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景、挑战与对策
2023-09-14李辉源李云雀
李辉源,李云雀,张 俊
1.成都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2.西南民族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进入21世纪以来,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在大数据的可靠性、信息和价值交换主体间的信任构建、交换过程的可信度等基础条件上取得突破,逐渐改变了信息互通和合作竞争的模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区块链应运而生,其使原本基于人格信任和系统信任的社会信用体系又增加了算法信任的基础[1],为信息互通和合作竞争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低成本的价值转移提供了技术可能。目前,区块链进入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各类价值互联网应用的阶段,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中进行价值交换、数据担责、数据确权和兑付的核心要素[2],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其相关的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在教育领域,学者探索了区块链技术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例如:林春从教育教学结构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共建等角度对区块链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潜力进行了探讨,并对区块链技术在影响教学主导地位及弱化人文精神等方面的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可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达到将区块链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3]117;张蕾等认为,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智慧思政”平台主体去中心化、建立高度信任和评价机制全面化等目标的实现,但也面临着认识问题、安全问题、管理问题等诸多挑战[4];谭霞等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备的多重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块链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5]115-120;李叶宏提出,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资源的发掘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方面,区块链技术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意义[6];李辉源等认为,区块链在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方面具备多重优势,应顺势而为加以利用,但也要注意其在制度、技术等层面的风险[7]283-290。这些研究成果为区块链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其对于区块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技术路径分析总体上还不够深入,对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对相关资源进行深度整合的必要性分析也不够充分。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区块链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初期探讨阶段,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结合区块链相关核心技术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特点,探讨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策略。
一、区块链技术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应用前景
从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区块链的主要特点来看,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前景:利用哈希算法加强原创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分布式账本进行线上教学管理;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强化教学沟通。
(一)哈希算法与原创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随着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总体上出现了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加上教育数字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各高校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但是,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网站数量虽然不少,但部分网页浏览量低,价值量相对较小,没能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挖掘出来;一些网页所呈现的内容没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8]。这与优质的、原创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有很大关系。而原创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丰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原创思想政治教育类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够健全。原创者精心创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后很可能会被随意传播、下载,甚至篡改,容易导致原创者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进而使得其创作动力大打折扣。
而从理论层面看,哈希算法具备了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创作品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能性。哈希算法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将任意长度的字符串映射为较短的固定长度的字符串”[9]62,它是“一种将大量数据转换为难以模仿的短数据的方法”,“如果改变一位输入数据,输出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使得大文本文件中的小变化很容易被检测到”[10]50。哈希算法只能加密而不能解密,因此它能有效确保区块中的信息不被随意篡改。此外,哈希算法的确定性和高效性能够确保实现去中心化的计算,“其对输入的敏感性和抗原像攻击对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有很大帮助,被广泛地用于构建区块和确认交易的完整性”[9]62。哈希算法能够使用随机产生的哈希值对前后两个区块进行联接,形成一个唯一的、由一长串区块组成的账本链条,从而确保区块链中涉及交易和登记的相关记录不会被人为篡改,因为“对区块内容的任何更改都会使该区块的哈希值无效,从而使下一个区块的哈希值无效,以此类推,被篡改后的整条身份管理系统也将随之无效”[11]414-415。哈希算法的这一特点具备为知识产权提供保护的可能性。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而言:一方面,哈希算法不能被解密的特点能够为各教育主体录入区块链节点上的信息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录入的信息不被篡改;另一方面,由于区块链技术带有“时间戳”的功能,能够在信息发布者将信息录入区块链节点的第一时间打上时间印记,相当于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了公开认证,能够对所录入信息的所有权形成技术层面的保护。也就是说,创作者在区块链中录入的原创作品被公开认证后,就完成了确权,涉及该作品的后续交易都会被实时记录下来,从而为必要的司法取证提供了技术性保障[12]24。因此,“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实现对教育资产与智力成果的版权保护,从源头上解决知识产权纠纷问题”[13]。
