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语文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3-09-15陈冰洁邹玲玲
陈冰洁 邹玲玲
【摘要】本文以玉林市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为例,论述“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农村普通高中语文线上教学模式的过程,指出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语文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多媒体情境、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充学生学习手段等,优化线上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出适宜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实际的线上教学模式。
【关键词】农村高中 高中语文 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0-0102-04
近年来,线上教学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相比于城市学校各种优越的办学条件,农村普通高中受多种因素影响,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对缺少网络教学模式运行经验的农村普通高中来说,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网络资源全面开展线上教学,成为了一线教师极为关切的问题。
一、农村普通高中线上教学面临的困境
以玉林市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在线下与线上教学模式转换的过程中,我校遇到的困难与阻碍不断,如信息设备落后、网络信号不佳、学生多来自农村且多属于留守学生、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教师不适应线上教学、教学设计无法满足线上教学需要等,这些方面的困难使我校教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教师方面的困境
对此前基本无线上授课经历的农村高中教师来说,无论是对网络技术的运用,还是对知识呈现方式的转变,抑或是对授课方式转变的适应,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尽管我校邀请了相关培训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网络教学技能培训,但受时空限制,教师所接受的培训显得仓促且粗糙,所掌握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首先,习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是线上教学开展的一大阻碍。讲授式教学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具有效率高、容量大、成本低等优势,在讲究时间至上的高中阶段被普遍采用,深受教师欢迎。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中,国家强调要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受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与教学模式转换适应能力、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影响,教师讲、学生听仍为我校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较低,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仍倾向于采取“满堂灌”式的知识传输,如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内容,要求学生只需识记与背诵。受传统教学固有观念的影响,在实施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我校部分教师仍不可避免地以讲授法为主,并在与学生互动频率降低、授课容量增大的基础上愈演愈烈。
其次,线上教学如何呈现知识有待提升,呈现什么知识也值得探讨。隔着屏幕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的课堂感染力相比于线下教学大打折扣。不同的知识信息该如何与网络技术有机融合,进而有效、全面地传递给学生,也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我校部分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做到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就当前我校所展开的线上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生硬地把线下的教学设计方案直接运用于线上教学,师生间的互动难以碰撞出火花。
此外,个别教师从扩充学生知识储备出发,课后利用网络传输的快捷性给学生发送自己搜集的海量教育资源,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了额外的学习压力。无论何种教学形式,一味灌输的方式都是弊大于利,徒增学生压力。
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整合出能最大限度发挥线上教学优势的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在当前教学过程中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方面的困境
对农村普通高中而言,处于探索初期的线上教学,在监测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漏洞。虚拟的网络空间对学生听课、作业收集、师生互动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也急需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而在学生管理方面,因为缺乏线下教学的时效性,操作起来同样十分困难。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相对薄弱,自制力也相对缺乏,无家长监督的留守学生更是如此。在线下教学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尚且需要教师时刻跟进提醒,而线上教学对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更严格的时间规划和自我管理。此外,即使是自我管理良好的学生,也需要克服对新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性,需要一定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接受线上知识。
由此可见,在农村普通高中的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教案,进而促进学生优化自我管理,优化线上教学质量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缩小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差距,显得尤为重要。
二、“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语文线上教学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成为大势所趋。在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的社会背景下,为彻底贯彻“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的基本理念,我校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了以下策略,开展适合我校实际的线上教学实践。
(一)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语文教学资源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抓手创新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获取量,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前,教师应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进而统筹规划每一课的知识点,做到对每一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心中有数,进而带着明确的目标指向去查找相关网络资源,将之与教学内容融合互惠,让学生获得全新的语文学习体验。
如教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两篇同为颂扬科学工作者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科普文章,却呈现出不同的文风,一个是严谨的科学说明文,一个是有趣的科学小品文,所以,教师在选取网络视频向学生介绍这两位科学家时,风格也应有所不同。在学习《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时,教师可引入英国普罗派乐卫视介紹屠呦呦科研经历的纪录片,而在学习《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时,教师可引入加来道雄本人讲述自身童年趣事的有关短片,从而向学生传递一位成功人士的知识建构与兴趣养成过程。线上教学打破了线下教学语文课本资源相对固定的现状,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合理、充分地挖掘网络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真正实现延伸教育。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多媒体情境
互联网融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便捷性、丰富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等优势,教师基于教学内容特点加以利用,能够让互联网成为触发学生深入课堂的利器。如在学习《鸿门宴》时,可通过播放同名影视作品中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从座次中窥见项羽阵营的分裂,感受樊哙闯帐时两方阵营间剑拔弩张的气氛,由此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再如《窦娥冤》,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看昆曲大家对《窦娥冤》的演绎,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古代戏曲“曲词+宾白+科介”的表现形式与现代戏剧的不同。形式多样的课堂环境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投其所好”的互动中让学生爱上语文,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丰富学生学习手段
