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信仰教育的政治仪式路径探论
2023-09-16赵文
摘 要:政治仪式是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行为。政治仪式因内蕴政治权力、内含政治价值、内摄政治情感而在政治信仰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价值。针对政治仪式情境创设不足、形式主义泛化和互动参与不够的现实困境,应从增强政治仪式的情境性、神圣性和交互性三方面着手,更好地发挥政治仪式强化政治信仰的教育载体作用。
关键词:政治仪式;政治信仰;教育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9-0054-07
政治仪式是一种体现政治意义的重复性程式化行为,作为一种象征性实践活动在政治信仰塑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仪式研究大师爱弥尔·涂尔干看来,信仰与仪式之间的差别实质上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差别”,对信仰的信奉,需要奉行与信仰有关的仪式,在奉行仪式中促进信念团结[1]33,39。政治仪式作为一种政治活动,具有明确的象征规定性,集中表现为实现一定政治信仰的意识形态性。政治仪式作為政治信仰的“物质形式和行为模式”,是“表达并实践”政治信念的行动[2]。厘清政治仪式强化政治信仰的作用机理,针对其在强化政治信仰中的现实困境来探究优化路径,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政治信仰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政治仪式强化政治信仰的价值意蕴
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体对国家政治系统、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想的深度认同、终极信服和虔诚敬仰,体现在其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和政治行为等各方面。政治仪式之所以能在政治信仰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政治仪式作为政治信仰的表达,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来影响社会主体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
(一)政治仪式内蕴政治权力
引导社会主体确立政治信仰,首先需要帮助社会主体形成对政治权力的清晰认知。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是实现政治目标、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的基本依托。帮助社会主体理解、接受乃至运用政治权力的影响力,是推动其确立正确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本要求。政治仪式之所以称为政治仪式,就在于其与政治权力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政治权力是政治仪式的生命线。从政治仪式的历时性来看,“政治仪式的能指与所指在变化,不变的是政治仪式试图达成的政治意图、政治秩序与权力”[3],维护和增进权力及其权力行使的合法性,是政治仪式不变的诉求。大卫·康纳汀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仪式并非权力的面具,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4]政治仪式通过内蕴的政治权力影响仪式参与者的思想与行为,影响仪式本身所代表的政治活动以及所在政治体系下的政治生活。与其说是政治仪式连接了政治国家与社会主体,不如说是政治权力借助政治仪式通过潜在的方式影响着社会主体。所以,有学者研究强调“权力既是政治仪式的根,也是政治仪式的果”[5]28。
政治仪式与政治权力的这种内嵌式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仪式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现实社会中政治权力实践的必然产物。如2021年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就是对党的百年政治权力实践的直接回应,是进一步维护、促进政党权力与政党威望的必然途径。二是政治仪式的策划、布展与推进是政治权力实践的现实结果。政治仪式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形象都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政治权力拥有者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以期能增进社会主体对政治权力实践的理解、认同与支持。三是政治仪式的时空结构与发展过程贯穿着政治权力的运行逻辑。政治仪式中所展示的主导者与参与者的位置,一般呈现出“中心—边缘化”结构,拥有权力或者居于权力高位者总是位于仪式中心区域,围绕着仪式中心区域呈现出扇形或圆形的扩散区形成了仪式边缘区域,鲜明地体现了权力的作用逻辑。所以,“地位和权力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使得仪式把构建和维持地位当作展现权力价值位阶的重要方式”[5]36。政治仪式给抽象化的政治权力赋予了具象化的思维空间,使得参与其中的政治主体感受到了来自权力中心的关心与关注,揭开了政治权力运行的神秘面纱,有助于社会主体形成对政治权力的正确认知与理解。
