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构建:价值、困境与路径

2023-09-16薛玉梅王让新

理论导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

薛玉梅 王让新

摘 要: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新时代的话语出场以及当前互联网技术对民主制度建设的多维赋能,为构建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关键支撑。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话语,破除西式自由民主网络话语霸权,更好解释中国民主发展历史过程,就必须建构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在资本逻辑宰制、网络圈层区隔、叙事方式悖反以及视觉模态延伸的现实格局下,网络空间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面临秩序性被扰乱、传播性被削弱、平衡性被打破和真实性被遮蔽等多重困境。应紧密结合网络场域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从话语主题、话语内容、话语形式和话语语境等维度深入探索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建构策略,以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话语权及其實践效能,促进人类民主政治文明的新发展。

关键词: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9-0061-07

话语体系是由话语主体依循一定理论、事实和逻辑所打造的意识形态显性叙事系统,承载着一个国家特定的思想文化和价值信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接续出场,凸显了其深厚的学术意蕴和理论意义,意味着构建新的民主话语体系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当前网络空间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助推下,正以强大的外部效应与民主话语进行嵌入耦合和多维互构,日益成为激活民主政治要素资源、影响民主传播质量的关键力量。为此,把握人民民主发展的时代脉搏,依据网络空间的内在规律和技术架构将民主的全过程与民主话语叙事联系起来,深入探究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构建的价值、困境和路径,不断增强民主话语的渗透力和说服力,既是全方位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阐释和宣传的学术话语权的现实需要,也是更好地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构建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任何话语体系都是基于特定需要而产生的。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是对网络民主实践的凝练表达、对中国制度优势的深刻阐释及对世界民主发展的智慧提供,对该话语体系进行时代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实践和历史价值。

(一)理论价值: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话语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民主话语超越了“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预设”,突出了人民在政治建构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曾指出“民主的”这个词在德语里意思是“人民当权的”[2]。换言之,民主就是通过国家而实现的“人民的自我规定”。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是“作为特殊国家制度的社会化的人”[3],强调了人民与国家的内在统一。恩格斯对民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阐释,指出民主“这个概念每次都随着人民的变化而变化”。无产阶级只有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使自身“上升为统治阶级”,才能“争得民主”[4]。列宁进一步认为,作为一种国家形式,民主意味着“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5]。马克思严厉批评了西方“标签化”“表面化”的形式民主,认为由无产阶级所建立的新型民主才是“完全的民主”“真正民主制度”[6]。民主的未来走向是什么呢?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就是要实现国家向社会的复归,而个人也能在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中成为自由个性之人,最终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实现彻底解放。

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建构,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话语的继承与实践。作为一种承载广泛实质民主的话语形态,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高度突出话语主体即网民在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强调要让民众通过互联网持续广泛地参与民主协商和决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从而使人民意志真正融入国家建设和治理之中。从民主实践来看,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构建就是以网络技术为平台载体,把人民主体性原则“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落实到民主话语的各方面各环节,从而扩展民众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从现实目标来看,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发展是话语主体基于共同体理想实现自身整体进步的重要支点,它必然要朝着建构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前进,使人们在普遍参与共同体的治理中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摆脱利益矛盾和技术异化对自身发展的束缚,更好地行使话语权利和权力。

(二)实践价值:破除西式自由民主网络话语霸权的必要举措

自由民主是西方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争夺民主话语权产生的一种民主形式。作为典型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自由民主隐蔽了其民主背后强势资本的利益诉求,将其倡导的天赋人权、竞争性选举、三权分立等内容当作民主样板不遗余力地向其他国家输出,形成了稳固的民主话语霸权逻辑。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为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输出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场域,他们利用自身的媒介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向所谓的“非民主”“非自由”国家兜售其民主制度、体制和价值观念,其实质在于“把技术进步包容在统治的框架内”,以技术话语扩充“自由民主”话语容量,从而将自由民主话语霸权“外溢”到网络空间,实现其民主模式在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全方位传播。在此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主话语在国际世界“发声”困难,有些国家甚至处于“失语”状态。

