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以“生生园”劳动教育基地为例
2023-09-13杨玲丽
杨玲丽
劳动创造了人,也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人如果脱离了劳动实践,缺少了劳动思维,那就会在社会生活中丢失自我。因而,在培育完整的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打造劳动教育基地,植根生活,通过认知传导、实践锻炼、浸润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品质。
一、劳动教育基地打造的底层逻辑
第一,劳动教育基地是劳动发生的现场。劳动要发生,需要有适合的劳动场域,需要不断激活劳动主体的内在需求。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特别要注重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劳动场域。我校“生生园”劳动教育基地,涵盖种植水稻和水八仙的江南水田、种植四季蔬菜的田地、养殖鱼虾的“迷你太湖”、果树成林的百果园等十个区域,劳动教育基地为学生呈现了内容丰富、真实可感的劳动现场。场域具有半自动性,即现实性场域,能让人产生自觉、自发的行动。园中小苗长高了,需要移栽了;叶片上有虫洞了,需要除虫了;稻穗压弯了腰,需要收割了……当学生沉浸在这样的劳动场域中时,内在的劳动需求、劳动冲动更易被激活、唤醒,劳动便自然发生了。
第二,劳动教育基地是劳动实践的主阵地。《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我校“生生园”劳动教育基地,因其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成为学生劳动实践的主阵地。班班有地,人人有活。在四季更序中,学生遵循各类蔬果的生长规律,进行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搭架、采摘等各种劳动实践。这种深度浸润式的劳动实践,是身心“在场”的行动。学校劳动教育基地,以原生态、沉浸式的空间系统,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提供了资源保障。
第三,劳动教育基地是劳动育人的能量场。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需要与其他四育完整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实现完整育人的必然路径。在“生生园”劳动教育基地中,学生不仅进行劳动实践,同时还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与经验,展开思考探究,在不断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发展创造力。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学生与自然、同伴建立联系,学会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学会如何与他人求同存异。立足劳动育人,聚焦效能发挥,在多样化的劳动实践中,劳动教育基地无疑是学生自我成长与素养积淀的能量场。
二、劳动教育基地的整体规划
物态的劳动空间,如何成为承载育人功能的劳动教育基地?我们需要运用系统思维,以育人目标为导向,对基地的资源、课程、教学等进行整体设计。
(一)打开边界,挖掘在地资源
资源无处不在,当我们打开思维,从育人的视角加以审视时,便可使资源发挥育人作用。为此,我们应充分挖掘实践资源、人力资源,进行在地化建设,并将两者有机整合,有效发挥劳动育人的叠加效应。
1.纵横贯通,实践资源最大化
我校对“生生园”劳动教育基地进行精心规划布局,以广阔的区域空间和丰富的物型资源,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创造条件。从横向内容看,既有体现本地乡土特色的蚕桑园,也有展示江南地域文化的“迷你太湖”;从时间纵轴看,园内既有古代农具展示区,也有传统耕种区,还有现代种植区。不同的劳动实践资源,纵横交错,跨越时空,向学生展示了千年农耕文化的风貌,在给学生深厚的文化滋养的同时,更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提供了物质保障。
2.内外联通,人力资源集约化
学生在开展劳动实践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此,我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课程的视角,为学生创设劳动情境,启迪学生学会在劳动中思考。我们还邀请有相关劳动经验的家长、社会人士作为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除此之外,我们也与当地农技部门取得联系,充实专业指导力量,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为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从而提升劳动实践的科学性。
(二)完整育人,打造劳动课程
劳动教育要培育有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劳动精神的自强自立、能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未来建设者。我校传承耕读文化,积极探寻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形象且富有意蕴的“禾”为文化意象,以“生生园”劳动教育基地为主要平台,凸显劳动的情境化、生活化、综合化,建构了“小禾农夫”“小禾创美”“小禾服务”劳动课程体系。