通过政治仪式开展政治信仰教育,其实质就是借助仪式还原政治生活,引导社会主体关注、聚焦和感受政治仪式中政治权力的性质与功能,进而以主人翁的态度来认识和思考政治权力的运行逻辑,形成正确的政治权力观,增强对政治权力合法性与权威性的认同,从而将政治仪式中的政治权力势能吸收转化为社会主体政治成长动能。所以说,政治仪式内蕴的政治权力是其政治信仰教育功能实现的关键要素。
(二)政治仪式内含政治价值
政治价值观念的输入是社会主体树立政治信仰的前提和基础,而政治仪式作为现代政治价值观念生产与实践的重要途径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英国象征人类学研究大师维克多·特纳就曾援引南非人类学家莫妮卡·威尔逊的观点强调,仪式能在最深的层次揭示群体价值之所在[6],因此“通过政治仪式的社会化以集中体现价值观念……是各国普遍做法”[7]。
政治价值是政治仪式的内在灵魂。政治仪式的情境创设、程序设计、符号选择、时空界定和对象甄选,无不渗透着仪式组织者的政治价值取向。政治价值作为政治仪式的灵魂要件决定了政治仪式的基本属性与发展趋势。换句话说,政治仪式是国家政治价值的仪式化表达。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8]165。在今天中国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政治仪式在不同程度上都体现或展现了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尤其表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秉承记忆传承的政治仪式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历史合法性,实现了价值观表现方式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建了神圣场域,使得价值观教育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加速了价值观念向价值信仰的转化过程[9]。
通过参与政治仪式来引导社会主体增强政治信仰、强化国家认同,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非常重视仪式的教育作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注重发挥政治仪式传播、铸造和强化政治信仰的重要作用,将党的政治理想、革命道路、建国主张、建设规划与改革方略等通过仪式的方式铭刻在人民心中,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今天,借助政治仪式通过政治价值传播、渗透、浸染的方式来影响主体精神生活、培育主体政治信仰,既要从社会主体政治人格成长的长远性目标着手,将我国政治仪式中的政治价值转化为社会主体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引导社会主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也要从社会主体政治人格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目标着手,将政治仪式作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引导社会主体正确认识坚持“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三)政治仪式内摄政治情感
政治仪式并非冷冰冰的政治程序,真正有价值的政治仪式是富有生命力和热烈情感的政治生活。可以说,政治情感是政治仪式的关键主旨。
政治仪式不仅内含政治权力要素与功能,具有鲜明的政治道德诉求与政治价值观念,还有明确倾向的政治情感导向。仪式与情感是相生相伴的,仪式的目标就是为了向仪式参与者表达某种情感,并且通过情感的渲染与释放来实现情感共在、共有、共享,进而在主体的思想与信仰层次凝聚集体性目标,实现主体在理性自觉与非理性直觉层面的双重塑造。大卫·科泽认为:“政治仪式能够激起对世界的某种解释,主要是因为这些仪式可以引发强大的情感。”[10]115明确的政治情感直接左右着政治仪式的目的,影响着政治价值的输出与政治信仰的锤炼。政治仪式中情感倾向性越强烈、情感能量越充沛,越能引起参与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和价值上的认同。情感不濃厚的政治仪式很难吸引社会主体的投入性参与,也难以帮助社会主体在社会情境性的心理活动中主动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受。
