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城大丰方言“子/儿子”缀词的结构及生成理据研究

2023-09-19冯青青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单音节大丰方言

冯青青 朱 皋

(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2)

大丰是江苏省盐城市的市辖区,位于江苏省东部,东临黄海,西与兴化市接壤,南与东台市为邻,北与亭湖区交界。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的划分,大丰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泰如片,与东台方言性质相同,而与盐城市境内其他区域方言不同[1]。有关大丰方言的研究成果不多,主要散见于一些综合性的成果中,如1960年出版的《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介绍了包括大丰方言在内的泰如片方言语音特征[2];1998年出版的《江苏省志·方言志》描写了大丰方言的语音系统[3];顾黔(2001)描写了大丰方言的语音系统,并介绍了包括大丰方言在内的通泰方言声母、韵母、声调的读音及演变[4];2015年出版的《江苏语言资源资料汇编》描写了大丰方言老牌和新派的语音系统,介绍了1000个单字音、1200条词语和50个语法例句[5]。可以看出,专门研究大丰方言的成果较少,已有成果多以语音研究为主,涉及词汇和语法现象的较少,更没有专门讨论大丰方言词缀的成果。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大丰方言具有丰富的词缀构词现象,包括普通话常见的“儿”“头”缀,江淮官话重要的“子”缀,以及特殊的“儿子”双词缀。蔡华祥(2014)举例介绍了东台方言的“儿”缀和“儿子”缀,认为一般情况下两者有各自的使用习惯,但个别情况下可以通用[6]。大丰方言的“子”缀和“儿子”缀相比于“儿”缀构词更丰富,生成理据也具特色。本文以实地调查的材料为基础,探讨大丰方言“子”缀和“儿子”缀词的结构与生成理据,为汉语方言词缀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案例,也为江淮官话的词汇和语法研究提供参考。

一、“子”缀词的结构

(一)“动词性成分+子”

这类词语可以看作是由动词加“子”缀转指而来,其中的“子”缀具有将动词变为名词的功能。例如;筛子、锯子、凿子、剪子、纽子纽扣、锄子、掸子笤帚。这些词语都由单音节动词加“子”缀转指而来,如“凿子”中的“凿”为单音节动词,加“子”缀后变为工具名词“凿子”;“锄子”中的“锄”为单音节动词,加“子”缀后变为工具名词“锄子”等。

大丰方言除了“单音节动词+子”变为名词外,还有“多音节+子”的动宾结构,表示某种行为活动,也具有名词范畴的意义。例如,踢毽子、格房子跳房子、攻猛子潜水、拍马三子拍马屁。这些词语整体上表示某种活动,具有了名词意义。

(二)“形容词性成分+子”

这类词语可以看作是由形容词加“子”缀转指而来,其中的“子”缀具有将形容词变为名词的功能。例如,傻子、呆子、秃子、瞎子。这些词语都由单音节形容词加“子”缀转指而来,如“傻子”中的“傻”为单音节形容词,加“子”缀后变为指人名词“傻子”;“秃子”中的“秃”为单音节形容词,加“子”缀后变为指人名词“秃子”等。

(三)“名词性成分+子”

1.“单音节名词性成分+子”

这类词语可以看作是由单音节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加“子”缀构成。例如,膀子、鸡子、腰子肾、菌子蘑菇。这些“单音节名词性成分+子”结构的名词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其中的单音节名词性成分是不成词语素,如“膀”“菌”在大丰方言中不单独成词,加“子”缀后可以变成名词意义的词语;另一类是其中的单音节名词性成分是成词语素,“子”缀具有变义的功能,如“腰”“鸡”在大丰方言中都是成词语素,“子”缀改变了成词语素的词义。

2.“多音节名词性成分+子”

根据“多音节名词性成分”的内部差异,这类词语可以分为两种类别:(1)“名+名+子”,这种结构中中心语素前面的修饰成分为名词性成分。例如,毛雨子毛毛雨、丝瓜子、壁虎子、狗头车子独轮车、花生米子、棉花胎子。从音节数看,这些名词包含三音节、四音节两类,如“毛雨子”为三音节名词,“棉花胎子”为四音节名词;从构成成分的性质看,其中的修饰性成分都为名词性成分,如“丝瓜子”中的“丝”,“狗头车子”中的“狗头”。除了普通名词性成分加“子”缀构词外,大丰方言中还有时间名词性成分加“子”缀构词的情况。汪如东(2012)指出,“子”缀具有衍音功能,附加在某些双音词语的后面,构成普通话所没有的词[7]。例如,今年子、明年子、前年子、后年子,这些词在普通话里面都不加“子”缀。(2)“形+名+子”,这种结构中的中心语素前面的修饰成分为形容词性成分。例如,小羊子羊羔、小米子、硬角子硬币、细舅子小舅子、白眼珠子。从音节数看,这些名词包含三音节、四音节两类,如“小米子”为三音节名词,“白眼珠子”为四音节名词;从构成成分的性质看,其中的修饰性成分都为形容词性成分,如“硬角子”中的“硬”,“白眼珠子”中的“白”。

