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在航天企业中的开展路径

2023-09-13袭超闫嘉硕

管理学家 2023年17期
关键词:管理路径

袭超 闫嘉硕

[摘 要]文章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从航天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从四个方面分析双重预防机制的概念和意义,分别阐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目的是为相关从业者的工作提供参考建议,增强双重预防机制的有效性与持久性,推动航天企业的平稳运行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航天企业;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7-0001-03

一、双重预防机制

(一)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航天企业在经过危险源识别后采取的一项管理举措。其不仅能够合理评估和等级划分现有的风险因素,而且能以此为依据,制定并采取与不同等级风险相适应的管控措施[1]。

(二)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有效引申和延展,同时也是对风险分级管控的细化和补充。

简单来说,航天企业在明确现阶段面临的风险后,可以先对原有预防机制和具体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进行合理调整或补充优化,然后再实施到危险因素或隐患处。

(三)基本流程

航天企业要明确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核心思想,要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制定具有阶段性和层级性的作业目标。为了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航空企业要识别企业实际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判断事故或风险的严重程度并进行评估分级,制定短期解决方案和长期管控计划。

(四)现实意义

基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是保证航天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一双重预防机制也是航天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职责的具体体现,是航天企业取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航天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风险分级管控的具体内容

1.风险内容的确立

航天企业的各种场所、设备或内部活动都可能存在风险,因此,航天企业可以将以设备为主的设施内容作为静态风险,将以场所活动为主的作业内容作为动态风险,这样更方便理解,为后续的识别与处理奠定基础。

2.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识别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物、环境三个要素。危险源辨识必须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确定危险等级时,应注意将定性指标定量化,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出危险源所处的状态。选择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做出正确的预测判断,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3.风险评估

航天企业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根据评价对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构造层次结构矩阵,计算各个指标在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对于一个复杂又重要的危险源而言,如果用某一单一的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显然不够合理。评价风险时要考虑到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需要运用AHP法对各风险因素进行排序比较,找出主要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还可以使用基于云模型的风险评估与危险源识别体系。先利用云发生器生成不同级别的初始云滴集,然后再结合专家打分法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使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更加科学有效。

(二)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内容

1.排查清单

对于不同等级的风险,航天企业应根据其实际内容仔细排查,并在特定时间内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罗列隐患排查清单。需要注意的是,该清单应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指向性特征,尽量做到内容全覆盖,对管理内容与处理要点实施精确定位与细化处理[2]。

2.排查与治理

航天企业的事故风险或隐患的治理展开时间大多为发生前和发生后,不同的时间节点有不同的排查与治理方式。因此,相关人员应合理使用排查清单,逐一排查其中包含的内容,必要时还可对相关负责人询问与追责,使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更具主动性,在闭环模式中完成对安全风险和隐患的遏制。

三、双重预防机制在航天企业中的开展路径与实施策略

(一)建立健全责任机制

1.全员安全责任机制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是航天企业在双重预防机制下的新概念和主要工作内容。它对于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其对“三违”行为的自我防范能力及有效减少事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将“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思想,强调把职工个人和集体的一切活动纳入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管理与监督員工。

简单来说,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以各级各类人员为对象,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有关规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制定切实可行的步骤和程序,使各个安全目标得以实现[3]。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基于航天企业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制定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没有真正发挥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使得责任落实不到位,影响组织机构功能的充分发挥;三是未充分考虑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造成责任分配不合理。这些都给推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带来了一定困难,如何完善这一制度显得尤为迫切。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由五个方面组成,即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主体范围、安全管理工作应坚持的原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监督控制手段和安全生产奖惩措施。

航天企业应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航天型号产品研制特点,建设适合航天企业班组特点的安全文化;建立起由领导、专业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从安全培训、教育训练、现场检查和作业场检查四个环节入手,加大奖罚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大工作人员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局面[4]。

2.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是双重预防机制中的另一个关键性机制,同样也是航天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机制的建立必须囊括航天企业生产经营涉及的各个部门与具体岗位,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划分职责。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航天企业原有的责任机制在工作任务安排上只提到了基础职责,导致员工出现轻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现象。

