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生名篇

2023-09-16王庆其

养生月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不争老子

王庆其 等

《老子》

春秋·李耳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矣。居善地④;心善渊⑤;与善仁⑥;言善信⑦;政善治⑧;事善能;动善时⑨。夫唯不争,故无尤⑩。(《第八章》)

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如同水一样。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②处众人之所恶:恶,厌恶。居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④居善地:居住低洼之地,《六十六章》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因此,低洼之地就是善地。⑤心善渊:思虑深邃宁静。⑥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即交接善良之人。⑦言善信:说话恪守信用。⑧政善治:为政精于治理。⑨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⑩尤:过失、怨咎、罪过。

鉴赏

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一名李聃。代表著作《老子》,一名《道德经》。书中用“道”说明宇宙万物质的演变。其中蕴含着许多可贵的养生思想,对中医学术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本章以水为喻,论述谦下不争之道,重在修身。这里老子借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水,柔静温和,滋养万物,从不争夺,甘于卑下,这正与天道相吻合,因此老子认为人们应像水一样为人处世,才能没有过错,达到无所不能的效果。“争”是以手抓物的形象,所谓不争,就是要抛弃万物的意思。只有通过心法抛弃了万物,才能达到无忧的境界。上善是道德的另一种称谓,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第一个因素,把德作为宇宙的第二个因素。人若达到了上善的境界,才会表现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俗话说“养生莫若养性”。水滋润万物却甘心居于下位,而至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就不会有过失。因此,老子将谦下不争,视为立身之本。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似乎真正要做到“不争”,是难以生存的,也可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功名利禄”是许多人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地争强好胜,利欲熏心,急于求成,便违背了养性之道,必然会过多、过早地耗伤精、气、神,犹如“大烛焚膏,其熄必速”。(孙思邈《千金方》)私心和嗜欲太重的人往往心胸狭窄,情绪紊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样会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戕害身心,加速衰老。

因此在处世、养生的过程中若能拥有平和、质朴的心态,凡事淡然处之,才能不断加深个人的德行修为,思想上清静安宁,就能使精气神内守而不致散失,形神合一,胸襟坦荡,气血调和,生机勃发,自可益寿延年。也正由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不妄作为,才能无所不为,以其“不争”而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老子把“争”与“不争”的辩证关系阐述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见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强调“养生必先养性”。所谓“性”,即道德品性,古人把养生与做人的道理合而为一,理无二致。因此老子所倡导的“不争”的观点以达到无忧境界的清静养神思想,从表面上看似乎带有一些消极和神秘的色彩,但其中的精髓部分被历代养生学家所吸收。(张岚)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①,五音令人耳聋②,五味令人口爽③。驰骋④畋猎⑤,令人心发狂⑥。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⑦。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⑧,故去彼取此⑨。(《第十二章》)

注释

①五色:指青、赤、黄、白、黑。此指五光十色。目盲:比喻眼花缭乱。②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③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美味。口爽:意思是味觉失灵,生了口病。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④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⑤畋猎:打猎获取动物。畋,音tian,打猎的意思。⑥心发狂:心旌放荡而不可制止。⑦行妨:伤害操行。妨,妨害、伤害。⑧为腹不为目: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⑨去彼取此:“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鉴赏

大象无形。五色乱目,有形世界风光无限,但是眼睛的视野,相对于心灵的视野来说,是有限的。大音希声。五音乱耳,靡靡之音令人失去心智,人们只执着于外在的声音,就会忽略心灵的需求。王公贵族们吃尽山珍海味,而老百姓则食不充肠。作为“爱民治国”的统治者,如果迷恋于奢侈酒食,就吃不下老百姓的饭菜,无从体会老百姓的疾苦,因而“五味使人口爽”。

“驰骋田猎”指骑马打猎,“难得之货”即珍贵的物品,这些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些奢侈的生活方式会令人产生无限的欲望,造就了贪官污吏,使得治理国家受到了妨害。

老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社会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他目击了上层社会奴隶主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状况,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多欲的生活方式。所以圣人应摒弃物欲的诱惑,但求安饱,不应纵情声色,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因此,老子并非反对物质文明,而是针对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提出了警告和劝诫。

这些观点虽然体现了老子的某些政治思想,但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养生理念,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色、五声、五味以及难得之货而今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并非难以企及。但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内心却极度空虚,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人心发狂的事例在一些场合并不鲜见。读了本章,令人感慨万千。当人们执着于物质世界时,往往忽视了精神世界,而心灵的失明、失聪才使人真正迷茫。这当然也违背了中医“形神共养”的养生原则,因为唯利是图、贪得无厌者是难以保持心境的清静明澈的。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强调养生必须调控人生的欲望,老子要求“少私寡欲”,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中医学倡导“静者寿,躁者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只有做到“淡泊”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因此,老子希望人们能够在丰衣足食的同时,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应沉湎于物质享受。他不赞成厚养其生,反对以外物益生。因为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物化的漩涡里,则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感,而心灵则会日益空虚。所以,老子才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本真自然的固有天性。老子的“静以养生”“归真返朴”的摄生观是后世诸多养生思想的泉源,在中医养生学著作中也有着生动体现。(张岚)

