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2023-09-18朱月红

中国饲料 2023年16期
关键词:畜牧业养殖绿色

朱月红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回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的诉求,是对新时代的“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调整与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李军和潘丽莎,2022)。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如何结合我国国情与农情,全面统筹“三农”工作进而实现农村3 个全面目标(农业全面升级、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生态畜牧业不仅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畜牧业要想实现绿色发展,必然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为要,大力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推进畜牧业向绿色化转型升级,实现高效养殖与产品绿色化协同发展,推进畜牧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使绿色化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对优质畜牧产品的需求,进而推动畜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产出高效发展格局的发展模式(贾云飞等,2023)。

1 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

1.1 助推乡村振兴稳步落地 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注重科学处理畜牧业污水,实现畜禽粪便循环利用模式,协同构建绿色高效的新型产业发展链条,引领畜牧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为乡村振兴赋能。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可以促进传统粗放式畜牧业增长模式向绿色生态增长模式转型,进而带动我国农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有效提升乡村产业化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逐步落地。但当前我国乡村广袤,畜牧业生产仍以小规模养殖为主,这就导致“人畜混居、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畜牧发展仍是当前主流(熊学振等,2022),这种养殖模式不仅不利于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更不利于生态文明的落实。基于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各方应大力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广大农民调整种养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优质农产品的供给能力,推动农业向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1.2 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石 “十四五”期间,农业被确定为我国战略性产业,其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农业,进而统筹优化各项农业生产要素,推动农业生产高效率发展。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有数据显示,1978 年我国畜牧业产值为0.02 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18% ;2022 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高达4.07 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22%。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因为党的十八大后,全国各地因地制宜,落实农业现代化及绿色化举措,强化畜牧业绿色技术创新,引领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生态畜牧业经营与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生态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生态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1.3 优化畜牧业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是优化畜牧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产品绿色化、清洁化、高品质的最佳方法。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可以从源头育种贯穿到中段的畜牧业绿色生产再到消费者的整个生产过程,让乡村振兴具有自己的底色。因此,推进生态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可以不断优化畜牧业生产要素,低碳集约替代高碳粗放,进而引导畜牧业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生产出质优产品。同时,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注重科学化、规范化种植、养殖,重视优质品种的选取,饲草的高效利用,畜禽的疾病预防等层面,以此实现绿色生产,优化生态畜牧业的产业体系。因此,生态畜牧业能显著强化我国畜牧产业体系质量优势,避免工业化畜牧业和生态化畜牧业结构性失衡(李金花,2023),切实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4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 人类文明发展先后历经了4 个阶段,即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终阶段,它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与共生性。人类绿色发展不能向自然过度索取,更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来取得短暂发展,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必须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发展是自然与人类双向奔赴的过程,是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畜牧业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中介系统,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苏伟等,2021)。

2 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协调性不够 当前我国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规模化程度较低,集约化养殖需进一步提升。据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生猪产业发展与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3 年)》显示,2022 年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继续提高,以母猪存栏量为划分标准,规模化养殖(母猪存栏>50 头)的比重达到75.32%,但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二是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占有率不高,资源集中度低。虽然我国生猪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市场份额占比不高。中商情报网讯显示,2021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达67128 万头,但排名前十的生猪养殖企业仅占14%,其中,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实现出栏4026.3 万头,市占率仅6%,远低于美国龙头企业Smithfield Foods15% 的市占率,头部企业市占率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2.2 生态畜牧业绿色技术研发不足 一是优质种源开发与创新不足。我国畜禽核心种源80%依靠进口,尽管本土种禽业由于近年来国家的大力扶持而得到不断壮大,但总体上仍呈现散小弱的状态,核心种源的自给率需进一步提升。二是新型饲料储存与添加剂技术需进一步提升。首先,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饲料来源,而过高的蛋白质可能会造成动物氨气排放量增加,进而使绿色环境遭受巨大挑战;其次,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绿色科技含量低,导致饲料中养料吸收率不高。三是兽药、新疫苗研发不够,中药引入畜牧业不足。安全、绿色的生物制剂研发不够,致使生态畜牧业养殖中防疫过度,优质产品质量下降。禁抗为中医应用于生态畜牧业带来了契机,但我国利用中医替代抗生素仍处于试验阶段,要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的中药产品作为抗生素替代品(于法稳等,2021),促进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

2.3 优化生态畜牧业绿色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一是生猪养殖规模大,牛羊鸡养殖规模小。受传统饮食模式的影响,猪肉是中国餐桌上最常食用的肉制品之一。2022 年猪肉产量达到5541 万t,牛羊肉分别只有718 万t、525 万t(国家统计局,2022)。尽管猪肉产量占比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生产同样多猪肉需要消耗较多的饲料,进而产生较多的废气,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二是绿色肉制品占比不高。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应生产更多的绿色肉制品,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优质产品,但现实是绿色肉制品认证率较低。以猪肉为例,据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整理数据显示,2021 年猪肉绿色认证产品为319 个,较2020 年减少了13个,同比减少3.92%。三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生态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绿色发展面临压力大,而水资源丰富的东南地区生态养殖占比低,出现了绿色产品生产不均衡现象。