政治仪式的情感导向是一个系统的逻辑过程,具体体现为三个基本环节。一是规范情感表达,激发政治追求。在政治实践中,仪式实际上是一种会说话的情感表达机制。对国家的热爱、对组织的忠诚、对人民的敬畏、对理想的执着都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与富有表现力的非声符号展露无遗。政治情感在展露过程中,借助仪式将其传递、渗透到仪式参与者的思想中,累积在参与者的心灵中,慢慢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促使仪式参与者在实践中坚定对国家政治目标的信任与追求。二是凝聚情感认同,坚定政治立场。在政治仪式的集体行动中,参与者的情感受到了仪式组织者和其他参与者所形成的情感氛围的共同影响。“仪式所能营造出的情感氛围本身就是信仰和观念的有力铸造者。……参与者即便认识到仪式是刻意所为,也绝不会削弱他们投入到其中的情感力量。”[10]100-101在仪式现场中,通过仪式参与主体之间的情感交互,能够增加参与者对仪式主导情感的认同与共鸣,进而推动主体自觉维护其所理解和接受的政治情感和政治立场。三是激励情感归属,鼓舞政治团结。一般而言,政治理想的实现离不开政治团结,政治团结的实现少不了社会主体情感归属感的凝聚。涂尔干的社会凝聚理论告诉我们,仪式在生产和维护一致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任何社会都会感到,它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1]589,促进群体团结,凝聚群体信仰。在政治仪式中,参与者在思想、行为和情感上的高度同一化,进一步厘清了个体之于集体的身份关系,确认了个体存在和集体存在的内在关联性,促使主体凝聚政治情感归属,在政治理想上不断向国家的政治主张靠拢。可以说,政治仪式是创造政治团结的必要条件。
政治仪式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历久弥新,不断散发出引人向往的独特政治魅力。“作为颇具神秘色彩的实践系统,政治仪式围绕着政治信仰构建其核心叙事,通过操演过程将整个思想体系抛射至参与者的身体和心灵中。这正是传统社会政治教育最有效的范本之一。”[5]195
二、政治仪式强化政治信仰的现实困境
在长期的政治信仰教育过程中,政治仪式因其在权力逻辑阐释、政治价值传递、政治情感激发和政治参与实践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备受推崇。“升旗仪式”“入党宣誓”“政治生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政治仪式在社会主体的政治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政治仪式的整体实践来看,其政治信仰教育效果距离理想的标准仍有很大差距,严重制约了政治仪式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政治仪式情境创设不足
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仪式作为一种剖析微观社会现象的切口,其出发点与关键点在于仪式作用的情境性[11]19-20,即仪式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或者说没有情境,不成仪式。政治仪式也是如此,它不是作为一种抽象存在物来影响和教化仪式参与者,而是将参与者置于一定的时空环境和具体条件中,即在确定的情境中影响参与者的思想与行为。因此,政治仪式的情境构建是否充分,直接影响政治仪式作用效果的实现。从政治仪式实践来看,一些政治仪式的情境结构创设显得过于简单,情境内容非常不充分,主要表现为政治仪式的时间选择不恰当、空间布局不合理和符号设计与选用不合适等。而政治仪式情境创设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消解了政治仪式“价值传递和信念塑造”的功能。
政治仪式在政治信仰教育方面的作用首先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政治情境来实现的。仪式情境创设不充分,必然导致仪式功能在完整性和深度方面存在缺陷。一是不充分的仪式情境会导致主体身份效应不明朗。从互动仪式链理论来看,仪式功能发挥的关键在于完备仪式情境构建下产生的群体界限和阈限功能。在理想的状态中,仪式参与者进入仪式情境,就会形成在仪式情境之外所没有的“身体在场”和“心理在场”,能够促使参与者迅速进入仪式营造的情感状态。而在不完善的情境中,参与者即便身临其境也难以在身体和思想上实现角色融入和身份转换,无法与政治组织进行充分的思想情感交流,丧失借助仪式活动缩短与国家政治之间心理距离的重要机缘。二是不充分的仪式情境会导致仪式聚焦效应不明显。政治仪式情境是否完备,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在于仪式情境的全部内容是否能有效指向焦点,即在仪式时空、仪式符号等方面是否都在自然而然地精准深描“焦点”。因为“焦点是仪式运作的关键要素”,仪式情境需要引起参与者对焦点自发的关注[11]81。而焦点凸显效应不明显,一方面会弱化仪式引导参与者自发关注焦点的功能,不利于促进参与者从感觉到思想的集中,以至难以推动其政治认知进步和政治价值观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因对焦点共同关注的缺失,导致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注与相互交流的不足,使得情感激发乏力和情感共享失败,难以产生与仪式情境相一致或相趋近如高兴与悲伤、快乐与愤怒等个体情绪,无法凝聚形成群体性情感能量。而这种情感能量恰好是仪式活动和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动力。如果仪式无法通过创设既定情境激发参与对象情感的生成,就会弱化参与者对组织价值认同与信仰的情感基础。要实现政治仪式强化政治信仰教育的功能,必须走出政治仪式情境构建不充分的现实困境。
