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多样导入策略探究
2023-09-17文/张梅
文/张 梅
高中数学课程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加,给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带来严峻考验。有效、有趣的导入环节,不但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生动地为学生呈现、揭示数学课题,唤醒学生学习主动性。为此,教师应当明晰多样导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意义,分析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立足数学课程目标,科学开发利用课内外资源,优化新课导入的形式和内容,引领学生对新课程建立认知,体会数学的奥秘和精彩,从而改善数学课堂的枯燥环境。
一、多样导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领域的多样导入,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心理需求,采用具有创新性的、富含趣味的新课导入手段,达到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建立对新课内容初步感知等多重目的。多样导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意义。首先,实施多样导入能够点燃学生数学学习热情。高中数学课程难度日益加深,多数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致较低。教师采用直观的信息材料导入、贴近认知的生活情境导入等手段,将课程知识变得简明易懂、趣味横生,能够助推学生基于主观能动性参与数学课程探究。其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多样导入,对提高学生课堂活力也很有帮助。高质量的新课导入,能够唤醒学生猎奇、求索、质疑等心理动机,如教师根据课程要点设置悬念、引入课外小故事等,都符合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质。学生为拨开心底的迷雾,自然会跟随教师指引,投入数学课程后续环节,深入探索,同时保持高度的思维活性。这能促进学生攻克数学课程疑难点,彰显多样导入的教学挈领效用。
二、多样导入——激活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温故知新”导入,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衔接
温故知新是数学多样导入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等方面作用显著。数学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识点之间具有关联性和规律性,教师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引出新课,更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也能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为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多样导入时,应该加强采用温故知新导入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学过的知识向学生提出复习问题,在学生思考作答后,再顺势引出新课知识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点内在的紧密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新旧知识结构衔接,提高后续新知的输出效率[1]。例如,在“函数及其表示”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旧知识复习问题:同学们,初中时期大家已经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还记得是哪三种方法吗?学生回忆后作答: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教师认同后继续问:那么这三种函数表示法的定义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准确阐述三种函数表示法的定义,自由发表对每种表示方法优缺点的看法,如某生发言:列表法的优点是具有直观性,不用列式就能了解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缺点是只能表示有限个元素的函数关系。还有学生说:图像法的优点是能表示函数的局部变化规律,根据规律预测函数的整体趋势,缺点是部分函数图像难以精确作出。这样学生就能有效衔接初中的学习,为新课题揭示作铺垫。随后,教师指导学生分组预习教材,并设问引出新课:“同学们,大家预习教材时注意思考几个问题:什么是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一个还是多个函数?分段函数的值如何求?如何画分段函数的图像?”学生随即投入复习和问题探究,几分钟后反馈探究结果,明确分段函数的定义。这样通过温故知新导入法,学生就能对函数概念产生深入理解,达到以旧带新的学习效果。
(二)生活情境导入,缓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
高中数学课程知识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新课的畏难情绪较重。创设生活情境是多样导入的主要路径之一,数学和生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且生活场景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教师善于利用生活素材呈现数学新课知识点,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实际的贴近性,从根本上缓解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在具体导入操作上,教师可以结合新课要素,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生活话题和生活现象引出新课,基于生活素材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描述、讨论等导入活动,或者启发学生列举包含课程知识点的生活例子,这样新知导入的目的就达到了,学生也能顺利融入数学课堂交流活动[2]。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可以展示学生见过的空间几何体实物图片,包括足球、金字塔、饮料罐、冰激凌甜筒、建筑物等,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图形事物大家在生活中都有所接触,请大家认真观察,根据你的理解,分小组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图形实物的结构特征。学生随即参与观察和讨论,并进行自学小结:这些生活实物可以用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等几何语言描述。教师表扬道:“大家观察和描述很正确,还能举出生活中相似的实物图形例子吗?”学生继续交流举例。有的学生指着足球图片说:“生活中的玻璃珠、弹力球都是球体。”还有的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锥例子:“很多生日帽、圣诞帽都是圆锥结构。”接下来,教师出示柱、锥、台、球几何体的模型教具,带领学生描述、概括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导入,学生能感受到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在增强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强化空间想象、观察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三)信息资源导入,调动学生的新课探究欲望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优渥的信息资源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能够选择的材料、技术手段也不再单一。