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重视环保:不能嫁祸于海等
2023-09-18
周恩来重视环保:不能嫁祸于海
周恩来高度重视环保。50多年前,他就强调:“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必须绝对安全可靠。我们不能嫁祸于海,一点儿也不行。”
周恩来对中国近邻日本的水污染十分关心。1970年12月6日,他问日本来宾:“日本在工业大发展的条件下,‘公害情况怎样?哪种‘公害最严重?是污水、废气还是垃圾?”两天后,周恩来接见菅沼正久等日本友好人士,当得知日本因污染而使塘泥不能用作肥料时说:“被工厂里的废水、污水污染了。”
1971年2月15日,周恩来说:“现在‘公害已成为世界大问题,废气、废水、废渣对美国危害很大……日本最大的琵琶湖都污染了,近海已无鱼,非到外海打鱼不可。”此后,周恩来又多次强调要注意环保问题。4月5日,他在接见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的代表时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害”很严重,我们要认识到在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这个问题,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我的书在这里,要什么奇书?”
社会史学家陶希圣回忆,家乡黄冈有个闻名遐迩的“读书人的村落”。一次,河南省光州某读书人家来该村聘老师。来人一进门,见所聘老师正在吃饭,桌子是将挑米的箩筐倒过来,“桌上”摆咸菜一碗、糙米饭两碗。老师到了光州,被迎进书房,随身携带的行李只有一个破砚和一支朱笔。东家见状,委婉地说:“老师行囊并无奇书啊。”老师指指自己的肚子说:“我的书在这里,要什么奇书?”
陈独秀碰壁
一天,陈独秀去拜访章太炎,钱玄同和黄侃正好也在,两人为了回避,躲在隔壁。陈独秀和章太炎侃侃而谈,说到清代训诂学的发达,陈独秀列举戴震、段玉裁、王念孙诸大家皆出于苏皖,言下颇以自己为苏皖人自豪。后话题转到湖北,陈独秀说湖北没出什么大学者。黄侃突然从隔壁跑来反诘道:“湖北固然没有学者,然而这不就是区区;安徽固然多有学者,然而这也未必就是足下。”陈独秀无以为应,默然离开。
郭沫若妙解人名
一次,郭沫若问漫画家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自称为兄?”一同出席的版画家王琦打趣道:“他妹妹名冰,所以他名叫冰兄。”郭沫若哈哈大笑,说:“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满堂宾客皆笑。
吴稚晖:“自己可以走路,何必要别人拉?”
一次,蒋经国送给老师吴稚晖一辆人力车,吴稚晖当即拿来锯子,将车的两根拉杠锯掉,然后哈哈大笑,把车身抬到书房里。他懒洋洋地坐了上去,说:“我现在有了一张沙发椅了!一个人有四条腿,自己可以走路,何必要别人拉?”
蒋子龙解怪谜
一次,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作家蒋子龙解谜:“把一只5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1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蒋子龙说:“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放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金斯伯赞道:“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怪谜的人。”
史铁生守球门
史铁生酷爱足球,曾和余华、莫言等人一起去沈阳参加活动。其间有足球比赛,当时作家队形势岌岌可危,为挽回败局,关键时刻,坐轮椅的史铁生亲自披挂上阵,镇守球门,“辽宁的学生再也不敢射门了,他们怕伤着铁生”。据余华回忆:“可是我们仍然输掉了客场比赛。”虽然比分失利,但作为球员的史铁生依旧开心。
钱三强的极简求婚
1943年,德法恢复通信,信不能封口,一次只限25个法语单词。1945年,在法国留学的钱三强向在德国留学的何泽慧写信:“经长期通信,向你提出求婚。如同意,我将等你一同回国,请回信。”何泽慧答复:“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次年春,二人在巴黎结婚。
宓子贱:上任先识鱼
《说苑·政理》记载,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门生宓子贱被任命为鲁国单父宰。赴任之前,宓子贱拜访隐贤阳昼。阳昼传授经验:“钓鱼时,放下鱼竿立即游来吞食的是阳桥鱼,这种鱼肉质薄且柴,味道不佳;绕着钓饵游来游去,欲食又止,难以被钓到的是鲂鱼,这种鱼肉肥味美。”赴任途中,宓子贱见到前来迎接的华丽马车,连忙催车夫避开:“再快点,阳桥鱼来了!”
林肯:给所有的将军都送一桶威士忌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某禁酒委員会负责人求见总统林肯,要求他把常胜将军格兰特免职,理由是格兰特经常酗酒。林肯问:“格兰特酗的是什么酒?”负责人回答:“威士忌。”林肯说:“请听好,以我的名义,给所有的将军都送一桶威士忌去,这样,我们很快就能打赢这场战争了。”
萧伯纳:“再次敬赠”
一次,英国文豪萧伯纳在一家旧书店翻看削价处理的书,看到了他的一本剧作集,而且该书的扉页下方有他给一位朋友题写的“乔治·萧伯纳敬赠”。萧伯纳当即买下这本书,在题赠下写道“乔治·萧伯纳再次敬赠”,将此书寄给那位朋友。
魏荣爵“给分六十”
1941年,魏荣爵在重庆南开中学任教。学生谢邦敏文科成绩优秀,但数理成绩欠佳。当他进入考场,展开物理试卷一看,顿时目瞪口呆——他一道题也答不出,只得交白卷。交卷前,他心有不甘,在试卷上填词:“晓号悠扬枕上闻,余魂迷入考场门。平时放荡几折齿,几度迷茫欲断魂。题未算,意已昏,下周再把电磁温。今朝纵是交白卷,柳耆原非理组人。”
魏荣爵评卷时,在试卷上赋诗一首:“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
魏荣爵破例“给分六十”,谢邦敏得以毕业,顺利考入西南联大法律系。此后,谢邦敏在北大法律系任教,受地下党派遣进入北平市旧法院做书记,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北京市法院第一刑庭庭长。魏荣爵的“人各有志,给分六十”成就了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来源/《世纪风采》《青年文摘》《党员文摘》《潇湘絮语》《文史博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