1.“小禾农夫”课程,厚植乡土情怀
出力流汗,是新课标对劳动的基本要求。“小禾农夫”课程,以传统和现代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形成了“识农人”“知农事”“干农活”“学农科”四大任务群,促进学生对劳动生发深厚情感,生成深刻体验。“识农人”任务群以树标杆、学榜样为主要方式,在探访古今农学大家、身边的种植能手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奋斗史、成功史,增进学生对农学、农人的理解。“知农事”任务群主要从二十四节气文化入手,在探究、实践、制作等多样化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农学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干农活”任务群是体现学生深度实践的部分,以劳动教育基地中各区域资源为依托,根据四季时节,分年级、分项目,进行蔬果培育、花卉栽培、草药研究、作物种植、水产养殖等,让学生在劳动体验、劳动探究中,感受劳动苦乐,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真谛。“学农科”任务群融合现代种植技术,引进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技术,打开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未来农业的无限期待。“小禾农夫”课程,让学生在亲身劳动中,学会重新审视脚下的土地,感知丰富的田园世界,体悟从劳动中激发的蓬勃力量,从而厚植乡土情怀。
2.“小禾创美”课程,提升生活能力
“小禾创美”课程,以衣食住行为内容,分设“衣披天下”“美食美刻”“乐居小筑”“行者无疆”四个任务群,涵盖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提升生活能力为旨归,通过劳动不断丰富生活、优化生活品质,进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衣被天下”任务群以本地丝绸文化特色为背景,将劳动教育基地中的蚕桑文化进行延伸,带领学生到盛泽丝博园及纺织企业,体验传统与现代不同的织布方式,了解蚕丝是如何变成衣服的。“美食美刻”任务群,是课程“耕种”板块的延伸,主要让学生在使用家电、创意制作、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价值。“乐居小筑”任务群基于江南文化特色,从探究动物巢穴到研究人类的住房,在观察发现、设计改进、模拟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结构化的工程思维和创造性的审美思维。“行者无疆”任务群,聚焦江南地区交通工具演变的探究、人们出行方式的调查、公共自行车的设计改进等内容,增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培育学生的洞察力与探究力。
3.“小禾服务”课程,培育担当意识
把服务他人、与他人协作的意识与理念植入学生心中,就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赋能。“小禾服务”课程,统摄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领域,以学生为主体,以劳动服务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为进行校园劳动服务,学校设有禾娃修理小铺、禾娃生活超市。修理小铺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理念,以定时定项目的形式,由学生志愿者为有需求的同学提供修补图书、文具、小家电等服务,让劳动技术在服务中闪闪发光。禾娃生活超市,观照儿童日常生活,以流动服务的形式,为同伴提供清洗红领巾、洗头发、修剪指甲等服务。家庭劳动服务,通过“一日小当家”“我是庭院美化师”“我的房间我做主”等活动,培育学生的家庭观念与劳动习惯。在社会实践服务方面,学校开辟“禾娃爱心驿站”,将自产加工的大米、菜籽油、蔬菜、桑叶茶等农产品带到农贸市集上义卖,为山区小朋友献爱心。三类劳动平台,是学生劳动实践的前沿阵地,是联结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纽带。
(二)素养导向,转变实践方式
培养劳动素养,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我们在劳动课程的实施中,立足基地资源,转变劳动实践方式,让劳动回归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带领学生开展沉浸式、思辨式劳动,助推学生劳动素养发展。
1.学科融合,从单门学科走向学科联动
新课标将劳动课程单列出来,体现的是劳动课程的独立性与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劳动与其他学科的割裂。为此,我们要以关联思维,挖掘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等各学科中的劳动实践点,通过拓展、融合、转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学科技能开展劳动实践。
2.主题统整,从单一活动走向跨学科实践