(二)政治仪式形式主义泛化
仪式是一种有着明确价值指向和意义指向的形式化活动,任何仪式的价值与意义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式化形式展现出来。毋庸置疑,从积极反映论来看,形式反映内容、为内容服务。仪式的价值与意义作为仪式的内容凝聚为仪式的神圣性决定着仪式形式的内在规定性,仪式形式的展开和组建必须从仪式内容的需求中寻找依据,任何脱离内容的形式都会导致仪式陷入形式主义。政治仪式的形式主义泛化,是对政治仪式价值和意义的背离,必定会冲淡政治仪式“庄重神圣”特性。罗兰布勒认为,仪式永远“与神圣有关,是严肃生活的组成部分”[12]。仪式的神圣性一旦被淡化,就会在无形中冲击仪式参与者对终极政治价值的认同之心和尊崇之情,对参与者的政治信仰铸造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当前,在开展政治信仰教育过程中,政治仪式作为政治生活的一种方式被广泛应用。如我们经常见到的“重温入党誓词”仪式,这种政治仪式作为党员的重要政治生活被高度重视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问题在于一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并没有从仪式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出发来对待仪式的组织和参与,只是将其视为政治任务来完成,以至于出现了政治仪式的形式主义问题而被人诟病。从仪式组织者角度来看,存在着仪式发起时机随意、仪式开展地点随机、仪式环节不完整、仪式流程不严谨、仪式氛围不庄重、技术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最关键的是发起者“开展的仪式活动只注重形式的多样,较少考虑其传达的‘精神内核”[13]或传达效果。从仪式参与者角度来说,极个别党员连经常宣誓的入党誓词都不太熟悉,表现为对入党誓词内容理解不深、认同不够、践行不多等等。有的党员甚至因一定时期内多次参加类似活动,心存抵触、敷衍了事,严肃神圣的政治生活褪变为平淡散漫的社会活动。
实际上,每一场政治仪式,尤其是党内政治仪式,对仪式参与者来说都应该是一次思想洗礼和灵魂净化的过程,是一场政治情感培育、政治认同生发、政治能量聚合的过程,这既是实现仪式价值的根本要求,也是仪式神圣性的基本体现。政治儀式是严肃、庄重的政治活动,必须坚决维护政治仪式的神圣性,极力反对政治仪式活动“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的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避免“政治仪式”向“仪式形式主义”演变。
(三)政治仪式互动参与不够
仪式互动是政治仪式的内置政治实践方式,是社会主体进行身心双重政治训练的重要实践机制,对社会主体的政治成长极其重要。政治仪式就是一种政治参与,但只有当政治仪式互动充分时,其形成的政治参与才是有效的政治参与。通过政治仪式的语言声音互动、情感神态互动和身体操演互动,参与者才能加深对政治规则和政治观念的认识与领悟,进而增强对政治仪式实践的主动性,强化对政治信仰的明确性与坚定性。只有按照政治仪式承载的规范要求开展政治活动,从对政治仪式的精神感知落实到实践层面的仪式互动,才能打通政治仪式的权力生产和观念生产过程,实现政治仪式政治教育功能的静态化向动态化转换。另外,政治仪式形成的政治互动参与也促进了主体身份认同与身体实践的一致性,实现主体思想与行为的同一性。这就如罗兰布勒所说的那样,仪式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行为方式”,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实践”,并且在实践中“获得一种思想和行为上的统一”[12]。通过政治仪式加强社会主体的政治参与,实质在于通过连续性的稳定技术操演,打破政治信仰教育的时空限制,实现社会主体的身体与身份的政治追求同质化目的。
然而,从政治仪式实践来看,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互动不足窘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仪式互动机制不畅。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既定仪式程式的限制,仪式现场缺少有效的互动机制安排,参与者只需要实现身体在场即可完成仪式任务。在整个仪式过程中,如果仪式没有设置应有仪式操演环节,就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将参与者的思想和意志集中在仪式的布展中,仪式参与者就像是一个“旁观者”,甚至是一个“摆拍者”的被动配合角色。二是仪式互动手段不足。在一些大型的政治仪式现场,由于人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虽然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支持,仪式现场的声音传播、图像展示能及时抵达现场和远程的参与者,但是很难实现大型政治仪式的精细化互动,仪式主体之间的身体互动、语言互动、情感互动、思想互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政治互动是政治的神经,是政治主体之间政治共识生成、政治情感共鸣、政治信仰凝聚的必要手段。政治仪式的互动参与不足,就会弱化政治仪式“实践规训”的功能。所以,要实现政治仪式强化社会主体政治信仰教育的功能,必须摆脱政治仪式互动参与不够的现实困境。