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孕育了新的民主话语形态——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其在反思批判西式民主话语的基础上,为新时代人民民主话语增添了实质性新内容。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秉持民主模式上的多样性理念,遵循全主体、全过程、全领域意义上的民主话语建构逻辑,在媒介融合推动下,以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方式向世界诠释和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念,避免以自由之名虚化平等、以理性之名架空民主等偏向,重塑了网络空间民主话语的价值导向。其建构目标蕴含了协调网络关系、整合民众诉求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目的,超越了西式民主话语的地方性身份和网络霸权化逻辑,实际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民主话语形态,因而能有力地撼动西式自由民主的国际话语权。

(三)历史价值:更好解释中国民主发展历史过程的必然选择

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民主实践的历史成果。习近平指出,一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 [7]。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基于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对民主话语的目标、内容和属性进行时代转化与发展。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革命式话语,到改革开放后“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表达,中国民主话语经历了从“革命式”向“改革式”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继承发展既有民主話语表达的基础上,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进一步将“改革式”的民主话语发展为“强国式”的新型话语,实现了对民主话语的创新性表达。

唯物史观表明,“评判民主制度、民主发展,构建叙述民主制度和评判民主制度的民主话语体系都应当基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8]。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民主实践的智慧成果,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契合了当代国家治理诉求,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逻辑的具体的统一。互联网基于大数据贯通历史与现实、连接线上与线下各领域的信息,媒体融合日益融入民主制度运行的全过程,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跨空间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发展。在新兴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坚持党的领导,秉持人民民主理念,网络空间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深层次提升和叙事功能的整体性发展趋势,互联网畅通了民主阐释的渠道,数字文明建设保障了民主内容的高质量供给。在此基础上,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能更有效地总结人民民主的基本经验,更持续地彰显人民民主实践的溢出效应,更敏锐地判断人民民主的发展趋势,从而让各国人民更深刻理解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二、构建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现实困境

网络在交往传播方面的适应性增强了包容性与协商性的民主价值。然而,由于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扩张,以及网络空间存在的虚假信息、“过滤泡沫”“信息茧房”等问题,可能造成网络空间的“技术统治”或“中心化”,给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发展和传播带来风险。

(一)资本逻辑宰制扰乱了话语的秩序性

资本逻辑即资本以其特有方式无止境追求价值增殖的逻辑。“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9]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物质的生产及占有方式,资本的逐利本性和扩张逻辑使得其强势进驻网络空间,并驱使技术、信息资源、话语要素等选择性地向能产生高额利润的方向流动,构成了对政治逻辑的挑战。

当前,资本逻辑涌入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舆论场域并成为影响人民民主舆论表达及话语权威的重要逻辑,在奉行利益至上的资本逻辑的宰制下,民主话语权争夺出现从“正当性”“合法性”向“权益性”“策略性”的转变。具体表现为:一是“流量至上”驱导下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表达的异化。在数字经济时代,网络舆情本是数字社会中网络表达和情感宣泄的重要呈现方式,而资本却按照自身增殖意志对网络舆情演化进行干预,在“注意力”资源争夺中想尽办法积累数据、培植流量,创造“流量为王”的舆论生态。在这种态势下,网络场域内的一些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表达放弃对其本真意义即集合不同网络意见形成公意性舆论、共识性舆论的探寻与坚守,转而成为制造热点“引流”、消费公众情绪的信息符号,表现为一些网络参与主体的政治主张被“断章取义”“过度解读”,严重影响了民主话语的传播效果。二是“群体狂欢”态势下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权威的虚化。资本逻辑的全方位渗透使得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混乱,越来越多的网民在短暂的感官刺激、情感宣泄和某种错位的“群体归属感”中丧失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这种自下而上的“群体狂欢”脱离了主流意识形态对民主话语的规约和阐释,一些缺乏理性的政治参与主体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牵着鼻子走,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舆情和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最终导致意见相近的声音在群体内部不断重复直至扭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权威。

(二)网络圈层区隔削弱了话语的传播性

“圈层”一词可追溯至人文地理学科中的“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后被运用于城市化和区域经济领域。网络技术实现了对传统社会圈层的重构,人们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社交语言、行为习惯等为标准在网络空间中“筑圈”。圈层内的个体能在网络互动中增强话语认同,但也会出现民众身份区隔、认知分层等问题。