我校充分利用“生生园”劳动教育基地资源,开发学生感兴趣的劳动主题,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内容设计,将大主题分解成若干小主题,形成序列化的活动,带领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跨学科实践。根据不同的劳动方式,我们开发了创意制作、实践体验、艺术创作、科学探究四大主题劳动活动。如“江南水田中的‘花海’”这一主题活动,就是充分依托“生生园”中的油菜资源,从儿童的视角去开发设计,生成了油菜历史探寻、油菜花结构探秘、花蜜哪里来、菜田面积测算、菜田里的童话、油菜花写生、菜田里的音乐会、制作菜花饼等多个活动。不同学科卷入其中,饱满了主题,丰富了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
3.项目劳动,从单向技能走向综合素养
我们以真实的情境化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带着思考亲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在劳动体验、成果创造中,引导学生学习劳动方法与技能,培育劳动情感、劳动品格,充分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改变生活的道理。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我校已开发了“自然笔记”“趣味种植”“快乐丰收”“空间美学”等系列劳动项目。如在劳动项目“迷你种子博物馆”中,教师创设真实情境任务,即“教学楼底楼楼梯处空荡荡的,很少有同学光顾,如何让它生动起来呢?以‘生生园’的种子为主要元素,为同学们设计一个有趣味的种子博物馆吧”。于是,师生共同合作,将该任务分解成测量计算、空间规划、绘制图纸、动手布置等任务串。学生亲历真实、有深度的探究实践,并认识各种种子,学习制作种子标本……劳动从单纯的技能学习中突围出来,变成了任务驱动下的多种经验联动、高阶思维融入的综合实践。
三、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应有之义
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与打造,应以回归学生主体、回归实践本身为导向,坚持实施到位、主体到位、评价到位。在实践方式创生、评价机制变革与劳动思维培育方面,要回归育人原点,培养热爱劳动、诚实劳动的学生,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一)统整融入:实现课程常态化实施
为确保劳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深度实施,我校以统整的方式,将时间、人员、活动打通,建立实施的长效机制,实现劳动教育的集约化、优质化发展。
1.时间互通,落实弹性机制
我校在严格落实新课标的基础上,以切合实际、相对灵活、确保落地为原则,根据劳动实践的现实需要,将劳动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时间进行适度打通,通过调整节次、两课联上等形式推进,同时也融通学校活动课、“5+2”课后延时服务等,在变化中寻求实效,在稳步推进中确保主题实践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2.人员联通,建设联合课堂
育人要靠所有教师的合力。为确保学生的劳动更充分、更深入,学校基于特色资源,打破常规思维,将课堂教学搬到了“生生园”劳动教育基地中,以劳动现场为学习实境,班级各学科教师协同合作,构建了田园课堂、联班大课堂。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实境化的深度体验、多学科的深入指导,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发展。
3.活动融通,创生实践样态
除了从不同视角设计的一些主题课程外,我校还以“劳动+”的统整形式,将劳动与学校的四季耕读节、典礼仪式、德育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相融通,创生了灵活多样的劳动实践样态。四季耕读节(春分开耕节、立夏农创节、秋分丰收节、冬至感恩节)为学校的重大特色节日,其中,最为隆重的要数秋分丰收节,全校师生齐上阵,参加水稻收割脱粒、瓜果采摘加工、丰收集市交易、创意劳动展示、趣味农运会等的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注入了活力。
(二)主体卷入:实现思维常势根植
劳动实践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应以儿童生活为观照,联结儿童经验,启迪儿童思维,从多个维度培育学生劳动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实践、思考探究,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立足日常生活,发展问题思维
劳动必须回归到生活本身,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劳动场景,体验劳动生活,并以思辨的眼光发现寻常劳动中的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叠衣竞赛,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发现妈妈教的叠卫衣方法,比较费时,也不容易叠好,于是就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叠衣方法。几个学生一起讨论商量,寻找对策,最后通过上网查询,学会了不少叠衣小技巧。问题思维,是学生劳动思维的重要体现。手脑联动,学会在劳动中思考,提高效率,这是劳动增值的重要体现。
