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胡索的药性考证

2023-09-13陈可点崔鹤蓉成雪皓杨笑云焦静怡雷海民

西北药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行血药味性温

陈可点,崔鹤蓉,成雪皓,杨笑云,焦静怡,雷海民*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3.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2488

中药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属性和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中药区别于天然药物的重要标志。众多研究者用数据挖掘[1]、网络药理学[2]、生物热力学方法[3]及系统生物学方法[4],从中药的物质基础、生物效应及道地产区[5]等方面归纳、总结药性特征,建立多种中药性味评价方法。各单味药药性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不断变化、归纳和总结的最终结果,因此明确各单味药药性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类筛选以便同类归纳,是中药药性科学内涵研究和共性特征归纳总结的基础条件。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的干燥块茎[6],又名元胡、玄胡和玄胡索。以往关于延胡索的文献研究多集中于功效考证、基源和产地变迁等,本研究从中医药古籍考证与当代各地标准入手,收集各时期本草、医书、方书典籍共 37部,参考各地标准32个,以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四气”和“五味”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并分析延胡索性味变迁,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基于地方标准的延胡索性味规定

我国28个地方标准对延胡索性味的认识普遍一致,吉林地方标准由于版本久远,对于延胡索性味的规定尚未完善。比较分析发现为数不多的争议在于药味“辛”与“微辛”,各标准中延胡索均入肝、脾经。见表1。

表1 延胡索饮片的地方标准

2 基于古代文献的延胡索药性考证

对历代涉及延胡索药性的34篇文献进行分析,见表2。其中记载其“性凉”的论述有1条,见于明代《药品化义》;记载其“性微温”的论述共2条,见于明代《景岳全书》与清代《玉楸药解》;其余31条来自南北朝、宋、元、明、清的延胡索药性相关论述,均认为其“性温”,由此可见,延胡索性温是历代医家的主流观点。

表2 延胡索的药性文献分布

2.1 “性温”考证

纵观涉及延胡索的历代文献,延胡索药性的明确提出相对其临床应用较晚,“性温”明确有记载之前,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记载:“心痛欲死,速觅延胡。(以延胡索作散,酒服之,立愈也)”[41]与唐代《本草拾遗》记载:“止心痛,酒服。”[42]中均出现酒服延胡索用法以治疗心痛,在此阶段,除将延胡索用于治疗心痛的记载之外,未见其他功效以及其药性的详细记载。

五代开始,《海药本草》记载:“味苦、甘,无毒。主肾气,破产后恶露及儿枕,与三棱、鳖甲、大黄为散,能散气,通经络。 蛀成末者,使之惟良,偏主产后病也。”[43]五代时期的《日华子本草》记载:“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癥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44]延胡索的功效有了更广泛地记载,由止心痛扩展至活血行气、止痛、落胎、治产后病等,但仍未见药性相关的明确记载。

宋代《开宝本草》首次明确出现延胡索“性温”:“味辛,温,无毒。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晕,暴血冲上,因损下血。”[8]宋代的另一部官修本草《证类本草》[7]也沿袭了这一说法。宋代本草专著中与“性温”同时出现的功用主要为破血,进而治疗产后诸病,由此可见,“性温”主要与延胡索“主破血”的功效有关。

金元时期,延胡索相关记载除沿袭活血止痛的说法外,行气功效与“性温”同时记载。如《卫生宝鉴》记载: “玄胡气温, 味辛, 破血, 治气。”《医学启源》记载:“气温味辛,破血治气,妇人月事不调,小腹痛甚,温暖腰膝,破散癥瘕,捣细用。”[13]性温能温里散寒,温经通络,从而治疗寒凝腹痛等痛证,行气能够止痛,由此可见,延胡索“活血”与“行气”的功效能够反映其“温性”。此外,李杲《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曰:“玄胡索,味苦辛,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19]从温热属阳、寒凉属阴、阴阳升降角度亦能反映延胡索“性温”。

明清两代本草专著与医书对延胡索药性的记载较多,“性温”成为主流,对其止痛之功有了进一步研究。《本草备要》记载:“辛苦而温……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通小便,除风痹。”《本草求真》记载:“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理痛之功来自其性温能行畅气血,至此,随着对延胡索临床功效机制的深入思考,明确了延胡索行气血与其性温的紧密联系。

2.2 “性微温”考证

延胡索“性微温”之说记载较少,来自明代《景岳全书》与清代《玉楸药解》。药性是中药的客观属性,但对四性的认识却是客观表现与医家主观判断的结合[45],因此,对于延胡索性温程度判断的差异可能来源于医家临床用药的习惯与主观理解。

2.3 “性凉”考证

延胡索“性凉”仅见于明代《药品化义》,其对延胡索药味、临床功效的记载与其他文献并无差异,并且并未详细记述其“性凉”之能。《药品化义》在论药分类上与其他著作有较大的差别,但药理学说上多沿袭于张元素、李东垣等的理论[23],泛观此本著作其他药材药性论述,与前代和后代本草文献多有不同,或为性质,或为程度,其部分差异见表3,因此,延胡索“性凉”可能缺少临床功效支持,不具有普遍性。

