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新华日报》的发行工作及经验启示
2023-09-14魏小璇
吴 锋 魏小璇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党报发行是为实现党报党刊“信息触达”而构建的传输网络系统[1]。党报发行落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是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及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信息渠道,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党报发行网建设关乎党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党的舆论导向与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新华日报》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被毛泽东誉为“新华军”,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2]848。在全民抗战的特殊环境下,其报纸发行流通网络的发行量之大、覆盖范围之广、社会影响之深,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报刊发行史上颇为罕见,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城市党报向党员及广大民众进行思想教育及舆论动员的一次成功实践,堪称延安时期城市党报发行工作的典范。
作为一份中国共产党报刊发行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型机关报,学界对《新华日报》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多集中于办报理念与内容采编,对其发行工作的相关研究则多与编辑、出版、阅读等报纸业务并行附带讨论,如段颖惠[3]将发行与报纸版面设置与编辑相结合,指出《新华日报》办报体现出“以读者为中心”的特点;董昊、王建华[4]以阅读史为切入视角,探讨了《新华日报》的发行、阅读与编读互动情况,但鲜有专门对《新华日报》发行工作做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专门就延安时期《新华日报》的发行工作进行研究,总结其历史经验,为当下党的报刊发行工作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一、党领导下的自办发行管理机构建设
有别于党在革命根据地所办报纸依托党的交通线路与各级党组织开展发行工作的方式,《新华日报》身处国统区,面临着国民党的封锁打压与党的组织力量薄弱的复杂情况。在艰难的办报背景下,《新华日报》在党中央领导下组建专门的自办发行机构,保障发行工作稳定有序开展。
(一)组建党领导下的发行机构
《新华日报》组建了党领导下的办报机构,以“全党办报、民主办报”为基本原则,加强党对党报发行的有效领导。《新华日报馆章程》中提出:“在发行千份以上地区设立分馆,在销售十份以上的社会团体、机关、学校设立分销处”,初步建成党报发行两级办事机构。同时借鉴苏联党报发行的经验,组建由周恩来直接领导,董必武具体负责,王明、秦邦宪、华岗、何伟、潘梓年、黄文杰等参加的《新华日报》党报委员会和董事会,成为《新华日报》出版与发行的领导机关。
集体领导制为《新华日报》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提供了坚实保障。王明于《新华日报》成立之初曾担任董事长一职,提出要按照欧洲的经验来抓宣传工作,将《新华日报》作为推广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的工具,极力宣扬“速胜论”。由于《新华日报》实行集体领导制,社长潘梓年及长江局的其他领导同志与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艰苦斗争,将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等文章印刷成小册子随报纸一起发行,及时纠正了错误的思想舆论,最终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想限制在了较小的范围。1938 年10 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中原局和南方局,《新华日报》被划归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改由周恩来兼任董事长。此次党内路线方针的斗争充分体现了《新华日报》发行工作必须服从于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党的政治建设,遵循党集体领导的原则。
