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的创新策略研究
2023-09-15卢润彩周艳芝
卢润彩 周艳芝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五千年,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下很多文物和古迹,博物馆中保存的正是流传下来的宝贵文物,这些文物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源,需要严格保护。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并确保其顺利展开对于保护文物免受损坏,传承中国文化,促进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逐步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极为便捷,世界进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互联网技术对文物的保护和宣传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保持中国文化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本文在叙述博物馆文物保护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时代文物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博物馆文化管理中文物保护的创新性策略,力争为历史文物的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物保护;创新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0—242—03
文物是能够证明国家发展水平高低和记录国家发展过程的活化石,是极为贵重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博物馆中存放的文物都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的标志[1]。因此,努力做好博物馆文物管理、文物保护的工作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教育宣传的一大法宝,是革命精神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变得更加便捷;但是在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文物保护质量低下的问题,所以,当下急需采取多元的文物保护措施,高效率、高质量地整合文化资源,从而为保护我国宝贵传统历史文化出一份力。
一、博物馆文物保护的价值
(一)文物本身独特的价值
文物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未经歪曲的、最可靠的实物史料,还可以起到填补史实和纠正文献记载谬误的作用,它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特点。除此之外,文物还可以为文化艺术的创作和繁荣提供灵感,正是由于我国历史文物的丰富性,我们才能毫不费力地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来,并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3]。博物馆作为文物管理的重要场所,对文物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博物馆系统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价值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地标和名片,是人们深入了解整个城市发展历程的主要途径,对城市的教育、文化、科学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是有效地展示城市的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凭证[4]。博物馆中存放的大量文化产物,是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标志,与城市的文化建设工作密不可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物质的追求逐渐转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精神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占比将越来越大,博物馆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城市文化的蓬勃发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博物馆对城市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的价值
博物馆文物管理可以运用强大的信息技术,建立资源库,从而实现信息整合、信息共享、信息检索、文物分类等多项应用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博物馆文物管理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只要将其与非物质文明结合起来,就能够有效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让更多的人们有机会了解历史文化。
二、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互联网技术在博物馆的文物管理中应用不均衡,除此之外,大多数博物馆在资金分配上会侧重于馆内外的实体建设,这就导致了互联网建设方面的关注度不高,最终导致博物馆在资源整合、人工安排和后期维修等方面会发现较大的问题[5]。虽然博物馆大多都配备有空调、感应灯和火灾报警器等,安全隐患排查也逐步达到理想水平,但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文物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漏洞较多,信息系统不够完善,从而增加了文物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博物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二)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还有部分博物馆未对文物保护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文物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比较滞后[6]。博物馆能够保护存放文物的储藏室空间不大,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博物馆,这就导致这些博物馆无法划分类别地存放文物,甚至在查找文物时可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损害到宝贵的文物,不能妥善的保存文物。除此之外,加上部分博物馆年久失修,防火,防潮,防霉工作不到位,大大增加了文物的损坏率。我国博物馆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多项工作的开展较为缓慢,宣传力度较小,管理者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欠妥,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烈,不利于文物保护氛围的营造。
(三)互联网系统技术不健全
我国信息技术渐渐发展起来,博物馆也逐渐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稳步前进,虽然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博物馆文物管理方面投入运用的时间较短,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对文物保护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管理者还未充分認识到大数据分析、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对文物保护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互联网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较少。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树立追求进步的发展观念,与当代发展脚步相适应,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职能。