表3 《药品化义》部分药材药性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国药典》的比较

3 基于古代文献的延胡索药味考证

纵观历代关于延胡索药味的记载,其中 “苦甘”的记载有1条,见于五代时期;“辛”味的记载有12条,见于宋代以后各代;“苦辛”的记载有17条,见于金元、明代和清代的文献;“苦微辛”的记载有2条,仅见于明代。见表4。

表4 延胡索的药味文献分布

3.1 “苦”味考证

3.1.1基于滋味说 “苦”味记载首见于五代《海药本草》[43]:“味苦、甘,无毒。主肾气……能散气,通经络……偏主产后病也。”《五行大义·论配气味》记载:“通口者为五味,通鼻者为五臭。”味的判定最早是古人通过品尝,根据药物入口之味确定其药味,因此,延胡索的“味苦”,可能是用药之人通过品尝其滋味而定。

3.1.2基于药效 五代后,苦味记载未见于宋代本草文献,后又重见于金元时期《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玄胡索,味苦辛,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活精血,能疗产后之疾;调月水,亦主胎前之症。”自此之后“苦味”与“辛味”同时记载于众多明清本草或医家专著中。纵观自五代以来延胡索的相关记载,“苦味”首次出现之前所记载的药效为主肾气,散气通经络,治疗产后诸病,因此推断其苦味可能与其行气功效有关。

3.1.3基于藏象学说 “苦味”说出现之前,延胡索已有止心痛的药用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素问·宣明五气》曰:“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心主血脉,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 瘀血为病,多责之于心,故最早的药味记载可能基于延胡索常用于止心痛而苦味入心的理论。随着后代对延胡索临床应用认识的逐步深入,《本草从新》记载:“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泄能燥能坚……此五味之用也。” 《服气精义论》言:“肝病欲散,急食苦以泻之。”认识到苦味药能泄,且能作用于肝,故“苦味”具有一定依据。

另一方面,“苦味”未单独见于各代记载,常与“辛味”同时出现,且在“以效定味”的明清文献中尤为常见[50],综上所述,推测延胡索“味苦”主要是由于其滋味,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行气的功效。

3.2 “甘”味考证

延胡索药味相关记载首次出现于五代时期《海药本草》:“味苦、甘。”其甘味推测是与其形有关,唐代《本草拾遗》描述其“根如半夏,色黄”,而《内经》中记载:“色黄入脾, 甘味入脾。”因此,其甘味的记载可能来源于此,但延胡索味甘的记载仅见于《海药本草》和《本草易读》,而当时延胡索的药味记载尚少,无同代资料佐证,因此笔者认为延胡索的甘味缺乏临床功效的支持。

3.3 “辛”味考证

3.3.1基于药效 辛味的提出主要基于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宋代《开宝本草》中首见延胡索“辛味”的记载:“味辛,温,无毒。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晕,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明代对延胡索临床药用的记载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其“味辛”的记载也随之增加,至明清或与“苦味”一同出现成为主流观点。明代《本草汇言》记载:“延胡索,温则能和畅,和畅则气行;辛则能润雨走散,走散则血活。 血活气行,故能主破血及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 清《本草求真》记载:“故凡月水不调、心腹卒痛、小腹胀痛、胎产不下、筋缩疝瘕、产后血冲血晕、跌仆损伤,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 “辛味”最早的释义见于《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辛属阳能行气,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延胡索“辛味”是其药效发挥的主要药味,具体体现为“辛”能活血行气,进而达到破血治疗产后诸病或止痛的作用。此外,《本草正义》记载:“延胡虽为破滞行血之品,然性情尚属和缓,不甚猛烈,古人必以酒为导引,助其运行。”酒炒可助辛散之气,而助辛散之气能增强破滞行血之功,因此“辛散”为延胡索行气血的主要推动力。

3.3.2基于阴阳五行-藏象学说 《本草便读》将延胡索归为肝家血分药:“能行血活血, 而又能理血中气滞,故一切气血阻滞作痛者,皆可用之。”肝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调畅血与津液运行输布,调畅全身气机;肝属木,“木曰曲直”即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辛味能散、能行、主动且主升,此为辛味与肝同气相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气能推动血液循行于脉内,辛能行气,亦能行血。辛味药能调达气机升降,具有“行气、行血”的作用,调达气机,通行血脉,延胡索味辛归肝经,因此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所以能理一身上下诸痛。 因此,结合药效与藏象学说来看, 延胡索“味辛”的论述在各代有大量理论支持。

3.4 “微辛”考证

延胡索微辛仅见于明代的两部著作。《本草纲目》记载:“延胡索,味苦微辛,气温,入手足太阴厥阴四经,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乃以延胡索末三钱,温酒调下,即纳入,少顷大便行而痛遂止。” 《景岳全书》记载:“味苦微辛,气微温,入肝脾二经。善行滞气,血中气药……俱宜亦可以酒煮服,或用酒磨服亦可。”此两者所记载“微辛”在功用上与“辛味”相关记载并无二致,且均有酒服相关用法。而《景岳全书》云:“每当用药,必逐件细尝。”医家对性味的认知基于其入口滋味与临床用药经验等主观判断,因此与其他著作可能存在一定差别。

