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治理理论下大学生管理的复合型思维研究
2023-09-17孙丽
孙丽
[摘 要]立足新时代背景,互联网科技变量引发了教育环境、社交环境、生活环境的巨大嬗变,大学生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简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取得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过程中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阐明大学生管理的复合型思维构成要素,进一步提出多元治理理论下大学生管理的复合型思维实践路径,旨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多元治理 大学生管理 复合型思维
引 言
2017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文简称《规定》)明确提出,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强调“学校应当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同时要求“鼓励和支持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直观上看,新时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是在相对开放的氛围下进行的,这为多元主体参与到大学生管理事务中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规定》在“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方面进行了修订,整体上减少了大学生义务性规范,加强了对高校管理的约束,这意味着在大学生管理工作范畴内,想要继续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与效率,势必需要建立一个“对冲机制”,以应对高校不再作为大学生管理主导者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对冲机制可以概括为“多中心、多主体、多途径的理性行动”,即基于复合型思维实施协同合作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多元管理主体、多元管理方法、多元评价方式的优势。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取得成就及主要问题
1.发展历程
整体上看,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历经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889—1949年,即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事件为“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彼时中国高等教育处于萌芽状态,大学生管理既受到旧时代教育风气的影响,也掺杂“民主、科学、自由”等新兴社会理念。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高等教育发展本就举步维艰,导致大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单一、形式简陋,整体上处于“教育—管治”状态下,一些具体事务有赖于学生团体自治。
第二阶段是1949—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渐入正轨,标志事件为1964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立政治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出台,明确了政工干部、辅导员在大学生管理方面的重要地位。整体上,大学生管理工作被分配到各个部门,如党委、团委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务处负责大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等,但高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大学生事务处理部门,由此也形成了“教育—管理”并行的治理模式。
第三阶段是1966—1999年,高等教育进入全面转型与改革阶段,大学生管理工作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明确了在高校管理范畴内实施“社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此后大学生管理逐渐建立起专门事务体制,即校长总负责大学生德育管理,校党委书记、副校长等主抓大学生组织管理,各院系、專业负责日常事务管理,由此形成了“教育—管理—服务”的模式,其中服务职能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管理内容,包括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
第四阶段是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之后,无论是中国宏观社会环境,还是高等教育内部环境,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大学扩招”提高了大学生管理的任务量与复杂度,原有的管理制度、途径、方法等不再适合,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如《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政策导向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进一步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更加关注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如高校开始面向贫困大学生、师范生等建立健全资助体系,逐渐形成了“教育—管理—服务—发展”模式。同时,大学生管理机构设置也更加丰富,如大学生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
结合以上四个阶段的发展,不难看出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管理思维上是逐渐发散、逐渐完善的,但大学生管理的主体始终是高校自身,仍属于“一元治理”的状态。
2.成就概括
立足现状,我国高等教育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大学生管理模式能够与时俱进、逐步科学化。客观来说,我国大学生管理理念的跨度很大,从晚清时期遗存的“师道尊严”思想认知起步,到现阶段推崇“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强化“生本主义”等理念的转变,大学生管理思想日渐科学合理,整个大学生管理模式的发展脉络也非常清晰,即不断消解“权威管治”的意识形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协商、合作、发展”的管理氛围。
