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过敏性紫癜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2023-09-14何倩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15期
关键词:血液净化发病机制药物治疗

何倩

【摘 要】儿童过敏性紫癜多由致敏物质或免疫复合物引起,以皮肤、肠道、关节及肾脏小血管的出血和炎症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又称为亨-舒综合征(HSP)或IgA血管炎,若治療不及时会加重患儿的病情,可使患儿出现胃肠道、肾脏及其他器官等损伤,会对儿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治疗方式以药物和血液净化为主,其中药物治疗以抗炎类药物、抗组胺药物及免疫抑制剂为主,血液净化主要包括血浆置换和血流灌注。本文分析了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机,并论述了相关的治疗策略及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该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药物治疗;血液净化

中图分类号:R5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15-0187-04

Research Progress on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Children with Allergic Purpura

HE Qi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Yiwu 322000, Zhejiang, China)

【Abstract】Allergic purpura in children is mostly caused by allergens or immune complexes.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by bleeding and inflammation of skin, intestines, joints and small renal vessels. It is also clinically known as Henoch-Sch?nlein purpura (HSP) or IgA vasculitis. If it is not treated in time, it will aggravate the condition of children, and may caus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kidney and other organs damage in children, which will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childrens life safety. The main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re drugs and blood purification, of which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tihistamines and immunosuppressive drug are the main drug treatment, and blood purification mainly includes plasma exchange and blood perfus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athogenesis of allergic purpura in children, and discusses the related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s, aiming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Allergic purpura in children; Pathogenesis; Drug treatment; Blood purification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1],好发于3~10岁小儿,春冬季为好发季节[2]。相关统计资料显示[3],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复发率约为2/3。过敏性紫癜不仅会加重患儿的病情,还会诱发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是该病患儿出现继发性损害的主要原因[4]。本文主要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症状及临床常用治疗方法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症状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食物、药物、免疫及遗传等因素的关系密切,此外还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HLA-DRB1等基因有关[5]。该病以坏死性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症状,且多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浸润炎性细胞内髓过氧化酶等氧化酶的浓度升高,超氧阴离子的生成和组织内氧自由基的合成增加,使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6]。

过敏性紫癜患者会出现皮肤、胃肠道、关节、肾脏、血液系统、阴囊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损伤。其中皮肤方面的损伤以双下肢对称分布、压之不褪色的瘀点瘀斑等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躯干、双上肢和面部会出现瘀点瘀斑,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局部皮下水肿是一种常见特征,可能见于重力依赖区和眶周区域,特别是在较年幼儿童(<3岁)中;胃肠道方面损伤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及便血等,需警惕并发肠套叠、肠缺血、肠穿孔或胰腺炎,后三者较少见;关节方面损伤以踝、膝、肘、腕等关节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肾脏方面损伤为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以蛋白尿、镜下血尿等为主要表现,而氧自由基分子携带的自由电子不成对,其化学性质较为活跃,接触组织内脂质和蛋白质等物质后可产生过氧化反应,从而使组织和器官发生缺血性损伤,而有研究指出[7],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中反应性氧代谢产物含量的增加,会加大对肾脏的损害;血液系统方面损害以皮肤、消化道或尿中出血造成的失血为主要表现,但在此基础上合并炎症引发的红细胞生成减少则可能导致症状性贫血,还有少见的患儿有血栓形成;阴囊方面的损伤以睾丸扭转较为常见,可见一侧阴囊突发性剧烈持续性疼痛,可伴有腹痛呕吐,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睾丸附睾炎,可见睾丸肿痛、触痛,局部可触到肿大的睾丸,阴囊表现出现瘀点瘀斑;神经系统方面的损伤以脑内广泛性小动脉炎和过敏性小动脉炎破坏血脑屏障等为主,诱发脑组织水肿、颅内压上升,使患儿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若病情严重,患儿还会出现视觉障碍、发作性意识障碍伴抽搐及瘫痪等症状[8]。过敏性紫癜的复发率较高、并发症较多,若治疗不及时,后果严重。

2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策略

2.1 药物治疗 若患儿为皮肤型过敏性紫癜,多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若为其他类型多采用药物治疗,以抗炎类药物、抗组胺药物及免疫抑制剂为主,其中,抗组胺药可以缓解皮肤瘙痒和红肿等症状,抗炎类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必要时会联合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以下对临床常用的药物进行论述。

