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士大夫精神形成原因探析
2023-09-17邵辉
【摘要】明中后期是大明王朝整体实力趋向衰落的重要时期,皇帝消极怠政、朝臣倾轧、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此外,边疆危机也愈演愈烈,可谓内忧外患。面对严峻局势,明中后期以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官员或是与政治事务有着密切联系的在野读书人为主要构成的士大夫们(特别是中期的士大夫们),为了挽回大明王朝日趋没落的境地,他们据理力争,做出了许多努力与尝试。尽管这些努力与尝试遭到来自多方面的阻挠,但这一时期士大夫们所表现出坚毅不屈、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无畏精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尤为突出的。这种精神的形成原因也是多元复杂的,与程朱理学的熏陶、宋朝“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传统的延续、科举制的盛行、明前期统治者对于士大夫气节的宣传、明中后期皇帝的腐朽统治、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舆论的影响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明中后期;士大夫;精神;气节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1-0004-04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士大夫群体是尤为特殊的存在,他们是连接统治者与普通百姓的枢纽,广泛参与着国家大政方针制定。作为国家的精英式人才,士大夫他们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绝大多数士大夫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在追求其政治理想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扮演着砥砺不良风气的角色,也会遇到来自皇帝、政敌等层面的诸多挑战,有时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这都没有阻碍历代士大夫践行“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的决心,这就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的高尚气节。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明中后期士大夫的骨气称得上比较显眼的存在。明中后期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矛盾,造成了他们为了捍卫社会上的正义和伦理道德底线,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一时期的大明王朝国内贪污腐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加之受到来自外部倭寇、后金侵略的冲击,使整个明王朝日渐衰退,社会矛盾急剧尖锐起来。正是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明中后期的士大夫开始探索新的救国安民的方案,也正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显著的士大夫精神。诚如孟森先生所言“明一代虽有极黯之君,忠臣亦士极惨之祸,而效忠者无世无之”[1]82。笔者认为,这些精神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程朱理学的熏陶
程朱理学是明朝的官方正统思想,这一思想是在以往儒学思想的基础上,经由北宋大儒程颢、程颐等人的发展、倡导,到南宋朱熹逐渐丰富定型的。其核心思想是:天理是整个宇宙万物和社会秩序的本源,强调父子有序、君臣有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人世间推崇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倡导以“格物致知”为手段的“明道德之善”,这一主流思想对明朝知识分子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在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下,明朝的士大夫群体尤为重视自身德性的修养与家国责任的担当。作为一种看不到的,却又真实存在的道德约束,程朱理学使明朝大多数的士大夫群体自觉遵守在程朱理学所限定的政治框架与道德框架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士大夫群体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牢牢以忠君爱国、砥砺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抗议违背“礼教”的行为为己任,自觉地肩负起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
二、宋朝“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传统的延续
