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汤亭亭的《女勇士》

2023-09-17张艺馨

名家名作 2023年13期
关键词:女勇士封建礼教花木兰

张艺馨

一、研究背景

汤亭亭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士得顿市,是一位美籍华裔。她从小在西方长大,甚至不会说中文,但《女勇士》的气质几乎全然是东方式的,可以说是华裔写作的一道奇观。小说没有预想中激烈的戏剧冲突,而是代之以家族四个女性的故事——回忆的、想象的、纪实的、转述的,来合奏“我”面对自我身份问题时的复杂心声。五则故事犹如西方的五幕剧结构,每一幕看似独立,实际形散神聚,女性故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映照和共鸣。小说还化用了相当多的中国古代文学典故,使全书呈现尤为鲜明的志怪、鬼神色彩。

《女勇士》是汤亭亭的处女作。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描述了一个处于华人圈中的女孩的童年生活以及身边女性艰苦的现实生活。作品中描绘了身处他乡、备受歧视、贫苦压抑的华人的生活状态,其中融合了关于鬼魂、仙风道骨和战斗的女英雄故事。

《女勇士》以女性主义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女孩的经历和成长,展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和挣扎,在想象和现实中不断变换。小说揭露了在中国封建传统观念遍布下和男权社会压迫下的女性的卑微和艰苦,展现了处于男权社会下的华裔女性的艰辛以及想要寻求自我价值所做出的努力,也体现了作者想要为长期处于男权社会压迫下中国女性和在美国社会受到歧视的华裔勇敢发声。

二、研究意义

汤亭亭对中国神话进行改写,幻想中国是一个能产生“花木兰”和母亲勇兰式人物的国度[1]。小说中的女性面临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限制,她们的父亲和丈夫都试图控制她们的行为和思想,让她们按照传统的女性角色来生活。但是她们并没有被这些限制所束缚,她们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反抗和挑战传统观念的行为,体现了女性主义的核心思想。

小说通过描述几位女性角色的经历,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不公,呼吁人们应该消除这些不平等现象,让女性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作者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但是都传递着相同的含义,旨在唤醒处于社会底层备受歧视和压迫的华裔女性,呼吁现代社会的女性要独立起来,冲破封建制度的桎梏,去追求自身的自尊和生活的自由,为自己而努力奋斗。

三、文献综述

针对《女勇士》的研究很多,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来写。比如王晓惠和甘霖认为书中几位不同的女性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比如花木兰的勇敢、无名姑姑的愤然抵抗和母亲的独立自强,她们勇于抵抗传统礼教的压迫和不公平,她们是真正的女勇士[2]。而小说中的女性们也在不断超越自我、成长并且变得勇敢,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社会对中国女性的固有印象。刘洁则认为小说中对几位女性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不公平制度的反叛和抵抗,同时抨击了身处美国社会的华裔女性所遭受的歧视[3]。张怡靓认为应该批判因为种族、性别、阶级或者肤色等而遭到歧视的行为[4]。李双寅认为作者在《白虎》中,把自己的精神寄托于花木兰身上,试图去反抗社会的不公平和压迫。汤亭亭的《女勇士》也揭露了传统封建制度下社会对女性造成的伤害[5]。

四、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妇女主义(Womanism),最早开始于欧洲15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在英国立宪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历次革命运动中,女性都积极参加革命并试图去争取到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对待,但均未能成功。女性运动可以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之一,它关注至少一半人类的生活和权利,引发了席卷各国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浪潮。数千年来,女性运动的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男女平等意识,但我们必须认识到,100多年的女性主义运动还不足以取代数千年根深蒂固的父权制观念。

“女性应该温柔顺从”和“男性应该比女性更强大”的观念在今天仍然存在。因此,通往多样性和平等的道路仍然漫长,女性要自尊自强,正视自己的价值,争取发展的主动权,保持精神和经济上的独立。

在推动发展女性主义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白,女性主义不是试图让“弱者”成为“强者”,而是让“弱者”可以得到平等的尊重和平等的待遇。让性别不再成为考虑事情的首要因素,同时保持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让深处异国他乡的华裔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此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群体女性的不同需求,认识到国别、阶级、种族都是造成性别压迫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色种族的女性承受着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多重压迫,而白人女性却享受着肤色带来的特权。[4]

五、女性主义思想下的人物形象

(一)“无名女子”抗争封建礼教的形象

《女勇士》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姑姑“无名女子”,她的丈夫早早赴美淘金,她只能被迫留在村里照看公婆,等着丈夫归来。然而,她突然怀孕了,在孩子即将出生的那天晚上,村民们上门抄家,将她的衣服撕烂,把她家里的牲畜全部宰杀,把肉、没撕烂的衣服、没摔碎的碗和橘子全部卷走,姑姑逃出家门在猪圈里生下了孩子,最后抱着孩子投井自杀。

