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三重视角,达成高中历史课程学习要求

2023-09-19李彬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必修课程史料选择性

李彬

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而选择修习的课程,是必修课程的递进与扩展。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向学生展示人类5500年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风貌,从而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历史必修课程以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为依托,侧重从“点—线—面”相对宏观的角度带领学生鸟瞰中外历史的概貌。选择性必修教材则不同,其涉及知识范围广、角度新、叙述细,学习要求直指高考。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习要完成以下三个目标:第一,实现对必修课程递进与扩展,完成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第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第三,对接高考,落实学业水平3、4的要求。基于此,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习应从细节入手但又不能只强调知识,学习时需要聚焦三重视角,即大单元主题视角、学科核心素养视角、高考材料分析题的设问视角,以下就以“古代的商业贸易”为例进行说明。

一、首聚三重视角,教师开展教学设计

1. 大单元主题意识视角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本单元承接生产与储备,讲述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交换。商业贸易是交换的主要形式,人们通过商业贸易互补余缺,丰富了物质生活。商业贸易对人类社会有多方面的影响,本单元的名称着重强调商业贸易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基于此,本单元设置的单元学习主题可设置为:商业贸易影响日常生活。在单元主题下需要学生学会运用长时段的观察视角,关注商业贸易和金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纵向发展历程。同时还需要学生需要学会运用跨空间的观察视角,从世界和中国两个世界对商业贸易和金融进行比较和联系。据此,在单元主题下每一节课的学习主题如下: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涉及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商贸活动和主要贸易通道,以及与商业贸易相关的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单元主题的统摄下,本课确立的学习主题为“商业观念源自与浸润日常生活”。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商业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观念的转变。理解社会环境差异会对日常商业产生影响。感悟古代商业观念源自于日常生活同时又浸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知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解这种观念上的差异会影响今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

2.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视角

首先,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教学应遵循唯物史观。商业贸易是交换的主要形式,纵观古代商业贸易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商业贸易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本课所确立的学习主题“商业观念源出与浸润日常生活”反映了唯物史观下商业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曾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商业观念源自于日常生活又影响浸润日常生活这是遵循唯物史观的重要体现。其次,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基本方法。教学中运用微观视角去观察、解读历史文物图与商业契约,展开史料研习,以认识不同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落实“史料实证”素养。

3. 高考材料分析题的设问视角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强调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将“引导教学”纳入核心能力,有利于理顺教考关系,增强“以考促学”的主动意识。选择性必修课程设计指向性明确,“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故用高考试题引导教学是选择性必修课程教学必须关注的视角。云南省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高考,但2020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已经使用新教材,其考试方式依然是文科综合的模式。根据现状,改变过去教授历史知识的传统方式,将教学重心放到学科素养的落实上。具体而言,可以参照近3年全国卷文科综合甲卷、Ⅲ卷材料分析题的设问方式、设问角度等,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深度学习。

二、再聚三重视角,学生展开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有意义的、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其特征体现在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等方面。在深度学习中“活动与体验”是其核心特征。“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活动,而非简单的肢体活动,“体验”是指学生作为个体全部身心投入活动时的内在体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学中聚焦三重视角,用史料建构学习情境,设置问题链展开深度学习可以达成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学要求。

1. 围绕学习主题,从宏观到微观展开学习

在高一年级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学生已经学习过本节课的部分相关知识,但是学生的知识相对零散,缺乏系统性。因此,建立结构化的知识是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教科书知识点多且较为零散的状况,围绕本课“商业观念源自日常生活又浸润日常生活”这一主题,笔者设计了两条教学线索,以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为明线;以商业贸易对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为暗线。在明线和暗线的交叉下,学习是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过程,具体凝练为三个子目:

第一环节:俯瞰千年商业概貌(宏观)

第二环节:细品中外商贸观念(微观)

第三环节:感悟人类商贸智慧(宏观)

片段一

请大家阅读课本第35~37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概括古代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商业贸易的不同。

呈现丝绸之路图(略),古代东方与西方商业贸易不同,但通过“一条”商业道路的连接实现了东西方的沟通与交流。

提問:观看课本第37页图画《群神宴》,第38页“学思之窗”: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思考两则材料可以用以佐证什么历史现象?

在单元主题统领下,学生以宏观的视角梳理古代中国、古代世界其他地区商业的发展概况,用高考题材料分析题的设问视角设计问题,开展思维训练。认识古代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商业贸易的不同,解读历史文物图、历史地图来佐证丝绸之路的存在及其历史影响。接下来,将用微观视角观察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有代表性的商业契约,认识古代的中国与其他地区商业观念的异同从而升华认知使得学习视角又回到宏观层面。

2. 搭建真实情境,开展史料研习

历史因情境而生动,因细节而完美。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中用好、用足教科书辅助栏目中的史料,以教科书中的课文辅助栏目搭建真实情境,学生研习史料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特质,即“深层动机、切身体验—高阶思维、深度理解—实践创新”。

片段二

呈现课本第39页提及的文物材料,今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509号墓出土的《唐开元二十一年(733)石染典买马契》:

提问:这一则史料属于这是原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根据材料,简述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签订契约的?签订契约体现了什么?

中国古代的契约语句样式统计表

提问:根据材料,思考中国古代的契约语句样式反映了什么现象?

片段三

活动:阅读课本第40页“问题与探究”栏目,材料中的史料属于原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根据材料,简述当时人们是如何签订商业契约的,签订契约反映了什么现象?

活动:呈现古巴比伦时期帝国北部地区(如西帕尔)土地买卖契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条款,了解古代世界其他地区签订契约的过程。

通过对不同类型史料的研习,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同时,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这就达到“史料实证”素养水平2、3。通过史料研习,认识不同社会环境对人们商业观念的影响,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也就进一步落实了“唯物史观”素养水平3、4:“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中,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以上环节设计达到了学业水平3-3“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并判断其价值;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的要求。

3. 用高考材料分析题的设问方式创设问题链

历史选择性课程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讲授基础知识层面,还需要与高考衔接。学习中可以利用以史料创建真实的学习情境,参照全国卷高考材料分析题的设问方式,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学习。

片段四

再次呈现今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509号墓出土《唐开元二十一年(733)石染典买马契》(课本第39页)、“问题与探究”栏目(课本第40页):古埃及人的商业契约。

提问: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商业契约背后反映出商业观念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摘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年

课后巩固: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认识古代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商业契约背后反映出世界不同地区商业观念的不同,这是不同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回归单元主题“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生成感悟即商业丰富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产生了不同的商业观念,这些观念源自日常生活反过来又浸润着日常生活。学以致用,参照高考题设计课后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的同时让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达到学业水平3、4“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要求。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文科生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课程安排在高二学段。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学科的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一定的学科思维,都需要在这一阶段完成。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中凝练单元主题,利用教科书的“輔栏”搭建真实情境,在此情境中按照高考题的设问方式设计问题链展开史料研习可以达成学习要求。

◇责任编辑 苟有恒◇

猜你喜欢

必修课程史料选择性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选择性听力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高中必修课程“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教学分析
选择性应用固定物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分析
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研究
选择性执法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