2.1.1抗炎类药物 ①醋酸泼尼松龙片:醋酸泼尼松龙片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避免炎症部位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聚集,同时对吞噬细胞、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与释放、溶酶体酶的释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减少了炎症反应[9],故其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较强。临床上常应用醋酸泼尼松龙片治疗胃肠道疾病、关节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肾脏损害较重及表现为其他器官的急性血管炎,若患儿早期病情较重需静脉给药,在症状得到控制后改为口服给药;②甲泼尼龙:甲泼尼龙作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一种,可影响细胞内的基因调控机制,使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故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10];同时该药物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循环系统具有改善作用,使患儿神经兴奋和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此外,甲泼尼龙作用于机体后可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可减小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还可直接作用于肾小球基底膜,抑制或减少了基底膜通过的免疫复合物,对机体各个脏器的类固醇受体产生刺激作用,改善了患儿的免疫功能,促进患儿机体的康复;庄武等[11]在研究中指出,采用甲泼尼龙递减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说明甲泼尼龙递减给药的方式的效果较为理想;③孟鲁司特钠:孟鲁司特钠属于白三烯性受体拮抗剂药物,作用于患儿机体后,可阻断白三烯与其受体的结合,抑制了炎症介质引起的炎性反应,可减轻患儿血管的损伤;同时孟鲁司特钠口服给药后的吸收速度较快,生物利用度和血浆蛋白结合率均较高,主要经肝脏代谢[12],可避免对患儿肾脏的损害。

2.1.2抗组胺药物 ①马来酸氯苯那敏:马来酸氯苯那敏作为H1受体拮抗剂,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等过敏性疾病,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组胺的释放和作用,从而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荨麻疹等,抗组胺的作用较持久,对血管的通透性有改善作用,可减少炎性物质的聚集,使患儿的小血管炎性反应得到缓解[13];但需要注意的是,马来酸氯苯那敏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头晕、口干、恶心等,因此需要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使用;②氯雷他定:氯雷他定属于哌啶类抗组胺药物,对外周组胺H1受体的表达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可使机体的表达P物质和黏附因子-1水平下降,同时可以使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炎性因子减少,进而减轻毛细血管的炎症反应、缓解患儿的过敏性紫癜的症状,临床多联合抗炎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14];于宗丽[15]在研究中指出,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可缩短患儿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证实了氯雷他定联合治疗敏性紫癜的有效性。

2.1.3免疫抑制剂 ①匹多莫德:匹多莫德属于免疫促进剂药物,对自然杀伤细胞有激活作用,可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多,促进有丝分裂和淋巴细胞增殖;同时,该药物可刺激R-干扰素和白介素-α,诱导细胞免疫反应,但对病毒和细菌无作用,需联合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多用于过敏性紫癜肾[16];刘广杰等[17]在研究中指出,在常规方案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的基础上应用匹多莫德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进行治疗,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散时间,改善患儿的相关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匹多莫德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感染、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遵医嘱,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②他克莫司:他克莫司属于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药物,由链霉菌分离而得出,其作用机制类似于环孢素A,但其免疫抑制作用显著强于环孢素A,对细胞内的细胞浆结合蛋白具有结合作用,对Th细胞合成和释放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2和IL-3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全面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从而减少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免疫抑制作用较强[18];张一新[19]在研究中指出,在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泼尼龙的基础上增加他克莫司胶囊治疗,可以缩短患儿相关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凝血功能;③麦考酚酯:麦考酚酯是一種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常用于治疗疼痛和发热等症状;对于儿童敏性紫癜的治疗,麦考酚酯进入人体后可水解成麦考酚酸,结合特异性受体后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阻断了抗体的生成,从而可发挥对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缓解关节疼痛和腹痛等不适症状,但对于皮肤瘙痒和红肿等症状的缓解作用较弱[20];麦考酚酯免疫抑制的作用与环磷酰胺相似,但其缓解患儿蛋白尿和血尿的效果更佳,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少;④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是临床治疗免疫缺陷疾病的常用药物,可阻断机体内致病病原体连接靶细胞受体,拮抗单核巨噬细胞膜上Fc受体的活化,过敏性紫癜患儿使用后不仅可以改变其抗原和抗体的比例及免疫复合物的体积,促进机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效果,同时丙种球蛋白可改善IgE水平,避免患儿因Ⅰ型变态反应引起的组织和血管损伤[21];李雅琪等[22]在研究中指出,采用常规药物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改善患儿的血清免疫学指标,同时降低了患儿1年后的复发率,说明该治疗方案的近远期疗效均较高。