在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中,宋朝的士大夫在参与政事方面是称得上比较活跃的,甚至是君臣双方都会认可和遵守的一个原则,即“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事”[2]254,余英时先生称之为“是北宋政治史上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大原则”[2]254。作为中国历史上士大夫参与政事最为辉煌的时期,宋朝士大夫们的行为及参政热情必然会对后世产生深刻的影响。限于金、元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汉化程度不高,导致这一时期的士大夫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显得并不突出。然而,明朝时期士大夫群体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层面的整体参与度是比较活跃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为汉族占据统治中心的明朝,受汉法的影响必然会比金、元更为深刻;另一方面是由于从南宋灭亡到明朝建立相隔89年,因而宋朝士大夫群体政治文化参与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明朝,加之金、元与宋相比是短命王朝,出于王朝延续方面的考虑,这无论是对最高统治者来说,还是对明朝的士大夫们来说,都难免会将之归结到实行汉法的程度上来。因而,无论皇帝还是士大夫本身,都不同程度地希望士大夫参与到国家的政务上来(只不过由于君主专制的发展使得明朝不像宋朝那样广泛罢了)。
明朝士大夫在参与政事的过程中難免在一些国家大事方面与皇帝出现分歧甚至争执,在此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士大夫不畏强权、据理力争的精神。受宋朝士大夫群体广泛参与政治传统的影响,加之金元时期尤其是元朝统治者对于士大夫群体尤其是汉族为代表的士大夫打压过多,所以当元朝灭亡、汉政权的明朝建立时,压抑过久的士大夫群体很自然地形成了试图广泛参政的自觉“反弹”,这种“反弹”在明初时由于皇帝比较贤明,能够较为广泛地接受士大夫群体的意见,使得明初的士大夫群体在参政过程中遇到阻碍相对较少,因而这种“反弹”在明初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然而,到了明朝中后期政治、社会形势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方面,此时的皇帝绝大多数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因而这些庸碌无为的皇帝时常会做出一些为当时的士大夫群体所不能容忍的出格行为,这直接激化了士大夫群体的抵抗情绪;另一方面,此时的皇权整体上是沿着逐渐强化的趋势发展的,这导致皇帝自身出于加强君权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对于士大夫们打压控制的力量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来自这两个方面的双重作用共同造成了明朝中后期士大夫气节精神表现尤为显著的重要原因。
三、科举制的盛行提供了土壤
科举制自隋唐开始出现并取得初步的发展,经过唐宋时期的逐渐完善,等到明朝时期早就成为明朝官方录取人才最为重要的途径。对于绝大多数的明朝士大夫来说,科举考试成为他们步入仕途、进入国家统治权力中心最重要的途径。早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就下诏:“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3]1695,并规定“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3]1695-1696。从以上材料中就不难看出:早在明朝前期的时候,政府不但极为重视科举取士,而且已经将科举取士视为进入官僚队伍最重要的通道。不过,由于明朝前期王朝刚刚建立,尚有部分功臣及其后代凭借军功进入统治阶级内部。因此,明中后期的读书人才真正意义上算是经由科举进入官僚队伍中。通过对明朝官僚队伍的分析不难看出,明朝的高官绝大多数都是科举出身,以至于出现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3]1702,而官僚系统中最重要的内阁辅臣更是出现“宰辅一百七十多人,由翰林入者占9/10以上”[4]66的局面。由于明朝科举是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来作为录取的准则,而且要想做高官基本上也必须要经由科举这条路,这导致了当时的读书人必定要接受官方正统儒家思想的学习。因此,无形中不可避免地使这批人在最初接受官方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就受到舍生取义、忠君爱国、砥砺社会风俗恶习等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的影响下,明朝中后期的士大夫群体在士大夫骨气方面表现得尤为激烈。
四、统治者的高调宣传成为推动力
明王朝最初的统治者为了大明王朝的长久延续,也效法先贤圣王虚心纳谏。从明太祖朱元璋在《谕太师李善长敕》中就曾说:“臣不谏君,是不能尽臣职,君不受谏,是不能尽君道。”[5]12最后强调:“臣有不幸……而反受其责,是虽得罪于昏君,然后有功于社稷人民也。”[5]12不仅仅是朱元璋如此,他的后代也对此进行标榜,甚至是即便对于前朝一开始所认为的“罪人”,也会用恢复名誉的形式来警示当时和以后的人。
方孝孺是建文朝的重臣,在朱棣攻陷南京之时就坚决不肯屈服于朱棣,而且对朱棣进行一番质问和羞辱,最后被朱棣诛十族。就是这样一个人,朱棣的子孙也对其大加赞赏。
