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培育策略研究
2023-09-16韦月亮
韦月亮
(松原市第一高级中学,吉林 松原 138000)
2014 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将教育教学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要求将德育贯穿于立德树人的整个过程,通过课堂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德育功能,形成良好的德育长效机制。[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版2020 年修订) 》 (以下简称新课标) 进一步提出了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核心素养相关要求,其中“唯物史观” 作为五大核心素养之首,备受各界关注。[2]唯物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的培育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唯物史观概述
(一) 唯物史观内涵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等鲜明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之一,被誉为“迄今最科学的历史观”。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研究内容。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社会的形态主要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唯物史观的核心是从宏观的角度对社会发展一般结构、一般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二) 高中历史新课标对唯物史观的培养要求
在新课标中,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3.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知的桥梁,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和方法;4.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5.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家国观。[3]另外,在课程选择方面,新课标也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展开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以科学的历史观念为基础,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社会功效。在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坚持唯物史观正好是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有效渠道。[4]通过对学生唯物史观的长期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涵养、历史思维能力及对于历史的感知能力。而历史学科的特点也要求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在高中历史课程基本理念方面,新课标也进行了明确,即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高中学生不仅应该掌握基本的史实,还要具备一定的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这样才能够促进高中学生在解析复杂的历史事件时,真正明白历史与当今时代的联系,能够以史为鉴。
从课程结构来看,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有唯物史观的要求。但从教学实践方面来看,虽然我国长期坚持唯物史观,但随着近年来我国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类思潮纷纷涌入学生视野,对历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从课程目标来看,新课标中对唯物史观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划分,即了解、理解和运用: 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及相关方法;第二个层次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能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第三个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将唯物史观应用到对历史的学习和探索中,并能够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
二、坚持唯物史观的意义
(一) 对学生的影响
培养唯物史观能够促进学生以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去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并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激发民族自豪感、文化认知及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外,学生还能够学会利用事物的内在联系去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正确、客观地看待历史的本质,而不是根据历史的表象进行评判。学生还能够独立利用科学的方法去梳理思想政治、文化精神等领域的历史轨迹,提高自身历史学科素养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身的使命,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历史认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 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从人文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会发现历史本质充满了残酷和无助,有着诸多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来看,历史本质又充满了合理性。故而需要我们了解如何以客观的思维来看待历史,而不是以现代的认知和价值观去对历史进行评判,这就是高中历史唯物史观培养的意义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掌握历史事实作为根本,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进行分析,这也是应用唯物史观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所在。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唯物史观培育策略
(一) 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及最新的学术成果,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刻解读。新课标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历史问题都强调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去考察,因此,历史教师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能够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和论述历史的本质。
(二) 创新历史教学方式
高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应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可以采用史料教学法,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还要注重各个素养之间的关系,采用不同的史料形成价值冲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的历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
高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应尽可能选择较为直观且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引入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史实与唯物史观理论相结合的形式,来降低唯物史观学习的抽象性,帮助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去分析历史问题。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懂得如何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自主思维。[5]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比如图片、影视资料、实物史料等。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呈现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挖掘其中蕴含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看待历史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 合理运用唯物史观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学习越来越强调对知识的整合,故而日常专题学习中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脉络、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把唯物史观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历史知识点学习中。高中历史选修五是专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说的。因为历史人物对创造人类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研究发现,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常常会代入个人的情感,这样是不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就是要抛弃个人的喜爱或偏见,站在当时、当地、当事人的角度去评价。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一起创造了历史,但对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的本质作用没能区分开来。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阶级身份上,对历史人物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时,一要辩证看待,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二要全面分析,列宁曾经说过: “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全面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四) 正确解析唯物史观
结合实际的社会生活解析唯物史观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例如在讲到“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生活” 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的变化来讲。从具体的衣食住行展开举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等唯物史观,懂得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将唯物史观渗透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
(五) 转变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配合。但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唯物史观并不重要,只要将历史知识记好就行。这种观念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自身唯物史观的学习和培养。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唯物史观时一味地依赖教师的“教”,导致其对唯物史观的教学缺乏兴趣。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纠正错误观念,认为知识重要、唯物史观不重要的观念必须抛弃。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和整理思路。现在每年历史高考都有一题是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历史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
(六) 全面系统分析历史
研究发现,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多是零散且孤立地加以看待,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往往是零散记知识点,不会从宏观整体的视角分析历史发展的线索。唯物史观要求人们要把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与矛盾,从全局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只有牢牢抓住历史学习的方法,才能更精准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联系时事新闻,用文字、图片等大量史料,让学生顺藤摸瓜,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渐进式地得出历史结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案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全身心地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学生能更好把握历史的整体框架,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可以帮助学生将历史知识串联起来,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是指在研究历史内容或探寻社会发展规律时,一定要以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为基准;在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要因时说话,不能脱离其所在的历史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是唯物史观对追求客观事实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都知道,学习历史具体的知识点要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但历史评价往往很难做到真实,这是因为评价主体存在个体的差异性,所以经常会出现对同一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人物有不同评价结果的情况,甚至产生完全相反的评价结果。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通向客观评价历史的有效途径。在唯物史观的理论中,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即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基于当时的具体条件进行分析,切不可用现在的视角去评析当时的历史。在历史评价时不要笼统地做表面分析,要确保看待历史的全面性、完整性与客观性。
四、结束语
历史教育是一项系统、全面的长期工程,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唯物史观,教师要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结合高中学生特点、历史认知、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采取有效的培育策略,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历史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