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合?重述?对话: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翻译出版
2023-09-18朱田子
内容摘要:2022年11月19日,以“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翻译出版”为主题的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以专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既重返近代翻译出版“西学东渐”的历史现场,探讨翻译出版史的“源”与“流”。又持续从文学翻译、童书出版、学术翻译、传播与发行活动等角度,对新时代背景下翻譯出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景式、多方位的扫描,梳理了翻译和出版之间的逻辑理路和当代关系,并结合知识结构转型和思想文化变迁等角度,探讨对外翻译出版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路径。
关键词:华中学术传播论坛;翻译出版;文化传播;
作者简介:朱田子,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明进步离不开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又建立在翻译的基础之上,学界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翻译传播链中的重要一环——翻译出版的探索却还不够充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于 2022 年 11 月 19 日共同主办了第六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展开。此外,《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文研究》《华中学术》(集刊)《出版科学》《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现代出版》《中国出版史研究》《印刷文化》《出版与印刷》《新闻与传播评论》《河南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等单位也参与协办了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炜主持开幕式,中心主任范军介绍与会来宾,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余一娇、文学院教授张三夕、学报副主编曾巍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翻译出版”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的议题涉及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翻译出版史研究、对外翻译出版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及新时代翻译出版的理论与实践,并结合翻译出版中的文学翻译、童书出版、学术翻译、传播与发行活动等展开多个专题研讨。
一、暗合与交汇:近代翻译出版史研究
翻译出版史研究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中国关于“西方”大规模的知识生产始于近代西学东渐背景下的翻译出版实践,因此,不少学者对“西学”的翻译情况、西书的传播以及“西方”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考察。
从翻译出版中的编辑活动角度出发,华中师范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建辉对张元济通过翻译出版传播西学的途径与方式进行了考察,他从张元济早年中西融合的知识结构、进入商务之前的西学传布以及在商务印书馆输导西学三个方面入手,指出面对西学的思潮冲击,张元济选择了主动与它共生共存,善于吸收,融合中西,并将传播西学作为振兴中国的一种使命担当。这对重新理解翻译出版中的编辑活动具有启发意义。
不少学者从书籍史的角度出发,探究中西文化通过翻译出版的碰撞与融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何朝晖结合亲身见闻,对东西方在图书及其制作、管理、收藏方面的共同点与相异处进行了研究,并从七个细节(鱼传尺素、链锁缥帙、金针作画、诟詈护书、方寸之间、灵肉合一、洋装在身)观察中西书籍史之间的关联与交汇,有利于探讨中西书籍史比较的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古已有之的“名著”概念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生发出新的所指,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彭颖考察了“名著”概念借由翻译出版的具体实践,认为其在各家出版机构与知识精英对其的竞争性阐释中,逐渐发展为趋向相对稳定和统一的主导性意义,并通过重构“词”与“物”的关系,介入到现代化转型的行动维度之中。《黑奴吁天录》是首版于国家民族危局之际的“名著”之一,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陈静和她的学生张依依对其1901至1920年的二十年间的各个版本面貌进行了梳理。经她们考查发现,特别指出1901年魏氏木刻本或存以“匪”与“靡”差别为标志的两个版本系统,她们的研究对于理清学界一直语焉不详的林纾、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的版本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从近代知识语境中“西方”的角度出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石慧认为翻译书籍借鉴了大量源自西方的知识资源,但并不能被看作是不加甄别、被动的文化输入,而是一种根植于近代中国土壤的文化再生产行为。
此外,翻译出版中的物质性媒介也值得关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张玥从表层和实践两个层面考察了近代早期中英交往中的“船”的传播实践。她指出“船”依托动力牵引、流动灵活、空间转译等特点,不断冲击以“广州制度”为主的交往框架,成为重组中英外交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近代中国海关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彭昱剑从近代中国海关华员的身份转译的角度切入,对《关声》登载的36篇翻译文章进行文本分析,他认为这些译文有力地厚植了华员的身份认同、扩展了华员的身份外延、抒发了华员的身份迷思,最终主动迎接来自中共的解放。对于考察近代翻译出版职业群体的心态与情感、出版物与阶级关系等提供了新角度。
综上关于近代翻译出版史的梳理与研究,学者们关注“ 西学” 的流行和“ 西书” 的传播促使翻译书籍的译者、出版与传播途径在特定认知框架下做出的选择,这些选择又传递了时人对于“ 西方” 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如何在近代翻译史研究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向相结合的基础上,探讨出版理念和出版行为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 还有可待挖掘的空间。
二、重述与对话 :对外翻译出版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中国古代经典的对外翻译出版是与会专家们的研究热点,随着中国哲学在海外汉学研究中的逐渐升温,《道德经》以及《老子》的译介和研究也呈现出多元景观。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杜青钢,梳理了《道德经》在法国的翻译与传播历史。