三、政治仪式强化政治信仰的优化路径
政治仪式的内在属性和运行逻辑赋予了其鲜明的政治信仰教育功能。在党和国家开展政治信仰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断优化政治仪式,充分激发社会主体的政治情感与政治追求。针对政治仪式实践中存在的情境创设不足、形式主义泛化、互动参与不够等现实困境,应当不断增强政治仪式的情境性、神圣性和交互性,以有效发挥政治仪式强化政治信仰的教育作用。
(一)增强政治仪式的情境性
增强政治仪式的情境性,有助于打破社会主体的原有认知结构和思维限制,引导主体以平等、主体性的姿态跨越时空阈限进入仪式情境中,增强主体在仪式时空结构配置的动态情境中的体验感,让主体通过可视听、可触摸的直观方式去感知渗透在仪式情境中的政治宗旨、政治理念与政治理想,加深主体对国家政治的理解与想象。越是重大的政治仪式,其现场时空环境和声音、语言、图像等象征性符号就越是需要精心设计与科学规划,如此才能将仪式空间建设成为一种传递政治价值观念与政治道德规范的“文化装置”[14],潜移默化地促使仪式空间下的政治道德生活成为可能。具体而言,增强政治仪式的情境性,主要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入手。
一是时间要素层面。政治仪式对社会主体的教育作用首先体现在教育时间节点的择选上。政治仪式的时间要素本质上不是一种自然时间,而是一种社会时间。这种社会时间具有“质”的规定性,沉淀着涂尔干意义上的集体现象、集体意识和思想范畴。在现代政治中,政治仪式时间的选择越来越明显体现出“国家在场”“信仰在场”的意识形态诉求,仪式时间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情感实践、身体实践、社会角色实践”[15]的“公共时间或集体时间”[15],在仪式生活中日益获得其社会政治性的有效增长。所以,需要对仪式时间进行精心择选,包括在仪式的时机背景、起止时间、时段分布等方面进行充分的酝酿与把控等。
二是空间要素层面。空间既是仪式存在的基本方式,也是仪式情境的基本组成要素。仪式所在的社会空间以及仪式组成要素的物理空间分布都能明确地表达仪式承载的权力与地位、思想与价值,对参与者的思想与情感产生直接影响。进入仪式空间实际上是开启了仪式参与者的空间中断和空间转换过程,从一般时间所在的生活空间进入特殊情况下的异质空间(政治空间),进而随着仪式程序的推进展开政治信仰的朝圣之旅,在被仪式发起者所精心塑造的“神圣空间”中接受思想洗礼与情感激发,并在这一过程中吸收、表达、共享和丰富自己的历史记忆、政治文化和道德情感。在离开仪式空间后,仪式参与者的思想和情感依然会在一定时间内受到持续性的影响,并在下一次政治信仰的朝圣之旅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因此,对仪式空间的精心选择和合理布局是优化仪式效用的必然之路。
三是象征符号要素层面。仪式的进行离不开既定时空,也离不开基本的语言符号、声音符号和图像符号等象征符号要素。在格尔茨看来,仪式是“一种有组织、有意义的符号象征体系”[16]。象征符号要素是仪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在引导活动主体的身份认同、价值培育、情感激发和理想锻造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对于社会主体而言,政治信仰的培育是一项无形的抽象工作,而借助于仪式及精心优化仪式的符号要素,能将抽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信念符号化,从而实现政治价值观念的具体化、直观化,“这种具象符号运用往往能够引起受众的价值判断并汇聚为广泛的社会意识”[7],有利于社会主体加深对政治价值与实践的理解与认同,从而达到良好的政治信仰教育效果。
(二)增强政治仪式的神圣性
反对政治仪式的形式主义倾向,就是要反对政治仪式脱离政治价值与政治意义,防止政治仪式活动背离政治初衷。反映在实践操作层面,就是要维护政治仪式的神圣性,防止和反对政治仪式活动的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具体而言,增强政治仪式的神圣性,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实现政治仪式的制度化。優化政治仪式制度,完善政治仪式供给,是开展政治生活强化其政治信仰教育功能的基本要求。研究认为,制度化的仪式为生成和维护仪式的神圣性提供了基础,因为“制度的过程是由特定的社会性质的属性构成的,以使其看起来好像是自然的属性的方式”,仪式的制度化“起到了一种神圣化的效果”[17]。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加强政治仪式的制度建设,为政治仪式运行与发展提供制度遵循与制度保证,进而更好地发挥政治仪式的政治价值。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8]165,促进仪式制度化发展,维护仪式的神圣性。