(二)设立党报发行专职专员
专职专员的设立是《新华日报》稳定发行的基础。《新华日报馆章程》规定:董事会下设三部一室,分别为编辑部、营业部、印刷所、经理室。各部(室)以下分别设立采访课(科)、编辑课、校对课、广告课等,发行课具体负责发行工作。中国旧式的报馆规模有限,难有规模化的发行队伍,而《新华日报》不仅设有专门化的发行机构——发行课,还有专门负责本外埠发行的发行股长,即使在城郊接合部亦有发行股长对发行工作进行针对性管理,实现了党报发行的全覆盖。
受政治局势所迫和业务发展需要,《新华日报》发行课经历多次人员轮替和调动(表1)。初创刊时,由周迈前担任发行课主任;报馆由汉口转移到重庆后,担任过发行课主任的有苏予、郑心如、罗戈东、郭良、卢杰和钟纪民。在武汉时期,发行课设有日报股、周刊股、丛书股;在重庆时期,则增设本埠股、外埠股。为将发行覆盖到广大乡村地区,《新华日报》细化发行区域,专设郊区发行股,先后建设了北碚发行站、歌乐山发行站。在人员管理方面,本埠股设城内发行股和郊区发行股,负责管理各自区域内的报丁送报和报童卖报。外埠股则设有票签组(外埠订户及分销处的寄发报票签)和卷报房。
(三)依托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党报发行
《新华日报》还借助各地党支部与地下党员,不断扩大报刊发行范围。1938 年4 月《新华日报》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就在《关于党报问题给地方党的指示》中明确指出:各地方党支部应当尽一切力量来帮助《新华日报》发行,以达到加强报纸与群众的联系。指示提出,每个党支部都应有一份《新华日报》,并尽可能的帮助其推销与发行、建立通讯工作和读者会[5]86。党对党报的系列指示强化了《新华日报》在舆论宣传领域极为重要的地位,有力提升了《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周恩来多次指出党报发行工作的重要性,他曾勉励《新华日报》报童,“送报工作很重要,一张报纸好比一颗子弹,子弹可以消灭敌人,报纸则可以粉碎敌人的阴谋”[6]165。同时,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推进党报发行,不仅要在实践层面推动党报从印刷厂送至读者手中,而且要在精神层面将党的思想、方针、政策等传递给读者。为有效达成这一目标,中央指示《新华日报》建立通信网,指定各地党员负责通信、督促发行及建立读报班。我们党以读报为载体,通过党报进行思想动员,保障了党报的影响力。
二、建成有效的大型机关报自办发行网络
密集的发行网点与高效的发行方式构成规模庞大的发行网。《新华日报》发行网点在重庆本埠以总馆和发行站为主,外埠则由分散于各地的分馆、分销处、秘密联络点组成,基本覆盖了各主要城市及广大的乡村地区。
(一)体系严密的自办发行网点
《新华日报》的发行网点由总馆、分馆、发行站、分销处和秘密联络点组成。其中总馆和分馆是最主要的发行网点,负责报馆所在地区的报纸发行、订阅、批销等事务;发行站、分销处与秘密联络点处于发行工作一线,具体负责报纸的派发与零售,与总馆和分馆相互耦合联通实现报刊空间维度的横纵延展。
重庆本埠是《新华日报》重要发行区域之一。《新华日报》在重庆本埠建立了以《新华日报》总馆、北碚发行站与歌乐山发行站为代表的发行网点,且配备了专门的发行队伍,基本实现了对重庆主城区的全覆盖(表2)。
表2.《新华日报》重庆地区发行网点概况
北碚地区是抗战时期重庆的科教文中心,复旦大学、中央地理研究所、国立编译馆、西部科学院、力行中学等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都位于此,著名文人陶行知、老舍等都在此地定居,被誉为重庆的“文化陪都”。在北碚建立发行站为《新华日报》争取学生、公教人员团体,吸纳更广泛的读者创造了条件。《新华日报》北碚发行站日发行量达2000 余份,其范围囊括北碚城区与附近广大的乡村地区[7]。《新华日报》歌乐山发行站每日发行约5000—10000 份,报纸用汽车自重庆总馆运至,销售范围覆盖沙坪坝、磁器口、小龙坎、化龙桥、新开、歌乐山、高店子等地,原由北碚发行站负责发行的青木关、璧山等地也交由歌乐山发行站负责(表3)。歌乐山发行站自成立起建成璧山线、青木关线、赖家桥线、白市驿线、歌乐山线、山洞线、金刚坡线等发行路线[8]。
表3.《新华日报》北碚发行站及发行范围