三、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博物馆文物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对于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有机融合,对于加强管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来说极为重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将管理工作与目标分解到每个人,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员工发挥潜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工作。博物馆在监督后期维修保养工作的同时也不应轻视前期的维修工作,需要秉持谨慎的态度认真对待,只有抓住每一个环节不懈怠,才能减少长久失修的工作量和维修费用,从而加大先进科技运用力度,打造全面的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平台,为文物的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支持力度
基于文物本身较高的文化价值,博物馆可以适时地举办展会和旅游活动,无论是爱国教育,还是文化熏陶,对于文物保护都有积极的作用,举办展会和旅游活动能够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为博物馆文物管理的开发与利用谋求新的发展方向。此外博物馆文物管理可以招募有兴趣的志愿者作为文物讲解员,既能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又能发挥文物现存的价值;除此之外,博物馆也可以与各大平台合作,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确保广泛的辐射程度,增加与大众互动的机会。博物馆应将文物保护作为核心内容,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完善相关文物保护机制,并深入研究现有的文物保护政策,从而制定更加合理,全面的文物保护策略,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依法实施保护措施。
(三)信息化系统管理
建立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文物保护进行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文物保护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先进的互联网信息素养。文物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能够留存到现在说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当减少部分博物馆固步自封的现象,鼓励博物馆将部分不易碰损的文物展示给外界,必要时可放置在透明罩内,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博物馆文物管理规模较大,网络数据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分门别类地将文物存档既有利于文物的清点,也有利于减轻日常维修工作的难度。为了进一步扩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博物馆还必须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体系。首先,博物馆网站首页是面向大众的第一门面,创新型网页设计、深入人心的文物保护理念是保证博物馆持续发展的方向标,并且在此基础上要将文物信息重新完善,提高受众的查询速度。其次,可以在网页中设置相应板块,增强与大众的交流与互动,必要时可以依托各类小游戏,提升与大众的交流及沟通,激发大众主动获取相关文物知识的兴趣,有效地提高网页的点击率,从而使大众更加深入地掌握文物保护的知识,运用信息化的方式提高文物保护的效率。
(四)建立网络平台共享体系
创新文物保护的管理模式,文物有易与转移和不易转移之分,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的展览极少进行文物交流,这也就使各个博物馆中的文物或多或少的具有一些地方特色,代表着当地特色文化和社会发展。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化,了解信息的速度也相对较快,博物馆的角色也应该适当进行转变,在为大众提供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建立网络平台共享文物信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大众展示更多重点的、有故事的文物,来满足大众的精神文明需求,让大众融会贯通地了解到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大众对宝贵文物的重视程度,这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当地和其他地区的文物保护责任感。
(五)建立网络指导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
对于由于文物保存时间过久,存放方式不妥当等造成文物损害,可通过网络指导进行文物的修复和保护。首先要通过互联网信息化交流平台,将博物馆中各个文物管理部门都联系在一起,选择受损文物系统的资料,将受损的文物进行全面检查,组成特别文物修复小组,在博物馆网络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对文物错杂的损坏程度进行归类,挑选出修复难度低的文物及资料,提供远程指导,帮助管理人员完成修复,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修复难度较大的文物,在专业人员研讨和修复的过程中,可全程做好视频记录,将修复手艺直观地展现在大众面前,为文物修复者提供借鉴。专业人员不论是在修复技术方面,还是保护存放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经验性,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修复技巧,而网络指导以信息技术作为桥梁,使得不同领域的人们有机会能够集聚在一起进行互动交流,有利于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流程的规范化。
(六)实现文物从经济收益向文化价值的转变
近些年来,总能在电视上找到寻宝类节目的身影,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节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文物的认识,也有利于国家收集到有价值的文物,在博物馆文物保护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要以公益性为原则,尽可能避免出现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价值的错误思想,需要积极开发文物检索功能,增加软件科普性,让人们领略到文物本身的魅力,在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文物保护不仅指保护文物本身完好无损,更应该包括保护其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博物馆是为人们提供科学指导和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下,将互联网技术投入文物保护工作能够显著加快文物保护进程,应当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必要性进行宣传、利用互联网开展文物修复的交流、将文物修复及其保护知识通过共享信息技术传递给大众,从而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保护文物免遭破坏。
参考文献:
[1]吴俊兰.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的创新研究[J].丝路视野,2020(32).
[2]李文洁.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创新性路径[J].办公室业务,2021(9).
[3]周蕊,高震,梁乙凯,等.“互联网+博物馆”平台的组织采纳影响因素研究——以“文物山东”平台为例[J].东南文化,2018(4).
[4]张露颖,吴林,李飞,等.互联网+文物保护的实践与探索——基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调研报告数据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5).
[5]黄玉婷.探究“互联网+”对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8).
[6]田龙过,贺晓薇.5G时代下“互联网+革命文物”平台的应用与发展[J].新闻知识,2021(5).
作者简介:卢润彩(1975—),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西柏坡纪念馆,研究方向为博物馆管理、文物保管;周艷芝(1976—),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西柏坡纪念馆,研究方向为文物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