2.2 血液净化 若小儿患有重症过敏性紫癜,多会出现反复腹痛和严重消化道出血,部分患儿还会并发肺出血和脑出血等严重疾病。血液净化治疗是一种将患儿的血液引流出体外并借助净化装置将某些致病物质去除后再回输至患儿的治疗方法,可以将机体内过多的炎症因子快速清除,避免了免疫瀑布效应及炎症因子等对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持续性损伤,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肾组织微循环和肾功能[23-25],常用的有血浆置换和血流灌注。

2.2.1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利用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液中的血浆和血细胞,将血浆或者血浆中的致病因子去除后,再将净化后的血浆或置换液与有形成分进行混合后再回输至患儿体内,可将循环免疫复合物、自身免疫、结合蛋白的药物毒物、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和各种副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去除,同时需对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成分进行补充[26,27]。血浆置换多用于急性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或伴有严重合并症患儿,但是该治疗方法中大量补充外源性血浆,存在传染病血压性传播的风险。

2.2.2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是在体外循环的作用将患儿的血液引入灌流器中,借助固态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血液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或致病物质清除,之后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至患儿体内,其中的吸附剂为中性大孔吸附树脂,清除炎性抗体、炎性介质和免疫复合物的效果较强,同时避免了传染病经血液制品传播的风险[28]。崔晶晶等[29]在研究中指出,与常规治疗相比,血液灌流可缩短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相关症状缓解时间,缓解患儿的炎症症状。

3 总结

临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药物和方法较多,临床医师需对患儿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性地选取药物或者联合用药对其进行治疗,以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预后。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用药,避免副作用的发生。同时,还应注意预防疾病的复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纯一,陈杰,李明珠,等.甲泼尼龙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21,27(1):21-23.

[2] 张颖,郝立成,杨金玉,等.呼吸道病原体及EB病毒感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及对肾脏和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1):1197-1200.

[3] 高婧,卢小娟,孟伟伟.儿童过敏性紫癜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4):470-472.

[4] 刘倩,柴慧娅,马永德.雷公藤多苷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过敏性紫癜儿童的疗效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20,41(3):330-333.

[5] 杨剑敏,姜林林,高原,等.外周血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及Gd-IgA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表达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3):3391-3394,3398.

[6] 马立燕,李丹,刘冰,等.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10):1159-1162.

[7] 郭宏敏,浮纪玲,吴铭辉.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6):78-80.

[8] 陈列强,陈文慧.双嘧达莫联合维生素C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疗效及炎性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6):767-768.

[9] 孙婧.枸地氯雷他定、醋酸泼尼松冲击治疗联合应用于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8):179-181.

[10] 梁铮.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腹型)的应用时机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1):96-99.

[11] 庄武,左晓峰.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133-135.

[12] 杨洁,吴春青,王薛平.孟鲁司特钠联合卡络磺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和低糖基化IgA1水平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20,26(2):14-17.

[13] 康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马来酸氯苯那敏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0,17(3):70-71.

[14] 黄丽霞.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4):568-569.

[15] 于宗丽.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探究[J].中国处方药,2019,17(4):80-81.

[16] 刘广杰,伍庆华.匹多莫德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防治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20,17(6):64-65.

[17] 刘广杰,伍庆华.匹多莫德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6):122-124.

[18] 张芳,李海英.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血清sICAM-1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22,35(5):19-22.

[19] 張一新.小剂量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对激素耐药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sICAM-1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6):162-164.

[20] 刘霞,沈红,星学花,等.百令胶囊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肾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24):4756-4759.

[21] 胡艳丽.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2):207-208.

[22] 李雅琪,许留刚.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对其预后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5):69-71.

[23] 杨星光,吴玉斌.血液净化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21,48(10):693-696.

[24] 郑媛.血液净化在儿童重症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23,32(5):163-166.

[25] 徐玉萍,王志远,钱丽娟,等.血液净化技术在儿童急危重症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3,30(4):297-301.

[26] 尹青.血浆置换术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TNF-α、IL-6、Ig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3):175-177.

[27] 夏云金,周梅玲,李章志,等.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过敏性紫癜34例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8,35(4):244-245.

[28] 黄顺,于洋,吴娴婕,等.血液灌流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氧化应激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37(10):644-646.

[29] 崔晶晶,李艳芳,周百灵,等.血液灌流治疗儿童重症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及机制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4):806-809.

编辑 张孟丽

猜你喜欢

血液净化发病机制药物治疗
透析液钠浓度与尿毒症患者血压和心脏功能的研究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老年急性肾衰竭病因及血液净化的疗效分析
血液净化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分析
探讨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