其次,大学生管理模式形成专业化、专门化特征。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管理内容、要求、任务等越加复杂,倒逼高校管理逐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大学生管理更加专业化,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管理人员职业化上,2015年修订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提出,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对辅导员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等提出了专业化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管理更加专门化,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职能细分上,如思政教育、心理健康、党团建设、校园文化等归属不同的部门负责。
最后,大学生管理工作逐渐融入社会公共管理领域,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生等均是依法治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射,除《规定》外,相关法律先后出台,为大学生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结合当前阶段我国大学生管理取得的成就来看,打破“高校为中心”的单一主体管理模式已成必然,目前亟待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协作互动的模式。
3.问题归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当前我国大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参与度较低。大学生管理维度之一是“自主管理”,即要求大学生自身参与到高校大学生管理体系中,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生的管理参与度很低,主要集中在评优评先、社团事务、宿舍管理等方面,而管理对象更多、工作职能更重要的教学管理、学风建设、心理健康等方面却较少涉及。
第二,管理主体素质不高。从现实维度出发,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人是辅导员,但辅导员“专业出身”的比例不高,兼职现象比较普遍,难以保障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在大学生管理专业化的背景下,容易出现大学生管理思维单一、高校相关部门及责任主体缺乏复合型思维及能力等问题,难以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
第三,各主体协同效率差。从横向来看,高校大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较少,彼此之间处在平等的地位,职能分工又存在明显差异,这不利于相互协同合作。从纵向来看,高校大学生管理部门仍然存在“科层制”壁垒,校、院、专业、班级等各层次之间存在行政权威意识,无法确保信息充分流动与共享。从整体来看,高校各部门与大学生群体之间的联系不密切,主要通过辅导员、任课教师等间接渠道沟通,阻断了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路径。
多元治理理论下大学生管理的特点
基于“理念决定行动”的逻辑分析,依据多元治理理论展开大学生管理工作,势必需要发展出复合型思维模式,以取代“一元治理”(即高校为中心的大学生管理)状态下形成的单一性思维,由此全新生成的大学生管理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从高校内部视角出发,新型大学生管理模式将促进高校内部“多主体”的发展与成长。多元治理的基本定义是“多主体共治”,这一定义映射在大学生管理层面,则主要表现为管理权限、决策权限等向下移动,即校内各个主体在保持独立状态的同时,还要做到和谐互动。简单来说,将高校内部管理主体划分成四个层次:首先是领导层,以高校校长为代表,专门负责大学生管理体制的制定与优化,监督教学、科研、后勤、就业等各项事务;其次是教学层,以教授、辅导员等为代表,在学术、学科建设等范围内行使管理职责、承担对应义务;再次是辅助层,以后勤、保卫等为代表,按照国家法律及高校制度等行使管理职责,为大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是大学生群体,通过自我管理与外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参与度、话语权,维持高校内部多元治理主体的权力均衡。
其二,从高校外部视角出发,新型大学生管理模式将促进高校外部“多主体”的协同与合作。外部“多主体”包含政府、企业、家庭、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多元治理理论引导下,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势必向“去中心”状态发展,每一个社会组织机构都承担着大学生管理职责与义务,如政府方面出台大学生就业政策、创新创业政策等;企业则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共同参与到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管理事务中;家庭、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基于自身的功能和权限,能够为大学生管理提供更多赋能。
多元治理理论下大学生管理的复合型思维要素
通过对多元治理理论下的大学生管理特点分析不难发现,“多元管理主体”是大学生管理复合型思维的核心要素,而不同主體所采取的管理方法、评价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还要关注“多元管理方法”和“多元评价方式”两个要素。
1.多元管理主体
大学生多元管理主体突出一个“多”字,但并不意味着在组织上处于无序状态,从大学生管理的复合型思维要素角度出发,可以简单地划分成两种组织形式。
其一,以高校为中心开展合作协同管理。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高校可基于需求,组织相关管理主体,针对大学生实施合作协同的管理工作,形成大学生管理合力的最大化。例如,高校可联合当地医疗机构、防疫部门、公安部门等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对在校大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
其二,以教育行政手段开展联合式管理。教育管理部门通过行政方式组织各种资源,调动社会各类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履行对大学生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例如,省教育厅通过行政文件的方式,组织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地方企业、指定社区及公益机构等,为高校提供大学生管理资源与支持,形式包括创新创业大赛、志愿者活动等,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形成自我安全防护和社会责任意识等。
2.多元管理方法
多元管理方法源自多元管理主体的独立性,依据多元治理理论所强调的“协同合作”理念,要确保大学生管理方法不冲突、不同质化,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各有侧重。一方面,高校大学生管理应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同时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需求。例如在教学管理方面,消除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期末考”模式,将大学生教学管理纳入课题研究、科技发明、创业大赛、社会调查、岗位实践等活动中;又如在高校后勤、安保等方面,突出相关管理主体的服务意识,在管理行为上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理念。另一方面,外部多元主体侧重实践素养的塑造,通过在特定工种、环境、任务中的实际参与,将各个管理主体的方法灵活运用,发挥大学生管理的最大效能。例如,企业引入对口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以企业管理制度为依据,形成针对性的、有别于正式员工的管理模式,使大学生既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同时又适应全新的管理标准与管理环境。