通奸是放纵,而老家那些人——自己孵小鸡,把毛蛋、鸡头当美味,将醋炖鸡爪当作待客佳肴,甚至连鸡嗉子都要吃掉,只是把里面的沙砾洗掉——那样的人怎么会养出一个放荡的姑姑呢?在饥荒年月,生为女人,生个女儿,就已是十足的浪费。我姑姑不可能是那种不顾一切追求男欢女爱的孤独的多情种。旧中国的女人没得选择。是某个男人命令她与他睡,成为他见不得人的罪孽。我很想知道,那男人跟别人一起抄她家的时候,有没有蒙着面罩?(《女勇士》)

这篇故事中最悲惨的是整个家族都选择抛弃她,不论无名姑姑是自愿或者是被逼迫,家族都只认为是耻辱,而洗刷掉她的名字成为“无名女人”。而整件事情中,男人都是隐身的,一是不知名的丈夫在海外境况如何,二是哪怕自己在猪圈痛苦地生下这个孩子到抱着孩子自杀,无名姑姑却从未为自己辩解一句,也未曾揭露男人是谁,也没有怪罪男人未曾受到责罚。作者深深同情着这个女人,同时也赞扬她的不畏封建礼教的勇敢,作者期望女性能获得平等的尊重。传统的封建礼教观念禁锢着女性,让女性困在小小的一方天地,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处处受到压迫,命运受人摆布。小说中的无名姑姑不仅受到了身体上的摧残,精神上也受到压迫,她甚至不能做出反抗,只能保持沉默。作者通过讲述无名姑姑通过自杀来抗争封建礼教的故事,告诉女性要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

(二)与男权社会相抗争的“花木兰”形象

作者描写的花木兰与我们过去所认识的花木兰风格迥异,她笔下的花木兰更加刚强和张扬,她怀着报复私仇并且对男性社会的不平等待遇表示抗议,于是勤学武功,下山参军,从战场上凯旋后又带领村民与混混做抗争,她幻想着有一日凭借自己的勤学苦练和高超的功夫可以在传统封建的社会中站起来。她对自己的女性身份也从不掩饰,并且认为自己和男性一样,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不管是参军前的建功立业,向传统封建的父辈们展示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还是参军后的骁勇善战、奋勇杀敌,或者是追求自由的婚姻,都展现了花木兰的勇敢和拼搏能干。

作者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花木兰的形象,也是她自己所期望在社会上看到的男女平等、两性和谐、互相尊重、共同奋斗的状态。作者作为美籍华裔,总是身处于美国社会边缘的地方,面对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却无能为力。这时的她期望自己可以化身为女侠,宣告女性和男性一样,都可以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应该获得和男性一样的平等尊重和自由。无论是《白虎》中英勇无畏、拼搏努力的花木兰,还是勇敢踏出“家门”、自立自强的妈妈都是女勇士的身份。她们都是依靠自己的坚持努力和勇敢拼搏的精神学到了真本领,让自己立足于社会。

(三)自立自强的“巫医英兰”的形象

作者笔下的英兰其实是她的母亲,与无名女子的境遇相仿,英兰的丈夫也身处遥远的美国,自己留守在家里。而英兰也不屈服于传统家庭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配,她没有选择守在家里,而是选择走出家门继续回到医学院学习知识。她十分努力,积极乐观,成绩总是十分优异。而英兰带领同学进入鬼屋则更加深化了她的勇敢的形象,母亲驱鬼轶事和形形色色的鬼故事,由作者一一诙谐道来。人们认为,鬼是令患者受苦的病因,需要通过巫医驱鬼达到救治的目的,这也是作者取名为“巫医英兰”的原因。后来,英兰靠着自己做医生赚的钱移居美国和丈夫团聚,开启了新的生活。

她的自立自强的形象不同于传统男权统治下的大部分女性,她敢于冲出家门,追求自己所热爱的,勇敢而又强大。母亲独立、能干、机敏和勇敢,也是作者心中最接近“女勇士”形象的女性。汤亭亭刻画的母亲形象打破了原有对女性的没文化、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柔弱的刻板印象,塑造了一位自立自强、知识渊博、勇敢和拥有拼搏精神的崭新的女性形象。作者旨在呼吁女性要学会独立,勇敢地打破封建传统的桎梏,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己想要的生活,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固有观念,去肯定自我价值,努力奋斗。

六、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敢于与封建礼教做抗争的无名女子、与男权社会抗争的英勇的花木兰和自立自强敢于冲出“家门”的英兰三位女性角色,揭示了女性在传统封建男权社会下打破封建礼教、不屈服于强权压迫、探求自身价值所做出的努力。小说通过描述几位女性的经历,呼吁人们应该消除这些不平等现象,勇敢地与社会的不公平作斗争,让女性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同时也期望女性能够自立自强,弘扬努力拼搏奋斗的精神,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做真正的女勇士。

猜你喜欢

女勇士封建礼教花木兰
花木兰
花木兰
安阳有个“花木兰”
《女勇士》中女性人物的阿尼姆斯原型分析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女勇士》中鬼的意象分析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在文化改写中建构第三空间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祝福》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