4 延胡索的归经考证

延胡索归经文献分布见表5。

表5 延胡索归经文献分布

金元时期是药物归经理论发展的形成与成熟时期[46],张元素通过长期的临床用药实践并结合前人经验,提出了归经理论,并首次把归经作为药性主要内容加以论述[23]。《汤液本草》和《本草衍义补遗》均从经络理论角度记载延胡索入手足太阴经,并沿袭其破血治气,治产后诸病与止痛,明清医家沿袭其临床功效,并加以脏腑辨证,完善了延胡索的归经理论。明《本草汇言》云:“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手足太阴、厥阴经,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清《本草便读》云:“行血中之气滞,质属温香……入胃搜除瘀冷痛,达肝通治妇人经……延胡索木属肝经血分之药,而能治胃痛者,以肝邪瘀滞乘胃而作痛也。”《本草从新》云:“辛苦而温,入手足太阴(肺、脾)厥阴,(心包、肝)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明清两代沿袭金元延胡索入手足太阴经的说法,并有了更丰富的归经记载,延胡索的归经演化从脏腑辨证来看虽不统一,但是本质是由其“破血行气”的核心临床功效衍生而来,可认为随着明清时期临床应用的扩展,对延胡索核心功效的机制相较于前代有更深入地理解,因此对其归经有了更全面地记载。

5 道地产区变迁与药性的考证

自延胡索有临床应用记载以来,主要临床功用从止心痛逐渐扩展至止由血瘀气滞引起的疼痛、治产后诸病等,虽有产区变迁,但各代以来的应用均沿袭其行气与破血之功,因此对延胡索药性的认知较为统一。

延胡索的性味变迁与产区见表6。由表6可知,五代以来,延胡索药味由最开始的“苦甘”变迁为“辛”,再发展为“苦辛”“苦微辛”及“辛”乃至现在的“苦辛”和“苦微辛”,其药味认知的变迁,尤其是对“苦味”的认识与记载,除了基于临床经验的变化与深入之外,还可能与延胡索产地南移有关。

表6 延胡索的性味变迁与产区

自明代以来,延胡索产地由唐宋时期的东北地区(今辽宁、河北和内蒙古)南移至江苏茅山一带。明代关于延胡索药味的记载差别较大,可能与其道地产区相对复杂有关。清代其道地产区固定于浙江杭州一带,其种植地区的南移与“味辛苦”成为主流具有一定联系。

6 讨论

延胡索 “性温”说为各代药性记载的主流,其“治产后诸病”与“理一身上下疼痛”的功用记载符合中医“温可补虚”的药性理论,且历代医家对“行气破血”临床用药疗效的争议较少,直至从温经活血的角度诠释延胡索的药性。延胡索药味记载首见于五代时期,之后经历了由“复合药味”到“单味”最终再到“复合药味”的过程。归经记载自出现于金元时期以来,随着对延胡索药用功效认知的深入而逐渐丰富,从经络角度来看其归手足太阴厥阴四经,从脏腑辨证来看其心、心包、肝、脾、肺均有记载,其中以肝、脾、肺为主。因此延胡索的性味归经以“苦辛,温,归肝、脾、肺经”为主。

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多为气温[49],味苦辛,入心、肝经。辛能行、能散,苦则通泄,且苦辛均入血分,能行血活血,通畅血脉,消散瘀滞,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血实者宜决之”之法[50]。

基于疾病网络的研究表明[49],苦味功效为通络和消肿,而温-苦-甘与温-辛-甘性味组合的主要功效为行气、活血、通络、祛湿、祛风、止痛,其中活血功效主要体现在心血管疾病方面。 从物质基础角度来看,延胡索的主要成分为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原阿片碱、脱氢紫堇碱等生物碱[51-52]。延胡索乙素对各种血栓均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53],促进血管生成[54],常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这也沿袭了延胡索行血活血、止心痛的传统功效。张铁军[56]等通过电子舌、分子对接等技术揭示了延胡索乙素和原阿片碱可作用于与辛、苦味相关的功能受体,故其可能为辛、苦味的物质基础。

延胡索性味理论的形成是漫长的中医药医疗实践的结果,其中临床功效的扩展与道地产区的变迁具有重要影响,而基于临床功效的归纳方法、用药者的主观判断与医家流派的差异性是决定因素。延胡索作为应用广泛、功效明确的临床用药品种,基于药效与产地视角探究初始滋味学说、藏象学说等方面的延胡索性味考证,明确其药性的历史沿革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56],为完善以传统中医整体观为指导的现代中药质量统一标准体系提供依据,有利于加深对中药药性本质乃至于中医药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的理解。

猜你喜欢

行血药味性温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化浊行血汤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冬菊吟
药味家风
药味家风
何谓中医“七方”
暖胃可饮桂花茶
洪雅中草药·低等植物·鬼笔科名录
养阴行血方对视网膜光损伤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老人多吃红糖可延年益寿
狐狸和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