在线下学习过程中,因语文课堂教学局限于教室内,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手段往往比较单一。线上教学的推广普及,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课堂师生互动方式单调的局面,增强课堂的活跃度,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如在教学《鸿门宴》前,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前搜集司马迁的相关资料,包括人生经历、家庭背景、政治遭遇、《史记》评价等,在充实学生文化常识储备的同时,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语文知识系统。又如教学《赤壁怀古·大江东去》第二课时,教师可布置学生以微课形式谈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以网络交流的新形式畅所欲言,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互联网+”背景下,新型的学习方式可谓多种多样,教师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覆盖面,还能让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开放和自主,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具体运用示例
线上教学给农村普通高中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机遇,先进的技术既可以让语文教学更深广,又可以让综合性学习情境的创设变得更便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信息化环境下,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流程、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评估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要素所发生的新变化,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新模式。这给线上教学的发展与应用指明了方向。下面以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阿房宫赋》为例,对我校线上教学的开展与实施进行具体阐述。
《阿房宫赋》是一篇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经典文言文,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影视图片资源、视频资源辅助教学,在完成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的文言文学习目标的同时,兼顾学生在领会作者观点、论证方法的过程中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注重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形成传统讲解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情景导入部分,笔者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多媒体情境——播放章竭《焚书坑》翻唱视频,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文本情境;再以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诗词为引子创设情境,实现借助网络“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设想,启发学生将对此诗的理解以及想法迁移到文本,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为进一步理解《阿房宫赋》的“志”奠定基础。
时代背景部分,笔者借助网络相关图片、视频和知识点链接,让学生能跨越时空直面历史背景。如对阿房宫的奢华、珍宝的繁多、长城修筑的劳民伤财和秦的统一及灭亡等背景资料,就可通过文件演示功能展示设想中建设完全的阿房宫图片,再以截取纪录片的片段视频,融合文字资料向学生更直观、更全方位地展示,加深学生对秦亡历史必然性的理解,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秦骄奢亡国的“本质”,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诵读课文部分,首先,课前布置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诗情的配乐录制诵读视频,抽取一位读得较好的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走进文本。其次,由学生自主选定符合课文的音乐视频,创设集画面美与音乐美于一体的生动情境,由学生自荐或教师随机选择学生,利用连麦功能,开启手机屏幕共享,让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与文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感情充沛的诵读声中走进作者内心。最后,在学生对文章结构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后,笔者播放前央视主持人李泽华声情并茂地朗诵《阿房宫赋》的视频,以名家诵读推动学生体味赋的文采的同时,感受作者熔铸于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更好地激发他们作为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孙犁先生也曾说:“学习古文,主要靠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多种形式的诵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使诵读融入生命,把文本读活。
文本解读部分,文中关于阿房宫的多处古代建筑描写已经远离现代生活,远离学生的视野,如“钩心斗角”“蜂房水涡”等。笔者借助网络资源,通过文件演示功能向学生展示相关古建筑图片,将略显抽象性的语文学科知识,以具体生动的形象的方式呈现,既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同时又加深学生对阿房宫的直观认识,也为思考“物”与“志”的关系做好感性铺垫,为下文的解读构建更具趣味性的多媒体情境。
问题探讨部分,笔者抛出问题后,组织学生以弹幕形式进行回答,通过弹幕掌握学生整体情况,为课堂的展开做铺垫;以文件演示功能展示问题“画一画思维导图”,组织小组讨论,以思维导图的直观形式激发学生的丰富联想,让张扬的个性得以发挥,使个体思考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以分享屏幕的形式展示组内最佳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作者以史为鉴、劝诫统治者勿重蹈覆辙的写作意图的理解;以视频《他们的青春》創设问题情境,引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对当今时代的重要警醒意义,体景悟情,启迪学生理解作者杜牧的忧患意识并进行思考,如在新冠疫情蔓延时,不少抗疫英雄逆流而上,作为青年一代的他们又肩负着怎样的责任担当,进而提高学生关注现实的意识,培养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局观。
作业设计部分,笔者让学生以录制微视频的形式分享他们对文本精彩语句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分享中挖掘出本文的语言特点,为学习“铺采摛文”的形式特点做好预习准备。
四、反思:农村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丰富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实现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以上课例,笔者认为,在农村普通高中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通过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农村普通高中可以多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以我校为例,以往农村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主要以纸质教材为主要依据,而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线上教学,则可以通过网络、软件等方式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农村普通高中可以多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我校为例,以往农村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讲授和讨论为主,而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线上教学,则可以提供多种教学工具和平台,如电子白板、在线讨论平台等,帮助教师实时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再次,在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农村普通高中可以多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以我校为例,以往农村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普遍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很难满足每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线上教学,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语文能力。
总而言之,线上教学模式的实施,既是现实背景下的大势所趋,也是教育发展的转型,于农村普通高中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语文是三大主科之一,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应牢牢抓住时机,积极探索适合农村普通高中实际的线上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農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农村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农村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进而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社会发展培养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凡军.行者常至 为者常成:南京市孟凡军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J].中学语文教学,2021(9).
[2]王虎.“互联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6).
[3]路冬梅.“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以“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课程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20(32).
[4]鲍纪祥.师为要 生为本 考为导:关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考,2020(24).
[5]毛团结.建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20).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教育科学规划B类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21B26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冰洁(1995— ),广西博白人,本科,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邹玲玲(1982— ),广西博白人,本科,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责编 蓝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