各地分馆是《新华日报》在外埠发行的重要机构,承担党报在外埠分销、投递以及争取新订户、拓宽发行市场等职责。在《新华日报》成立之初,中共中央长江局就决定在发行量大于1000份的地区设立分馆与分销处,“征设外埠分馆及分销处。本报批价,特别低廉,凡设立外埠分馆或分销处者,可函简章,或巡至本课接洽”[9]。《新华日报》正式出版后的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在长沙、西安、郑州、潼关、许昌、宜昌、黄陂、南昌等地建立了报纸分销处,在广州、山西建立了两个分馆,以方便读者订阅报纸(表4)。在《新华日报》成立之初,党组织计划不仅在汉口设立总社,还要在山西沁县、桂林、昆明、西安和成都五地增开分社,并提出各分社可独立出版一张《新华日报》,以形成分布全国的发行网络。由于国民党政府对报纸发行与舆论宣传的高压管控和极端封锁,此计划未能实现。《新华日报》各地分馆主要负责外地订户的报刊零售、订阅、配送、批发等业务,还负责运输、经售部分进步图书和报刊,受《新华日报》总馆领导,与《新华日报》关系紧密。而分销处则与《新华日报》之间仅有报刊分销关系,“非本报自设,除分馆代为查询外,凡前在分销处订阅本报读者仍希径向分销处交涉为荷”[10]。读者、救亡团体、书店、报社、学校等个人或团体组织与《新华日报》营业部接洽后均可成为分销处,“凡报社、团体、个人对本业有兴趣者,均可设立分销处,简章函索即寄”[11]。由新华日报馆直接管理的分馆(或营业分处)有西安、桂林、成都三处,华北(山西)分馆由于身处敌后,由当地党组织负责管理,不但负责《新华日报》的发行,还另行发行了《新华日报(华北版)》。
表4.《新华日报》分馆成立时间及发行范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办事处与地方党组织是《新华日报》分馆组建的中坚力量。在《新华日报》分馆的筹备者与经销者中,多数与当地中共地下组织有联系。《新华日报》在南京筹备时期,就由在南京的八路军办事处主持国共两党关于报刊发行的谈判、报纸注册等事务。1938 年,《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得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在报馆工作人员尚未抵汉之时,武汉办事处就已在成忠路53号为他们安置了住所,他们还协助《新华日报》组织发行工作与报馆建设。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组织当地地下党支部成员,以普通文化商贩身份协助开展发行。西安分馆在成立初期缺少发行人员,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便临时充当报丁,每日为订户派发报纸;桂林分馆受国民党禁令“不得发行《新华日报》”[12]144限制,由当时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处长李克农出面协商、交涉,使其收回禁令;成都分馆负责人罗世文本就是中共四川省工委负责人,成都分馆也是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在成都的联络处,是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交通站和联络站,四川地区进步青年和党员想要前往延安,皆由成都分馆负责联系。
分销处与秘密联络点是《新华日报》的基层发行网点,多由各地的中共地下党、中国共产党的同情者和支持者创办的书店、文具店、杂货铺等组成,在可能受到迫害的威胁下推销报纸。如昆明分销处的经营者彭少彭就长期从事地下党工作,曾组建姚家桥地下党支部,1945 年前往昆明成立分销处,并与李广田、李少昆、王维舟等在云南开展地下革命活动[13]185;大渡口分销处工作人员周浩良是大渡口钢铁厂的工人,受《新华日报》工作人员钱浚委托寻找经营店面,并协助报馆工作人员在钢铁厂开展报纸发行、成立读报会等工作[12]140;重庆合川分销处的负责人高明原是国民党陆军医院的军医,因不认同蒋介石政府的抗日策略而脱党,后被特务逮捕牺牲于渣滓洞[14]396;自贡代订处的负责人王志先也是“自贡市抗敌歌咏话剧团”的负责人,在组织报纸发行、参加抗敌救亡活动的同时还担任一部分党的地下交通工作[13]193;昆明一处“老大爷文具店”则是由云南地下党员邵旗星专为销售《新华日报》而建立的秘密联络点[13]187;早期在重庆翻印《新华日报》的《新蜀报》印刷厂,其总经理周钦岳与中共关系密切,竭力配合新华日报在重庆开展发行工作[12]51。
《新华日报》的海外发行因受交通运输、邮费等影响,发行量较少,其主要有政府外贸部分销和书店报社代订阅两种发行方式。苏联和蒙古两国的《新华日报》发行主要由外贸部粮食局代为分销。1941年时,《新华日报》在苏联的日销量可达2000 份,在蒙古的日销量也可达1000 份。其余海外的零星订户通过当地华侨、华文报刊社及该地区(国家)工人党、共产党或当地图书馆订阅。“外蒙古等地政府文化等机关团体及分销处与个别读者平寄挂号报纸”[15]374,1940 年前经由广州分馆或桂林分馆发行与邮寄,后由重庆本馆直接邮寄发行。
