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文学方向课程体系建设刍议
2023-09-18王欣
内容摘要:文学方向课程对于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共情能力、联想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从低年级专业核心课程的英语文学导论,到选修课程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及文学史课程,再到高年级文学批评方法类课程,构建了文学方向横向与纵向交错的课程矩阵,以进阶性、延展性与立体性为特征,不断优化英语专业文学方向课程体系。
关键词:英语专业;文学课程;课程体系建设
基金项目:2021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110048)。
作者简介:王欣,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比较文学方向的研究,在《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教辅等十余部。
英语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其核心内涵不断丰富。随着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于外语专业五大学科方向的明确提出,课程体系建设也随之调整,在传统的语言学、文学和翻译的基础上,增加了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以及国别与区域两个方向。文学教育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内容,在加入比较文学的新内涵后,能够更好体现中国新时代语境下英语专业教育的特色。
就英美国家的英语系而言,根据2019 年最新版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规范:科目基准说明》①,英语科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英语文学,英语语言以及创意写作。可以说文学课程是英语专业的本质性方向课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本身蕴含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对读者来说,它又具有愉悦和教化的功能。文学能够打动人的心灵,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是一个能够对情绪、情感、性格等再塑造的过程。比如乔纳森· 卡勒在他的《结构主义诗学》中所引用的一个例子:有一则新闻报道了前一天在七号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这本是一则非常普通的交通新闻,但是如果我们把新闻以诗歌的形式重新组合:
昨天在七号公路上
一辆汽车以时速一百公里行驶撞上
一颗法国梧桐,
车内四人全部
丧生。
就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阅读情感体验,实际上这就是一首热奈特的法语诗歌。文学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虽然是相同的,但所产生的情感冲击却是大相径庭的,正如卡勒所说:“如果把一般平平常常的新闻报道体的文字按抒情诗的格式中心排列,四周默默流出赫然醒目的大片无言空白,文字虽然一字不动,它们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却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239)。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文学的震撼力,朱光潜先生也说,文学是“由一个灵魂出发,去感动无数心灵,去启发无数心灵的创造”(11)。而文学教育,通过文本细读与分析,通过跨文化联想与对比,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共情能力、联想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可持续成长的能力②,充分彰显英语专业人文化教学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对于每一门文学课程而言,都需要讲好文学故事,实现文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启发对话与联想引导,引领学生在夯实知识、提升思维以及扩展视野的过程中,汲取智慧,实现成长。比如,在讲解19世纪维多利亚诗人丁尼生的《尤利西斯》时,分析尤利西斯不肯安于做一位安逸的国王,而是决心要带着自己的船员继续航行到那未知的界域。这种不断求索的精神值得学习,有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③的豪情与气魄。特别是结合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恶之花》的前言《致读者》中所表达的思想,更能够带给学生深刻的思考与启发。在《致读者》中,诗人讲到有一种“恶”悄无声音,但却会在打个哈欠中就吞没了整个世界,而这种“恶”就是“无聊/倦怠(ennui)”。从一篇文本出发,在跨文化的联想对比中,引领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不能无所事事,而要利用好时间过一种充实的生活。
再比如,在讲解19世纪初期的英国哥特小说《弗兰克斯坦》(Frankenstein)时,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开展了科学实验,又是如何在实验中将人的理性推至极致,以至于产生了无力挽回、令其追悔莫及的后果。在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讨论时,要把科学伦理的维度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以辩证的眼光去思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当下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效率与便利的同时,是否会有违背科学伦理的问题。在这样的讨论中,不仅增长了智慧,也弘扬了人文精神。
刚刚几个例子用来说明,文学方向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本质性课程之一,能够很好地发挥人文化教育所倡导的育人功能。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就要不断丰富授课内容,深入并延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提升教学质量,助力英语专业课程体系高质量发展。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仅靠几门课程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要建构合力,在英语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将文学课程系统地、有规划地组织起来,由课程到课程链,由课程链到课程体系(也即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作为起点的低年级专业核心课程《英语文学导论》,到文学史以及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体裁的文学选读课程,再到高年级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课程,构建文学横向与纵向交错的课程矩阵。
以上外英語学院为例,我们在本科阶段文学方向的课程板块一共设置了21门课程,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纵向进阶性课程链条,课程之间要有关联性与接续性。在此基础上,同年级中不同的文学课程之间也要建构它们的融合:一方面是课程内容的互补;另一方面是课程内容的交叠,也即相同教学内容在同年级不同课程中的复现。通过互补与交叠,拓展文学知识版图,强化重点知识内容,使得不同课程间产生复调式的同频共振,有效强化课程之间的勾连,发挥育人合力。
文学方向课程矩阵的建设,应体现出进阶性、延展性和立体性的特征。首先是进阶性,分布在四个年级之中的21 门课程一定是由浅入深、由简入难的。一种进阶是从知识输入到能力输出的进阶,另一种进阶是从文学到文化、从文化到文明的进阶。这两种进阶性,体现在单门课程中,是较之传统课程的升级,体现在课程体系中,则是纵向课程链之间的进阶。低年级的授课方式,以知识输入为主,以能力输出为辅,而到了高年级则反之,要以能力输出为主,知识输入为辅,这体现的是学生从知识积累到能力提升的过程,没有一定知识量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只是纸上谈兵。能力输出最好的呈现方式是写作,低年级的写作以读书报告为主要形式,到了高年级要写学术文章。
另一种文学到文化再到文明的进阶,实际上也是新时代语境下对英语专业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英语专业教育基于语言习得,但要以文化沟通与文明互鉴为旨归,要实现专业的升级与跨越。这一方面体现在英语专业整体的课程体系建设上,基于文学方向课程,完善文化类与文明类课程,包括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 美国历史、西方文明史、英/ 美国思想史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实现课程的三“ 文” 进阶;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文学课堂的内涵建设,在文学讲授中融入文化和文明的维度,提升文学课程自身的进阶高度。
