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脑卒中康复的运用
2023-09-18隋瑞峤
隋瑞峤
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造成血液不能够顺利流入大脑相应部位,而诱发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肢体活动不利,甚至意识丧失等。虽然脑卒中的预后会因发病部位、病变大小不同而有差异,但总体而言,越早康复,恢复效果越好。本文介绍针灸在脑卒中康复中的运用。
脑卒中的治疗
外科治疗
(1)缺血性卒中的外科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微创取栓,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当出现两侧脸不对称、口眼歪斜、肢体麻木,或者突然言语不利、说话口齿不清楚、胸口憋闷时,一定要在4.5 h内到能治疗脑卒中的医院进行血管再通治疗。
(2)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若脑出血比较大,出现脑水肿、中线移位等,可采用去骨瓣减压或开颅清除血肿;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行动脉瘤结扎,或采用介入穿刺的微创治疗,通过弹簧圈栓塞相应血管,防止其进一步破裂出血。
内科治疗
(1)缺血性卒中的内科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的治疗。
(2)出血性卒中则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内科治疗。如脑出血量小,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包括脱水、控制血压、营养脑神经等。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颅内高压,可通过穿刺放脑脊液;发生脑水肿,可进一步脱水治疗;发生颅内血管痉挛,可使用尼莫地平治疗。
中医治疗
无论是在脑卒中发作期,还是康复期,中医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用中药或针灸及理疗等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也比较好。
为什么要进行脑卒中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得到了相应的救治后,还要注重后期护理,否则极易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
(1)脑卒中后,大部分患者会有神经功能的缺损。而通过康复,可以促进缺损的神经功能恢复,最大限度减少残疾的发生。
(2)康复治疗可减少脑卒中后并发症的风险,如焦虑抑郁、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等。其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进行针灸以及相应的推拿,可以减少肌肉萎缩的发生。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
一般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的48 h后,可开始康复治疗,比如进行摆放良肢位,部分患者可早期开展针灸、运动训练。虽然康复的黄金时间是前3个月,患者恢复速度相对较快,也不能忽视之后的康复治疗,这对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大有裨益。
如何进行脑卒中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除了必要的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做到低盐、低脂饮食,按时服用二级预防药物外,最主要是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康复训练,可使用一些辅助器具,如矫型具、机器手等。当然,也可以采取传统医学的方法,如配合中医的针灸、艾灸、拔罐、按摩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在早期及恢复期,建议患者在医院的康复科或专门的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后续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于家中自行进行康复训练。
针灸如何促进脑卒中康复
针刺治疗中风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从传统针灸经络学说的角度形成了辨证取穴、循经取穴及特定穴等经典选穴原则,采用毫针刺法、刺血疗法、温针灸法、电针法等。
脑卒中的针灸治疗方法
常用头皮针法,即通过刺激头部特定部位的穴位或者穴线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运动障碍会选择运动区,感觉障碍选择感觉区,平衡障碍会选择平衡区,言语障碍会选择言语区。毫针或电针治疗应用也比较多见,尤其是对瘫痪的记忆群,通过电针治疗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有时也会选择艾灸,可补充人体阳气,能够改善瘫痪患者因气血不足导致的训练后易疲劳现象。
当脑卒中后以失语为主症时,针灸治疗时常取风池、完骨、天柱、哑门、廉泉、旁廉泉、金津、玉液等穴。其中,金津、玉液是点刺放血,针刺完骨时,针尖朝向舌骨、咽喉方向斜刺,使针感到达咽喉部,效果较好。中风伴失语的患者需要坚持治疗,积极配合医生,才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风后偏瘫在临床上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脑梗死也就是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中风性偏瘫,早期介入针刺有一定的急救醒神作用。特别是在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越早进行针刺治疗,效果越好。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偏瘫,则要因人而异。如果患者生命体征不稳,或有再度出血的可能,一般不建议针灸;如果生命体征比较稳定,采取适当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会根据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穴位,如醒脑开窍取人中、内关、三阴交等穴;肢体偏瘫及改善局部供血,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下肢乏力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
针灸的治疗要分期,包括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后遗期。
(1)急性期: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就可以早期介入,具有醒脑开窍的效果。选穴大多是一些大的穴位,如极泉穴、内关穴,刺过后患者会感到手指麻木;还有委中穴、三焦穴,刺过后可引起患者肢体抽动或者麻木。
(2)恢复期:在恢复期可取肢体的一些穴位。上肢功能障碍中最常见的是肩手综合征,即患者的患侧手突然浮肿疼痛,伴有肩关节疼痛,手功能受限,严重时可因疼痛并发上肢挛缩,或手掌不能打开,或肘部屈曲不能伸直,肩部不能打开等一系列症状。此时,可针灸上肢的手三里、曲池、外关、肩髃等,下肢的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穴、丘墟穴等。对一些处于软瘫期的患者,如肢体肌张力差时,用电针刺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此外,在中风恢复期,还可辨证选穴,如出现热证,可选曲池、外关、合谷;出现血瘀,可选手三里等。下肢功能障碍多表现为下肢过伸外旋,常选用的穴位有气冲、髀关、风市、血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中封、太冲等。对于肢体无力的情况,着重点在于增强肌肉力量,如无法屈曲大腿,需选用臀部穴位,如秩边、环跳等。
(3)后遗期:如后遗期患者肌张力很高(痉挛瘫痪),此时针刺激量不能太大,主要是做一些艾灸,以减少肌张力。
在针灸的同时,配以穴位按摩,可取得更好的效果。风府穴属于督脉经的一个穴位,位于头后枕骨部位,时常按摩此穴,有醒脑开窍的效果;风池穴属于胆经的穴位,轻轻揉按,同样可以起到醒脑开窍、祛风、疏通经络的效果。
结束语
针灸治疗疾病的历史比较悠久,通过辨证论治,对脑卒中康復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