(二)分布式账本与线上教学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网络技术视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辅助手段,网络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除了教学内容,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还涉及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结果管理这两个关键问题。区块链技术中的分布式账本对于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优势和前景。
分布式账本的技术基础是密码学,由分布在各处的多个节点形成共识机制,能够完整地、不加篡改地对价值转移的整个过程形成记录[14],即分布式账本是由多个节点(即计算机)共同完成对相关信息的记录。分布式存储无须依赖中心服务器,即便区块中的个别服务器被破坏,用户仍然能够通过其他服务器获得所需的信息,不会造成数据的损毁或泄露[15]216。因此,分布式账本的分布式结构既能够突破服务器在性能方面的局限,又能够扩展数据管理构架。在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存储网络中,“每一个网络都是对等的,有需求的双方可以进行交易贩卖或购买存储资源。双方通过数字通行证进行交易,具体交易的信息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之上,存储资源提供方可以持续地提供一种‘时空证明’来向别人证明它真实存储了用户往链上写入的数据”[15]216-217。可见,分布式账本的生成原理赋予了其两大优势:第一,某一节点的用户录入信息后会在同一系统其他节点中形成备份,大大降低了因个别节点损坏而造成信息彻底丢失的可能性,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的安全性。第二,系统中所有的节点都能够对录入系统的信息进行监督,对于账本中数据的合法性与完整性,系统中的节点也会进行验证。因此,每当有交易发生时,相关的信息就会被通知到整个账本中的所有节点,再由通过竞争获胜的节点完成记账后,将相关记账结果同步传输给其他节点。再加上“时间戳”功能,录入的信息会自动生成相应的时间信息,且难以被随意篡改,可以有效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
随着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高校往往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一般会涉及社会实践、平时作业等内容,学生可以直接将实践报告或作业的电子版传给任课教师批改。此时,高校可以将学生电子文档录入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相结合,建立一个仅限于本校相关师生的局部区块链,为每一位成员分配一个节点,创建账户,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成员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可以在区块链系统中发布相关要求,学生则根据要求将自己的作业、实践报告等录入系统。此外,学生成绩、结业证明、教师的批改意见等重要信息都可录入系统,并形成公开透明、具有时间信息的记录,且可以在特定区块链系统内的所有节点中形成备份。因此,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浏览其他人的成果达到互相学习、交流和借鉴的目的;另一方面,因为录入系统的信息是公开透明的,在客观上能产生一种监督作用,有利于督促教师或学生在录入信息前认真细致地检查所要录入的内容,无形中提高了所录入信息的可靠性、规范性和真实性。也就是说,这种分布式账本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也能够减轻教师的线上监管压力,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完善在线教学的内容。
此外,分布式账本有利于解决数据维度的局限和验证方法的缺乏等关键问题,并能够简化相关流程,提高效率,如果加以合理开发利用,还能够记录跨地域及跨院校的教师及学生的相关信息,查询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的行为等重要记录,并“为学术成果提供不可篡改的数字化证明,可为学术纠纷提供举证依据,降低因纠纷事件而消耗的人力与时间成本”[11]321。例如,中央财经大学曾与世纪互联公司和微软公司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保存学生就读期间的学业成绩等相关数据,以便招聘单位需要时可以及时获取、查验相关信息[15]222。又如,2017年,世界银行的区块链实验室成立后与ConsenSys公司进行合作,开发了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Evoke软件的增强版,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接受教育。该软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利用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的特点记录学生的积分,学生可以用这些积分兑换所需的各类物品;二是充分利用分布式账本记录公开透明的特点,将项目捐款人所捐款项的情况予以公布,让捐款人能够实时了解自己捐赠款项的使用情况;三是项目捐款人能设定学生获得资助的要求和所获积分兑换成奖品的具体标准;四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学生就业时可以将这些学习记录提供给雇主,以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基于该软件的教育扶贫项目已经在南美洲投入试运行[11]401-402。
(三)智能合约与教学沟通
作为一种电子化合约,智能合约能够在无须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执行合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形成的合约也无法撤销。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合约,智能合约能够提供更好的安全性,且能够降低执行合约所需的成本,因为其不需要传统合约执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律师、法院等第三方平台的介入[10]12。从技术层面看,智能合约的这一特点有利于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发展较好,但由于各高校所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分散在各地,相互间的呼应较少,难以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和影响力[16]。