《新华日报》在海外的发行量虽然不大,但却拥有广泛的海外影响力。首先,《新华日报》作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公开发行量最大的党报,在苏联、蒙古、缅甸、印度、美国、英国、法国、印尼、菲律宾、越南、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大量读者。欧美亚非的各国政府与政治团体,如印度国大党、越南共产党等都通过《新华日报》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16]。其次,武汉沦陷后,重庆作为《新华日报》总馆所在地,常设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和驻华使馆。英国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苏联塔斯社、德新社等新闻机构对国际舆论有着广泛影响力。驻重庆的英、美、苏等国驻华大使馆也常通过《新华日报》了解中共政治主张,并及时反馈给本国政府与民众。这使得《新华日报》搭建起了海外宣传的渠道,实现了有效的外宣效应。
(二)高效运行的自办发行方式
订阅与零售是《新华日报》的两种主要发行方式。订阅所需的报纸通过报丁派送、邮局邮寄方式送到订户手上;零售所需的报纸本埠由报童上街叫卖,外埠距重庆较近地区通过车船运输、较远地区则通过邮寄或航寄纸模翻印形式送至分馆与分销处,再由当地组织报童报丁售卖(图1)。
图1.《新华日报》发行方式
订阅是《新华日报》发行的主要形式,也是《新华日报》联系读者群体的重要手段。《新华日报》创刊之初就多次刊登告示,广征订户,建立稳定的读者群体。为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报社在成立之初就对报纸送达订户的时间做了严格规范,“本埠各订户及增户之报,均于每日晨间由本馆报差选送,至十二点钟前可一律送到,除休假日外,向无例外”[17];“凡在本市直接订户,均由本报专丁投送,每日送达时间至迟不得超过上午11 点钟”[18]。到了1941 年前后,《新华日报》送达订户的时间为早上6—7 点,部分订户甚至早上5 点就能收到报纸。“复查北碚为各种报纸之销区,惟《新华日报》送到特早,各报难占优先”[15]571。因国统区白色恐怖形势蔓延,不少读者因阅读《新华日报》而遭到国民党残酷打压。为稳定客源和保障读者阅报安全,《新华日报》专门招募了一批报丁、报童为订户送报,“他们的工作既紧张又艰苦,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六七点钟就背着报纸奔赴各自的路线去送报卖报”[14],有效拓展了《新华日报》发行范围,提升了报纸销量。报纸订户很快由市区发展到市郊各区县。“从长江两岸的鱼洞溪、白沙沱、木洞、洛碛、长寿,到嘉陵江上游的土沱、蔡家场、柏溪,读者们都可以看到当天的《新华日报》。”[19]328对于统计在总馆的外埠订户,发行人员则会根据报社内统计的订户名录分别寄出。
报馆采取严格保密订户名单、随阅随订、匿名订阅的多种措施保证读者安全,方便读者订阅。由于《新华日报》读者多为工人和学生,大多住在集体宿舍,读者在订报时可以不写具体居住地址,仅用代号和化名进行登记。为方便读者能够随时购买到较为优惠的报纸,针对工人、学生等收入少、备受国民党监视的读者群体,《新华日报》对他们的订报时间不做统一要求,提供当天读报即可当天订阅、次日还可随时退订的服务。在即阅即订、随时退订的机制下,报纸印刷和发行也不再严格按照订阅名册,而是根据前一天订户数量确定。报童与报丁每日送报回来时,发行课会及时清点核对票签(即读者订报单的存根)数量与当天发行报纸的数量,并根据核查结果增减统计订户数字,反馈给印刷部,作为次日印发报纸的依据。这套由报馆发行课探索出的订户管理办法,手续简便、订户数量准确、保密性强,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群体,提升了《新华日报》发行的准确性。
发行课在报纸发行的各个环节对报童和报丁的分工做出了细致规定。报童主要负责卖报,附带向少量偏远地区的零散订户投递报纸;报丁主要负责送报,兼有报纸零售。每个报丁、报童都有固定的派报路线、售报区域和订户群体。为了保护读者,读者身份信息等都不使用纸质版记录,而是由报丁、报童默记于心。报丁、报童一旦被特务迫害或因病不能送报,则会将订户信息与路线以口述形式告知接任报丁、报童,由他们代为派送,争取做到每日不漏一张报纸、一个订户。同时,对于保密级别较高的发行路线与报纸读者,发行课专门组织成立派报“预备队”,日常协助专线派报员开展工作,并熟悉专送路线、报纸读者和送报方式,一旦派报员因各种缘故不能送报,预备队就能及时接手相关工作,继续送报。此外,报丁和报童还肩负着发展新订户的工作,他们在各自派报路线与区域内收集有意愿订报读者信息,采取试阅当日报纸、隔日上门服务等方式吸引新订户。灵活精准的派报方式为《新华日报》争取了大量潜在订户,深受读者好评。