原文

曲则全,枉①则直,洼则盈,弊②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③为天下式④。不自见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⑦。不自伐⑧,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第二十二章》)

注释

①枉:屈,弯曲。②弊:凋敝。③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为守道。④式:法式,范式。⑤见:同“现”。⑥明:彰明。⑦彰:明显。⑧伐:夸。

鉴赏

老子从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了第二章所阐释的辩证法思想。文章一开头,老子就用了六句古代成语,讲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转化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即委屈和保全、弓曲和伸直、不满和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贪多和迷惑。

弯曲才能自我保全,委屈才能伸直,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逐渐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反而会迷惑。普通人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的实质,因此常常会目光短浅、急于求成。

老子用辩证法思想作为处事以及养生的原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争”。他认为有道的人坚守无为自然的原则,并以之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执着于成名,所以反能显名;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能有功;不自我矜持,所以能长久。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因此古人所谓的“委曲可以保全”绝对不是虚言。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先采取退让的办法,等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目标。老子从丰富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了人生的大智慧,发人深省。

庄子说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于事物的两端都应当观察,对于负面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普通人只知贪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诫人们要开阔自己的胸襟,充分考虑客观情况,把握了事物的规律,就可以做到“不争”。这与“上善若水”(《老子·第八章》)的论述是交相辉映的。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平定安史之乱而名扬天下,以84 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而在他家中,没有家丁守门,无需通报任何人都可以到内院找他。有一次郭子仪在给夫人梳头时,被外人看到了,一时间传遍京城。在封建社会男人给女人梳头,绝非小事。郭子仪的儿子对舆论感到忍无可忍,询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郭子仪说,这样做说明我心怀坦荡,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们这样的家族,显赫尊贵已经到了极点,如果我不这样做,距离灾祸就不远了。如此低调的处事态度令人感叹不已。

在现代职场上,没有硝烟的战争每日都在发生,许多人因此耗伤心神,所以淡然、低调的处事、为人态度不仅能增强职场竞争力,在养生方面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个人若能忍辱负重、能屈能伸,才能目光长远,胸襟坦荡。“退一步海阔天空”,拥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不断加深个人修养,以“无为”“不争”而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寿世保元》中也有“辞和谦让,敬人持己,可以延年”的论述。这和老子的静神养生主张是一致的。宁静淡泊、排除杂念,心神安定,血气既不妄动,才能形神兼备,自可却病延年。(张岚)

原文

重为轻根①,静为躁君②。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③。虽有荣观④,燕处超然⑤。奈何以万乘之主⑥,而以身轻天下⑦?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第二十六章》)

注释

①重为轻根:厚重是轻率的根本。②君:主宰,统帅。③辎重:四面有屏蔽的车。④荣观:荣华富贵的境况。⑤燕处:安然处之,超然物外。⑥万乘之主:相当规模的大国之君。⑦以身轻天下:自身轻浮地面对天下。

鉴赏

这一章论述的不仅是为人与处事的态度,而且集中体现了老子“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老子对于养生素来持“静以养生”“自然无为”的观点。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应顺应自然去发展,自然是道德之尊者,其中的要旨是“静”字。唯有清虚静泰,避免妄动,才符合万物生存的客观规律。

从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厚重是轻率的基础,沉静是浮躁的统帅。所以君子外出整日不离开四面屏蔽的车辆。意思是为人处世应持重、沉着、冷静,脚踏实地而不轻举妄动。即使身处荣华富贵的境况,也应保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治理天下的万乘之君必须以天下为重,轻率浮躁、骄奢淫逸就失去了根基,轻则误身,重则乱国,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二十六章》),即坚守朴素,减少私心,克制欲望,恬淡虚无,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明澈。在当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名利对许多人是很有诱惑力的,但如果过分地争名逐利,并且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话,结果常常是自取其咎,因为“欲壑难填”,对欲望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必定会劳伤心神,损害形体,加速衰老,甚至付出健康和生命的惨重代价。若能以平常心待人和事,利诱、功名、得失均可置之度外,知足常乐,自然身心泰然,健康长寿。在对我国当今百岁老人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大多数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开朗乐观,知足安闲。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如果说“知足常乐”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的话,那么“出淤泥而不染”对于身居高位者就更属难能可贵了。这种淡泊名利的情操或许会让当今某些“成功人士”汗颜。如果心术不正,恃才傲物,或是肆意纵欲,沉湎于物质享受,又如何真正潜心学术、事业,又何谈造福于民呢?古有“养生先养德”之说,孔子也指出“大德必得其寿”。强调道德修养应与养生紧密结合,而自古德行高尚者必定是淡泊名利之人,即使养尊处优,也能超凡脱俗。如唐代大医孙思邈,不求名利,甘居淡泊,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都先后召他进京,许以高官厚禄,他都一一谢绝,却专心致力于医学研究,立志解除人民的痛苦,70 岁时写下医学巨著《千金要方》,90 岁时又写下《千金翼方》。由于他德行高尚,又深谙养生之道,所以寿至101岁。因此,只有做到淡泊名利,无为自然,才能心境高远,气血调和,也就不易发生疾病。

猜你喜欢

不争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不争与争
不争的函谷古道
不 争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论老子处世哲学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