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牵手你我他
——校园文化的建构与实施
2023-09-1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门小学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门小学 肖 晶 王 真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成的一种价值体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门小学是一所位于老城区的百年老校,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思想的指引下,提出了“融和”的办学理念,以“手拉手·向前走”为行动口号,逐步形成了以“家文化”为特色课程和精神意象的校园文化。
一、“家文化”特色课程的研究背景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门小学前身为私立亮叔初等学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先儒黄亮叔先生捐田300亩及松陵镇北塘街(即中山街,现中山路)住宅一幢,创办亮叔学塾,专供清寒子弟求学,以大爱之心,帮助清寒子弟启智开蒙,让一大批流民的孩子圆了入学梦。百余年,岁月更迭,学校在原址上与时代同步前行,后几易校名,办学规模与运行体制也几经变迁,但先贤黄亮叔先生办校之初,把学校办成学子之“家”的文脉被传承至今,让文化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学校世代办学人的一份执着与坚守。
学校基于历史、现实环境、教育发展需求以及生源状况,从地域特色文化项目起步,打造“融和”理念系统,实现“手拉手·向前走”及“家文化”的凝练与提升。学校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做全面策划与顶层设计,以“诚朴”为校训,以“融和”理念来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就读和教育教学问题,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在吴江”“成人在吴江”“成才在吴江”,全面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使学生在学校能够健康成长,为他们将来融入吴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家文化”特色课程建构与实施的意义
(一)实现 “家文化”的精神认知
由于城乡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差异,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稳定性、收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外来随迁学生对家的认知不够稳定和清晰,他们在潜意识里会自我拷问:“我们来自何方,哪儿是我们的根,我们要往哪里去?”这是一种对自我心理归属的追寻,一种对生存价值文化的迷惘。如果学校文化建设对此置若罔闻,随迁子女群体对学校教育的信任感与融入感会大大降低。这种精神层面的凝聚力的缺乏,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隐秘、更深刻、更持久。因此,开发适合学校发展的“家文化”特色育人课程,既是因地制宜,又是发展需要,更是对“家文化”的一种精神认知。
(二)探索“家文化”的实践创生
“家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研究和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在“家文化”特色课程中修身、立志、蓄能,不断提升自我,发展综合素质,形成具有“融和”教育理念的“家文化”特色课程实践样态及其模型,初步形成“家文化”特色课程基地。
(三)打造“家文化”的育人范式
“家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研究和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入“家”、建“家”、爱“家”、兴“家”。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为本区域随迁子女居多的同类型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育人实践的范例。
三、“家文化”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策略
“家文化”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落实到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让每一位师生都浸润其中,在“家文化”的滋养中实现自我价值。
(一)物美人美,共塑“家”美
1.打造文化环境,润人无痕
校园是每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摇篮,也是实现理想、放飞梦想的地方。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是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北门小学学子而言,学校可以创设像“家”一样温暖的环境,建设“家元素”校园、“家文化”主题墙、感恩长廊、“家”式教室及办公室;设计制作具有学校“家文化”特色的校徽、吉祥物等;开办“家文化”专刊等,让整个校园凸显“家”的内涵。
2.打造文化仪式,育人有形
围绕核心目标,从入“家”、建“家”、爱“家”、兴“家”四个板块及时做好每学年、学期关键时间节点的仪式设计,制订实施细则,利用晨会、班会、德育活动等按序稳步推进,让学生充分体验“家文化”的仪式感。将入学仪式、成长礼和毕业仪式等打造成“入家仪式”“成长仪式”“感恩仪式”等温暖的家庭仪式,提升师生“家”的归属感,使“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人和家和,共育“家”人
1. 完善“家规”制度建设
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学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有效开展与落实。学校建立“家风”档案袋,开展“家风家规”制度讨论会、演讲比赛、故事会、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把“家规”与“八礼”相结合,重视制度的建立,规范学生的品行,聚焦“家风”的培养和传承。并结合中、高年级的班队活动、少代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到班级、学校的“家文化”制度建设中去。在活动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增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家文化”制度的理解力和认同感。
2. 实施“家国”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行为习惯,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在学校形成融会贯通、互相尊重、悦纳自我、平等和谐等品性,使之有效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成长目标,并有步骤地落实到每个个体身上。
基于这样的基础以及培养学生“爱家”“融入家”“建设家”“报效家”的目标,学校组织教师编写“家”系列校本课程:“我的出生之家——老家”“我的生长之家——学校”“我的发展之家——吴江”“我的生命之家——祖国”,培养了师生的家国情怀,提振精气神,形成了共建和谐、共享幸福的良好局面。
“我的出生之家——老家”课程以家乡地、家乡菜、家乡话为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寻找和体验家乡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的情怀;“我的成长之家——学校”课程通过增进学生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了解,形成“一班一文化,一处一风景”的理念,通过学生自己参与布置的小“家”来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情怀;“我的发展之家——吴江”课程通过让学生用脚丈量土地,用心感知变化,培养学生热爱“新家”的情怀与发展新吴江的志向;“我的生命之家——祖国”课程厚植家国情怀,没有祖国就没有家,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明天,希望学生有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决心。在这些课程中,学校充分发掘德智体美劳元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生活本领,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3. 开展“家趣”系列活动
为了更好地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家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着力打造多元、立体、有形的阵地,凝聚无形无尽的力量,学校依托各学科组创建艺术之家、科技之家、书画之家、晨诵之家、运动之家、劳动之家、阅读之家等,让学生在“家趣”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拓宽自己的交友渠道和学习视野,增进师生的感情。
(三)创先争优,共兴“家”事
1. 积极进取,打造育人品牌
学校围绕“家文化”,引领师生创先争优、共兴“家”事,收集在“家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仪式的过程性资料,根据“家”式校园构建、制度建立和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梳理总结经验,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家文化”育人品牌。
2. 评优评先,提升积极影响力
以“家文化”激发学生的进取热情,建立“美美娃”评价机制,构建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目的,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该评价体系创建“美美娃”成长积分制,更注重记录学生平时认真学习、参与活动的过程和表现,实现学生成长过程的可视化、评价多元化。该评价体系让学生行动有目标、发展有方向、个性有张扬、人人有亮点,帮助学生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知识结构,发展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并且个性的发展。
学校围绕“家文化”的理念,以“融和”为教师教学的发展目标,建构了“融和杯”优秀教师的评价体系。“融和杯”优秀教师主要分为“敬业进取之师”“教学精湛之师”“春风化雨之师”“慧眼伯乐之师”的评选。学校从爱岗敬业到教学精湛,从顾全大局到正向价值观的引领,从辅导学生到学科育人,全方位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班级管理、教书育人进行了评价。
3. 合作建设,凝聚共兴合力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谐顺畅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更多的社会体验和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成长得更加精彩。学校开展“我与父母共成长”“家长进课堂”“家校连心桥”等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活动创造机会,让家长和孩子建立连接和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亲子关系进一步升温,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家长科学育儿,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携手共度孩子的成长时光。由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学校与社区合作,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社区志愿者服务、社区敬老爱幼活动中去,拓宽“家文化”的渗透路径,提升“家文化”的影响力。同时,学校加强与随迁子女居多的同类型学校的文化交流分享,为 “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也为“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这种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家文化”架起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桥梁,牵手了你我他。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下,我们用“家文化”解锁了幸福密码,让学校这个大家庭成为教师发展的花园、学生成长的乐园,并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最终实现“家”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