零售是《新华日报》扩大社会影响力,吸引读者的重要方式,也是报纸的重要发行方式。在重庆本埠,每日为订户投送报纸后,报童便会将剩余报纸在大街小巷叫卖,吸引读者关注。至1945 年11 月,“在横街每日发给报童零售六百份尚且不敷”[15]609。每当有重要政治事件时,《新华日报》也会抢印报纸“号外”,动员报馆工作人员上街叫卖,在传递消息的同时积极宣传中共主张,实现舆论导向目的。因《新华日报》的印刷速度快,报纸内容鲜明,深受读者喜爱。国民党特务时常阻止报童沿街叫卖,读者则会挺身而出,主动与特务据理力争,自发保护报童。“国民党的警察、特务又来破坏捣乱了,他们像一群疯狗蜂拥而上,见《新华日报》的号外就撕、就抢,叔叔们和群众愤怒的跟特务讲理:‘我们宣传抗战胜利有错吗!’‘你们还是中国人吗?’。”[20]414
航寄纸模、邮寄、水陆交通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新华日报》的发行时效。报馆深谙较强的发行时效能够俘获更多读者,为此曾尝试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报纸的运输效率。为满足外地读者当天读报需求,《新华日报》自1938年起采取航寄纸模至各地分馆的措施,由各地分馆在本地寻找合作报社及印刷厂进行翻印后派发——即异地航寄本地发行。广州、桂林、西安三分馆均采用过这种方法。“自四月十六日起,每日由汉将本报纸型由飞机运至广州印刷,隔日即可分发读者及分销处。”[21]“本报为便利华南读者起见,特在桂林设立分馆,每星期四、六由重庆航寄纸型在桂林翻印”[22]“从12 月16 日起,已由总馆按飞机班次航寄纸型,在西安分馆翻印,所有河南、陕西、宁夏、 甘肃、 新疆等地分销处均由分馆发报。”[23]1939 年1 月起,国民党政府为限制《新华日报》 发行,要求“全国仅有一张《新华日报》”,并禁止《新华日报》各地分馆翻印航寄纸型。报馆不得不宣布:“本报西安、桂林、成都等营业分处,业已停止翻印,以后凡西北及川南各地订户订阅本报,请即直函本馆发行课接洽”[24]。此后,《新华日报》各分馆难以在当地找到合作印刷报纸的厂商,航寄纸模翻印方式不能维持,《新华日报》外埠发行改为由总馆邮寄报纸或通过水路交通线运输的形式进行。
邮局邮寄与水路交通线运输是《新华日报》外埠发行的重要渠道。“邮寄外埠之《新华日报》,有迳寄订户者,有成卷寄于各地派报社或分社者,每日数量,均在四千份左右”[15]351,“本市(西安)所秘密销售至《新华》报,查系渝印刷,交邮寄来每次二十大捆,每捆约一百份”[15]355。太平门邮局是离《新华日报》总馆最近的一处邮局,报纸也常常由这里寄出。由于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重点审查和残酷打压,报纸经常被邮局扣押、撕毁。为保证报纸顺利寄出,《新华日报》发行课动员报馆同志,通过改换报头、抢时邮寄方式将报纸寄至外埠订户与分销处手中。发行课在寄送报纸时还不断更换寄送报纸的邮局,躲避国民党的盘查。距重庆较近的地区,报纸则通过公路和水路交通线进行运输,“外地分销处的报纸,通船的涪陵、忠县、万县、奉节、江津、合江、泸州、江安、宜宾等地则用船运,通车的成都、内江、永川、隆昌、荣昌等地则用车运。”[14]这些交通线路,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交通线,直接由地下交通员由重庆捎往各地;另一部分是借助同情、支持共产党的商人与工人的帮助。例如重庆海棠溪车站的工作人员常会利用职务之便,将需要送到贵阳代销处的《新华日报》夹带在车内旅客的行李中,以客运作掩护送达贵阳。除此之外,报童和报丁们还积极拓展报刊流通渠道。报童们与重庆市各大车站、码头的工人都相处融洽,时常赠送他们《新华日报》。成都、巴县、小湾车站等地的汽车站员工也经常收到赠阅报纸,“经常为该报传递报纸至歌乐山、小龙坎、磁器口等处,转为送发”[15]608。相较于重庆同期其他报纸,《新华日报》价格低廉,递送准时,所以读者甚多。为限制《新华日报》流通,国民党一方面对《新华日报》的发行设置重重阻碍,派人撕毁、拦截报纸;另一方面降低《中央日报》《扫荡报》等的订阅价格,以吸引读者,但未取得理想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新华日报》将党强有力的组织力融入了报纸发行的各个环节,其“自办发行”模式能够从根本上减少人力成本,提升派送效率,这是国民党远不能比的。
三、组建训练有素的自办发行队伍
