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砭刮痧联合徒手淋巴引流预防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

2023-09-13袁玉莲林荷梅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410013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打圈徒手刮痧

袁玉莲,林荷梅(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

乳腺癌为高发性肿瘤,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疾病[1-2]。临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上肢会出现淋巴水肿,轻度的淋巴水肿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一旦发展严重,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临床上针对乳腺癌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往往一般[3],为改善患者预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淋巴水肿的预防干预具有必要性。砭法治疗原则为“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治、以通为健”,使用“虎符铜砭”作为刮痧工具[4]。刮痧是一种古老的特色治疗方法,临床有研究显示,通过辨证刮痧治疗可以促进局部的经脉疏通,激发全身经气[5]。徒手淋巴按摩通过对淋巴结的按摩疏通,使循环通畅、水肿减少,在临床上使用较多[6],但是有关铜砭刮痧联合徒手淋巴引流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主要探究铜砭刮痧联合徒手淋巴引流预防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病理学确诊乳腺癌[7],均接受过乳腺癌手术治疗,且入组前均无水肿发生;②患者年龄在25-55岁;③患者接受干预方案并愿意配合。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目的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②患者在妊娠期或哺乳期。

随机将患者分为联合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联合干预组患者年龄为45-55岁,平均年龄为(49.87±5.39)岁,Ⅱ期乳腺癌有14例,Ⅲ期乳腺癌有16例(乳腺癌分期标准按照相关文献[8]判定);对照组患者年龄为44-55岁,平均年龄为(48.62±5.17)岁,Ⅱ期乳腺癌有13例,Ⅲ期乳腺癌有17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流程为: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述有关乳腺癌个人护理的注意事项,规定亲属探视时间,避免过度消耗患者精力,陪护患者每周进行3次的小负荷运动,要注意全程监护。保证病房通风、干燥洁净,避免患者长时间卧床并保持同一姿势以致发生褥疮或者静脉血栓,保证患者接受每周一次的康复干预,主要包括上肢的功能恢复,注意预防乳腺出血、皮肤感染和正常组织的损伤,按时换药,必要时可口服抗生素。需要加强患者营养,食用含蛋白高的食物以及必要时吃一些止吐的药物,因为化疗会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持续干预4周。

联合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铜砭刮痧联合徒手按摩干预:①上肢按摩引流:患者取平卧位,顺着患者的上肢淋巴的回流方向轻柔地按摩。操作者位于患者患侧,对区域淋巴结按压,即左右侧锁骨上窝、左右侧腋窝、左右侧腹股沟,每个区域重复5次;从患者手掌向上滑,抚摸至肩,手内侧使用交替铲送技术,三角肌采用交替打圈,上臂淋巴结区域固定打圈,从手肘向上沿手臂外侧至三角肌挤压,大拇指在外上髁打圈,从肘窝内侧向外侧打圈,手前臂外侧向上采用铲送技术,手腕背侧、掌侧交替打圈,大拇指打圈均重复5次,四指压大鱼际1次,手指、手掌打圈3次,手掌向上滑,抚摸至肩1次,以上所有操作重复进行3次。每周做1次,持续干预4周。与刮痧同步,在铜砭刮痧治疗操作之前进行。②使用铜砭对患者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肝、脾投影区及乳腺投影区刮痧,方向由上至下,督脉自大椎刮至长强,全部刮透,针对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及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肾俞穴位重点刮痧。选择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任脉及足厥阴肝经刮痧,全部刮透,每周1次,持续护理4周。