网络社会圈层看似游离于政治之外,但其构筑的圈层区隔实则容易导致“信息茧房化”和网民情感诉求、利益诉求的分流化,从而直接影响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场域传播。具体表现为:一是阻隔民主意见的传播渠道。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主体有着某种程度的网络社区共同体身份,但推荐算法隐藏的“同一化”技术逻辑以及趣缘的细分却不断窄化共同体关系网络,使得具有相似立场态度、政治观点和价值诉求的成员持续聚集,形成阻隔外来民主话语传播的特定圈层。同时,网络圈群中的意见领袖会根据圈内的民意诉求及演变动向对入圈信息加以过滤,这就进一步阻滞和弱化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传播效果。二是弱化民众与政治权威之间的互动兴趣。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使传统垂直传播格局被打破,衍生出社会意识以及公共需求多样的现实格局,网络民众的政治价值观趋于离散。而愈发激烈的网络话语竞争导致事实真相难以查验、政治权力受限,民众的政治信息接收方式从普遍“信任主流”转向个体“情感黏性”。基于“情感黏性”聚合而成的各类网络圈层迎合了民众的情感喜好,钝化了民主参与主体的政治敏锐度,以往权威机构及其掌控的网络媒介的民主制度话语传播,容易因其内容严肃性和宏大化特征难以与成员的日常生活视界相契合而逐渐远离圈层,由此限制人民民主效能的发挥。

(三)叙事方式悖反打破了话语的平衡性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变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场域,并造就了多样化的政治叙事方式。在互联网搭建的叙事空间中,多元的叙事方式虽然保证了民主对话的张力与交流的多样性,但也成为话语意义顺利传递的阻碍。

由于网络主体的多元化和网络信息的泛化特征,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蕴含着宏大叙事和日常叙事的消极悖反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宏大的价值目标与现实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对社会思想和公共政策评判与选择的重要标准在于能否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及实现其切身利益。作为具备完整性叙事的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其宏大的价值目标对于网络民众来说成了一种凌驾于生活之上的价值存在。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中“家”“国”等大框架、大结构的历史叙事与基于民众现实利益诉求的生活叙事不易契合,个体意识一定程度上湮没于宏大背景中,从而削弱了民众对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认可度。二是系统的理论架构与碎片化话语表达之间的冲突。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制度与实践的系统总结,具有融合性视野和丰富多维的内容。但是,网络空间中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大量运用使得整个人民民主传播呈现碎片化。在这种碎片化特征的影响下,民主参与主体分散下沉,营造出一个个多元话语场,带有不同意见倾向性的参与主体竞相发声,其内容也多以对政治意识形态问题的随感为主,缺乏宏观的深层次思考。导致的结果是,原本注重主题性、规范性、连贯性和统一性的人民民主话语叙事,其整体意义和系统逻辑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被割裂,既容易造成政治资源的流失,也可能削弱民主的质量和效力。

(四)视觉模态延伸遮蔽了话语的真实性

现代网络交往的符号系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逐渐由语言符号向图像、声音、色彩、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延伸。从模态属性来看,这些符号形态具有以视觉模态为主的多模态话语特质。随着人类社会表达的“视觉转向”,一个基于网络的高度中心化、以图像为主要媒介、由情感驱动的“收视平台”逐渐形成,人们思想理论、公共舆论和权利诉求的表达越来越呈现出视觉化的表征途径。