2.4 生态畜牧业绿色数字化技术实践运用不充分 一是绿色数字化技术实践运用不够。2021年数字化对农业的渗透率仅为10%,远低于工业的22% 和服务业的43%(魏亮,2022),包括数字机器人、精准作业、智慧兽医、数字化育种等在我国生态畜牧业中的应用与推广还不够。二是绿色化、智能化的先进设备仍处于初级阶段,自主、可控的原创技术更为稀缺。目前,瑞昂、牧原等国内大型畜牧企业已开启绿色智能设备的研发,并在实践中推广运用,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的畜牧机械普及率仅为35.79%,与发达国家的畜牧业机械化程度存在较大差距。三是绿色化数据分析及运用不够。绿色数据分析后被束之高阁,成为数据孤岛,难以发挥其对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效用。

3 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针对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必须把绿色化作为我国畜牧业未来发展定位,把绿色、生态、品质、效益作为主打方向,通过技术运用、模式创新、布局科学、新设备采用等措施来破解问题,为实现我国生态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

3.1 强化绿色发展技术研发与运用 一是强化生态畜禽原种保护与新品种的研发。通过对我国畜禽优质资源的保护及基因研究推进优质禽种资源创新,强化畜禽绿色技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关键技术投入研发与推广。二是加强畜禽生物制剂及新型畜禽类疫苗的研发。通过与相关高等院校及农业科研院所联合,打造一批高素质的生态畜牧业绿色科技研发队伍,聚焦新型畜禽类疫苗,如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活载体疫苗等研发项目,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研发、运用体系,强化生态畜牧业生物制剂研发。三是强化新型饲料储存与添加剂技术运用。针对不同的畜禽品种研发不同的新型饲料,找准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重现农业的绿色底色,走农业绿色发展之路(刘香玲和孙斌,2023)。

3.2 探索因地制宜的生态畜牧业绿色化养殖模式 一是逐步推广、普及种养结合方式。粮食主产区要以生态畜牧业绿色化发展为宗旨,渐进实施“以地种养、有种有养”的新型种养生产模式,依据各地实际逐步发展与探索“互联网+”、依托大型养殖企业托管、小型农户联合成立合作社的新型发展模式;依照生态承载力与绿色化发展要求,发展三边养殖(沟边、林边、田边),不仅能很好地消化与吸纳畜牧业废弃物,而且能推进土壤质量改善,实现农业产品质量优、价值高的目标。二是探索规模化养殖路径。可以依托头部种植、养殖企业,试点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养殖方式,强化污染物的循环高效利用,做好绿色技术减排、除臭等无害化工作,达到去污、增效、提质的绿色化发展目标。

3.3 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生态畜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 一是做好全国生态畜牧业的规划。按照“全国统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规模优先”的原则,政府不仅要引领生猪、肉鸡、肉牛、肉羊等养殖向生态承载能力强、资源禀赋优的地区转移,而且要依据绿色化发展的要求,引导畜牧业严格按照绿色化的要求开展管理与运营,同时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种养结合,推进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将草牧业的发展区域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延伸到农耕区(尹晓青,2019)。二是优化居民的禽畜产品消费比例。依据畜牧业对绿色化发展的要求,政府可以从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支持生态畜牧业企业大力发展奶牛养殖、肉牛养殖、蛋鸡养殖,引导居民多消费牛奶、鸡蛋、牛肉,优化禽产品消费结构,为生态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助力。三是强化生态畜牧业绿色品牌的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引导与鼓励企业依据绿色化发展要求,依据本地实际,积极挖掘极具本土特色的生态畜牧业绿色产品,主动进行绿色化生产,同时,充分融入本土的文化、历史、传统资源,做好绿色产品认证,既让品牌对绿色发展发挥示范效应,又使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交相辉映。

3.4 提高生态畜牧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养殖水平 一是推进养殖场的智能化水平。鼓励条件具备的养殖场大力推广与运用绿色化、智能化技术,进而实现精准饲喂、智能供水、除菌、冲洗圈舍、预防疾病等无人操作,进而达到节约成本,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与经济效应相协同的目标。二是强化数据的运用与拓展。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要善于运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建立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前期、中期、后期数据库,打通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封闭与数据鸿沟,同时进行深入分析,并把这些数据运用到生态畜牧业的饲喂、管理、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不断提升生态畜牧业绿色生产效率。三是强化中医药与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的融合。根据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要义可以汲取中医药防病于未然的思想,以中药预防疾病为主,减少药物残留,不断契合绿色发展中环境保护与产品优质化的要求。

猜你喜欢

畜牧业养殖绿色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绿色低碳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映像畜牧业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