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立人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09-13徐瑛
徐 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具体要求。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就是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质上就是要实现人的高质量发展。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设计、开展学校的“立人教育”,即立德为先,全面推进高质量思政课程建设;立言为径,探索提升课堂质量的新路径;立志为要,培育自主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立德为先,全面推进高质量思政课程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政课,做好引路人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立人教育”首先要立德,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1.在思政课内容的设计上制定系列主题
学校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选择能入脑入心的教育主题,开展了“回望红色经典”“看今朝英雄人物”“观身边感动人物”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在“回望红色经典”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中,学校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德育处带领少先队员走进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探访苏州革命先烈的故居等;二是由各年级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锁定一个红色经典人物,进行主题教学,如四年级结合《小英雄雨来》一课,开展“走近雨来”讲故事比赛、“雨来是英雄”课本剧展演等,让雨来的英雄形象入脑入心;三是利用班会、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让学生赏析红色经典影片。
在“看今朝英雄人物”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中,学校选择了两个主题开展思政教育:一是聚焦当代的文学家,二是聚焦当代的科学家。每周晨会课,我们安排学生来宣讲这两类人物,讲讲这两类人的贡献、品质、精神等。讲得特别好的学生会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时,讲给全校的师生听。让全体师生接受榜样的引领和精神的洗礼。
在“观身边感动人物”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中,学校鼓励学生及时发现身边的榜样,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在思政课教师的培养上关注专业引领
要提升思政课的质量,关键在教师。为此,学校从教师队伍培养、完善课程资源、拓展思政课型等方面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首先,学校组建思政教研队伍。学校德育处和教导处相关人员组合引领,配备专职领衔教师,制定思政课教研活动计划,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其次,不断完善思政课网络资源库。学校整合信息中心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力量,不断完善思政网络资源库,让一线思政教师能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从而让思政课更富时代性。
最后,学校定期开设思政大课,拓展思政课型,锻炼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成长典礼上的思政演讲、毕业典礼上的立志课、新生开学的立人课都是学校的思政课。此外,学校还鼓励师生积极向上,开展热爱生命、勤勉学习、敬畏自然等思政主题教育活动。
二、立言为径,探索提升课堂质量的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使命。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课堂,为此,我们要着力建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观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升小学阶段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我校的做法是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
教师常常觉得学生的思维看不见、摸不着,尤其对年轻教师来说,很难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和最近发展区,因此也较难定位教学起点,确定教学目标。鉴于此,学校积极探索,借助思维的外壳——语言,来判断学生的思维水平,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第一,做好课前分析,通过学生预习后写下问题的方式来确定教学起点。创新源于问题,引导学生养成爱提问、善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校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尤其关注学生预习后产生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判定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
第二,做好课中分析,通过分析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度来把握学生的思维表现。高质量的课堂交流一定是清晰且有深度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说清楚自己的观点和思考的过程。为此,学校制定了聚焦师生言语表达的课堂观察量表,通过观察语言表达来分析学生的思维呈现曲线,以此来改进、优化教学。
第三,做好课后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练习情况以及学习小结来判断学习成效。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最直接的方式,对此,学校引导教师不仅关注学生作业的正确与否、质量高低,更要思考错误背后的思维根源,还原思考的过程。学习小结就是让学生用语言来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或者自己写出错题的解题思路,以此发现思维的堵点和错点。这样的做法,是通过语言让思维可视化,从而帮助教师有效把握学生的思维水平、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进而能在后续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依托语言表达,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还能帮助教师循言导思,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含量,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三、立志为要,培育自主发展的时代新人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校注重引导学生从小种下梦想的种子,树立远大志向,进而成长为自主发展的时代新人。
1.结合庆典立志,激活成长动力
我校每年都会举办十岁成长礼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仅引导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感恩父母长辈,还会引导学生立下志向,确定努力目标,初步开始进行生涯规划。在成长礼活动中,有个环节就是写一封信,寄给十年后的自己。信里,学生要写下自己十年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描述自己的样貌及学习、生活状态,围绕这样的生活和人生目标,激励自己从十岁起,立志要做的几件事。信寄给自己,盖上十岁时的邮戳。这样的活动让志向的种子在岁月里萌芽、生长、开花、结果。
2.阅读人物传记,寻找心仪榜样
每个儿童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儿童的内心都有向善的种子,教育就是要帮助儿童找到那颗有旺盛生命力的种子。我校以优秀人物传记的阅读为契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优秀人物坚韧勤勉的品质,体会为了梦想而不懈努力的过程,学习遇到困难时不气馁、不逃避、勇于面对的精神。在传记里,学生找寻自己成长的引路人,用榜样引领自己成长。
3.制定研究计划,从小聚焦兴趣
我校历来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致力于为学生搭建各种研究的平台。学校鼓励学生申报研究计划,对于可行的研究项目,学校为学生配导师,给资金,促推学生形成研究团队,持之以恒地对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目前,我校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科学动能、湿地气候等方面已经进行了持续的研究。研究的过程也是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研究的过程也是锻炼意志、发展品质的过程。
4.家校协同育人,研制成长计划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便成了我校的常规工作。我校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特别重视亲子沟通的指导,帮助家长意识到融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础。在立志成才方面,家长积极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兴趣点,学校联合家庭为学生的兴趣发展共同研制成长计划。学校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为学生制定适合的发展项目,并通过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鼓励学生保持兴趣,努力让学生收获成就感、幸福感,进而助推个体的主动成长。
总之,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立人教育”,探索立德、立言、立志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江苏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