《新华日报》发行过程中建成了规模庞大、自主的发行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发行史上尚属首次,成为自办发行的雏形。为应对国民党特务的阻挠与破坏,并绕过派报工会与邮政的检扣,《新华日报》专门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基层发行队伍,以保证报纸能够准确及时派送。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胜利前后《新华日报》总馆与各营业处的报童、报丁共有150 余人[19]346,占报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支绝无仅有的基层发行队伍为报纸顺利发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新华日报》发行队伍建设源于国民党特务对发行工作的非法阻挠。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报刊大多通过派报工会来发行,报馆招募报丁自办发行的只有少数。派报工会发行报刊弊端较多:其一,由于《新华日报》处于国民党政府严密监视下,以国民党军警宪特为首的反动组织采用恐吓、利唆使派报工会的报丁不送、少送《新华日报》,“报纸一创刊,国民党当局就在暗中,甚至公开进行各种阻挠与破坏”,“这些报差、报贩,有的从中弄钱,有的受汉奸或国民党特务支使,竟将报纸一捆捆卖给杂货铺包装东西”[19]324,这使得报刊发行事业受到严重阻挠。其二,派报工会的报丁多未受过专业培训,向读者索要小费、派报不及时之事常有发生。“不意近日发现有少数工友,向订户赠户致送贺节名片索取节赏”[25],“近来屡接本市订阅诸君电话称:报未送到,或送到太迟等事,本报深感歉疚与不安!但经查实,始知大半均非向本报直接订阅,想系向报贩或报丁处订阅者”[26]。为有效应对敌人的阻挠与破坏,《新华日报》决心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报纸发行队伍。
《新华日报》基层发行队伍由报丁和报童组成。报丁年龄稍长,多由报馆职工介绍、党员推荐、社会招募而来。他们年龄在15—20 岁之间,有一定文化水平,负责沿线路为订户送报、张贴报纸、发展订户等工作。报童年龄在十二三岁左右,多是城中流浪儿童和社会福利院中的孤儿,主要负责在街头叫卖报纸。《新华日报》创刊时,曾发布启事广泛招募送报人员:“本报为推广本市销数便利读者起见,拟招收报童数名。凡具备下列条件愿为本报服务者可至本馆接洽(条件)一、粗识文字,二、年龄十二至十六,三、刻苦耐劳,四、熟悉本市街道。”[27]由于在白色恐怖下贩售《新华日报》,时时面临国民党反动人员的辱骂、殴打和拘捕,因此报馆“除供膳宿外,给予月津五百元”[15]443。此外,卖报纸所得一半交报社,一半自己留用,报纸破损或被没收则据实报销,最大程度上降低报童的个人损失。报馆对送报的报丁也给予较高津贴,发展新订户后更能收到相应的奖金。为丰富报丁、报童生活,营造良好的报社环境,报社工作人员还教他们学习文化、写字,组织唱歌、话剧、打篮球等文娱活动,增加了报丁、报童对报社的归属感,也坚定了他们从事报纸发行工作的决心。
《新华日报》在发行工作中注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提升报丁、报童思想觉悟,使发行队伍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报童、报丁初到报馆,报社营业部工作人员以政治教育为先,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新华日报》的办报方针、发行体系,坚定他们工作信心和做好思想准备。报馆还规定,报丁、报童每天都要抽出一小时学习政治理论,并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开展思想教育。报馆内的老党员每晚都会组织报丁、报童读报识字,给他们讲红军、延安故事,带他们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夏伯阳》等电影,让他们明白《新华日报》是人民的报纸,明白国民党反动派为何如此忌惮共产党、阻挠报纸的发行,更要让他们了解劳动人民为什么贫困,为什么受欺辱,增强报丁、报童们的送报决心。此外,为有效应对国民党特务盘查,报社还对报丁和报童进行训练。“(1)如遇盘询时,首先答以‘不知’,只云‘为卖报谋生,每份仅盈一角利润’,等语。(2)若遇询问‘卖报已有多久时间’,只云‘上星期或上月开始’。(3)遇盘问被骂时,必用顽强言语辩驳。(4)遇同人时,必用暗号表明后始吐真话。(5)每日遇有特殊或上述各点情形时,晚上必向报社报告经过情形。”[15]561