注意事项:乳房刮痧时要注意避开乳头处,刮痧时注意前臂处由下向上,胸前由下向上。要注意观察患者情况,防止晕痧、低血糖反应发生。刮痧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手法徐而和,力求出痧。刮痧结束后嘱患者保暖避风,4h后方可洗热水澡。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的淋巴水肿程度,根据相关文献[9]分为0-Ⅲ期。0期无明显症状,临床检测率极低,Ⅰ期水肿按压可凹陷,为可逆性。Ⅱ期患肢肿胀难以消退,水肿呈非凹陷性。Ⅲ期水肿不可凹陷,皮肤表面呈现淋巴象皮肿。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评分(EORTC-QLQ-C30)和乳腺癌特异性量表评分(EORTC-QLQ-BR23)[10]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EORTC-QLQ-C30问卷包括30项,EORTC-QLQ-BR23问卷包括23项,分数均为0-100分,得分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如患者的水肿程度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干预后的水肿程度比较 干预后,联合干预组的水肿程度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干预后的水肿程度比较[n(%)]

2.2 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EORTC-QLQ-C30量表评分和EORTC-QLQ-BR23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干预组患者的EORTC-QLQ-C30量表评分和EORTC-QLQ-BR23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比(±s分)

表2 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比(±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EORTC-QLQ-C30EORTC-QLQ-BR23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联合干预组3053.22±5.2841.21±3.37*56.32±5.4936.25±3.59*对照组3052.49±5.1746.08±5.76*55.28±6.8543.29±5.74*t 0.5413.9970.6495.695 P 0.5910.0000.5190.000

3 讨论

乳腺癌对女性健康存在巨大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针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一般首选根治术,乳腺癌术后常会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所以针对乳腺癌患者,护理人员往往会采取预防手段来降低患者的术后淋巴水肿率,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癌症术后的淋巴水肿会造成患者疼痛和活动不便,后期可逐渐发展为关节活动障碍,徒手按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肿[11]。铜砭刮痧是一种在皮肤上涂抹介质后反复刮磨,利用铜的导热性对皮肤经络进行疏通的疗法,可以引痧于表,从而发挥疏经通络、调气排毒的效用[12]。故本研究主要探究铜砭刮痧联合徒手淋巴引流预防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干预组的水肿程度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说明铜砭刮痧联合徒手淋巴引流对乳腺癌患者的淋巴水肿干预效果更好,和鲁雅琴[1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联合组通过按摩浅表淋巴结、舒缓瘢痕组织,以打通淋巴通路,使淋巴液重新实现有效的吸收、代谢,达到减轻水肿的作用。铜砭主要是由铜制成,能和人体保持一定的共振频率。同时刮拭部位的温度也会跟着升高,起到温热的刺激作用,入脉温度升高,从而有利于化解脉里的瘀结。而且铜砭在穴位上进行旋转打磨,穿透力比较好,有利于把气血传送到更深的部位。加深气血渗透的力度,以便深入脏腑,增加疗效。铜砭刮痧可牵拉瘢痕组织、纤维化组织、粘连组织、筋膜组织,松解软组织,改善活动功能,从而改善臂、肩、手的僵硬、疼痛等问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疼痛的发生率较高,当患者的肩关节活动时就会引起疼痛,因此患者往往不愿活动肩关节[14],从而导致肩关节僵化,血流不畅,影响肩关节活动功能[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联合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好,说明铜砭刮痧联合徒手淋巴引流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和龚智逊[16]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铜砭刮痧联合徒手淋巴引流通过加强乳腺癌患者的被动治疗,主要依靠护理人员来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分析原因为徒手淋巴引流可以松解患者的软组织,通过对患者的肌肉和软组织等的纾解来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组织功能的恢复以增强组织活性,提升肢体的运动功能[17]。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基本上不需要进行自主运动,可以降低患者的自身疼痛。此外,徒手引流还可以促进血液的流通,使患者淋巴处的代谢加快,减轻患者的运动障碍,加快其恢复。故使用铜砭刮痧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治疗能够对患者的淋巴水肿进行有效地干预,为改善肢体功能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提升患者康复信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铜砭刮痧联合徒手淋巴引流可以较好地预防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生,增强乳腺癌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打圈徒手刮痧
漂泊颂
一种多功能标准化剥线钳在电力计量装置安装中的应用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徒手攀岩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徒手抓飞弹 一点不奇怪
徒手“撕开”原子弹
角质层太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