那么,在文学课堂上,如何把文化和文明的内容融入到文学教学当中,实现进阶性教学呢?这里还举《弗兰肯斯坦》为例。小说的开头是带着船员到北极探险的罗伯特·沃尔顿(Robert Walton)船长写给姐姐玛格丽特(Margaret)的四封信,其中在第二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I have no friend. When Im glowing with the enthusiasm of success, there will benone to participate my joy; if Im assailed by disappointment, no one will endeavourto sustain me in dejection. I shall commit my thoughts to paper, it is true; but thatis a poor medium for the communication of feeling. I desire the company of a manwho could sympathize with me; whose eyes would reply to mine.”(Shelley 4)
沃尔顿内心的这种孤独感和小说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有共性的,这可以结合18 世纪启蒙主义思想来分析,特别是以大卫· 休谟(David Hume)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主义。
18 世纪是一个健谈的世界(conversable worlds),交谈会话是交际的重要形式,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频繁,出现了很多社交俱乐部、沙龙等。也是在这一时期,人被看作是“ 社会的人(a social being)”,在与他人的会谈与交流中建立同情,而“ 同情(sympathy)”也被认为是人的根本属性(Mee 84)。在18 世纪的会谈文化中,交谈被认为是一种获得知识、了解真理、获知真理的媒介和手段,当时科学实验的一些最新成果也会通过交谈的形式进行传播。在对小说的分析中如果能够有机融入18世纪的思想文化背景,就能够更好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升课程的挑战性与创新性,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第二方面是延展性,即将文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延展。第一个延展的维度是学科交叉,融入中文学科的部分课程内容,除了增设中国文学课程外,在英语文学课程中始终贯穿中外比较的元素。从英语文学到比较文学的延展,还能够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与价值引领。
延展的另一个维度是强化文学方向课程,打通本硕博,把文学课程延展到研究型拔尖人才配牙膏的平台。2019年,我们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旨在培养学术成长型的英语专业拔尖人才。实验班施行旋转门政策,学生可以进、也可以出,采用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业指导,以文学类课程的深度学习为特色,包括原典阅读课程(学生每学期要读六到七本文学原典)、研究方法课程、中西比较课程以及国际化课程四个板块。进入高年级的实验班学生可以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更好提升研究能力,为未来学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验班的课程考核采用论文答辩的方式,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很好的学术训练。第一届人文实验班的毕业生有超过80%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进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深造。
第三方面是立体性,包括两个层面:“第一课堂之外”和“教室之外”。在发挥第一课堂育人主渠道的基础上,要利用好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要全方位、全过程做好育人工作,建构好育人的文化氛围。第一课堂之外要發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搭建教学学术共同体。在“英华诗苑”等学生专业社团中,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学赏析沙龙活动,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用英文创作诗歌、短篇小说等。我们还设立了“英华杯论文奖”,激发学生去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勤于写作。我们还有定期举办的文学沙龙,通过文学沙龙活动分享老师的学术专著或译著,邀请学生撰写书评。为更好推动第一课堂外的学习,我们设立了“爱阅荐书”线上栏目,分为“赏艺术之美”“汲人文之粹”“感受小说的温度”“穿越历史的隧道”以及“品读英语语言艺术”等五个系列板块。该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共建了学习共同体,带动了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阅读,不断提升文学素养。在文学阅读、赏析与写作中,语言能力的提升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了。
“教室之外”是指要善加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为教室之内的传统课堂教学提供有效支撑与补充。网络平台可以超越学校、地域和国家的界限,能够更好整合优质资源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们跟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开展了“在地国际化”的联合、实时研讨授课,这个课程由中方老师和英国老师同时建构一个虚拟教室,中英两国的师生们会同堂讨论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一起研读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打破了校际和国籍界限,是具有良好示范性的国际合作授课模式。我们还与上海图书馆合作了“东西之间”系列课程,带领学生开展实地立体化的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十八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时会讲到《闲谈者》(Tatler)与《旁观者》(Spectator)报纸,我们便带领学生直接到徐家汇藏书楼观展,去现场看一看这些报纸具体是什么样子,这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感受非常深刻。
以上是对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简短分享。文学教育作为英语专业的本质内涵之一,激发的是热爱,汲取的是智慧,获得的是成长,很好诠释了人文化英语专业教育的理念。建构一个横向和纵向交错的文学方向课程矩阵,不断优化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进阶性、延展性和立体性,能够更好发挥文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呼应新时代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
注释【Notes】
①参见QAA, Subject Benchmark Statement: English, December 2019.
②参见笔者论文《人文化英语教学中的联想思维培养》,发表于《山东外语教学》2020 年第2 期,60-67 页。
③参见东汉曹操的名篇《龟虽寿》。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乔纳森· 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Culler, Jonathan. Structuralist Poetics. Trans. Sheng Ning.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 House,1991.]
Mee, Jon. Conversable Worlds: Literature, Contention, & Community 1762 to 1830. New York: Oxford UP,2011.
Shelley, Mary. Frankenstein. New York: Bantam Books, 2003.
朱光潜:《谈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Zhu, Guangqian. On Literature. Beijing: Beijing UP, 2013.]
责任编辑:翁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