2.启悟成长经验,培养实践思维
劳动的原初意义在于做起来、干起来。为此,学生遇到问题时,应启发他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思考,大胆实践,以实证的精神开展行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生生园”中种有黄瓜,当黄瓜开始爬藤,需要为其搭建藤架时,教师问学生谁会搭架子,有学生表示自己看过奶奶为豇豆搭过架子。教师启发学生描述搭建方法,并指导学生现场进行操作演示。在讲解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将要点、重点再进行指导强化。如此,便引导学生将已有认知转化为实践过程,并以看得见的劳动呈现出来,这是一种提升劳动能力、培养实践思维的重要方法。
3.引领思考方式,培育创新思维
在劳动实践中,既要引导学生肯干愿干,还要让其会干巧干,即能够转变思维方式,学会创造性地劳动。“生生园”中的菜地,各班认领一块,种上了自己喜欢的蔬菜。常有鸟儿偷食蔬菜,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于是,各班展开大讨论,如何有效驱鸟以保护蔬菜。大家都知道鸟儿怕人,因而学生借用传统方法,制作了稻草人。但是鸟儿也聪明,几天下来,便不再惧怕,偷食的鸟儿又多了起来。教师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鸟儿可能还会对什么产生惧怕。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确定鸟儿对一些声音是惧怕的。于是,他们立即有了很多想法,把硬质塑料膜剪成各种形状,绑在竹竿上,塑料膜在风中飞扬会发出声响,以此就可以达到驱鸟的目的;还有学生想到在竹竿顶部系上风铃……在“想法设法”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三)整体纳入:实现评价常情激励
劳动的过程是学生自我锤炼、成长觉醒的过程。成长要被看见,评价少不了。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劳动过程,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将学生的劳动表现纳入整体素养发展的评价中。
1.以素养导向建构评价规程
我校聚焦劳动素养目标,结合具体的劳动实践,形成的“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情感、劳动成果、劳动精神”为要素的表现性评价细则。同时以评励学,以评导教,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激励学生从小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在劳动中培植吃苦精神、创新精神。
2.以育人导向体现评价进阶
我校遵循成长的递进性,从劳动育人的视角,设立以情感态度为主导的“小蜜蜂奖”,以劳动能力为主导的“小劳模奖”,以及以劳动创新为主导的“小工匠奖”。三个奖项逐层进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联合互通,作为学期评选综合荣誉“耕读小达人”的重要参照指标。
四、劳动教育基地的蓄势发展
“生生园”劳动教育基地,不仅助推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全面落地,而且从更宽广的视野,打通了家校社劳动教育之间的壁垒,对接了育完整人的目标,建构了全链条劳动生态体系,彰显了劳动的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
(一)构建三位一体劳动实践轴
劳动既成就个人价值,也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全系统的支持。我校在建设劳动教育基地的过程中,打破家校社劳动教育之间的壁垒,运用系统化思维,联合家庭和社会力量,对标学生劳动素养要求,以学校为主体进行整体设计,结构化劳动内容,梯度化教育目标,构筑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劳动实践轴,打造协同式育人机制。
(二)形成五育并举文化育人圈
五育并举是学校育人的根本遵循。我校以学校劳动基地建设为抓手,全面开展劳动育人实践,在劳动课程开发、课程样态打造、劳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深度浸润、具身实践,在出力流汗、手脑联动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打开思维、创意物化,培育了劳动精神、合作能力、创新品质,实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叠加效应。
(三)打造共建共享区域生态链
为了让劳动教育基地释放最大的活力,发挥最大的作用,我校的“生生园”劳动教育基地向周边小学、幼儿园开放,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到园子里开展劳动实践。基地内设有课程超市,共有10 个系列58 门劳动实践课程,每门课程配有相应的活动单,学生可根据时节及自己的兴趣、需求自主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主题式劳动、竞赛式体验等活动。随着基地的逐步完善,“生生园”劳动教育基地拟在节假日、寒暑假有序对本镇学生、周边乡镇学生开放,采用活动预约制,扩大资源辐射面,以满足相关群体的劳动实践需求,全面构筑区域共享型劳动生态链。