理性协商与凝聚共识是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良性运作的基础,但在视觉模态语境中,这一基础却受到侵蚀。具体表现为:一是网络情感的负面性易消解表达理性。“网络情感是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根本动力,甚至可以说,没有情感,尤其是没有政治情感就没有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10]在视觉传播语境下,不同的信息媒体都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民众对于“民主法治”与“清朗政治”的价值诉求,且在整体上呈现出负面情感刺激的一致性[11]。在这种负面情感的刺激作用下,部分个体内心的不公平感、被剥夺感可能极端化为对民主政治的随意批评和指责,在一定程度制约政治参与和民主评价效能的提升。二是视觉意象的模糊性易造成解码误读。虽然相较于精英主义的文字,自然的视觉意象更具有天然的民主性,但这种“民主性”更多关联到其隐含的暗示意义,受众要锚定意义就必须充分调动自身的文化想象和记忆,完成对意象的多义性解读。这种流动的指涉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发送者的本意,经过多重解构后的象征隐喻掩盖了民主表达中的许多有效线索,加之消费符号、娱乐符号等形式的润饰,形成剥离硬核价值、悬浮表层意义的潜在指向。这使得网民之间的民主对话容易受到价值立场先行、意识形态滤镜等因素的影响,加剧政治传播的个人化。

三、构建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路径选择

基于当前网络空间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构建的问题域,从话语主题、话语内容、话语形式和话语语境等维度深入探索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建构策略,是进一步发展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

(一)话语主题:议题设置与逻辑拓展

话语主题是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线,规定着话语的内容属性与价值取向。有效的议题设置和演绎逻辑能够防止资本逻辑对话语价值的偏向性诱导,助推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保质保量的运行。

第一,精心设置议题,提升话语引领性。要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重大战略策划议题,尤其要以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实践作出的理论总结以及制度安排为重点和焦点,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实时开展最新理念和战略的解惑工作,引领话语方向。习近平强调,凝聚社会意志和力量“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12]。民主价值规范能发挥其在民众价值认同上的规约性,为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提供合法引领。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民主价值观念和政治伦理规范全方位纳入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内容中,树立主流价值标杆,逐渐形成抵制资本逻辑主导价值取向的民主话语氛围。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关注民主的国际话语权问题,把握时机并因势利导,突出强调“协商民主”“使命型政党”“服务型政府”等标志性话语概念,在中西比较的理论视野中构建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叙事话语。

第二,有效转换议题,增强话语可控性。網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议题设置并非一劳永逸,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多元化议题在进入网络舆论场后不断被传播、讨论、解读,在舆论发酵过程中不能完全避免议题偏差。因此,要根据事态或矛盾发展的具体情况强调、转换和引导议题。具体而言,就是根据舆论发展态势,或继续强调已生成的议题,使议题持续升温,重新进入网络受众视野;或紧抓关键问题,将亟待解决的宏观民主议题合理分解为若干个彼此相关的分议题,以分议题持续引导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走向;或引领导向需求,聚焦网民普遍关切的问题,把握网民利益诉求实质,以此挖掘网络热点,并适时调控舆情热度,使议题的传播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这也是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议题对社会话语统摄能力、引导能力的鲜明体现。

第三,切准评估议题,提高话语有效性。议题效果评估属于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议题设置的延伸阶段。推动民主议题评价的时代转化和标准重构,需要坚持中国特色,以“人民逻辑”规约“资本逻辑”,搭建议题效果评估新的参照系。具体而言,可以用议题符合国家民主政策导向的程度、议题赋能网络治理的程度、议题服务网民需要的程度、网民参与民主讨论的程度、民主实践的具体效果等五重指标构建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议题的评价标准,及时进行议题反馈和总结。进入大数据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议题评价还可以引入大数据思维,利用AI、VR、AR等新技术新手段,建立不同舆论场仿真数据模型,根据五重议题评价标准实时、立体地检验和评估议题设置的全过程实施效果,遵循议题设置的整体性实现逻辑,以便更好地提升议题设置推动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建设的动能。

(二)话语内容:系统创制与多维协同

话语内容是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建构的关键着力点,集中回答了为何说、说什么的问题。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内容需要从“理念—制度—治理”三重维度进行系统构建,以打破网络圈层对话语传播的局限。

第一,从理念维度来说,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核心主题是“民主”。习近平指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13]网络空间平等自由价值的彰显,亦是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追求。因此,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应当是对网民主体性和同一性实践特征的理论概括,其建构要以网络民众的民主价值认同为中心,突出人民至上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叙事理路,赋予能动的网络民众以追求未来美好社会的话语表达。新时代,要在继续推进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民主主体的社会性和组织性,更加尊重民主权利的完整性和保障性,围绕更好地满足网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来展开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资源配置,把“民意”“民智”“民力”“民生”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融进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主体内容中,实现圈层的民众个性化诉求与权威政治话语之间的同构,达到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

