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丘处机“一言止杀”,造就“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2023-09-15

读报参考 2023年26期
关键词:丘处机成吉思汗崂山

在崂山太清宫,有两处碑刻十分引人注目,一处是太清宫门外的“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刻石,一处是三皇殿门口两侧镶嵌的“元太祖护教圣旨”及金虎玉牌碑刻。

这两块刻石,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承载着崂山历史上的荣耀和地位。想要了解其中背后的故事,就不得不将时间回溯到13世纪初,将目光安放在一位传奇人物身上——他就是丘处机。

丘处机是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弟子,深得真传,学养深厚,号“长春真人”,其声名远播华夏,名震塞外。成吉思汗久慕丘处机大名,1219年五月既派使臣带着《召丘神仙手诏》,历时7个多月,来到山东“召请”丘处机。丘处机接到使臣的诏书时,不顾70余岁的高龄,立即整理行装,带领18个弟子,于次年正月出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222年8月,赶到了成吉思汗西征大营。

成吉思汗盛情款待丘处机。大帐之外,天高云淡,旌旗猎猎;大帐之内,酒冽奶香,暖意融融。

“老神仙不辞辛苦,不远万里,应诏来此,朕心甚慰。”成吉思汗问道,“老神仙鹤发童颜,听说已有300多岁了,可有长生不老的药方?”

丘处机面色沉静,随口答道:“贫道今年虚度73岁,哪有300多岁啊!纯粹误传!至于长生不老的药方,道家确实有一派方士,说什么吃丹成仙、羽化飞升,不过都是自欺欺人而已。秦皇汉武信此左道邪术,劳民伤财,害人害己。唐代也多有君臣,为求长生而丧命。所谓道家长生久视之道、佛家涅槃成佛,都是虚妄之说。天下只有養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食不求饱,居不求安,清心寡欲,随遇而安,才是养生之道。”

“人人都留恋人间富贵,希望永世长存,这也是常情。可从古到今也没见到一个人能长生不老的。老神仙诚实无欺,确实道德高尚。”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的答复称赏有加。

“当今天下纷争,不知神仙所虑,如何治国安民?”成吉思汗再次向丘处机请教。

丘处机颔首拂胸,答道:“天下之道,以民为本,治国之道,以敬天爱民为本。”

成吉思汗频频点头称道,又问道:“丘神仙,方今天下,连年争战,群雄争锋,如何一统天下,澄清寰宇?”

丘处机捻须良久,思略之后,郑重地说:“当今之世,汉人的宋室朝廷偏据江南一隅,皇室昏庸,权臣当道,武备不修,江河日下。女真完颜氏所建大金政权,皇族倾轧,内部腐化,天灾不断,内外交困,国运气数已尽。党项族所建西夏王国,皇族篡位,后宫专权,民变不断,且在蒙古和金之间首鼠两端,也是穷途末路。宋、金两国慕贫道薄名,俱遣使者,召贫道出山,贫道云游山海,均未赴诏。大汗英武盖世,用兵如神,自斡难河称汗以来,收克烈部、乃蛮部、太阳罕、蔑儿乞部、塔塔儿等部,草原各部慕义来归,可谓一代天骄。大汗是蒙古草原上翱翔的雄鹰,开疆拓土,纵横欧亚,亘古未有,堪称天下英雄。宋、金、西夏皆不足为虑,未来一统天下者,必为蒙古。大汗麾下‘四骏‘四狗骁勇无比,蒙古军队攻必克、战必胜,所到之处皆望风而降。欲统一天下者,必不嗜杀人。但蒙古军队攻城略地,所过之处,屠城焚城,戮百姓,杀降兵,兵锋所至,满目疮痍,生灵涂炭。天道好生而恶杀,治尚清静而无为。贫道万里赴诏,一为大汗千秋伟业,更为天下苍生计,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普渡众生,离苦得乐。”

成吉思汗闻听此言,沉吟片刻说道:“丘神仙所言止杀之道,让朕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今后一定提醒将士,不得擅自杀掠无辜百姓。”“丘神仙之语,句句皆为真言,可在此长住,时时聆听神仙教诲。”

这次会面后,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相处了半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丘处机与成吉思汗朝夕相处,经常促膝长谈,道家思想、中原文化都对成吉思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223年初,丘处机师徒一行辞别成吉思汗,返回燕京(今北京)。在返回途中,成吉思汗感念丘处机的教诲,给丘处机和各地官府连发多道圣旨,并赐金虎玉牌,让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并免除道院和道众一切赋税差役。

丘处机东归后,成吉思汗多次写信问候,希望丘神仙不要忘记他,且对于蒙古兵征伐弑杀的作风,他也有所调整。而丘处机也依靠着成吉思汗的特赦,广建道观,庇佑拯救了数以万计濒临死亡的难民。正因如此,清代乾隆皇帝给予“一言止杀”的评价,丘处机当之无愧。

也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崂山道教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丘处机及其徒弟几次到崂山传道,对崂山道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崂山自古仙道文化浓厚,各色方士聚集,但缺少系统组织,丘处机及其徒弟在崂山建制传教后,崂山就完全被纳入了全真体系。特别是丘处机被赐“掌管天下道教之职责”后,崂山更因丘处机而一举成名,确立了道教名山的地位,天下道众如蜂蚁般来到崂山,广建道观,使得崂山道教迈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被誉为“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猜你喜欢

丘处机成吉思汗崂山
崂山茶事
成吉思汗
登崂山
编制崂山
崂山又日新
丘处机其人及其政治解读
大道无形,一言止杀
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友谊
成吉思汗为何景仰丘处机
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