二是实现政治仪式内容的稳定性。政治仪式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要义一般是固定的,虽然在具体的表达方式与阶段内容上存在着特殊性,但是其内在的一脉相承性保证了仪式内容的稳定性。相对稳定的仪式内容保证了政治仪式价值输出和象征意义表达的稳定性,是诠释政治文化、形塑共同记忆、增强集体认同的内在基础。政治仪式中的象征物、手势动作、语言文字、声音图像都与仪式的主题密切相关,有着特定的内涵和特殊的意义,在既定的情境中保持着变动不居的特性。不稳定的政治仪式内容与仪式意义不仅容易造成政治记忆紊乱,甚至还会亵渎政治仪式的神圣性,损害政治仪式的教育价值,这是国家政治发展过程中所要极力避免的。
三是实现政治仪式形式的规范化。政治仪式作为一种正式仪式而非自然仪式,具有规范的仪式流程要求。规范的仪式流程不仅在于方便仪式的重复操演,更在于通过规范的仪式操演展现政治价值。有研究指出,“仪式能够给予人们一种连续性感觉的能力,主要来自于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形式上的持久性”[10]16。这种形式上的持久性就是仪式流程的规范性。仪式“由于在活动、操作上受着严格形式规范的要求,与繁复的细节仪式相结合”,即便是参与者的情绪十分迷狂,也仍然会受着“理智的强力控制,从而使它发展为一种包容有想象、理解、认知诸因素在内的情感状态”[18],为仪式意义表达和情感共享实现提供了必备条件。所以,要“对各种政治仪式表演者的肢体动作、语言、表情,仪式道具、仪式行为和出场顺序,以及场面规模、参与人数、传播媒介等进行规范,以增强政治仪式的庄严性、权威性、神圣性和功能性”[19]。
仪式的随意化、庸俗化会降低仪式之于政治活动的价值。必须坚守、维护和强化政治仪式的神圣性,杜绝出现不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和规范程序举行政治仪式,或错误、不当地使用政治仪式的现象出现。要从思想认识上清醒地把握政治仪式的神圣性,将政治仪式与国家政治的宗旨与性质直接联系起来;要在仪式行动中切实维护政治仪式的神圣性,通过仪式开展过程来丰厚政治使命与政治价值;要在更为广泛的政治实践中切实维护政治仪式及其象征物的神圣性,与不遵守政治仪式使用规范或破坏政治仪式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以有效维护党和国家的政治形象与政治声誉。
(三)增强政治仪式的交互性
在现代社会的政治仪式中,以平等性、互动性为特征的民主性气息弥漫其中,打破了传统社会政治仪式中充斥的强制性与不平等性,摒弃了传统社会政治仪式中对话的单一性和单向性,在仪式组织者层面实现了权力释放与权力回归的权力再生产,在仪式参与者层面实现了从精神被动灌输到精神主动生产的转变,使得仪式参与者在精神生产与价值再造层面更加富有主动性、自觉性。较之于传统社会中政治仪式的强制性带来的政治认同与政治信仰,现代民主文化预设下的政治仪式,一方面有利于真正从社会主体的个体成长与组织发展的共在利益出发来认知政治问题,而非单一地考虑组织的利益或个体的利益,有助于实现个体发展与组织发展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注重实现有序的参与化、一元主导下的多元化发展,给予个体充分的、广阔的思考、批判、明辨的思维空间,个体政治信仰的确立不是被输入、被赋予而是主动生成、再造、共享和延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理性化和民主化的特征。于个体而言,实现了个体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的自觉增长;于组织而言,推动了整个政治体系的政治观念再生产和政治权力再生产。所以,我们应认识到,孤立静止的符号或仪式是很难清晰表达或传承核心要义的。在发挥政治仪式的政治信仰教育作用时,一方面要注重对话实践,强调仪式活动的主体性、民主性与平等性,引导社会主体在政治仪式实践中获得民主的权利与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参与仪式操演,凸显政治仪式的实践性特征,引导社会主体在政治诉求指向明确的交流与分享中形成共识、共享信仰。
为了更好地促进人与组织的联结与沟通,将组织的价值取向灌输到组织成员的思想行为当中,应该在优化政治仪式的时候注重仪式交互性的设计,包括仪式组织者和参与者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神态情感、姿势动作等方面的互动都应在优化之列。尤其是在互联网平台、网络技术、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注重思想交流、价值渗透和身体力行的仪式,其现场即时交互性正在向跨越空间限制的远程即时交互拓展,如何提高仪式的非现场交互效果成为我们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只有通过更好的仪式优化,实现参与者在触觉、视觉、听觉等多层面立体化互动,才能让参与者更好地感受到作为成员的身份感以及由此产生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充分激发参与者对政党和国家信任信赖的政治情感,从而在理想信念上与组织的要求趋向一致。
