上阕也就是A部分旋律的创作手法。其中还采用了“鱼咬尾”的乐句连接方式,例如,14小节的最后一个音是第15小节的第一个音,第15小节的最后一个音是第16小节的第一个音,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连接方式,使得旋律迂回婉转,循环往复间如同词人的相思与离愁如情丝般缠绕在心头,难受却也放不下;另外,旋律线条平缓,起伏并不是很大,也贴合词人婉约派的风格,同时又将内心的情感逐句地层层递进[3]。

词上下阕之间是用琶音形式的伴奏织体连接起来的,将音乐与情绪推向高潮。B部分也就是词下阕,旋律部分依然采用“同头异尾”的写作手法,23小节和27小节第二拍第一个音升高了纯四度,这是与A段的对比,也更加递进了词人那种不堪相思的浓烈情感。伴奏织体中不断爬行的音符使整个旋律像流水一样紧凑,表达了词人绵绵不断的忧思。

整首作品在音乐语言上简单凝练,思绪细腻,也为古诗词作品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三、《月满西楼》的演唱分析

(一)咬字、吐字的处理

中国自古就讲究字正腔圆,这也是歌者要唱好一首歌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的古诗词一般篇幅短小却充满了魅力,让人读完之后还能回味无穷。由于古诗词文字篇幅比较短小,所以古诗词艺术歌曲往往是一个字对多个音。因此,在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时候咬字、吐字就显得尤其重要。汉字中的字头、字腹、字尾都有很多种形式,这都需要演唱者细细揣摩。唱歌时要达到字正腔圆,必须咬准字头,咬圆字腹,最后再穩住字尾进行归韵。古诗词艺术歌曲《月满西楼》是一首中速抒情的歌曲,在演唱时要做到字正腔圆。例如,第一个字的“红”字吐出去之后,唱“o”的元音,归韵到“ng”上,这一句的第三个字“香”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字头“x”要咬得重一些,但这个“重”是相对的,唱“a”的元音,归韵到“ng”上。能归韵的字,最后一定要进行归韵,要不然就破坏了古诗词本身的韵律感。在演唱“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句时,此句是本曲的高潮部分,一定要咬清楚每一个字,“相思”“闲愁”这两组词要把字头咬得清晰,帮助情感的表达,将观众代入歌曲的意境中,去体会理解李清照那种思念丈夫以及思念故土的情感。在尾句“却上心头”一定要将“头”字归韵加之叹气的感觉,这样才有一个完整的结束,每一句的结束字我们都应该归韵清楚,别人才会跟着一起呼吸,有一个好的听觉体验。在演唱歌曲之前,可以多去朗诵一下歌词,学着对歌词中的每一字进行拆分,将字头、字腹、字尾细细揣摩,在乐谱上做好笔记,提高对歌曲的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演唱作品时进行准确的歌词表达[4]。

(二)音色的运用

这首作品是以“愁”为感情基调,在音色上整体不能太过明亮。在演唱第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时,要用暗淡的音色去叙述,因为这句是在描写荷花谢了,秋天来了的凄凉环境。第二句是讲词人换了衣装准备一个人去泛舟,在以前词人的相公会陪她一起泛舟,如今却只剩她一人,唱到此句时应该用回忆的神色带着叹息的语气演唱。“云中谁寄锦书来?”用疑问的语气表达想收到丈夫的书信。上阕的最后一句描写了词人站在楼上眺望,不知不觉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从侧面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已经到了极致,演唱时要比之前的几句唱得更加饱满。

下阕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里表达了词人来自各个方面的愁思,音乐进行到这时要求演唱者在唱高音时既要有爆发力,声音又不能太过亮堂。最后一句的音色应该更加暗淡,因为词人说这种忧思没办法排解,要带着无可奈何的感觉结束。词人的思想感情要从歌声里传递出来,所以音色把握尤为重要。在做案头工作时,作品用什么样的音色也应该纳入考虑范围[5]。