他结合史料介绍了最重要的三个版本:1842 年的儒莲版;刘佳怀的1967 年版以及艾田普主持1980 的七星版;附加弗朗索瓦· 黄和诗人雷伊里斯1949 年的合译本。并发现《道德经》中的关键词翻译,体现了传统阴阳五行观念和法语词性的有趣融合,以此突出黄老的阴阳观念,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深层影响。此外,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刘玲娣教授将当代英美六种不同的《老子》译本的基本观点呈现出来并略作评价,她认为其译介不仅是不同文字的语言学转换,更是译者有关《老子》乃至整个道家道教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晶。这为《老子》的海外译介、研究和传播带来新的思考。以上两位学者对不同时代的不同译者在译介中国古代经典时,所采取的不同的策略的考察,既显示出中国古代经典西译的历史性进步,也呈现出某些规律性局限和困扰,结合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成功实践,《荆楚文库》编辑部主任周百义运用充实的材料与数据,展示《狼图腾》走向海外的丰硕成果。作为《狼图腾》出版团队“ 金三角” 之一的周百义先生,因为参与了其出版、发行以及海外传播的全过程,他带领与会人员回到这部小说海外出版的时代背景中,指出《狼图腾》在国内的畅销与影响,是走向海外的基础;在海外的传播既是出版方的主动推荐行为,也是海外出版商关注中国出版的结果。
从提升影视译制水准的角度切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何卫华教授将《流浪地球》视为对中国版本世界主义的一次文化表达和重新思考。他主要论述了以下三方面:首先,将“ 天下” 观视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世界主义观,并阐释了其理论上的优势和不足;其次,他论述了《流浪地球》中传达出的世界主义理念,并结合影片对其现实维度、技术—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在电影中展现出来的世界主义协作进行了分析;最后他聚焦于影片对“家”的不断强调,并由此提出一种世界主义伦理观。从跨文化的角度切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王若扬对韩国网络漫画在华翻译与传播研究进行了考察,基于对中韩两国对其翻译与传播在政策、文化以及内在观上的对比,她认为新时代网络媒介的发展为官方与读者群体推动双方市场融合提供了动力和机遇。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实践有利于丰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经验。
综上所述,学者们将传统经典的现代重述与对外翻译出版联系起来考察,发现西化了的中国古代经典以及中国经典文学的海外传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实践经验和路径参考;那么中国怎么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体现自己的责任?这需要以开阔的视野对中国版本的世界主义进行了重新思考;而对外翻译出版如何在更广阔的领域作用于社会知识结构的转型与思想文化的变迁。需要继续从学术和学理两个层面持续推进。
三、多元与创新:新时代翻译出版的理论与实践
以文学再经典化的技术性建构角度切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万滢安对民国童书译介出版的知识生产模式进行探究,她认为文学传播的经典化策略是译介出版研究的内核。她提到话语动态式、书刊互文式、诗性与商业整合式和译创承续式的独特知识生产模式糅合了知识生产的“在场”和“关联场”,合力将源语国的儿童文学经典形塑为目的语国的译介经典,可见,跨文化的文学再经典化过程也是中国本土儿童文学独立化的过程。同样针对儿童文学翻译出版的议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朱田子从近代儿童文学译作观念嬗变的角度切入,从不同侧面考察了夏译版《爱的教育》这一经典儿童文学的翻译生成过程及其接受美学,她认为译者有意通过对抗“教训”表达对“儿童本位”与“童心”的礼赞和崇拜,并摆脱“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念。译作观念的角度有利于探索儿童文学译作在特定时期译语文化接收过程中的制约和影响因素。以上两位对童书译介出版技术性特征以及儿童文学译作观念的审视,可以被视为一个有效的切口去管窥:翻译出版作为知识生产的社会形塑力之一,是如何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性转向相联结的。
从文学理论译著的出版影响视角切入,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李家军认为文学理论译著是一种现代性力量,也是民国知识分子进行文学批评、学术研究和介入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主要媒介。逐步在其周边形成的文学学术共同体,成为现代文艺学学科建构的主要人力资源,推动了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型和现代文艺学学科建构,逐步建立起现代文学批评新范式,并引发了民国文学场、教育场和学术场骤变。这对于翻译出版文化史研究和当代文学出版专门史的建构提供了新范例。
同样针对文学理论译著的出版影响这一议题,有学者从场域理论的视角考察文学翻译和文学运动的关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编审刘晓嘉考察了通过文学翻译引进的世界左翼文学理论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他指出在作者与出版机构的互相认可、互相合作中,国外左翼文学在中国有了广泛的受众,最终完成了从翻译者到出版者到读者的传播过程,为中国左翼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资本和文化资本。可见通过文学翻译引进的世界文学理论是中国文学在文学场域中竞争的重要武器。
除了对文学理论译著的考察,术语翻译也是广大翻译者面临的挑战。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李银波教授以《汉代学術史论》(英文版)为例论述了“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构建的缘由,他指出目前我国为翻译服务的术语库存在:术语学科范围不全、数量太少、术语不规范不标准、各术语库不统一的问题,由此可见“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术语库” 的构建是时代的使命,是中国崛起的迫切需要,也是翻译者的迫切需要。
以上学者们的研究在题材、视角和观点上拓展了翻译出版的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另一方面翻译出版的视角,也有助于更好地探析相关交叉领域中所包含的复杂现象和种种问题。有利于寻求新时代背景下翻译出版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路径。
总体说来,此次会议既完善了翻译翻出版史研究,又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型和西方文化中国化;既将传统经典的现代重述与对外翻译出版联系起来考察,也以开阔的视野对中国版本的世界主义进行了重新思考;既厘清翻译出版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脉络,也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翻译出版的理论和实践。此外,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翻译出版仍有许多有待深挖和拓展的研究内容;这需要学术界、期刊界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期望学界诸君仍能在相关领域进行持续而广泛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