第二,从制度维度来说,要建立坚实的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政治制度体系。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以强制度性聚合多元利益诉求、以高联通性增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效率,能有效克服网络圈层内民意同质化、“虚假偏好”等问题。因此,在网络空间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建构和发展,可从有效参与、平等协商等维度,建立健全对网络空间人民民主全领域统筹谋划和各环节协同发力的一系列制度[14],包括在立法、选举投票领域重点拓展多元参与机制、民意汲取民情归集机制、公共政策实施的科学评估机制以及随机抽样的选择、民主协商意见跟踪处置机制等,促进人民民主话语资源在网络虚拟社会、国家政治生活、基层社会等多元空间层面上的衔接和流动,从而提升网络空间平等参与、协商对话等实践价值,形成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内容独特的制度标识。

第三,从治理维度来说,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要实现民主价值与治理实践的统一。国家治理是新时代中国乃至当今世界的重要实践课题,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民主治理。因此,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构建应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将国家治理內嵌于其中,从国家治理的实践真义中提炼出具有理论优势的“具象的”概念框架、理念原则以及能够标准化的治理议程,聚合民主治理过程的理性话语能量,实现与优势发展的强强联合、协同共进,在融通民主话语场域、凝聚民主治理共识的同时,增强与西式民主对话的阐释力和感召力。

(三)话语形式:共生演化与动态平衡

话语形式指向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表达方式,集中回答了如何说、用什么方式说的问题。在网络场域的语境下,根据时空境遇的变迁和话语受众的需求演进将话语内容有效表达,形成多元立体的叙事内容体系,是构建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重要策略。

第一,回归生活叙事,凝聚话语共识。在多样化网络空间的现实格局下,需要回归到民主的本质,打造易于被网民接受的大众话语。因此,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15],构建理性权威的民主话语传播平台。通过平台内整体政治话语和个体生活话语的置换与交流,把看似宽泛抽象的话题转化为网民可感知的“视域”问题、利益问题,这样更能贴近民众的现实生活实践,有效缓和抽象话语与生活话语的对撞性冲突。同时,要注重网民对生活的深度体验与感悟,充分考虑个体的情感因素,更加关注小事和细节,善于用讲故事、说大白话和直观式体验的方式增进网民对人民民主的话语认同。例如,在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时,可以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故事等切入,用数据、实例和短视频等网感强、可视化程度高的方式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这样更能为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而更好地凝聚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价值共识。

第二,培育意见领袖,实现话语转化。一般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往往表达的是一些较为严谨严肃的政策性、刚毅性话语内容,具有直观醒目、鞭辟入里的特点。而网络民众往往偏爱令人感到亲切、温暖和感动的柔和性话语,适度将刚毅性话语柔和化可以促进话语的渗透发散和话语权力的生长提升。因此,可以培育网络主流意见领袖,汇聚信念坚定、具有较强民主意识和理论阐释能力的官媒、自媒体大V、论坛版主力量,定期开展理论培训和交流,引导他们坚持“内容为王”,坚守“价值硬核”,发挥“关键少数”的力量充当好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转码者”,通过及时跟进学习党中央的最新政策文件精神,凝练出逻辑严谨、完整丰富的民主话语内容,并用感性温和且专业的表达方式将之传递给广大网民。

第三,融合流行元素,丰富话语内涵。恩格斯指出,理论思维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亦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6]。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是在继承不同时期民主典范知识的基础上对民主进行创造性叙事的结果。在新时代网络场域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充分挖掘以往的民主概念和民主内涵,在确保话语内容学理性、价值性的基础上,融合具有家国情怀、反映时代潮流的话语元素,创设直面现实的网络话语情境或亲民性的讨论目标,以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如习近平提出评判民主效能的“八个能否”“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标准,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将国家意志融入草根话语所构建的新媒体环境中进行流行话语的主动性生产,以引导网民的理解和认知,更贴近民众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价值期许。