(三)气息的运用

气息的运用是演唱好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关键,对气息的把控需要精细地分工,具体到每句每字。《月满西楼》中前四句歌词在演唱时声音的音量要相对弱一些,气息控制得要匀,铺垫下整个曲子的感情基调。在演唱第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时,一开始就渲染了一个伤心忧愁的氛围,“红”字是这首艺术歌曲的一个重要开头,那么它对这首歌曲的表达一定具有一个非常强大有奠定性的支撑作用,所以要格外注意气息和音量的控制,大脑去控制横膈膜,用轻柔的语气去表达作者的忧思。前四句的思念之情是一句比一句稍强烈的,所以在气息的控制上整体趋势应该是由开始自言自语到逐渐地倾诉出来,慢慢地一句一句给气息加大音量,要做到语气轻柔但声音不虚,音量不大但歌唱状态不能松垮。为了突出高潮部分,表达那种情感宣泄,应该把“雁字回时”带一点疑问的语气,“月满西楼”的“楼”应该是一个渐强的过程,它直接连接着后面的高潮部分是一个逐渐释放的过程,所以对歌者的气息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唱此句时要口鼻同吸,打开胸腔,把气吸到腹部,气息控制稳当,做好准备出声,这样才能把高潮更好地推出来。“花自飘零水自流”气息要给予足够的支持,把女词人的忧思彻底释放出来,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时控制气息,需要我们高位弱唱,表达那种绵绵不断的情思,尤其是中间的十六分休止符的表达,虽然声音断了,但气息还需要保持,情绪不能断。在日常的声乐学习中,好的气息是表达好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气息的运用需要声乐学习者的勤加练习才能灵活运用[6]。

(四)情感的处理

由于古诗词的文化底蕴很深,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作词者的生平,写作诗词时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大环境下,分析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在演唱之前,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体会其中要表达的情感。反复揣摩乐谱上的标记,尊重原谱上的每一个音乐符号,并努力去演绎这些音乐符号与特殊的节奏。演唱一首歌曲如果想要跟观众产生共鸣,就一定要投入情感先得打动演唱者本身,只有演唱者明确演唱时要表达什么内容,观众才有可能与演唱者共情。

充沛的情感表达,需要演唱者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置身于歌曲的意境当中。在演唱的时候要把自己代入李清照的角色当中,这是一个思念丈夫、忧心家国、敏感多思的才女形象,在最好的年华却不能和相爱的丈夫相守,忍受相思之苦的同时家国也处在一个飘零的时刻,自己却什么也不能做。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不稳定的时代,家国岌岌可危,丈夫还不在身边,多去体会词人当时的那种忧思和无奈之情。感性的表达离不开理性的思考,乐谱中每一处标记都值得演唱者仔细地思考,要根据作曲者给的标记演唱,尊重原谱,声情并茂地演绎这首作品[7]。

(五)演唱版本的比较分析

廖昌永作为男中音歌唱家,演唱具有沉稳大气且细腻的风格,音色圆润,演唱技巧娴熟。在演绎《月满西楼》这首作品时,廖昌永以男性的视角解读作品,相较于女性的演绎,他的演唱更加使人荡气回肠。声音线条流畅,作品的渐强渐弱对比明显,虽然是美声的腔体但歌曲的韵味感十足。廖昌永声情并茂的演绎,直至音乐结束还让人沉浸在恋恋不舍当中出不来。

常思思作为民族女高音歌唱家,声音线条华美壮丽,音色通透,在演唱《月满西楼》这首作品时,她对咬字方面极其讲究,“残”“秋”“裳”“舟”等字注重字头,增强语气感,使听众能更好地共情。相比廖昌永的演唱,常思思的演唱更加柔情。在她的歌聲中能感受到一种大爱离别,像是相爱的两人因为国仇家恨却不能在一起,只能各自在两地遥遥相思的场景[8]。

四、结束语

《月满西楼》选自李清照的词,这首词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表达了浓浓的忧思,旋律简单朴实却也很好地升华了这首歌曲。这首歌有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有对家国的担忧,婉约的辞藻把词人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灵动的旋律使这首歌的意境更上一层楼。在唱此曲之前,演唱者应该细细揣摩古诗词的咬字吐字,以求在演唱中能够更好地表达乐曲中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在演唱中,演唱者应该想象身临其境,做到声情并茂地表达歌曲,控制好气息,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这样一首古香古色的声乐作品。

学习声乐演唱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在演唱不同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时,需要我们细嚼慢咽地品,切不可操之过急。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提高本身的文化修养和声乐技巧,有了足够的文化底蕴和声音实力,才能演绎更多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周箐,余锐.歌曲《月满西楼》的声乐美学研究[J].音乐创作,2011(04):118-119.

[2]吕傲.“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月满西楼》的演唱分析[J].黄河之声,2019(14):26.

[3]棉花.月满西楼[J].书城,2019(07):2.

[4]韩颖.漱玉情深,开到荼蘼—李清照三首艺术歌曲的分析与艺术表现[D].天津音乐学院,2019.

[5]刘潘.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月满西楼》舞台演唱探析[D].河北大学,2019.

[6]李清照,李淑明,翟纯璐,刘祥飞.月满西楼[J].音乐创作,2018(12):10-14.

[7]张敏.古词新曲——《月满西楼》的演唱分析[J].黄河之声,2018(07):25.

[8]冯倩昀.古诗词艺术歌曲《月满西楼》的演唱诠释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艺术歌曲文化背景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