(二)隐患处理

1.隐患分级与分类

目前,企业的生产安全隐患可大致分为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两类。而对于航空航天这种存在一定作业危险的企业来说,又可根据不同作业环境和任务的具体内容对其中的一般事故隐患实施细化处理,由此下分为单位级隐患、部门级隐患及班组级隐患等。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航天企业会将其生产标准和相关规范作为隐患评估的重要依据,分别对三级要素实施规范化处理。航天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一级要素主要包括综合管理,作业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与场所两个方面,由这二者下分出的内容为二级要素。其中,综合管理又涵盖了航天企业风险与隐患排查的任务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持续改进及职业卫生九个方面;而作业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与场所则涵盖了产品设计、液体推进、固体推进及火工装置等十七个方面。这些共同组成了航天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二级要素。三级要素是在上述的基础上继续细化具体检查要求得来的。三级要素划分法不仅能够为航天企业相关工作者提供分类依据,而且能为后续对不同隐患的统计和处理奠定基础[5]。

2.风险与隐患评估

航天企业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拓展风险评估范围。在有关程序文件的内容规定下,航天企业应扩大生产风险与业务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范围,也就是在可控范围内将业务主管部门的权力下放,使业务领域覆盖到战略、生产经营、技术和市场等各个环节中。此外,还应通过制作风险等级划分与机遇分析表,辅助航天企业的实际风险分级管控。

对于风险分级管控来说,航天企业要做到张弛有度,有侧重点地对不同程度和等级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常情况下,重大风险都是由企业层面介入处理的,一般风险则由相应部门处理,处理的措施计划是根据风险评估准则确定的,有效简化了流程[6]。

3.隐患排查方式

航天企业可采取的隐患排查方式有安全检查、危险作业安全审批、危险点管理、自动化监管、安全审查与评审五个方面。

在安全检查方面,目前,航天企业会根据某一特定阶段的生产经营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查方式,比如专项检查、节前检查或以不同时期为单位的阶段检查等,这些安全检查的有效开展都需要各部门与各岗位工作人员的通力协调与配合[7]。

在危险作业安全审批方面,航天企业的隐患排查工作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企业第一次开展的项目开展安全排查;二是对停滞超过半年的项目开展隐患排查;三是对使用新工艺和技术或机械设备的项目实施危险源测试;四是对各种临时性作业进行危险探究;五是对火化工的反向作业进行安全评审;六是对上述未提到的其他危险性作业展开审批。

航天企业的危险点是指在日常科研或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等。由于这些危险点会给企业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对其实施严格管理。航天企业应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要求对危险点进行分类,并将其作为重点控制内容。在实际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中,航天企业一是要确保安全负责人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二是要使用安全检查表,三是要建立能够囊括作业人员状态、作业现场控制状况等内容的档案资料。

另外,应根据现阶段的科研生产规模大小制定相应的安全值班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将危险点管理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在检查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完成审核与评价,必要时还可在危险点管理过程中适当增设随机重点抽查或复评审议环节等,确保每个危险点都能够经过隐患排查和安全管理。

在自动化监管方面,航天企业应在生产作业现场安置各种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设备,比如智能监控、传感器等,实现对生产现场人员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全天候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控,使周围环境、生产条件、工作人员都得到安全保障。即便在此过程中发现某处存在安全风险或隐患,也能在第一时间对其给予纠正和处理[8]。

在安全审查与评审方面,航天企业应按照论证、方案制订、初样与试样、定型和投入使用的顺序,对每个阶段实施精细化安全审查。此外,针对各种危险作业或工艺技术也要进行多次的安全评审,比如标准生产模式下的非标设备、工艺装备等,由于其同属于航天企业的生产经营新范畴,因此必要时还需加强危险源识别和到场管理等工作。

四、结语

基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已被合理运用到航天企业中,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效。企业管理人员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加深对该机制的认识和了解,并站在全局高度重新审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降低风险或隐患的发生概率,在提高管理与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为航天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熊茂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与信息化的融合[J].质量与认证,2022(06):70-72.

[2]张建斌.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构建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2(01):169-171.

[3]王燕平,李慧,沈锡江,等.某航天企业试验区域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讨论[J].化工管理,2019(35):78-80.

[4]李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研究[J].化工管理,2023(12):97-99.

[5]梅增荣,吴琼艳.信息化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企业管理,2020(S2):130-131.

[6]张杰,李志龙.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商业文化,2022(15):34-35.

[7]陳立,吴琼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07):53-55.

[8]陈鼎淇,李戈真.信息化助力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1):96-98.

猜你喜欢

管理路径
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问题及思路
关于高校现代图书管理路径的探索
关于高职校企合作班管理路径的几点思考
现代企业推行管理会计路径及策略分析
关于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的思考
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管理路径及其发展趋势
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的相关管理路径探究
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路径探讨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路径研究
市场营销视角下的企业危机管理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