因此,有必要搭建一个各高校易进入、易操作,稳定性高、安全性较强的合作交流平台,以实现各高校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共享,推动高校间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高校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具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技术优势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医学类院校可以就中医文化的当代价值这一主题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平等交流合作的行业区块链。在这个区块链中,每一个高校都是一个单一的“节点”,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在这个区块链中的高校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形成所有“节点”都认可且必须遵守的合约,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以利用分布式账本的功能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分享教学资源及交流经验。区块内高校所提出的问题、提供的信息、分享的资料或者提供的答案能在第一时间传输给其他高校,其他高校则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答疑解惑、学习或参与讨论,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各高校讨论时提出的意见、建议或方案以及上传的共享资料都能够在区块链中得以保存,因为“智能合约使得受复杂条件限制的价值转移成为可能。多方用户参与智能合约创建后,将合约发布到区块链中,触发预设条件后,合约代码自动执行,并将执行后合约状态打包进区块”[17]37。此外,由于智能合约的代码逻辑能够完美地实现业务模式的自动化,相关数据可以基于智能合约的代码逻辑触发决策,无须靠人为干预来推进业务流程,在数据输入、合约执行和纠纷解决等环节也都无须人为干预,这将极大地降低合约的端到端成本[11]70。总体来说,在技术层面上,智能合约具备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教育效果的可能性和潜力;在经济层面上,智能合约有利于降低成本。
二、区块链技术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国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热情不断增长,有关区块链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在具体的应用方面,还面临着技术、监管机制及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等方面的挑战。这是区块链技术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区块链技术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难题。
(一)较大的技术风险
区块链集共识机制、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数据存储等多种新兴技术于一体,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一些领域开始得到应用,但是其相关重要支撑技术还需要不断完善,在一些关键领域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就应用层面而言,区块链技术尚存一定风险和挑战,如黑客的攻击或系统无法准确识别的交易主体都可能会带来风险。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区块链赖以存在的技术架构既复杂又庞大,共包括数据层、网络层(包括数据表示和网络服务平面)、共识层、合约层和应用层五个层面的技术[18]148,其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是多种技术手段和算法精密配合。区块链系统要想通过自身网络的正常运行产生信任,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确保代码编写无误;二是确保程序能够正常运行;三是确保加密算法准确可靠。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信任危机。此外,根据区块链的技术规则,区块链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会被所有的节点备份及验证,只有征得系统中大多数节点的同意后,才能对上传的数据信息进行修订,单个节点则无权对相关数据进行更改。也就是说,在区块链系统中,数据的回撤或更改会很困难,这可能会导致相关业务出现滞后或面临风险的问题。如前所述,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共同承担起维护系统正常运转的职责,在个别节点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区块链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转。但是,“当智能合约在某个节点部署后,相应代码会在全网的每个节点同时运行并校验彼此的结果。这种节点关联性会导致某一节点的智能合约出现问题时波及其他节点的正常运行”[19]。
郑志明指出,我国在区块链技术的开发方面还存在三大主要问题:一是关于发展现状的专利多,但开源代码和论文少;二是缺乏安全可控的底层平台;三是没有软硬件一体化平台。这说明,其面临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及市场治理风险等一系列安全风险[20]。区块链技术在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也会面临技术层面的挑战。例如,在某一特定区块链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账本”,但由于录入的信息具有不可逆的特点,用户在录入信息后便无法撤回。如用户想要对该信息进行更改就必须将更改过的信息再次录入系统,而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文件会在系统中其他节点(即计算机)中形成备份,可能会对其他用户造成干扰或不便。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链系统中的交易数据会不断增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触及区块链性能瓶颈,产生交易拥堵。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缓解该问题,但尚无有效根治办法”[12]25。又如,由于通过区块链技术录入的信息会自动在系统中的其他节点上备份,信息透明度高。而用户参与和退出系统都较为自由,因此,也存在个人隐私遭恶意泄露的风险,甚至“造成教育数据资源受损”[3]121。尽管区块链采用了加密技术,但“其加密技术能够实现的可能仅仅是一种假名的现象,一些刻意的攻击仍能造成威胁”[17]43。
(二)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科技领域的创新或突破往往会对相关领域或行业的监管机制建设带来冲击和挑战。如前所述,就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而言,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例如,如果有用户将不良信息发布在区块链中,会对其他用户造成不良影响,“一旦恶意信息大量上链,造成信息感染,现有机制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21]35。此外,虽然目前已出现针对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层面的各类安全机制,可以有效应对多数安全性方面的挑战,但“应对密码算法协议风险、共识机制风险以及逻辑代码漏洞等风险则需要新的安全机制及管理措施”[21]34。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能够同时进行数据开发与隐私保护的保障机制,支撑区块链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相对欠缺,监管对象不明确、去中心化则导致系统内部的主体不明确,以致监管对象不明朗[22]。此外,对于区块链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区块链技术的潜在风险及应用模式等关键问题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达成共识,“而相关概念不明将直接导致法律监管和政策适用困难”[23]。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有可能导致对区块链相关行业的监管比较松散,从而助长其风险的增加。但是,一旦区块链行业出现风险事件,又容易出现因过度强调安全而限制行业发展的监管行为。因此,“如果行业陷入‘治乱循环’的怪圈,高度波动的‘放—管—抓’政策将大大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法规及监管政策短期内过度跳跃,将影响从业者对市场前景的稳定预期,冲击行业的有序发展”[24]。如何把握好监管的尺度,确保区块链相关行业的长期有序发展,也是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并妥善应对的挑战。