(四)话语语境:消弭离散与推进融合

话语语境是明确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意义的言语场域。通过优化话语语境,达成同向、理性、包容的公共意见和意志,有利于推动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建构。

第一,优化话语双方的认知语境。网络主体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构建立基于个人的认知语境,即基于以往的知识素养和话语能力作出自身的理解和表达。因此,需要在扩充主体认知语境容量的基础上建立彼此双向理解的通道。一方面,要提升主体的视觉素养。话语主体要系统学习视觉技术,理解视觉传播原理,深入洞察视觉图像的符号内涵、隐性表达和制作技巧等,以便将图像蕴含的民主政治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受众。同时,受众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对图像的批判解读和视觉审美能力,对相关民主内容进行合理吸纳整合,从而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对话效果。另一方面,要培养主体的语汇转换能力。话语主体要充分观照话语体系的受众语境,对内要结合网络社会现实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发展规律,运用具有个性色彩的媒介话语引申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深刻主旨,进行民主话语的知识性生产;对外要凸显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服务功能,提升话语论证能力,用及时准确、生动活泼的信息资讯传播全过程人民民主,讲好中国民主故事,推动民主对话的持续发展。

第二,创设图像释义的互文语境。“检视‘图说的系统链接,语言与图像按照特定逻辑结合成的多模态文本——语图互文,已成为建构表意合力、提升审美体验、增强传播效果的重要凭借。”[17]具体来说,要把握新时代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目标、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时代场景、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的发展动态,统合话语、议题、空间情境,将民主政治的文化根脉、内涵特征、价值观念等嵌入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语图框架中,利用图鉴式阐述,在语图关系维度上搭建互文语境,并作用于民主话语的意义体系。例如,代表民主政治领袖人物的符号形象,呈现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情景图像,表意政治参与、网络协商和网络监督等具体民主形态的图像化表达,可以配以特定字号和颜色的语言文字、技巧性的排版方式精准链接意指,深化理解认知,进而催生出网络民众共同的情感体验和心理认同。还可以利用拼贴、复制等方式将内容和情节中断裂的东西呈现在同一时空,再连接语法、句式、风格等要素释放意义,生成人民民主话语的结构性效应,从而实现对话语内涵的整体把握。

第三,营造适恰的话语共生环境。适恰的环境能有效支撑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有效运转。一方面,要加强理性认知情感动员下的制度规约。“制度强调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统一,强调理性和克制,保持对情感异化的警惕。”[18]在情感驱动过程中注重对制度性互动和设计的探讨,是引导负面政治情感、提升民主参与效能的重要一環。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人民民主视觉文化监管制度、媒体舆论视觉传播制度、民主视觉表意实践的问责制度等,运用制度的力量为塑造人民民主视觉文化景观保驾护航,以避免“唯图像表意”带来的能指膨胀造成大量负面民主情感和意见的传播。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话语争夺下的民主空间。通过积极开拓国际传播渠道,建设国际化的民主传播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以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增进同西方学界和普通网民的沟通互动,推进国家政治信息和民主实践的海外传播。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不同国家的语言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学理性阐释,推进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转译创新,这样既能实现参与主体对话语的多维理解,又能拓宽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和民主绩效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5]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1-102.

[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

[8]李锋.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构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2):29-3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

[10]张爱军.网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机制、障碍与疏通[J].江海学刊,2022(1):153-160+256.

[11]王超群.情感激发与意象表达:新媒体事件图像传播的受众视觉框架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9,41(10):75-99.

[1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89.

[1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7-02(02).

[14]邹卫中.探索网络空间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1-30(07).

[1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55.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17]詹小美,骆红旭.何以“图说中华民族共同体”:基于语图互文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3):9-16.

[18]郁有凯.网络民族主义图像化的出场、生成与应对[J].探索,2021(4):177-188.

【责任编辑:张亚茹】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22&ZD009)。

作者简介:薛玉梅(1993—),女,四川泸州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王让新(1958—),男,河南灵宝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
治国理政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及创新
试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作用
融通中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原则和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