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探讨
2023-09-18朱立军
朱立军
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1年3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减轻疼痛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带锁髓内钉固定
交通事故、摔伤或高空坠落等各种意外事件可导致创伤性骨折,这也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或骨折愈合不良,容易引发骨不连等并发症,对患者肢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2]。因此,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需进行固定治疗,促进骨折愈合。临床上多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施以常规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术后恢复效果欠佳,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可出现固定不良等现象[3~4]。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作为一种弹性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既能刺激患者骨痂的生成,又能加快患者骨折的愈合速度[5]。本研究探讨了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3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21~69岁,平均(45.19±2.21)岁;胫腓骨骨折12例,股骨骨折11例,肱骨骨折患者有9例,尺桡骨骨折患者有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22~68岁,平均(45.23±2.18)岁;胫腓骨骨折11例,股骨骨折10例,肱骨骨折8例,尺桡骨骨折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自愿签字。排除标准:严重精神异常;凝血机制障碍;手术禁忌证;病理性骨折;合并严重感染;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病变;败血症;免疫缺陷及骨代谢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
术前,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对动力加压钢板的过敏反应情况;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给予麻醉;以患侧外侧作为手术入路切口,逐层剥离切开,充分露出骨折位置;仔细剥离骨不连的骨膜,并根据骨折实际长度选择相应的钢板,置于病变张力侧,以适宜的皮质骨螺钉给予螺旋加压处理;最后进行常规引流,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1.2.2 观察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
术前,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对带锁髓内钉的过敏反应情况;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给予麻醉;以患侧外侧作为手术入路切口,逐层剥离切开,充分暴露出骨折端,仔细剥离骨不连的骨膜;随后针对骨折不连端进行修复处理,形成梯形截面或者横断面,以骨刀凿除硬化骨质;展开扩髓处理后,进针点选为大转子定点,置入髂骨块;当复位效果满意后,以带锁髓内钉加以固定,上下安装锁定,完成固定;最后进行常规引流,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效果:若患者的骨折愈合且尚未出现压痛感,患肢活动正常,判定显效;若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骨折线模糊但活动基本正常,判定有效;若患者尚未达到上述标准,判定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2)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
(3)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分值0~10分,无痛为0分,剧烈疼痛为10分。
(4)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檢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四肢创伤骨折多由暴力性损伤所致,不仅会导致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还会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对身心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大部分四肢骨折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不利于骨折端的血液运行,预后效果不佳[6~7]。临床上主要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使用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复位骨折端。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中要对软组织、骨膜进行广泛剥离,容易诱发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若术后若处理不当,极易出现内固定松动的情况,延长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9]。
近年来,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较于常规手术,带锁髓内钉固定术的创伤性更小且操作更简单,既能避免传统钢板固定大范围剥离软组织、骨膜这一环节,又能减少对肢体血运的影响,还可刺激骨细胞增生,进一步加快骨折的愈合。此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可以最大程度減轻对皮质股血管、外侧骨膜的影响;将其置于骨折中线加以固定,减少弯曲应力,具有良好的生理力学作用,可以有效预防骨折端移位乃至旋转等问题,进而利于患者术后康复[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传统加压钢板固定需要对骨折两端加以固定,形成较大的弯曲应力,患者在后期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中容易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情况,且骨折吸收过程中钢板固定的作用逐渐减弱,导致应力遮挡效应,患者可能出现二次骨折风险,故疗效不如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带锁髓内钉固定术的应用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长,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说明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骨折愈合速度。
综上所述,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减轻疼痛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陈国立,薛志超,李欢乐,等.带锁髓内钉或钢板固定植自体骨与人工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J].临床医学,2022,42(10):5-7.
[2] 王守朝.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探讨[J].人人健康,2022,(18):63-65.
[3] 李智伟,刘宏建.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及对四肢活动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4):62-64.
[4] 余汗青.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效果[J].吉林医学,2022,43(8):2214-2216.
[5] 樊亚军,董琦,钟崇柱.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与并发症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1):93-95.
[6] 王太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2):56-58.
[7] 陈地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1,7(2):91-93.
[8] 张柏.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3):78-80.
[9] 党华,郭耀军.加压钢板、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作用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1):73-74.
[10] 孙红超.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45-47.
[11] 赵海峰.探讨带锁髓内钉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有效性[J].智慧健康,2021,7(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