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心情
2023-09-14杨晓琳
杨晓琳
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母亲的先祖卓茂是皇帝的老师,官至丞相。父亲的先祖杨震忠肝义胆,德耀千古。外祖父是私塾先生,我的父母这辈子虽都不是从事文艺工作的,但他们多才多艺,拉二胡、唱京戏、习武,能书能画。我几个舅舅也都书画皆能。我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长的环境总是伴随着岁月的艰辛,童年有喜有乐有泪水,更多的是孤单。当时父母被那个时代所冲击,孤单的我,便一个人在那儿涂涂画画,好像只有这样,我才会感觉不害怕。我的舅舅们都是才子,文笔好,书画也好,这使我受益良多。十五岁我上中学时,学校的黑板报,写字画画我全包了,我的书画天赋开始发挥作用。我立志于书画艺术是始于高中,真正在认识上也提高了。那是一次偶然,一种纯而又纯的偶然。在书店,我买来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与风景的对话》,看着,读着,便被带入其中。东山魁夷的画,让我着迷,他的文章跟他的画一样,也让我如醉如痴。先生每作一幅画,必有一篇相应的文章,心情与画境交融,像清澈的泉水流进读者的心田。
我开始自觉于书画艺术。长辈常说,书画同源,先要把字写好。于是我开始爱上书法,书法的语言,书法的表情,书法所涵盖的人的精神,都让我着迷。为此我下功夫开始了我的艺术马拉松。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身心合一地实践着、捕捉着。从读书到做事,从单纯无忧的少女,到风雨沧桑的成年人。一首诗是捕捉我在自然中的怦然心动;一幅书法作品是我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感知。纵观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书法精品,都是作者心情的映照。我想,一个书家生命的过程,也就是书写的过程,对于书家来说,也是一个『觉悟』的过程。不断地写,不断地感悟,以文脉之心滋润书法灵魂,我手写我心便是真正的书法生命。书法是心灵的舞蹈,神思洁净,独守净域。『谁知万丈红尘里,菡萏花开月正明』,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写自己作的诗,自己填的词,写自己的感悟札记等。我的艺术就是我,我的生活就是我。就像心情,书法心情是什么?乘物游心!灵魂神圣!恩师说,『但视浮名为敝履,何愁净土少风光』。亦如是。
书法创作状态,每个人是不同的。我是怎样进入书法创作状态的呢?现在的我,年龄也将近耳顺之年,大悲大喜的经历已不可能有了,即使有,也不可能悲愤不已呼天抢地。如何才能我手写我心,不平淡寡味?那就是贴近自己的生活状态,艺术的生活,生活的艺术,在平实的生活中找到艺术的意趣。
我常常喜欢一个人呆在书房,独处让我很放松,很安静。在书房里翻翻喜欢看的书,喜欢诵的诗文,画点小画,自娱自乐。往往好的闲文小品,就是心之所想,读读古人碑帖,就能进入与之同心同叹唱的状态。用心体会,体会古人的创作状态,常常觉得挺有意思,好像面对的是一位知友,那份心流传递都会很欣慰。
有感而发,是我现在的状态,我不喜欢为某展或某个活动什么的捆绑自己,那样我就没有了书写的快乐。真实书写是文人直抒文心最有魅力的状态,它与我们的生活相关,与名利无关。生活是艺术的活水,如果一幅书法作品没有妙趣文心会很乏味。作品见文心、见天地、见自己才是好作品。现实中的功利世俗常常要改变我们的文心,让美好的事物变得寡然无味,我相信是真正的书法家便会拒绝那样的书写方式。文心才是盛放我们灵魂的地方,它可以让我们的灵魂飘然而翱翔,因为那样的书写我们才会快乐。
每次保留自己的书写记录,至少是对生活的真诚态度,风花雪月也好,亲情友情也罢,那是我们最真实的一面。人不只是活着,还要活得有意思、有趣味。就像周作人在《雨天的书》里说的,在日常必需的东西以外,合己合心,哪怕是种花种草呢。其实生活中的每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所有的印记是不可复制的,所有的作品都是鲜活的,所有的笔迹都是有生命的。生活是诗,观照生活才是艺术。我的《咏兰花八首》,是有生活的,与文友多次在山中寻兰,翻山越岭的感受,是亲历而得的欣喜。如果不经历,怎么唱诵?文心蒙养诗只是一种形式,把它吟诵,不知有多开心!若再用墨的形式书写,不仅写还要画,我手写我心,便是如此开心。记住春光里陌上的花朵,空气里流云般的清香,让我在宣纸上尽情地挥洒,渲染着各色不一的兰花……写了三十多首咏兰诗,反复修改,反复斟酌,才有了这笺纸上的八首,最后选纸定稿都要合乎自己的心境。文化是书法的灵魂,文墨合一是最美的享受。一幅作品的真實性情的蕴涵,其过程是需要足够的诚意和耐心的。
我手写我心,踏实吾不欺。李白四言诗云:『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墨气淋漓,苍劲雄伟,才气盖人。『可见屋梁明月色,空留翰墨化云烟』,李白读司马承祯山水画,有感而发,浩荡之气喷薄而出,且充满自信。尽管在这一年,李白被『赐金放还』,失意之人却没有萎靡颓废,有的只是悲愤激昂。在山之巅,任风鼓荡,诗兴大发。其诗言简意赅,妙在不着纸处,无穷之意附着于书法之中,给观者无穷的想象。绝妙的题画诗,只是可惜没有司马承祯的画作遗留下来作注释。
没有了原画,就来看看李白的另一首题画诗《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这是一幅具体而又丰富传神的山水画。它就是对『山高水长,物象千万』的注释,『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李白挥动如椽大笔,把天下山水精华荟萃于一壁,峨眉的奇高,罗浮的灵秀,赤城的霞气,九嶷的云烟,南溟的浩瀚,潇湘洞庭的渺绵,三江七泽的迂回……真是山高水长,宏伟壮观。应用『广角镜头』展示全幅山水宏大气象,而后将镜头聚焦一点,『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可见诗人将化作画中孤舟放流,征帆远航海上『三山』,真是『五岳寻仙不辞远,心摇目断兴难尽』。诗人再次将目光远望:『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这是对山水画的具体描述,是细节的刻画,从『西峰』到『东崖』,飞瀑流泉,山崖重叠,云树苍茫,景致多姿,气象千万。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诗于此时是由景到人,在自然中『寂听』,与仙人对坐,诗人要到名山寻仙去,这是李白在长安放还后,仍有建功立业,功成身退,桃源归隐的美好愿景。这些愿景来自于李白的自信,性格的潇洒、坚毅、豪迈与豁达,才会有我有老笔,清壮可穷。
李白的自信,敢于放言,并不是在『赐金放还』之后,而是在位也能傲岸不屈,斥责奸佞小人。他在《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中对致仕时闲逸无聊生活的不满,表露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本心和归隐志向。现在读《上阳台帖》与《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在艺术上享受其简繁不同的美,都是山水诗上乘之作。
近年来,由于外出少封闭在家,郁闷时便常读李白的诗,便能看到豪气干云的英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也能看到仙风道骨的仙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记得丰子恺先生说过,只要你是艺术的,处于审美状态的,哪怕你就是不画一笔画,也是艺术家。是的,李白这个名字都是诗。他的一切都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