自办发行队伍为《新华日报》扩大发行奠定了坚实的人员基础。为进一步发展订户、争取更多读者,报丁、报童们每日风雨无阻,按时投递报纸,即使是交通偏远的学校、工厂也不例外。国民党方面反映:“兹查私立力行中学高中部位于温泉对岸山边,为交通极不方便之处。殊该报在该校发展出人意外,每日派定专差送报,风雨无阻,按时送达,且取费仍与重庆无异。故现该校高中部学生共三百余人,计已订阅《新华日报》者竟在两百人以上。”[15]577至1945 年初,《新华日报》发挥售价低廉、出版发行时效性强、专人派报等优势,甚至出现报纸尚未全部付印完毕即已送至读者或沿街叫卖的发行奇观。《新华日报》发行量也随之大幅增长:“该报销行数字日有增加。迄至目前为止(1945 年1 月),每日仅就有数字可考者,计已达二万二千份。最近乃大肆开展扩充,拟增至五万份,并在化龙桥、小龙坎等地设分销处,同时招收报童专送。”[15]588
在做好报纸投递的前提下,报丁报童还肩负了宣传党的正确主张的任务。党中央认为,报丁与报童“既是送报员,又是宣传员”[28]。报丁、报童常常“借送报售报之机会,宣传共党主张”[15]568。许多被国民党战时新闻检查所删、扣的新闻都可以通过报丁与报童之口向大众传播,如“中国政治将有大变动,其情形有待美国大选而定”,“中外记者团前赴陕北考察,对毛泽东极为钦佩”,“各大中学校严禁阅读《新华日报》”[15]568等,都被报丁、报童们以口头的形式告知群众。
四、《新华日报》发行成效和经验启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华日报》是党创办的党报中发行持续时间最长、发行规模最大的报纸,也是发行网络最健全、发行覆盖范围最广的党报。其发行范围覆盖重庆、四川、陕甘宁边区、云南、贵州、广西、湖北、山西、广东、浙江、河南、江苏、江西、安徽、西康、河北、福建、新疆、香港等19 个省份与地区,被誉为“党在国统区的一个方面军”。《新华日报》面向国统区广大群众公开发行,虽然受到政治局势等不利因素制约,依然从创刊初期每日发行1.3 万份,至1944年5月时日均最高发行量逾5万份。其中重庆地区每日发行1 万至2 万余份、昆明0.3 万余份、西安0.5 万余份、成都0.2 万余份,虽时有波动,但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抗战胜利后期稳定在5万份(表5)。1940 年5 月时,《新华日报》的发行量比《大公报》发行量多1万余份,是同期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发行量的5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机关报《扫荡报》发行量的10 倍[12]48,成为党在国统区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和与国统区人民沟通的重要桥梁。
表5.《新华日报》不同时期总发行量
延安时期《新华日报》的发行,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恶劣复杂的政治环境下,通过建立完善的发行网络,突破国民党严密包围和封锁,扩大报纸发行和政治影响的一次成功实践。其成功经验在今天依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第一,在发行管理中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报发行的党性原则。《新华日报》虽身处国统区的“政治中心”重庆,党中央的组织力量参与有限,但仍然保有极强的党性与战斗力。从创刊伊始直至最后完成历史使命撤退的每一个阶段都与党中央步调一致,这体现了报馆内党组织优秀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新华日报》办报的全过程,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原则,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妥协、不退让,与国民党针锋相对,必要时甚至不惜冒停刊的风险,积极突破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在“皖南事变”、中共七大、重庆谈判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始终紧跟党的宣传工作节奏,灵活采用抢时发行、报童叫卖、在街道阅报栏张贴报纸等形式,有效传递了党的声音。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是《新华日报》拥有强大宣传战斗力的基础。《新华日报》坚持新闻报刊发行的党性原则,建设了以潘梓年、华岗、熊瑾玎、吴克坚、章汉夫等为骨干的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报馆经常给报丁、报童与印刷排字工人们开展思想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新华日报》办报宗旨、发行目的等,团结和锻炼了发行队伍,部分优秀报童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工作骨干,被党组织委以重要工作。