实施信息资源导入,不但能打造富有科技感的数学课堂,也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可感,是学生最青睐的数学导入形式。为此,教师实施数学多样导入,应该着重开发信息资源,创设有声有像的信息化导入情境,具体可以采用图片、短视频、模拟动画等多种形式,在使用投屏工具展示素材后,带领学生交流和讨论,从而为沉闷的数学课堂增添活力,调动学生数学新课探究欲望。例如,在“随机抽样”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在白板屏幕上出示仓库堆放袋装牛奶的图片,同时提出导学问题:“同学们,大家从多媒体图片中能够获取哪些信息?”学生简单交流后回答:“仓库中堆放着大批量袋装牛奶。”教师继续问:“同学们都知道食品安全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牛奶质量是否合格关乎食品安全,那么如何界定大批量袋装牛奶是否合格呢?当我们讨论图片上这批袋装牛奶细菌含量是否超标,其中的个体和总体分别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个体是一袋袋装牛奶,总体是这批袋装牛奶。”教师追问:“‘一批袋装牛奶细菌含量是否超标’,这句话中存在哪个变量?”学生:“袋装牛奶的细菌含量。”教师做小结:“非常正确,类似于‘一批袋装牛奶细菌含量是否超标’的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计问题。”随后,教师在白板上展示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检验一批袋装牛奶细菌含量是否超标的优缺点表格,组织学生合作了解表格信息,复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学生复述完毕后,教师再次发问:“充分了解两种调查方法的弊病和优点后,大家认为哪种调查方法更经济实用?”有学生抢答:“我认为一次好的抽样调查要优于一次蹩脚的普查,抽样调查能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前提下,用样本估计总体。”这样在信息资源导入下,学生不仅顺利提出统计问题,理解了抽样调查的意义,还对研究样本代表性与统计结论可靠性之间的关系产生浓厚兴趣。
(四)巧设悬念导入,激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猎奇”兴趣
高中生个性思想和猎奇心理都十分突出,在数学导入环节,学生渴望接触新奇的内容,教师设计导入时注重学生的喜好,有助于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巧设悬念是有效的导入方式之一,教师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具体内容采用谜语导入,或是设置一系列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展开猜想和预测。教师不直接揭示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想和预测,到新课程中探查答案,激活学生数学猎奇求索兴趣,从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目的性,收获满意的数学导入和教学成果。例如,在“算法案例”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写出18和30,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都学过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你能求出18 和30 的最大公约数吗?”之后,教师找2~3 名学生上台示范解题,让其他学生分组解题。题目非常简单,教师巡视后,确认学生都能准确得出18 和30 的最大公约数为6。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悬念问题:“大家解题是运用找公约数的方法求最大公约数,这种方法适用于数值不大的情况,如果数值比较大,我们通过观察、口算找不到公约数,该如何求最大公约数呢?”学生的好奇心被瞬间激发,随后,教师以“求8251 和6105 最大公约数”为例题,带领学生学习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的算法步骤,引导学生根据其中蕴藏的原理展开算法分析,从而在悬念问题驱动下,增强学生的数学求知欲,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趣味故事导入,唤醒学生对深入探索数学知识的期待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多样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开展数学深度探究。教师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可以应用趣味故事导入。有很多趣味故事值得教师深入挖掘,如数学史故事、数学家的经历、研究故事、数学传说等,此类故事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在导入环节合理应用,能促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史知识,感悟数学家的钻研和崇尚真理精神,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应该重点利用趣味故事。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图文及视频资料为学生讲述故事,鼓励学生谈谈体会或提出问题。之后,趁热打铁引出新课学习目标,步步深入唤醒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期待,同时借助趣味故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德育素养。例如,在“等比数列”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幅国际象棋的图片,然后开展趣味故事讲述。传说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当时有个国王自负虚浮,民间的一位印度教宗师为了教训国王,把国际象棋推荐给他。国王很喜欢这项游戏,对宗师说:“你想要什么奖赏?”宗师回答:“请您在棋盘第一个格子中放1 粒麦子,第二格2 粒,第三格4 粒,第四格8粒,以此类推,直到放满64 格。”国王慷慨地答应后,找人计算了一下,发现宗师要的竟然是全世界两千年内生产的小麦总和,这可难住了国王。太子的数学教师得知此事后,给国王出了个主意:“您只要让宗师到粮仓自己数出这些麦子就可以了,假设他1 秒数1 粒,估计数完要用5800 亿年。”国王找来宗师如此对答后,宗师被国王的智慧所折服,放弃了想要捉弄国王的念头。讲完故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故事中大家获得哪些心得感悟?故事里又蕴含哪些数学知识呢?”学生探讨后反馈:“故事里的宗师和王太子的数学教师都是有智慧的人,宗师用数学知识给国王出难题,数学教师同样用数学的办法帮国王解决麻烦,其中潜藏的数学原理是等比数列知识。”教师肯定学生反馈后,采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在棋盘格上摆麦子的情景,引导学生合作列出前四个格子摆放麦子数量的算式,然后启发学生观察数列的前项和后项的关系。学生交流后回答:“从第二项开始,前项和后项的比都等于2。”这样通过数学传说故事导入,学生对等比数列的概念能够建立具象感知,并踊跃、自主地参与等比数列的深入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多样导入,能够点燃学生对数学新课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活力,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品质的必要举措。教师应该综合分析数学目标和学生需求,以恰当的导入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新旧知识结构衔接,缓解学生新课学习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探究欲望、猎奇心理和深入学习期待,从而借力多样导入全面激活数学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