3.多元评价方式
评价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其基于大学生表现的反馈,对大学生成绩、行为等进行肯定或否定。一方面,高校要彻底杜绝“以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的做法,立足大学生在校表现,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如专业知识考核、专业能力考核、创新意识考核、创业项目考核、社会实践考核、思想道德考核等,为不同考核指标设定合理权重,倒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我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引入外部管理评价体系,具体参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例如在大学生管理活动中,将实习企业做出的评价设置较高的权重,以此激励高职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管理的复合型思维实施路径
综合以上“管理特点”及“问题归纳”两部分内容,可知在多元治理理论指导下展开大学生管理工作,强调复合型思维是应然举措,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以校内管理主体为基础,打造复合型管理路径
直观上,高校是大学生管理的直接主体,教师队伍(包括辅导员)更是大学生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从校内管理主体的角度出发,复合型管理路径的建设策略如下。
第一,部门统管。打通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隔阂,形成高效互动、相互协助的“统一管理”模式。高校领导层可专门设置负责人(如校党委书记、副校长),定期对各部门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审,将重点放在“统一学生管理项目”的合作水平上。
第二,师生互管。消除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單一管教”现象,在各院系、专业的师生群体间,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机制,这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的“自下而上”反馈或评价机制,赋予大学生参与教学内容设计、师风师德建设等工作的权利,在听取大学生想法和需求的同时,教师队伍要对管理方法、途径等作出调整,避免“师道尊严”思想阻碍管理的双向性。
第三,学生自管。不断创新大学生管理制度,在合法、合理、合规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校内多元管理主体应给予一定的配合,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管理组织,如“学生宿管委员会”“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组织,学生自管可以有效节约大学生管理资源。
2.联合校外管理主体构建统一复合型管理路径
多元治理理论在实践运用中,强调多元主体在自身职能范围内提供协同力,以此形成特定时间、特定任务下的治理合力。联合校外管理主体构建统一的“复合型管理路径”,旨在发挥非高校机构各自的管理优势。其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依法治理等途径,完成对大学生管理的工作,例如公安部门依法开展“校园防诈骗宣传”互动,消防部门组织学生参与“消防知识教育活动”等,与其他职能部门联合所组织的活动,都应该控制在自身职能范围之内。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等可以从自身业务出发,引导学生走进真实的社会场景。此外,家庭也是“复合型管理路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发挥很好的柔性管理功能,包括利用亲情感召、家风教化、孝道文化等,避免大学生出现道德滑坡和违法失范的现象。
3.基于“互联网+”打造平台式复合型管理路径
当前,互联网平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要素,也可以纳入到多元治理体系中,进而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式复合型管理路径。客观来说,高校是教育信息化2.0的最大受益者,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存在大量重叠,如社交行为十分依赖微信、微博等平台,又如学习行为高度依赖慕课、微课等资源平台。据此,多元管理主体一方面要为大学生管理创造新的机遇,如通过“网络党建”“学习强国”等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管理。另一方面,要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各种正能量、积极性的活动,如与专业相关的创意大赛、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等,将大学生管理内容融入各种形式的活动中。
结 语
多元治理理论为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创新思路,在新时代背景下,引导大学生管理从“单一性思维”向“复合型思维”转变,有利于整合多种资源、联合多元主体,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远比传统的强制管理、权威治理形式有效。更重要的是,在多元治理理论的引导下,能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有力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志博.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创新策略分析[J].山西青年,2022(11):144-146.
[2]刘露,胡肖潇.项目管理思维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0):27-33.
[3]赵红坡,张娅伟.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J].山西青年,2022(9):125-127.
[4]丁志明.浅析柔性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J].大学,2022(13):48-51.
[5]丁丽,孙维熔.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1):181-182.
[6]黄丹璐.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2):138-140.
[7]戴斌.多元治理理论下大学生管理的复合型思维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5):15-17.
[8]马玲玲.微时代语境与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思维变革[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8):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