第二,加强发行站点与队伍建设,形成自主可控的党报发行网络。《新华日报》在国民党重重阻挠和破坏下发行,依然能做到递送及时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究其原因,是建立了自主可控的发行渠道并实现了对发行过程的强有力的把控。其一,报馆建立了完善的发行机构,并持续稳定地扩大发行网络,不断拓展销售范围。成都、桂林、西安等分馆都依托当地地下党组织与八路军办事处开展发行活动,建立了多个发行站点与分销处。报馆还在自贡、昆明等读者较多的地方设置营业分处,派遣有报刊发行经验的工作人员与当地党组织一同建设网点,不断增添新的分销处与发行站,扩大发行范围。此外,《新华日报》在发行中注重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积极吸纳支持、同情中共的进步分子与群众参与报纸分销,保障了发行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其二,《新华日报》的发行队伍以各地中共地下党组织及其外围网络为基础,吸纳了一批拥有坚定的革命信仰与崇高理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发行工作人员,建立起了一支战斗力强、意志坚定的发行队伍,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发行效率,也降低了发行成本,这是同时期国统区其他报刊不能相比的。相较于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基层组织的涣散,《新华日报》在吸纳报丁和报童后给他们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与政治教育,使他们激发出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
第三,密切联系群众,倾听读者声音,不断改进发行服务质量。坚持群众路线是《新华日报》创刊起就秉持的办报方针。《新华日报》在发行过程中注重覆盖社会各个阶层,争取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通过建立《读者信箱》、组织建立读者会等方式延伸发行服务,在与读者互动中将报馆影响力深入到发行末端,提升了读者忠诚度。《新华日报》自创刊起就设立《读者信箱》专栏,号召工人、农民、店员、士兵、学生等群体为报纸写稿,提出“凡是看本报的人,都是给本报写文章的人”[29]的设想,切实联系了基层群众。1938年,编辑部对《新华日报》读者成分的调查表明,在读者中,学生占24%,工人占19%;1939 年报纸发行一周年后,工人已占读者成分70%。这个比例变化体现了《新华日报》在理论联系实际地做好统战工作的成效。为保障读者能够读懂、读透报纸内容,各地党组织、分馆和分销处先后在长沙、武汉、广州、成都、重庆等省市建立了读者会,号召读者一同读报、讨论报纸内容,促进读者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报馆申明:“本报读者会的成立不需任何形式,只要是有本报的地方,不论人数多寡,都可自愿结合起来,与本报编辑部建立联系,进行读者会应做的工作。”[30]读者不但能够讨论报纸中的观点与理论,还介绍新读者订阅报纸,发展新订户,组织报纸分销,扩大了《新华日报》的发行范围和影响力。许多热血青年通过读者会的学习,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奔赴抗日前线,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或是报考抗大、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为抗日救亡作出贡献。“凡是参加民主学生运动的青年,无有不是《新华日报》的读者、通讯员或作者,不少人与《新华日报》有直接联系。”[19]393上述成绩的取得,就在于报纸坚持了党的领导和读者需要相统一,坚持走群众办报的路线,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以读者为中心做好编辑和发行工作,使得《新华日报》成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发行量最大、广受读者欢迎的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