二、“儿子”缀词的结构

(一)“动词性成分+儿子”

1.“单音节动词性成分重叠+儿子”

这类词语中的动词性成分由单音节动词重叠而来,表示某种行为活动,具有名词范畴的意义。例如,猜猜儿子猜谜语、结结儿子结巴。这两个词语中的“猜”和“结”都具有动词性意义,重叠之后加上“儿子”缀表示某种行为活动。

2.“动宾结构+儿子”

这类词语中的动词性成分为动宾结构,可以由双音节或三音节构成,有的表示行为活动,有的直接构成名词。例如,改崩崩儿子翻绳、变戏法儿子、抱鸡儿子抱窝鸡。这三个词语中的“改崩崩”“变戏法”“抱鸡”都是动宾结构,加上“儿子”缀后前两个词语表示行为活动,后一个词语直接构成名词。

(二)“名词性成分+儿子”

1.“单音节名词性成分+儿子”

这类词语中的单音节名词性成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名词性成分+儿子”,如星儿子星星、沙儿子、茄儿子、枣儿子、蚕儿子、瓢儿子。这些词语中的普通名词性成分都是单音节,如“星”“茄”“蚕”等,它们在大丰方言里都是不成词语素,不能单说。另一类是“时间名词性成分+儿子”,如今儿子、昨儿子、明儿子、后儿子。这些词语中的时间名词性成分也都是单音节,如“今”“昨”“明”等,也不能单说,其中“后”在形式上为方位词,但意义上表示时间,属于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

2.“多音节名词性成分+儿子”

根据“多音节名词性成分”的内部差异,这类词语可以分为两种类别:(1)“名+名+儿子”,这种结构中的中心语素前面的修饰成分为名词性成分。例如,雪珠儿子米粒状的雪、砖坯儿子、树头儿子树梢、鱼泡泡儿子鱼鳔、萝卜干儿子、眼睛眶儿子。这些词语包含四音节、五音节两类,如“雪珠儿子”为四音节名词,“萝卜干儿子”为五音节名词;修饰性成分都为名词性成分,如“砖坯儿子”中的“砖”,“眼睛眶儿子”中的“眼睛”。(2)“形+名+儿子”,这种结构中的中心语素前面的修饰成分为形容词性成分。例如,洋钉儿子、暖壶儿子、亮星儿子启明星、细蛋黄儿子婴儿、小板凳儿子、暖水瓶儿子。这些词语包含四音节、五音节两类,如“亮星儿子”为四音节名词,“小板凳儿子”为五音节名词;修饰性成分都为形容词性成分,如“暖壶儿子”中的“暖”,“细蛋黄儿子”中的“细”。“形+名+儿子”结构中的“名”除了为普通名词性成分以外,也可以是时间名词性成分。例如,大前儿子、大后儿子,其中的“前”“后”为时间名词性成分,由方位词隐喻而来。

三、“子/儿子”缀词结构的生成理据

传统的词汇结构分析主要描述词汇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如支配关系、修饰关系、陈述关系等,并不能揭示词汇的结构与词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更不能从词义的角度揭示词汇结构的生成理据。我们认为,生成词库理论(Generative Lexicon Theory)中的物性结构理论(Qualia Structure)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物性结构作为一种语言知识的表达平面,主要描写词项所指对象由什么构成、指向什么、怎样产生以及有什么用途和功能(或目的),包括形式[角色](formal)、构成[角色](constitutive)、功用[角色](telic)、施成[角色](agentive)四个方面的语义内容[8]。我们运用该理论分析大丰方言“子/儿子”缀词的生成理据。

(一)形式角色类“子/儿子”缀词

“形式角色”指的是在一个更大的领域中辨认出一个物体的基础范畴,描写物体在更大的认知域中区别于其他物体的属性,包括物体的大小、形状、维度、颜色和方位等,藉此,可以把一种物体跟周围的其他物体区别开来,如表1所示。