(三)思政教育的区块链资源分散
目前,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然是较为新颖且相对陌生的课题,还没有统一的、权威性的机构在教育领域进行统筹规划[25],我国也还没有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这表明,一方面,“高等教育领域对于区块链相关技术及应用途径的认识和了解在总体上还不够充分”[7]289;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开发和应用方面还不够成熟,个别高校仅靠自身的现有资源还难以实现将区块链技术融入思政课程这一目标。此外,国内还比较缺乏能够熟练应用区块链相关技术的人才,“真正懂得区块链技术的人并不多”[26]。尽管已有个别高校与相关研发企业合作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记录保存的案例[27],但这仅为个别现象,相关资源的整合度总体上偏低。在区块链技术开发、区块链人才培养及区块链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之间仍需不断加强合作,高校与科研院所、网络信息技术相关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度尚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区块链技术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区块链技术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目前仍停留在初期理论探讨阶段,尚缺乏基于实证研究的可靠案例和经验,因此在将区块链相关技术引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既要充分利用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又要慎重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从技术水平提升、监管机制建设及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几个层面推动区块链技术有效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持续提升技术可靠性
通常情况下,区块链系统中结果的公正性取决于数据的可靠性,因此数据的质量是决定区块链技术能否在现实中得到普遍应用的关键因素。比如,相对于传统的合约而言,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能够自动执行任务,无论是数据的获取还是决策的制定都无须人为因素的干预,这便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技术要实现对传统合约的突破,其本身就必须具备更高的安全性。目前,区块链技术尚停留在仅能对链上存储的信息进行处理的阶段,还难以实现通过智能合约与区块链之外的信息联通这一目标,即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还不具备访问链下数据的能力,但“触发智能合约的大部分可信数据都存储在链下,而用于支付、人工智能运算和连接私有数据库的各种企业系统也都是在链下”[11]70。因此,还需要不断探索安全可靠的链下数据的路径,确保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促使智能合约技术不断进步。应不断加强对区块链的研究和开发,对其相关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区块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在技术层面不断调整、更新。
目前,对区块链遭到攻击的多种方式的认知还处于不断更新和提高的过程中。而且,“有很多攻击目前还未被完全发现,通过单个攻击评估区块链的隐私泄露风险是不全面的。在预测攻击与评估时,人们通常依靠一些间接信息、猜测或直觉来判断威胁的概率,从而导致不恰当的主观决策,但与此同时,威胁概率也是攻击者决策和意志的反映,仅通过客观分析则难以获得”[18]147。这就要求不断深入研究、掌握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对其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研判,并及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此外,还要不断进行技术层面的攻关,及时建立网络预警机制,以应对来自网络的Bug植入[5]119,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网络攻击带来的风险。由于区块链是一种包含多种核心技术要素的全新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层面对设备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在深入研究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推出实用性强、安全可靠的应用路径。因此,区块链在实现与教育行业广泛、深入融入之前,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仍需不断突破障碍,提升技术水平。
(二)强化监管机制建设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与其有关的各类风险的监管,对区块链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2019年1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监督管理执法主体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对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承担的相关责任、义务等主要事项进行了规定。此外,该规定第四条明确提出:“鼓励区块链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制度和行业准则,指导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服务规范,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督促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依法提供服务、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区块链信息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8]其对各个行业利用区块链技术合法开展业务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和指导意义,也是今后区块链相关行业进行监管制度建设的重要法律依据。具体而言,针对当前区块链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与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一问题,要依据国家层面的相关指导意见建立专业、完善的区块链监管体系,并对数权进行立法,“在传统法律体系中的人权、物权之外,要建立‘数权’的概念”[29]。