明仁宗时就曾说过:“若方孝孺辈皆忠臣,诏从宽典。”[6]15宣宗时也说:“方孝孺辈皆忠臣。”[7]414从仁宣二帝冒着忤逆朱棣的风险也要为方孝孺平反的事情可以看出,作为最高统治者,他们对于不怕牺牲、敢于犯谏的士大夫是极为推崇和肯定的。显然,最高统治者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士大夫群体,鼓励他们应该保持不畏强权、直言劝谏的精神。不仅如此,最高统治者还在实际行动上通过建立“范银图书”和“功德牌坊”等方式对士大夫群体进行奖励和鼓舞,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也确实达到了预期的作用,为明中后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坚强毅力,不畏强权的士大夫。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明朝最高统治者的认可与鼓励对士大夫精神的形成也起到较为显著的作用。只不过统治者的宣传与肯定一时间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若想要真正成为社会普遍盛行的风尚必然需要一段历史时间的酝酿,凭借明初统治集团的宣传与推崇,这一风尚终于在明中后期得以完美展现。因此,最高统治者的极力推崇,也是成为明朝中后期士大夫群体在气节精神方面表现得最为显著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明朝中后期皇帝腐朽统治的刺激
明朝中后期大部分皇帝与其他王朝相比有着诸多独特之处,消极怠政、宠信宦官、炼丹修仙、玩世不恭……各式各样,层出不穷,最高统治者的荒淫腐朽直接导致明中后期几乎处于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局面。以明武宗朱厚照为例,他本人穷奢极欲、好色贪玩、宠信宦官刘瑾、荒废朝政,在他在位的十几年间里,认100多个义子,甚至在正德七年一次性就将127人改赐朱姓;此外,嘉靖皇帝常年不上朝,消极怠政,尤其在晚年时候,一心沉溺于求仙炼丹;万历皇帝同样好色贪财,常年不去上朝,致使朝政荒废;熹宗皇帝沉溺于木工技艺,将国家大事交于宦官魏忠贤,致使阉宦当道,朝政黑暗……这些都加剧了明朝中后期政治上的腐败和社会上的动荡。
黑暗的政治社会现实直接刺激着那些具有家国情怀的士大夫群体,自然也时刻挑战着士大夫群体所能忍耐的极限,使他們更加坚定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与勇气。因而,最高统治者的荒唐腐败的行为,成为明中后期士大夫群体时常不顾个人安危向皇帝劝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此时的皇帝和部分当政的权臣、宦官为了维持这种荒淫腐朽的生活,对前来劝谏的士大夫群体采取强硬压制的举动,尽管士大夫们在劝谏时也经常遭遇到一些镇压,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士大夫们激烈的抗争,反而显得这一时期士大夫群体的气节愈加难能可贵。
六、当时社会舆论的影响
在明朝,那些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的士大夫们虽然会受到廷杖等严厉的处罚,但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民众对他们的评价还是极高的,他们的举动也被时人所仰慕,诚如孟森先生所说:“明之廷杖虽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为至荣,终身被人倾慕。”[8]85不仅如此,当时的明朝人对于那些明哲保身、不敢据理力争的士大夫常常会在道德上进行鄙视和谴责,偶尔在情绪激动时甚至会对他们暴力相向。史书记载,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打算南下游玩,大臣们纷纷劝谏:“巡游不已,臣等将不知死所矣。”[9]5021当时,舒芬、黄巩、陆震疏等大臣纷纷向明武宗劝谏,然而明武宗对此置之不理,随后,又有好几批次大臣顶着被处罚的风险,依旧前仆后继地向皇帝劝谏,充分彰显了士大夫们不怕牺牲、据理力争的决心和毅力。史书记载:“吏部郎中张衍瑞等十四人,刑部郎中陆俸等五十三人继之,礼部郎中姜龙等十六人、兵部郎中孙凤等十六人又继之,而医士徐鏊亦以其术。”[9]5021尽管明武宗大怒,下令将这些士大夫们处以下狱、罚跪、廷杖等严厉处罚,但他们却得到了多数朝臣的求情,更是赢得了民众的同情与尊敬,史书记载:“诸臣晨入暮出,累累若重囚,道途观者无不泣下。”[9]5021可见,多数朝臣选择向皇帝求情,对于极个别置之度外的官员,当时的民众表现得极为愤慨,甚至出手教训,史书记载:“士民咸愤,争掷瓦砾诟詈之。”[9]5021结合当时群众的反映,不难看出,社会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明中后期的士大夫精神表现尤为激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总结
明中后期士大夫精神的形成有着复杂的政治、社会、历史背景,也正是这种复杂多元的社会历史因素,塑造了一大批海瑞般不畏生死、直言劝谏的士大夫,使明中后期士大夫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中后期士大夫们不惧生死、铁肩担道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一直影响到后来,对于当下我们党和国家提倡“永葆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孟森.明清史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张廷玉,主修.明史:卷70:选举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李铁.中国文官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5]余继登.典故纪闻:卷2[M].清畿辅业书本.
[6]李乐.见闻杂记:卷1[M].明万历刻清补修本.
[7]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4[M].北京:中华书局,1977.
[8]孟森.明清史讲义: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9]张廷玉,主修.明史:卷189:夏良胜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作者简介:
邵辉(1993.3-),汉族,男,河南宁陵人,硕士,商丘工学院思政课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