表1 形式角色类“子/儿子”缀词

表1中的“子/儿子”缀词都是形式角色类派生词,其中的定语成分包含形式角色,可以描述为“形式角色+中心语+子/儿子”。如“小红豆子”中“小”“红”都为形式角色,分别表示大小、颜色;“野鸭儿子”中的“野”为形式角色,表示属性。表1中有些名词,如“毛雨子”“狗头车子”的形式角色是隐性的,但是我们能够通过“毛”“狗头”等想象其形象,因此带有形象色彩的词也属于形式角色类词。

(二)构成角色类“子/儿子”缀词

“构成角色”指的是描写一个物体跟其各构成部分的关系,包括材料、重量、部分和组成成分等,也描写物体在更大的范围内构成或组成哪些物体,如表2所示。

表2 构成角色类“子/儿子”缀词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子”缀词,还是“儿子”缀词,都包含构成角色类词。大丰方言“子/儿子”缀词中构成角色类词的语义结构可以描述为“构成角色+中心语+子/儿子”。从构成角色与中心语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整体+部分”“材料+整体”“成分+整体”,没有“成分+成分”。如“葱白子”中的“葱”是整体,“白”是部分;“棉花胎子”中的“棉花”是材料,“胎”是整体;“碱粉子”中的“碱”是成分,“粉”是整体;“鱼泡泡儿子”中的“鱼”是整体,“泡泡”是部分;“粉皮儿子”中的“粉”是材料,“皮”是整体;“水坑儿子”中的“水”是成分,“坑”是整体。

(三)功用角色类“子/儿子”缀词

“功用角色”用来描写物体的用途和功能,可以分为两种:(1)直接功用,指的是人可以跟某种物体发生直接的联系;(2)间接功用,指的是某个物体可以用来协助完成某个活动,如表3所示。

表3 功用角色类“子/儿子”缀词

大丰方言中的功用角色类“子/儿子”缀词都为功用角色类中的间接功用角色类,表示某个物体可以协助完成某个活动,其语义可以描述为“用来VP的NP”。如“磨子”可以看作由“间接功用角色+子”构成,语义可以描述为“用来磨东西的磨子”;“茶托子”可以看作由“间接功用角色+中心语+子”构成,其语义可以描述为“用来喝茶的托子”,语义结构中的动作“喝”隐含;“鸡笼儿子”可以看作由“间接功用角色+中心语+儿子”构成,其语义可以描述为“用来关鸡的笼子”,语义结构中的动作“关”隐含。

(四)施成角色类“子/儿子”缀词

“施成角色”涉及物体的来源或产生的因素,说明物体是怎样形成的,如创造、因果关系等,如表4所示。

表4 施成角色类“子/儿子”缀词

大丰方言中的“子/儿子”缀词包含两种类型的施成角色:一类是施成角色隐含,不作为构词成分出现;一类是施成角色作为构词成分出现,当施成角色作为构词成分出现时,又分为“施成角色+子”和“施成角色+宾语+子/儿子”两种情况。如“绳子”的施成角色是“编”,“瓢儿子”的施成角色是“长”“劈”等,施成角色隐含,不参与构词。再如“呆子”的施成角色是“呆”,因“呆”而成为某类人;“摆架子”的施成角色是“摆”,“变戏法儿子”的施成角色是“变”,施成角色作为构词语素参与构词。

结语

大丰方言具有丰富的“子”缀和“儿子”缀构词现象,已有研究并未关注这些现象。本文结合实地调查材料,系统考察了大丰方言的“子/儿子”缀词。研究发现,大丰方言“子/儿子”缀词结构类型复杂。“子”缀词有“动词性成分+子”“形容词性成分+子”和“名词性成分+子”三种结构,“儿子”缀词有“动词性成分+儿子”和“名词性成分+儿子”两种结构,文章还对构成成分的音节数和结构类型做了详细描写。此外,我们运用物性结构理论中的“形式角色”“构成角色”“功用角色”“施成角色”等语义角色揭示了“子/儿子”缀词的结构与词义的关系,发现大丰方言“子/儿子”缀词在不同的语义角色影响下具有不同的生成理据,物性结构理论能很好地分析大丰方言“子/儿子”缀词的形成原因。

猜你喜欢

单音节大丰方言
方严的方言
大丰麦秆画
方言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大丰瓷刻:镌瓷琢画显匠心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美术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