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而言,还需要从监管资源、监管理念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补齐短板。相关责任主体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全新技术特征,不断总结和及时修正区块链技术在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将相关经验教训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协助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好地推动区块链技术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此外,还需要通过实践形成同行之间普遍认可的行业管理准则,以推进区块链技术在行业内的有序发展。
(三)提高区块链资源整合度
如前所述,关于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还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初期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极为有限,研究深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尚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入沟通交流,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探讨区块链技术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
首先,各高校应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根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规律及主要特点等要素及区块链技术发展、应用的最新情况进行统一规划。相关高校可以组成一个行业协会,协会的内部成员之间可以分享各自的相关优势资源,从而形成各成员间互相取长补短、集中优质资源共同进行探索的良好局面。例如,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经验较多、成果较为丰富的高校可以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总体方向、途径、方法等提出更多参考意见,在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方面更有优势的高校则可以在技术开发、应用方面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参考意见和建议,而在法学、管理学方面较有优势的院校则可以在区块链技术的监督与管理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其次,相关研究机构和研发企业应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在与高校进行深入沟通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特征,探索区块链相关技术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从技术和设备的层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此外,随着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推进,培养更多技术人才,促进区块链技术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也是一个较具挑战性的难题。因此,各高校及科研机构还需要在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群策群力,结合教学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尤其是要着力培养一批既熟练掌握区块链技术又熟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人员,为将来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前布局,打下人才基础。同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主体可结合自身的经验教训、相关数据、意见建议等,通力合作,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将来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
结 语
新兴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够及时掌握新兴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演变规律和总体趋势,并顺势而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以有效应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新的挑战。以数字化为主要特点的区块链技术凭借共识机制、哈希算法及分布式账本等核心技术的支撑,“为可信数字身份提供了解决方案。不仅身份证、护照、驾照等身份证明信息可以承载在区块链上,公民财产、个人数据、数字版权等也可基于区块链存储,减少交易转让的步骤和欺诈行为”[15]74,“推动了互联网网络数据获取、存储、分布以及管理的方式,它不仅简化了业务运作流程,还降低了数据交易的信用成本”[30]。随着研究的深入,区块链技术与各行各业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很多以前在人们看来和区块链相去甚远的领域都逐步被渗透,尤其是涉及社会公众的领域”[31]。近几年来,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关于区块链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探索性研究成果,但由于相关研究总体上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区块链技术融入教育领域的可行性、方式、潜在风险和前景等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区块链技术与网络教育的有效融合可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一方面,高校应具有前瞻意识,提高对区块链技术的关注度,积极开展对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应用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和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补齐自身在技术水平、人才、设备等方面的短板,为区块链技术与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高校网络教育相融合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具体实践中,在将区块链技术与网络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高校既要做到客观、冷静地认识、了解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及其主要特征、应用前景和价值,不盲目跟风,又要做到客观地认识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具备的优势与潜力,并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最新情况及取得的突破。可以预见,区块链相关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还将面临诸多技术、制度建设和监管层面的难题与挑战,区块链技术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赖于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研发企业等主体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不断整合资源,不断探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