综上所述,政治仪式作为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古今政治生活中都一无例外地存在并发挥着作用”[20],仪式政治也日益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并且在以复杂性和抽象性为基本特征的政治信仰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新时代的政治信仰教育工作,必须积极优化和利用政治仪式资源,科学合理地发挥政治仪式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敬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周鸿雁.隐藏的维度:詹姆斯·W·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89-90.
[3]金霞.政治仪式的符号学解读:以阅兵式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12-1016.
[4]DAVID C, PRICE S.Rituals of royalty: power and ceremonial in traditional societi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19.
[5]王海洲.政治仪式:权力生产和再生产的政治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6]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
[7]刘永刚,徐飞.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维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8.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杨宏伟.国家仪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77-80.
[10]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
[11]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2]ROTHENBUHLER E W.Ritual communication: from everyday conversation to mediated ceremony[J]. Canad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Revue Canadienne de Linguistique,2000,45(3/4):327-332.
[13]李平.学校仪式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变革之路[J].教学与管理,2019(22):22-24.
[14]唐小俊.空间社会学:透视学校“生活德育”的新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35-38.
[15]宣朝庆,冯碧莹.时间标准与仪式化表征:新中国70年的节日变迁[J].探索与争鸣,2019(10):102-111+159.
[16]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58.
[17]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M].褚思真,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9.
[18]李泽厚.由巫到礼·释礼归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2.
[19]顾伯冲.增强政治仪式聚合政治能量的功能[N].学习时报,2018-04-23(01).
[20]任剑涛.仪式政治的古今之变[J].探索与争鸣,2018(2):39-43+142.
【责任编辑:张亚茹】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动力研究”(21KS25D);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政治仪式在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践机制研究”(21YB199);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党内政治仪式在大学生党员政治信仰教育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践机制研究”(20DJQN043)阶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赵文(1984—),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九江学院社会系统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