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2016-11-17刘岩耿微李兰兰
刘岩++耿微++李兰兰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 300401)
摘要:微信作为当前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微信平台的应用现状以及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优势,对大学生使用微信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研结果利用SPSS工具总结分析出微信平台设计核心内容以及在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充分发挥微信的优势,提升大学生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微信公众平台;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28-01
一、微信平台应用现状
微信这一社交媒体,以其高效率、互动性强、消息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渗透到社交、支付、媒体、生活服务等各个领域,深受年轻手机使用者的喜欢。截至2016年5月,微信注册用户已达927亿,各品牌的微信公众平台总数已超过800万个,微信支付用户达4亿左右。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因此,微信在高校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微信群、公众平台,也为同学朋友联系、阅读消息通知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微信平台的设计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服务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主动向用户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内容,主动获取常规消息等特点,微信公众平台以其新媒体的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在微信这一新媒体的帮助下,可以将学校、学院的更多官方通知、新闻消息推送给学生,也可以关注公众账号后搜索院系介绍或是浏览往期消息。
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建立了自己的公众账号,随之各个学院也相继建立,定期发布学院的活动、资讯、通知以及招生、就业信息,提供相关贴心服务,见证学院的发展。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平台目前主要分为两大模块,第一部分为学院、系所简介,第二部分为服务信息查询。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好评,它代替了高校学生管理中会议、讲座的上传下达模式,将学院新闻通知运用新媒体的方式来传播,内容和方式上更加生动活泼,时间上更加高效,学生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接收获取知识信息,非常快捷迅速。微信平台有以下优势:
(1)微信平台使大学生的教育载体得到了革新。通过语音、图片、视频等载体,将高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融入其中,给大学生带来了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知识大餐,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方便快捷。
(2)微信平台使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创新。微信平台融入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真正实现了从“填鸭式”到“启发式”、从“强制性”到“主动性”的教学转变。大学生在微信上每天花费的时间大部分在1小时左右,他们也喜欢在微信平台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加以甄别。此项优势可以利用在学生管理、党政建设、文化宣传等不需要逻辑性推导训练的学习内容上。因此公众平台的内容既要注重工作内容,尽量避免大篇幅的理论叙述和说教,又要注重趣味性和实效性,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吸引学生的眼球。
(3)微信平台使大学生教育内容得到充实。微信平台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以课本为主的内容形式,将信息集成为一个云存储空间,知识信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让大学生之间没有宿舍、专业、学校、地域乃至国家的区别,只要加入共享平台即可得到共享的信息资源,真正意义上拓展了教育空间和教育内容。
三、高校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调查及建议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利用SPSS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微信在学生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学生感兴趣的各个方面,以及现有微信平台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期给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功能提供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1)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用户当中,男生居多占514%,女生占486%,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微信账号。这个结果表明利用微信平台来进行管理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睡觉前,或是课间,因此在推送重要消息的时候建议在晚上9点左右。853%的大学生每天使用微信在0-2小时,这个结果证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有自制能力的,有手机依赖症或微信依赖症的学生仅仅是一少部分。
(3)大学生利用微信朋友圈、小视频等转发功能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传播出去,刷朋友圈和看推送消息是打开微信的学生最爱做的事情,微信运动和微信读书功能使大学生们在娱乐过程中提升了阅读量和运动量,进而提升了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
(4)微信红包是学生之间往来互动最频繁的功能,微信电商各种生活服务、促销折扣在学生中使用甚为广泛。
四、总结与思考
“微时代”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也在不断地加深和变化,微信可以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播出去,相反恶意的信息也会传播很快。因此,提高微信新闻质量,改善网络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是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需要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参与到微信平台共享知识当中去开展学生工作,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微信平台这一虚拟而又真实的网络方式去引导和解决学生的困难。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分析,既有正面的回复又解决了学生不愿意去办公室求助的尴尬。实际工作当中,要注意监控好学生的“手机依赖症”,使这种教育管理方式真正为我所用。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